前 言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问道杭城求卓越,西湖边上觅真经。</p><p class="ql-block"> 钱塘潮涌催奋进,龙井茶香润慧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8月13日的杭州,热情依旧,我们的学习如同这城市的温度一般,热烈而持久,不断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今天的培训活动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小学李德校长的主持中拉开了帷幕。</p> 专家简介 <p class="ql-block"> 黄立新,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本科高校信息化教指委委员,浙江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院副院长,ADE (苹果杰出教育工作者),APLS (Apple师资专业发展专家)。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负责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群国家教学团队负责人。</p> 专题讲座 <p class="ql-block"> 当下,数字技术正如“普罗米修斯之火”,驱动并推进社会变革,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经历着深刻的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革新将如何重塑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交往和学习方式?我们需要做出哪些改变?黄立新教授的讲座《数据驱动教育改进的方法与途径》恰似一场秋雨悄然而至,细腻而深刻,让我们在享受学习乐趣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技术的神奇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 黄教授先是介绍了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 AR)与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VR)这两种近几年较为热门的技术,并探讨了其在教学应用中的优势。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有更加直观、清晰的了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黄教授也同时介绍了几款可用的软件,并现场进行了使用演示。演示中,老师们切身感受到了技术的力量,也学习到了新的教学方式方法。</p> <p class="ql-block"> 怎样的课才算是一节好课?或许我们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但是我们认为,只要是大家能够看得见的、听得懂的、带得走的、用得上的就应该算是一节好课。在今天上午的讲座中,黄教授“因材施教”,摒弃了传统理论式的说教方式,转而采用了丰富、具体而详实的案例进行授课,这一转变如同春风化雨,让课堂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傅尧老师在结课中如是说到:“黄教授的课极具大师风范,大道至简,将复杂晦涩的信息技术知识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呈现出来。丰富的信息量,行云流水的以身示范,各种前沿的AI、AR、VR技术演示,将我们领进了信息技术的新世界。”我想这句话足以代表大家的心声,正可谓:一叶知秋,一树亦能窥见森林之浩瀚。</p> 学员感悟 感悟一 <p class="ql-block"> 黄教授对教学技术的研究非常深入,通过学习,给我们开拓了很多新的思路,我们意识到大数据时代改变着我们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法,黄教授讲解的数据可视化令人感叹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力,也揭示了教育中心从“教”转移到“学”的深刻变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南宁市五象新区第四实验小学 陈丽华</span></p> 感悟二 <p class="ql-block"> 今天有幸聆听了黄立新教授关于《数据驱动教育改进的方法与途经》这一讲座,可以说是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我印象最深的是,黄教授用各学科的软件进行现场操作,再配合上ai 技术演示,使得展示的3d 模型活灵活现出现在课堂上,突破了肉眼所不能及的认知障碍。黄教授形象生动的授课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身处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时代,学习永远在路上!</p><p class="ql-block">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小学李德</p> 感悟三 <p class="ql-block"> 黄教授的课,如同一扇窗,让我窥见了科技力量的无限可能。在黄教授的引领下,我仿佛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从“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浪漫想象,到科技让这一切逐步成为现实的壮丽图景。</p><p class="ql-block"> 我深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的世界将更加精彩纷呈。我们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身临其境地探索宇宙的奥秘,感受月球的静谧与星辰的璀璨;也可以利用深海探测器,潜入五洋的深处,与那些神秘的海洋生物近距离接触,揭开海洋的层层面纱。同时,我也意识到,科技的力量虽然强大,但更需要我们人类的智慧去驾驭和引导。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拥抱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利用科技的力量,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教育新天地。</p><p class="ql-block"> ——南宁市桂雅路小学 韦孟熙</p> 感悟四 <p class="ql-block"> 黄立新教授用一个小小的平板给我们做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有关《数据驱动教育改进的方法与途经》的讲座,灵动的数字板书把技术与课堂深度的融合在一起,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如何利用数据这一强大工具来推动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方法。黄教授还介绍了多种数据驱动教育的技术手段,这些技术的融合应用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我深感震撼的是,技术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率,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在探索中成长,在互动中进步,这种技术赋能的教育模式,无疑将引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p><p class="ql-block"> ——南宁市林峰路小学 庞博</p> 感悟五 <p class="ql-block"> 黄立新教授的讲座让我深刻体会到数据在教育改进中的核心价值。过去,我们往往依赖于经验和直觉来指导教学实践,但这种方式往往存在着主观性和局限性。而现在,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我们能够以更加客观、全面的视角审视教育过程,发现隐藏的问题和机遇。这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决策方式,使得教育改进更加科学、精准和有效。</p><p class="ql-block">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数据工具和技术,以便更好地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同时,我们还需要培养一种数据思维,即善于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将数据转化为推动教育进步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 傅尧</p> 感悟六 <p class="ql-block"> 黄教授的讲座太精彩了。通过AI 、AR 、VR等先进的信息技术的现场展示,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教育的大门。同时,我也产生了一种强烈紧迫感:信息技术已经给教育带来了质变,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才不会被现代教育所淘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山语城校区 杨幸琪</span></p> 感悟七 <p class="ql-block"> 黄教授对新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的研究是非常深入的。我印象最深的是AR技术的使用,这刷新了我对AR技术的认识,通过新的AR软件,摆脱了传统的AR设备的限制,将AR技术平民化,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可以切实体验到科学技术的进步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大数据与课堂教学融合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大数据能够多维、全面、有效地收集学生学习数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大数据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点,完善了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教学相长,引导学生自主化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大数据的应用能力。</p><p class="ql-block"> ——南宁市百灵路小学 李为定</p> 感悟八 <p class="ql-block"> 感谢黄教授带我们经历了一场神奇之旅:霸王龙跑进了教室,吼声震天;青蛙跳上了课桌,展示了完整的一生;抽象的函数,在桌面变成了直观的立体图形,随意调整,多角度观察等等。那些曾经在影视作品中特效,已经走入了课堂。黄教授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解数据,运用数据,将会改变课堂,改变学习方法。但不管怎么变,始终不变的,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发展服务。</p><p class="ql-block"> ——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 谈远芳</p> 感悟九 <p class="ql-block"> 组织方式与教学成效,技术外显与知识内涵,数字素养与学科本质,黄教授以大量的、优质的信息技术案例示范,给我们带来震撼。坚守初心,把握教与学的核心,我们个人与教育将在数字技术的洪流中坚定前行。</p><p class="ql-block">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 罗燕婷</p> 结 语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数字教育正以公平、包容、开放、共享等优势,为我们的智慧教学提供了更好、更快、更高的平台。站在高科技时代的路口,我们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我们见证着科技如何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世界,也参与着这个变革的过程,需要我们用勇气和智慧去探索和开拓教育的新时代。</p> <p class="ql-block">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让我们搭载数字技术的翅膀,跨越时空的限制,共同奔赴一场教育数字化的美丽之约!</p> <p class="ql-block">导课、结课:李德、傅尧</p><p class="ql-block">拍摄:傅尧、罗燕婷</p><p class="ql-block">文稿:韦孟熙</p><p class="ql-block">编辑:韦孟熙、庞博</p><p class="ql-block">审核:陈丽华、李为定、罗燕婷、</p><p class="ql-block"> 杨幸琪、谈远芳</p><p class="ql-block"> (第二小组出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