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回顾我大半生的读书经历,可谓是碎片化状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种种原因,我从小没受过良好的教育,更没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是,一直喜欢读书,并始终相信笛卡儿所言:读书,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哺育心灵的母乳,启迪智慧的钥匙。阅读一本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我最早对读书产生兴趣,来自于父亲的那个柳条箱。</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家居住在偏僻贫穷的马牧池公社。我在南庙上小学时,简陋的教学条件,薄弱的师资力量,乏味的文化课程,引不起什么兴趣。而在认识了些汉字后,对家里那个柳条箱内的书籍,却产生了好奇心。那箱子长约一米,宽半米,高三十公分左右,里面满满当当装满了书籍。曾经上过师范、当过教员,以后在省工会和青岛总工会,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的父亲,自然喜欢买书读书。来沂蒙山区工作时,随车行李中,他精心挑选些政治、哲学和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书带了来。</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我虽然大多看不懂,却时常翻阅《人类的起源》等图文并茂的内容,这使我打开了观望世界的另一个窗口,并逐渐养成了没事就去看书的习惯。非常惋惜的是,六十年代末,当地党政干部被赶回老家,我们到崂山脚下的外婆家居住,好多东西都堆放在院子里。更为主要的是,天天在生产队里劳动的父亲,内心里可能已经是万念俱灰,便将全部书籍当废品卖掉了。但在我的记忆里,那个柳条箱,特别是里面那些万宝囊般的书籍,至今还历历在目,难以忘怀。</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世事难料。一年多以后,我们又回到了沂蒙山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我长大成人后,随着时代的大潮上山下乡。在知青组里,有许多爱好读书的人。大家回家时,各自找些喜欢的书带回来,互相交流着看,以打发那辛勤劳作后的无聊时间。<span class="ql-cursor"></span>记得每到晚饭后,其他人在宿舍里说笑打闹,我喜欢躲在低矮的小锅屋里,在微弱的煤油灯光下,看《约翰•克利斯朵夫》等。在那些书中,蕴藏着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感受。通过阅读,我可以经历不同的人生,有新的一种人生体验,从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情感,让内心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中华大地掀起来一股读书的热潮。伤㾗文学等作品似海浪般涌来,也产生了一大批文学愤青。在偏远山沟军工厂工作的我们,也跟风而上。三班倒之余,如饥似渴地阅读刚刚解禁的许多中外名著,并自费订了《人民文学》《收获》等文学期刊。每年的费用超过百元,这对于月工资仅有四五十块的我们来说,可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有时,还骑着自行车到十几路外的坦埠书店买书。在那六七年的青春岁月里,也是我读书最多的一段时间。</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我如醉如痴地阅读之余,还不知天高地厚地写过小说投稿,毕竟先天不足,结果,自然是泥牛入海无消息。恢复高考后,虽然因为基础不牢、营养不良,连续两年名落孙山,但对于看闲书,依然是痴心不改。</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八十年代初,父母工作调动进了城,我也回到了他们身边。</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几十年间,我结婚生子,忙于生计,却习惯成自然,始终不忘坚持读书看报。这无关功利,只是因为喜欢。读书,早已经是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并且使我不断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多年来读的闲书,无形中给了自己很大帮助。在单位里无论从事公文写作,还是新闻报道工作,都离不开文字。长期的积累,使自己对本职业务,干起来得心应手,并取得了一定成效。</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现在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许多人觉得读书是种休闲方式,或者是为了学习点实用的东西。其实,它的确还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滋养人们的精神,并培养我们持续学习的习惯。</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如今,城里的新华书店,早已经是今非昔比,各种书籍琳琅满目,印刷精美,应有尽有。以我们的个人经济收入水平,随意购买些喜欢的书籍,早就不成问题。</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惯性思维使然,有时逛逛书店,忍不住买些以前舍不得买的名著。然而,唾手可得的书,却读得越来越少了。拿回家以后,更多的成了书架上的一种摆设而已。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在些群里、圈里阅读的时间多了,再静下心来读些纸质书难。</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回头望,这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不仅人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连人们的精神食粮也和过去大不相同了。但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千变万化,书籍永远会是人们生活中美味的正餐。</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