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印象派:现代艺术的先导(五)梦幻主义及毕加索前期

Tieq lu (陆铁强)

<p class="ql-block"> 莫奈、德加、雷诺阿和其他印象派画家在他们全盛时期时,另外一些画家,如修拉,梵高,和高更等艺术家纷纷出现。需要知道的是,知在同一时代时,由布格罗和热罗姆领导的沙龙画派还在,他们依然还有相当的实力。而且,当时还有其他各种艺术流派,比如与高更相关的象征主义者,以及与印象派和早期表现主义有关的纳比派(Nabis),这些艺术家也都强调色彩的重要性。有意思的是,还有一批追求作品中戏剧性的画家。其中一位是属于学院派的古斯塔夫·莫罗(1826-1898),他的《俄狄浦斯与斯芬克斯》(下图),就是展示了结合安格尔的强调线形的古典传统和德拉克罗瓦的色彩发展成一个新的画派。莫罗对前辈们的继承是很明显,也很直接,但他依然属于有一位有个性的艺术家,一个梦幻主义者,他以为华丽的形式描绘了神话和圣经故事,事实上,这些绘画与古希腊和圣经的内容与精神基本上没有关系,而更多的是与他自己想象中另一个世界相联系。作为巴黎美术学院的教师,莫罗是一位坚定的学院派的捍卫者。然而,也像赛凡纳一样,他也不断地鼓励持与帮助不同艺术观点的画家们(其中包括马蒂斯)。</p> <p class="ql-block">《俄狄浦斯与斯芬克斯》</p> <p class="ql-block">【解说:</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的故事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来讲述。俄狄浦斯和斯芬克斯那的面上都看似毫无表情,这两位正紧盯着彼此的眼睛,面对面,就像扑克玩家一样,赌的是彼此的性命。此刻应该是斯芬克斯提出谜语和俄狄浦斯回答之间短暂的间隔。</p><p class="ql-block"> 斯芬克斯已经盯上了它自认为是又一个美味的猎物。它的前腿随时准备抬起,勒死他一旦他猜错答案,而后腿则准备伸出爪子爬上去,那只爪子正插入他的腹部。</p><p class="ql-block"> 俄狄浦斯知道自己不能犹豫。一个错误的猜测,甚至是声音的微小颤抖,就会导致这个美丽而危险的怪物就会扑向他的喉咙。左手紧握着标枪,他知道自己即将说出的话将能拯救他的生命,拯救底比斯人。</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叙事核心的周围,莫罗为我们提供了象征性的细节,这些细节并没有取代主要情节,但是明显地补充它。俄狄浦斯身后是一棵月桂树,象征着阿波罗,它代表着人类最高的权威,斯芬克斯身后是一棵无花果树,传统上是象征着罪恶。右侧的小多色柱子上方是一个骨灰瓮象征着死亡,而在其上面是一只蝴蝶,是代表灵魂。攀爬在柱子上的一条蛇,同样与死亡相关联,并通过圣经中的蛇与罪恶相联系。】</p> <p class="ql-block"> 在19世纪末,“梦幻”的影子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进了艺术。所谓“梦幻”,就是通过画家心中想入非非的世界来表达主题,以及以此对主题的诠释,事实上它超越了流派或现成的公式。在莫罗的作品中,“梦幻”冲破了学院派僵化的条条框框。在奥迪伦·雷东(Odilon Redon,1840-1916)的作品中,幻想则以更为常见的形式出现,通常与文学关联紧密,并以模糊的特征标志着梦幻的感觉(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奇幻头部》,1891年,作者:奥迪隆·雷东(Odilon Redon,1840-1916),法国 </p><p class="ql-block">材料:木炭和粉蜡笔。高度:197英寸。 </p><p class="ql-block">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迪克基金,1948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上面这幅描绘头盔女性侧面的奇幻素描是雷东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创作的四幅类似的炭笔画之一。坐着的女性头上戴着似头盔般的覆盖物,形象奇特,显得沉默无言,而那刺状的针刺又使其无法触及。她在每幅画中略有不同。虽然雷东图像的确切含义不明,但有人认为,这种对作品中人物所施加的奇异手法可能表达了潜意识中对女性性欲的恐惧,或者相反,象征着女性的生育能力。然而,同样重要的是,雷东在炭笔的运用上展现了高超的技艺,能够在不同色调间展现出其丰富变化,从头盔的深黑天鹅绒质感到女性肌肤的苍白。】</p> <p class="ql-block">亨利·卢梭(Henri Rousseau,1844-1910)</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位未受过正规训练的业余画家,并以他特有的风格获得了成功。他是一名海关官员,也被称为“海关征税员”(Le Douanier),卢梭住在巴黎一个不起眼的下层布尔乔亚区域,生活有点古怪,但也沒有什么烦恼。他是一位业余画家,正如高更在早期所做的那样。但与高更不同的是,卢梭并没有为了绘画而抛弃其他一切,而是一直在工作,保持着他的日常生活,直到退休。之后,微薄的养老金给了他最低限度的生活,而这种最低限度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他没有激情,总感到非常满足,他不断地在画画。他的作品在独立沙龙展出,也逐渐获得更多人的关注。他在画家中可以算是一个怪人,因为在他之前从未有过像他这样的画家(虽然之后有很多模仿者),但他脾气温和,毫无疑问地也是一位具有某种天才的画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他的天才似乎在他的早期作品上就以一种很强烈,也很意外的方式显现出来。在《带牛的风景》(下图)等画作中,他努力在追求一种精确的、装饰性的现实主义,也能达到产生了相当迷人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带牛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后来,其他画家对他产生了兴趣;在他们的建议下,他索性放弃了绘画的正规训练,坚持自己的原始主义风格。这种“自身原始主义”在概念和精神上可能会让人感到矛盾,甚至令人反感,尤其是这种表现常常被视为一种“人为”。今天也时常会出现。然而,卢梭拥有一种迷人的才华。尽管他声称自己是在回忆墨西哥的经历(这些经历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但他却在巴黎创造了丛林里的场景和诗意的幻想,例如《沉睡的吉普赛人》(下图),在这幅作品中,他天真与世故的独特结合让我们亲切地走入一个与现实逻辑上偏离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沉睡的吉普赛人》,是法国梦幻派画家亨利·卢梭于1897年创作的一幅著名油画。</p> <p class="ql-block"> 【油画描绘了在沙漠的黑夜中,一位皮肤黝黑的吉普赛艺人在睡眠。而一头狮子恰巧经过,靠近她,低下头小心翼翼地嗅闻她的气息,却并没有吞噬她。她仍然静静躺着,月光效果非常诗意。这个场景设定在一个完全干旱的沙漠中。吉普赛女郎身穿东方服饰。背景为山脉,头顶是布满星星和一轮明月的黑暗天空。她穿着一件长袍,上面有五彩斑斓的条纹,躺在一块同样条纹的布上。她的右手握着一根手杖,旁边放着一把曼陀林和一个细颈的高罐。】</p> <p class="ql-block">《丛林中的雨》(下图)是卢梭晚期风格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画面中的图案中植物边缘都相当锋利,其设计充满了自信,仿佛画家所构建的幻想世界就在他身边,正在被他审视和准确地记录。看他的西,我们可以将卢梭的幻想当真。因为在这幅作品中让我们没有怀疑的余地。不久之后,超现实主义画家们将卢梭的悖论与弗洛伊德的理论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二十世纪一些更为惊艳的奇异作品</p> <p class="ql-block"> 【上面这幅画由于未能被绘画和雕塑学院的沙龙接受,卢梭于1891年在沙龙独立展览会上以《热带风暴中的老虎》(又名《丛林中的雨》)这幅画获得了褒贬不一的评价。大多数评论家嘲笑这件作品幼稚,但瑞士年轻画家费利克斯·瓦洛顿(Félix Vallotton)对此却给予了积极评价,他后来在现代木刻的发展中成为重要人物。他说:“他的老虎正在惊喜地捕捉猎物,这是一幅很值得一看的作品。它代表着绘画的开始与终结。可能令人非解的是,其卓越的表现能力和幼稚的天真相结合,古老的那种根深蒂固的信念都开始被质疑。”</p><p class="ql-block"> 卢梭的老虎形象源自于尤金·德拉克罗瓦的绘画和素描中的一个主题。据称,无论是卢梭本人还是他的朋友和崇拜者,都声称他在1860年担任团乐队成员期间曾在墨西哥的丛林中生活过。实际上,他从未离开过法国,据信他的灵感来自巴黎的植物园,例如植物园(包括有异域动物标本的动物园画廊),以及印刷品和书籍。19世纪末的法国民众被异国情调和危险的主题所吸引,主要是对遥远土地的动物和与野蛮的风俗的想象。</p><p class="ql-block"> 老虎的猎物位于画布的边缘之外,因此观众必须依靠想象。尽管卢索的丛林画作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是通过多层次的方式精心构建而成,使用了大量的绿色阴影来捕捉丛林的丰盛生机。他还发明了自己的一种描绘倾盆大雨的方法,通过在画布上斜着拉出银色的油漆线条,这一技巧受到了威廉-阿道夫·布格罗(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画作的缎面般光泽的启发。</p><p class="ql-block"> 他的作品在他去世前后(1910年)一直受到批评家的嘲讽,但他在同时代艺术家中赢得了追随者:毕加索、马蒂斯和图卢兹-劳特累克都是他作品的崇拜者。】</p> <p class="ql-block">早期的毕加索</p><p class="ql-block"> 当塞尚于1906年去世时,那时正处于新世纪初期,在这段现代艺术发展的关键阶段,有两位艺术家出现了。一位是亨利·马蒂斯(1869-1954)当时三十七岁;我们将看到他作为野兽派的领袖。【下一篇会提到。】一位是巴勃罗·毕加索(1881年出生)则二十五岁,正处于从温柔、迷人的浪漫主义向立体主义转变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毕加索是一位西班牙人,曾是一位少年天才。他在自己国家经过学院派的训练,然后很快地转向一种印象派风格。他来到了巴黎,最初受到图卢兹-劳特累克的强烈影响。随后,在他的第一个独立风格中(专家将他的职业生涯分为多达八十个时期),他画中采用了“蓝色”时期的消瘦和人体扭曲成有角度的形象。典型的例子《老吉他手》(下图)采用了寒冷的蓝色和蓝绿色调,显然一方面受到西班牙画家埃尔·格列柯的影响。此外,它还与罗曼式雕塑的神经质和细长的形式相关,如我们在12世纪教堂门楣上看到的雕塑(下图)</p> <p class="ql-block">毕加索:《老年吉他手》</p> <p class="ql-block">16-17世纪西班牙画家格列柯画作</p> <p class="ql-block">法国弗泽莱教堂山门浮雕</p> <p class="ql-block">【 解说:为了更吸引观众,《老吉他手》画面中的各种元素是经过精心选择。这是单色调平坦的二维形式,整体柔和的蓝色调营造出一种忧郁的氛围,突显出悲惨和痛苦的主题。仅使用油画在木板上作画,营造出更暗且更戏剧化的氛围。油画能将颜色混合在一起而不降低亮度,从而创造出更加统一的戏剧性构图。</p><p class="ql-block"> 此外,尽管吉他手肌肉发达,但却显得生机暗淡,似乎快要死亡,这暗示着他在这个世界中没有安慰,强调了他境遇的悲惨。细节被简化,人为地改变人体比例,创造出修长优雅身材,同时加深了吉他手的沉思和一种精神性的感觉。大棕色吉他是画中唯一显著的色彩变化;它那暗淡的棕色在蓝色背景下格外醒目,成为画面的中心和焦点。吉他象征着这个吉他手的世界和生存的唯一希望。这个瞎眼而贫穷的角色正依靠他的吉他和音乐获得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一些艺术史学家认为,这幅画表达了艺术家当时孤独生活及为生存的挣扎。艺术家似乎与世隔绝,然而,尽管孤独,吉他手(艺术家)仍然依赖社会的其他部分来生存。这些情感都反映了毕加索当时的境遇以及他对社会现状的批评。《老吉他手》也成为了人类存在的一个寓言。】</p> <p class="ql-block">  《老吉他手》的悲怆氛围反映了艺术家的一个方面,是一种风格,而并不是作为一位富有创造力、雄心壮志和活力四溢年轻人的内心世界。毕加索很快放弃了这种氛围,转向了“玫瑰”时期,这里有更轻松的情绪。他开始创作如《牵马的男孩》(下图)这样令人愉悦且优雅的形象,这幅画是他一部宏伟作品《水源地》的草图。</p> <p class="ql-block">毕加索:《牵马的男孩》</p> <p class="ql-block">  《牵马的男孩》描绘了一个裸体的男孩牵着一匹马。有意思的是,这匹马没有缰绳,而男孩握紧的拳头,似乎有缰绳使得马向前移动。毕加索以柔和的棕色和灰色调创作了这幅作品,细节非常少。这部作品原本是要展现男孩们牵引和骑乘马匹往返于水池之间。然而,毕加索的创意发展得太快,以至于他无法将这些想法全部付诸于画布;《水源地》最终未能完成。</p><p class="ql-block"> 毕加索对塞尚的热情,加上他对非洲雕塑的发现,使得“玫瑰”时期成为他年轻魅力的一个过渡阶段,随后大批成熟作品出现,如同洪流一样。</p> <p class="ql-block"> 毕加索,以及马蒂斯,都是旅法侨民(美国人)格特鲁德·斯坦因(Gertrude Stein)文化圈子的人。这位斯坦因是女作家,也是现代艺术的赞助人。毕加索为她创作庞大的肖像(下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格特鲁德·斯坦因画像》</p> <p class="ql-block">《非洲黑人雕像》</p> <p class="ql-block">  美国著名作家格特鲁德·斯坦因是最早热情赞扬欧洲先锋艺术的美国人之一。她在巴黎的公寓里举办每周的沙龙,聚集了欧洲和美国的艺术家和作家。对于毕加索而言,斯坦因的早期赞助和友谊对他的成功至关重要。他在1905年至1906年间创作了这幅她的肖像(下图),当时正值他所谓的“玫瑰时期”结束之际。他将她的身体简化为简单的块面,这预示着他对立体主义的采纳,并将她的面孔描绘成一个面具,重重的眼睑反映了他最近接触到的伊比利亚(黑人)雕塑风格。 这幅画开始蛮正常,但在某天斯坦因回到工作室作模特时,发现头部被刮掉并重新涂画,简化成现在我们所见的那种非洲原始面具的样式,而且他将她的身体简化为简单的块面,这预示着他立体主义的开始。在她脸上重重的眼睑反映了毕加索最近接触到的非洲原始雕塑艺术。据说她开始对此表示反对,认为这不像她;毕加索则被回答说,这并没有关系,如果她与这幅画相处久了,她就会变得像它。确实,这幅画看起来是像格特鲁德·斯坦因;更重要的是,它也暗示了这位夫人的作品在那些年受到法国高蹈派的影响。【高蹈派(法语:Parnasse)是19世纪实证主义时代、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之间的法国诗的一种文学样式,或译为高踏派。名称来自高蹈派诗人的杂志《现代高蹈诗集》。】撇开相似性不谈,这幅画标志着毕加索已对当时流行风格不感兴趣,之后,他开始了形式上的创新,从知识层面的抽象到激烈的情感主义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在这个阶段,毕加索与我们今天所讨论的那些现代艺术先驱们并列。而在此之后,他成了二十世纪现代艺术的巨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