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光辉》歌曲诞生地——波密

小明哥039

<p class="ql-block"> 1951 年 5 月,西藏迎来了激动人心的和平解放时刻!随后,波密分工委满怀热忱地奔赴波密。同志们打心底里树立起为藏族人民全心全意服务的坚定思想,以火一般的热情积极投身到统一战线工作当中。他们不遗余力地宣传贯彻 “十七条协议” 以及党的民族政策,全身心地投入到完善组织结构的工作中。为了更好地与藏族同胞沟通交流,大家还刻苦学习藏语。不仅如此,同志们还积极面向群众开展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与藏族同胞携手并肩,一同开荒生产、齐心协力筑路运输,一心只为改善民生。<br> 党组织在波密的每一项努力,都如同一束束温暖的光,照亮了当地群众的生活。当地群众真切地看在眼里,深深地记在心里。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群众对共产党和解放军的认识愈发深刻,军民之间建立起了无比深厚的感情。老百姓们常常满含深情、激动地讲:“金珠玛米,哑咕嘟!”“哈达不用多,有一条洁白的就好,朋友不用多,有一个解放军就好!” 这质朴的话语,满是对解放军的无尽喜爱与赞美!<br></p> <p class="ql-block"> 1953 年底,那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温暖的时期呀!波密文工队的同志们满怀着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热爱,积极下乡调研。他们惊喜地发现,藏族群众对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对党和解放军的感恩之情那真是溢于言表呀!当地的藏族同胞们用极具特色的当地民歌形式,深情地歌颂毛主席,他们用藏语唱道:“在东方的山顶上,升起了红太阳,那不是红太阳,那是毛主席的光芒!” 这歌声,就如同那温暖的阳光,洒在每一个人的心田,充分展现了藏族人民对毛主席的无限崇敬与热爱之情。<br> 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波密文工队的胡金安同志被藏族同胞的真挚情感深深触动、深受启发,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创作热情。于是,他饱含深情地写下了新的歌词:“毛主席的光辉,照到了雪山上,从此藏族人民,有了幸福的生活,伟大领袖毛主席,祝您万寿无疆!” 并且,胡金安同志还不辞辛劳地将该歌词精心译成藏语,让这份对毛主席的赞美与祝福,能够更亲切、更深入地在波密地区传唱开来,让每一个藏族同胞都能够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恩之情。<br> 这一创作与传唱,不仅是一首歌曲的诞生,更是党与藏族人民之间深厚情谊的生动体现,它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大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让这份爱党、爱领袖、爱解放军的情感,在波密大地上不断蔓延、不断升华。<br></p> <p class="ql-block"> 此后不久,文工队成员王蓉瀚对相关歌词展开再创作,由此诞生了现今我们所听闻的《毛主席的光辉》的歌词内容:“毛主席的光辉,嘎拉呀西喏喏,照到了雪山上,依拉强巴喏喏,啊!啊!溶化了千年的冰和霜,依拉强巴喏喏!人民领袖毛主席,嘎拉呀西喏喏,我们心中的太阳,依拉强巴喏喏,啊!啊!您是万古生长,依拉强巴喏喏!捧上洁白的哈达,嘎拉呀西喏喏,献给亲爱的毛主席,依拉强巴喏喏,啊!啊!祝您万寿无疆,依拉强巴喏喏!” 完成创作后,王蓉瀚将该歌词递交至文工队的作曲者涂青华处。涂青华随即投入工作,并于当晚完成了谱曲任务。自此,此歌曲以汉藏双语形式,在波密、工布(现林芝市巴宜区、工布江达县一带)以及塔工(现朗县一带)地区广泛传播开来。</p> <p class="ql-block"> 1964 年,西藏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玛赴京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 115 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出,在此次演出中,才旦卓玛深情演唱了《毛主席的光辉》。她凭借精湛的演唱技艺和对歌曲的深刻理解,将歌曲中蕴含的藏族人民对毛主席的感恩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的心。<br> 正是通过这次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演出,《毛主席的光辉》被带到了首都北京,并借助彩色宽银幕电影《东方红》在中国大陆的上映,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其悠扬的旋律和真挚的情感唱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成为了一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经典歌曲,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崇敬与热爱。<br></p> <p class="ql-block">波密县城,横跨于帕隆藏布江上的景观桥。</p> <p class="ql-block">贯穿波密县城的帕隆藏布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