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经

吊脚楼

<p class="ql-block">  佛教认为写经是一种修行,写上一字半句后就要停下来拜一拜佛,虔诚的内心是必须的,至于写之前的发愿,盥洗理衣、沐手敬香,亦是不能少的,写完之后,还须念上一段咒语,而后才将写本放置在寺庙一类合适的地方供奉起来。据说,现在的大多数写经者不怎么讲究了,这些程式很难见到了。</p><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有为伯母抄写佛经的经历。伯母算不上虔诚的佛教徒,只是阶段性吃素,每天早晚沐手焚香,跪拜作揖是必做的功课,这位民国时期出生的老人把这种生活内容一直坚持到“文革”生乱时。</p><p class="ql-block"> 伯母不识字,我那时上初中,白天上课,晚上就在昏黄的灯光下把她从别处借来的佛经抄本作底本,一字一字地抄写下来,是什么经文现在已不记得,印象里好像是一些五言、七言的句子。抄写之后,还须在下午放学后按照自己的抄本教她经文,她吟哦的曲调似乎就很单一,并不难学,我也以此为乐。</p><p class="ql-block"> 后来的写经,是我习字,要把王体的《大唐三藏圣教序》作临本,里面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内容就如日课一样地要抄下来,去给先生看,写得并不像,也不好,后来也没有坚持下来,但这终究是一回写经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抄写《金刚经》则是卸职之后的事了,不知从什么书上看到抄经能使人安静、能使人智慧起来等等的好处,就抄写起来。我的印象里,最初还是一页一页地看完了南怀瑾写的《金刚经说什么》之后才动手抄写的。那些时,每日晨起,便在专门的竖式宣纸本上抄写,抄完一部正好用完一月左右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前些年看电视剧《雍正王朝》,曾经看到雍正抄写《金刚经》的影像,觉得《金刚经》很是神秘,以后刻意留神,发现《心经》亦为大众所欢喜,在很多的人的案头墙壁,也极易看到抄写工整的经文镜框。读过一些佛教方面的常识,才知道这两部经都属于般若法门的。藏传的经论中说,“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中,般若法门最为殊胜。”可见般若经的受众很广了。</p><p class="ql-block"> “般若”,也作“波若”,是从梵语翻译过来的,是“智慧”的意思,但又不单纯是汉语字义的表达,因而就还是音译作“般若”。用字典里的话说,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智慧。它不是普通的聪明,而是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所谓根本的智慧,就是超越一般聪明与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两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这个智慧才是般若。</p><p class="ql-block"> 《般若经》的内涵以空性为主,透过对空性的了解能断除烦恼障而得到小乘的涅槃,即声闻及独觉的菩提果位;也能够透过对空性的认识,再加上福德资粮的圆满,能彻底断除所知障而获得大乘的涅槃,即无上的菩提果位。</p><p class="ql-block"> 在不停地抄写经文的过程中,有一种空灵的充实隐隐地从胸中升起,将困惑与不安渐渐地侵蚀,云雾一般地而又复归于空灵,心里是祥和安静的。</p><p class="ql-block"> 因为写经的话题,似乎是在谈禅了,而又坠入了写经的目的性的误区,其实禅亦是无论如何也不好谈的,有位叫刘墨的学者说了这样一段话,我觉得好。他说,“禅是无法谈的,只要一谈,就会强生分别,就会远离禅的本质。但是,我们却须对禅有一基本的了解,就是艺术的目的是追求自由,而当我们的生命有困惑有不安时,我们要寻求解脱,寻求觉悟,这便是禅的意义了。”</p><p class="ql-block"> 我的写经,实在亦不想讲究太多,只是一味地抄写下去,心中的美好在若有若无中升起、消失,是排解困惑与不安也罢,是打发无聊的时光也罢,都不好再去理会它了,我只是暗暗地对自己说,还须要继续下去了。</p><p class="ql-block"> 2024/08/1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