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印象

秋日暖阳

<p class="ql-block">哈尔滨,祖国最北端省份黑龙江的省会,一般情况下说起这座城市,都会联想到冰天雪地,白雪皑皑,想到去年冬天爆火的“尔滨”冰雪大世界。正是因此,决定在炎炎夏日前往北国冰城,以暂时躲避几天闷热桑拿的三伏天气。</p> <p class="ql-block">从踏上高铁那一刻起即享受舒适清凉。车程近5小时。窗外,盛夏的北方原野绿意浓郁,生机盎然,村庄、城镇、农田、河流、大风车、高压电塔……从窗前一一划过。远方,丘陵起伏,一望无际,风吹云脚低。</p> <p class="ql-block">打开手机云盘,看到上一次来哈尔滨还是在2009年8月6日,好巧不巧,正好是15年前。所不同的是,那次是工作出差,而此行纯是度假。</p> <p class="ql-block">因为定位就是避暑休闲,主打一个放松,所以行程安排很宽松,事先只查了一下小红书,没有仔细做功课,根据天气情况,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几天下来,每天步行1万多步,留下一些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交通</p> <p class="ql-block">正值暑假,旅游的人特别多,市中心堵车严重,严峻考验着司机和乘客们的耐心。好在有三条地铁线路覆盖市区,一号楼、二号线从东部分别通向城市南北,三号线是环线。</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国首个建有高寒地区地铁系统的城市,起始于1973年,沈阳军区意在建设“平战结合”的“7381”地下工程,后因情况变化,直到2013年第一条线路开通试运营。</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地铁地面入口建筑很有特色,墨绿色的拱形框架结构、透明玻璃覆顶的车站,掩映在夏日街角的绿荫中,显得清爽又美观,想来设计者是独具匠心,在每年7个多月的漫长冬季,皑皑白雪覆盖之下,那一丛绿色一定特别珍贵,特别吸睛。夜幕降临,玻璃窗透射出如阳光一般的柔和灯光,令人心生暖意。</p> <p class="ql-block">每个进站口都簇新而洁净,且装有上下滚梯。车厢里的标识与北京地铁十分相像,让我瞬间产生一种错觉。</p> <p class="ql-block">但凡有河流穿过的城市,城中的道路大都顺水而行,少有正南正北,个人体会最典型的是天津,海河两岸的这个路、那个道,就没有一条是直的。逢人问路,也不会告诉你方向,而是抬手一指,让你“拣直走”!可哪儿有直的路呢?我因此在天津经常迷路。</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也不例外,好在如今有手机导航,不会走瞎道。</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哈尔滨最著名的街道,其地位相当于北京的前门大街。由俄国工程师设计,是中国最早的步行街。形如面包的花岗岩方石铺就路面,据说当年购买每一块方块石材的价格是一块银元,这“寸石寸银”堪比寸石寸金。一百多年来,石头路面已经被磨得油光发亮,可是,我走在上面还是感觉有点儿硌脚。</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中央大街步行街上,看人流如织,听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说着南腔北调的乡音。</p> <p class="ql-block">满大街秋林•里道斯红肠、马迭尔冰棍儿、锅包肉、格瓦斯、大列巴,就连道里菜市场都是网红打卡地。商贩们以东北人特有的热情招揽着顾客。一座城市喧闹而热烈,虽不见炊烟袅袅,却投射出浓浓的烟火气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建筑</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被称作“东方莫斯科”,直面这座城市与北方邻国的不解渊源。</p> <p class="ql-block">19世纪末开始,沙俄为掠夺中国东北资源,进而称霸远东,修建了西起满洲里,东到绥芬河,南达旅顺口的“T” 字形铁路——“中国东方铁路”,简称“中东铁路”,于1903年7月通车运营。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才完全收归国有。哈尔滨正位于T字的中心交汇点。</p> <p class="ql-block">中东铁路建成后,人口聚集、资本注入、商贸发展,使这个松花江边的小渔村逐步发展成为近代城市。彼时,30多个国家在这里设立领事馆和银行,外国侨民达16万人。中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最直观的体现在城市建筑上。</p> <p class="ql-block">最著名的地标性建筑——圣•索菲亚教堂,一座拜占庭式的东正教教堂,始建于中东铁路修建时期,据称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即便在今天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央,依然不失高大宏伟,富丽堂皇。远远望去,红砖砌筑的墙体上顶着巨大的墨绿色洋葱头穹顶,金色十字架在蓝天下熠熠生辉,格外吸晴。</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索菲亚广场上人头攒动,很难找到一个人少的拍摄角度。无数个身着白裙子的小公主在上演cosplay,可其中一些人的妆容实在是不敢恭维。</p> <p class="ql-block">砖廊和塔廊都是圣•索菲亚广场的组成部分,与索菲亚教堂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艺术砖廊,砖红色的墙壁配上圆弧形门槛和网格状廊顶,形似中国传统建筑雀替的半弧形支撑,都给砖廊凭添艺术魅力。抬头仰望,透明的玻璃廊顶之上,一片天光,云影徘徊。打卡拍照和盖套色纪念印章的人们摩肩接踵。</p> <p class="ql-block">钢制塔廊刺破青天,高耸入云,既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又体现当代造型特色,钢架的坚硬质感与曲线艺术完美结合,直角、菱形、弧线相互交织,通灵剔透,似墙非墙,应了中国诗词中的名句“横看成岭(廊)侧成峰(塔),远近高低各不同”,可谓匠心独具,巧夺天工。</p> <p class="ql-block">仰视塔廊,恰似雪花叠放,又仿佛进入了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p> <p class="ql-block">洋葱头不仅有绿色,也有红色。每一座建筑背后都有一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松浦洋行,1909年建成,仿巴洛克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梅耶洛维奇大楼,1921年建成,文艺复兴建筑风格。1955年起是哈尔滨市少年宫,宫名是朱德委员长题写</p> <p class="ql-block">黑龙江省博物馆,建于1906年,为原俄罗斯商场旧址,巴洛克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积别洛索高大楼旧址,曾为意大利领事馆,建于1919年,巴洛克为主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犹太建筑,六角形的犹太教标志“大卫之盾”立于建筑物顶部。</p> <p class="ql-block">犹太人活动旧址群,包括犹太总会堂、犹太国民银行、犹太中学等,揭示出一段重要史实。19世纪末,在沙俄的犹太人随中东铁路修建而迁居哈尔滨。20世纪之初,俄国发生了屠杀犹太人事件,大批犹太难民逃亡至此,最多时达20000人,形成庞大的聚居区。</p> <p class="ql-block">他们在哈尔滨投资经商、开办银行学校,参与社会活动,创立了诸如马迭尔宾馆、秋林公司等著名品牌。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犹太人逐渐返回故土或移居它处。</p> <p class="ql-block">犹太国民银行,1923年建成,文艺复兴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犹太中学,1918年建成,犹太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纯朴善良的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不希望战争,不侵略别国,也绝不允许别人把战火燃烧到自己的领土之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音乐之都</p> <p class="ql-block">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授予全球6个城市“音乐之都”荣誉称号,奥地利维也纳、意大利博洛尼亚、西班牙塞维利亚、英国格拉斯哥、比利时根特和中国哈尔滨,其中哈尔滨是唯一的亚洲城市。</p> <p class="ql-block">追溯其起源,又与中东铁路有关,当年随铁路建设人员、技术和设备一同引入的还有西方音乐。1908年,中国第一支交响乐团在哈尔滨诞生,以此发端不断丰富,成为远东地区的音乐文化中心。1958年开始举办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是我国最早、持续时间最久的夏季音乐会。</p> <p class="ql-block">建于1909年的老会堂音乐厅,欧式经典建筑,历经百年,风采依旧。</p> <p class="ql-block">格拉祖诺夫音乐艺术学校</p> <p class="ql-block">1925年7月,俄籍犹太人、小提琴家戈里德施京在今道里区通江街86号创立了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这所学校完全按照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教学大纲办学。1930年他到上海创办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即后来的上海音乐学院,培养出了中国第一代声乐家周小燕、温可铮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有两座博物馆,分别是省博和市博。按照小红书上的推荐,直接前往市博。</p> <p class="ql-block">准确地说,应该算是展览馆,钟表展,煤油灯展,俄罗斯艺术家油画雕塑作品展。</p> <p class="ql-block">意外收获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著名摄影家艺术活动》展览,展出有沙飞、吴印咸、石少华、徐肖冰、侯波,吕厚民等摄影大师的介绍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其中,吕厚民祖籍哈尔滨依兰,是中南海摄影师,多年跟随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拍摄了许多珍贵照片。他用镜头记录了伟人的音容笑貌和历史事件的精彩瞬间。</p> <p class="ql-block">1961年,毛主席与吕厚民在庐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哈尔滨工业大学</p> <p class="ql-block">哈工大建校于1920年,当时名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宗旨是为中东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之后几经更名,1938年改称“哈尔滨工业大学”。一百多年来,学校规模和专业不断扩大,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哈工大是开国五大名校之一,国防七子之首,在航天、国防、工程等领域优势突出,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来哈尔滨,哈工大航天馆不容错过。</p> <p class="ql-block">6个主题展厅展示着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哈工大与中国航天、神秘的宇宙、世界航天科技进展等内容。2个专题展厅包括导弹专题展厅和发动机专题展厅,分别展示我国的导弹体系和强大的国防能力,以及飞行器发动机的原理及应用。</p> <p class="ql-block">哈工大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天宫一号”飞行器与“神舟”系列飞船交会对接任务中提供多项技术支撑。</p> <p class="ql-block">神舟五号载人飞船(1:1模型)</p> <p class="ql-block">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交会对接(1:3模型)</p> <p class="ql-block">参与探月工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哈工大月球车(实物)</p> <p class="ql-block">左 YF-20液体火箭发动机(实物)</p><p class="ql-block">右 长征系火箭二级发动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鹰击六号空舰导弹(实物)</p> <p class="ql-block">航空英雄杨利伟曾说:“中国航天事业从总指挥到工程师,40%以上的人都来自哈工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太阳岛</p> <p class="ql-block">太阳岛是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今天这里一派夏日葱茏。乘观光车环岛游,湿地公园、仿黄果树瀑布而建的人工瀑布、天鹅湖、松鼠岛、梅花鹿苑、冰雪艺术馆。</p> <p class="ql-block">1980年,一首流行歌曲《太阳岛上》风靡全国,家喻户晓,女高音歌唱家郑绪岚演唱的这首歌曲优美抒情,清新明快,是王立平为电视纪录片《哈尔滨的夏天》创作的主题曲,一经播出,反响强烈,成为美丽冰市的音乐名片。</p> <p class="ql-block">松花江水波连波,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歌唱天鹅项下珍珠城,江南江北好景色。</p><p class="ql-block">15年后重游哈尔滨,亲身感到这座城市更加美丽繁华,更加现代化,也更具魅力,再次给我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图8自网络。其余为本人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