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欧洲行(二十一)英国篇(12), </b><b style="font-size:22px;">2024年7月12日</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大英博物馆闻名于世,我们仰慕已久。世界三大博物馆的法国卢浮宫和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我们已经去过了。不知什么缘故大英博物馆在我们的心目中似乎是全球最好的博物馆。虽然在面积上大英博物馆不是最大,但是在馆藏物品上大英博物馆应该是最多,最丰富的综合性博物馆。</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英博物馆俯瞰图(网络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英博物馆是一座位于英国伦敦布卢姆茨伯里的综合性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自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是世界上首个国家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之一。馆内现有800多万件藏品,只有1%的展品可以被展出,大批藏品因馆内空间限制未能公开展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英博物馆的缘起可追溯至17–18世纪的英国医生暨自然历史学家汉斯·斯隆爵士(1660–1753),他在去世前立下遗嘱,将他所收藏的近8万件珍贵物什全部捐赠给国家,由此奠定了大英博物馆的基础。在经过公众筹款募得建造资金后,大英博物馆最终于伦敦的蒙塔古宫落成。此后的250年间,英国通过在海外殖民扩张收获了大量文物,使得大英博物馆的藏品不断增多,并促成了几个博物馆分支机构的诞生。1880年,大英博物馆将文物与自然历史类藏品(生物标本、化石等)分离,馆内主要收藏文物,而自然历史类藏品则转入其分馆——位于伦敦南肯辛顿的自然史博物馆。该分馆成立于1881年,是大英博物馆的首个分支机构。至19世纪初,蒙塔古宫有限的空间已显得不敷使用,于是1824年博物馆决定在蒙塔古宫北面建造一座新馆。1840年代新馆建成后,原先的蒙塔古宫随即被拆除。</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3年,大英博物馆将其保存书籍、手稿和期刊的图书馆部门剥离,以馆内的圆形阅览室为基础,成立大英图书馆。1997年,大英图书馆从大英博物馆中迁出,转移至伦敦圣潘克拉斯新建的图书馆大楼。</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由于大英博物馆的许多文物皆系英国殖民时代自他国劫掠所得,因此这些文物的所有权与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其中最突出的例子为埃尔金石雕(来自希腊)和罗塞塔石碑(来自埃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英博物馆正面</b></p> <h1><b style="font-size:22px;">大英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在伦敦的布隆斯伯里区,核心建筑占地约56000平方米。现有建筑为19世纪中叶所建,共有100多个陈列室,面积5万六千平方米,共藏有展品800多万件。博物馆正门的两旁,各有8根又粗又高的罗马式圆柱。大中庭位于英国国家博物馆中心,于2000年12月建成开放,是欧洲最大的有顶广场。广场的顶部是用3312块形状奇特的玻璃片组成。</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大英博物馆目前分为10个研究和专业馆:</b></h1><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font-size:22px;">古埃及和苏丹馆</b></h1><h1><b style="font-size:22px;">希腊和罗马馆</b></h1><h1><b style="font-size:22px;">亚洲馆</b></h1><h1><b style="font-size:22px;">非洲、大洋洲和美洲馆</b></h1><h1><b style="font-size:22px;">不列颠、欧洲和史前时期馆</b></h1><h1><b style="font-size:22px;">中东馆;</b></h1><h1><b style="font-size:22px;">版画和素描馆</b></h1><h1><b style="font-size:22px;">硬币和纪念币馆</b></h1><h1><b style="font-size:22px;">保护和科学研究馆</b></h1><h1><b style="font-size:22px;">图书和档案馆</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每个馆下属很多个展厅。其中以古埃及馆、希腊和罗马馆和中东馆馆藏品最引人注目。</b></h1> <h1><b>大英博物馆正门,模仿希腊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旅行社专门请了一个博士作中文导览。每人交20英镑。小伙子讲得很好。</b></p> <h1><b style="font-size:22px;">鉴于时间关系我们只参观了古埃及馆的4号展厅,中东馆的6号,7号和8号展厅,古希腊和罗马馆的17号和18号展厅以及亚洲馆的33a展厅的中国部分。总共只看了100多展厅中的7个展厅。可见大英博物馆之大和馆藏之丰富。下面介绍的展品是我们最印象深刻的。</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罗塞塔石碑,镇馆之首</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4号展厅</b></h1><h1><b style="font-size:22px;">圣朱利安要塞,埃及,托勒密时期,公元前196年</b></h1><h1><b style="font-size:22px;">藏品尺寸:高112.3厘米,宽75.7厘米,厚28.4厘米</b></h1><h1><b style="font-size:22px;">藏品来源:英王乔治三世捐赠</b></h1><h1><b style="font-size:22px;">入藏日期:1802年</b></h1><h1><b style="font-size:22px;">馆藏编号:EA24</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这是一块花岗闪长岩石碑的残存部分。整块石碑原刻有托勒密五世的一份诏书,现存可见碑文分别以三种不同文字记录了诏书的同一段落:埃及草书(32行)、埃及象形文字(14行)以及希腊文(54行)。</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在前托勒密时期(公元前332年之前),埃及的诏书都是以象形文字(圣书体)书写并由国王颁布的。但到了公元4世纪末,这种文字已经被完全废弃,读写知识也已失传。</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因此罗塞塔石碑上由祭司们以三种文字书写的诏书表明了自从托勒密时期以来时局以及书写系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国王的诏书现在变成由祭司们负责誊写和颁发,而后者也是当时唯一掌握圣书体的人群了。</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 这通诏书列举了当时的国王托勒密五世为神庙所作的善行,因此也间接显示出神职人员当时所获的供养。</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 1799年,拿破仑军队在埃及el-Rashid镇(即罗塞塔)附近进行要塞地基扩大工程时发现了这块石碑。随着拿破仑战败,罗塞塔石碑也根据亚历山卓协约成,和其他法军获取的埃及文物一道,成为了英王的财产。</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 罗塞塔石碑于1802年运抵英国后即以英王乔治三世的名义捐赠予大英博物馆,自此就一直被陈列于博物馆的埃及展厅中,是最重要的馆藏之一。在之后的两百多年间,罗塞塔石碑仅在一战期间短暂地离开过大英博物馆一次——1917年时, 由于馆方担心激烈的轰炸有可能会对馆藏造成损毁, 因此将包括罗塞塔石碑在内的一批可移动文物秘密移藏至附近Holborn地下50英尺之深的地铁站内。两年后这批文物才重回博物馆。</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 罗塞塔碑的发现为已失传了 1400多年的埃及古文字的解读带来了曙光。在石碑刚被发现不久后的十九世纪初,学者们就开始从碑文上已知的希腊文着手,试图解读与之相对应的埃及象形文字了。</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 英国的一位物理学者,汤玛斯•杨(Thomas Young),首先指出了罗塞塔碑文上有些象形文字示意了王名“托勒密”的读音。其后,法国学者商博良(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进一步认识到象形文字其实是记录了埃及语的读音。商博良的工作为我们以后对古埃及语言和文化的认识奠定了基础。</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罗塞塔石碑是大英博物馆最著名的镇馆藏品之一, 也被称作“打开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钥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sete II)胸像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法老拉美西斯二世胸像是古埃及馆中最有价值的一尊,拉美西斯二世被认为是埃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他10岁就担任军队首领,辅佐父亲,公元前1279年就已登基,在位67年。他酷爱土木工程建筑,在阿比多斯和拉美西姆兴建许多庙宇,改造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兴建了阿布辛拜勒神庙。拉美西斯二世在长达几十年的统治里有过八名王后和近两百名妃子以及超过一百多名的子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座安放在大英博物馆埃及展厅内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胸像来自公元前1250年的底比斯祭庙,高2.67米,重达7.25吨。这座雕像面带微笑,表情庄严肃穆,头上戴着褶皱布料制成的头巾,顶端有眼镜蛇王冠。胸像由一块双色花岗岩制成,以区分头部和身体。</b></p> <h1><b style="font-size:22px;">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巨大石灰岩半身像。来自埃及底比斯阿蒙霍特普三世太平间神庙。第十八王朝,公元前 1350 年左右。</b></h1> <h1><b>对于世人来说他干的最不靠谱的是,他在执政的最后几十年,阿蒙霍特普迎娶了他的两个女儿——西塔蒙和伊谢特,并封她们为“伟大王妻”。</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戴着双王冠的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埃及狮身人面像的胡子</b></p> <h1><b style="font-size:22px;">图特摩斯三世红色花岗岩雕像</b></h1> <h1><b>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前1481年—前1425年3月11日),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最以尚武著称的法老(前1479年4月24日-前1425年3月11日在位)。由于图特摩斯三世的赫赫武功,一些历史学家称他为古埃及的拿破仑。 图特摩斯三世死后,阿蒙霍特普二世继位。</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之一的埃及文明早已为世人所知,可是与埃及帝国同年代的亚述帝国却鲜为人知。我也是在大英博物馆第一次认识这个亚述帝国。大英博物馆的6号,7号和8号展厅展示着最完整的亚述帝国的遗物。</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亚述雕塑和巴拉瓦特大门(6号展厅)</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与这些巨型雕像一同展览的还有浮雕残片,以及国王沙尔马那塞尔三世(公元前858 –前824在位)位于巴拉瓦特的青铜门复制品。</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人头翼狮(Lamassu),约公元前 883-859 年。</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第一眼看到这个人头翼狮,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和我们在伊朗波斯波利斯王宫入口看到的镇宅之兽很相似。我翻看2023年伊朗波斯波利斯的照片并做了比较。这两者完全是同一种东西。可见这两个帝国之间应该有某种关联和传承关系。</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伊朗波斯波利斯皇宫入口处的神兽</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撒缦以色三世的黑色方尖碑。 (大约统治于公元前 858 年至 824 年)是产自伊拉克北部尼姆鲁德(卡尔楚)的新亚述黑色浅浮雕石灰岩。高197.85厘米,宽45.08厘米。目前它在大英博物馆展出。</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亚述方尖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它是对以色列人的最早描绘。方尖碑建于公元前 825 年。公元前内战期间,作为公共纪念碑而竖立。它于 1846 年由考古学家亨利·莱亚德爵士发现。</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font-size:22px;">沙尔马那塞尔三世接受以色列朝贡的场景被记录在展厅中的一座黑色方尖碑上;除此之外,四代亚述国王的方尖碑和石碑也在此陈列。</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font-size:22px;">碑刻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记载了沙尔马那塞尔三世让四方宾服的功绩,其中包括希伯来《圣经》中提到的,以色列国王耶户向亚述称臣的事,这对研究古代以色列的历史文化有价值。</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亚述帝国,是闪米特族的亚述人在底格里斯河流域建立的古代代西亚奴隶制国家。公元前十九世纪到前十八世纪发展成国家,期间在公元前十一世纪遭到外敌入侵而削弱。公元前八世纪中到前七世纪七十年代新亚述时期版图北起乌拉尔图,东南兼及埃兰,西抵地中海岸,西南到埃及北界,建都尼尼微,形成西亚古代军事强国。最终造就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担得起“军事帝国”称呼的国家。</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为了让大家能够更清楚地理解,解释如下:中东最先建立起来古巴比伦王国在伊拉克,然后伊拉克北部的小国亚述发展壮大以至于并吞了古巴比伦王国</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亚述扩展到整个西亚然后衰落被伊朗高原上的米底帝国,亚述境内的巴比伦人,所瓜分,新巴比伦王国得以建立,之后米底帝国的附属小国波斯壮大先灭了母国米底然后统一整个西南亚,接下来更入主希腊和埃及。也就是说亚述帝国被米底和新巴比伦消灭,而波斯帝国又把米底河新巴比伦给灭了。波斯帝国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亚述文明的传承。所以这个人头兽身的神兽也被传承下来了。我不懂考古。这只是发现两个历史时期中间的相似物后的一个自然联想。</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英国人派出奥斯丁·亨利·莱亚德挖出尼姆鲁德的宫殿。他们发现巨大宫殿、30多吨重的巨型雕像、各种内容的浮雕板,这些新奇的发现引起国内公众乃至欧洲的浓烈兴趣,尽管他们并不知道这些古代遗址的真实名称,因为当时楔形文字的破译尚处初级阶段。</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楔形文字是由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后来被巴比伦、亚述、赫梯和波斯等民族借用的文字系统。刻写楔形文字的材料主要是用黏土制成的泥板,而在黄金材料上刻写楔形文字却十分珍奇稀有,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现的不到10块。</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英国人莱亚德是发掘出亚述文物的一位著名考古学者。他自小熟读《一千零一夜》,对传说中的巴比伦、尼尼微等古代东方城市充满了向往。当他来到尼姆鲁德(亚述古都),他从遗址最醒目的城堡丘,即卡尔呼内城遗址形成的山包开掘,很快发现了地下的大片建筑……西北宫殿、西南宫殿等。莱亚德将掘得的一件重达30吨的巨型雕像,与其他发现(如切成块的浮雕)一起运回大英博物馆,在英国乃至欧洲引起了巨大轰动。</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下面这些浮雕都是英国人奥斯丁·亨利·莱亚德在原亚述尼姆鲁德王宫挖掘出来的。这些石雕壁画水平如此之高,内容如此生动,感觉甚至超过后来的一些文明。大英博物馆的亚述馆也因为这些石雕闻名于世。我们在参观亚述馆时也感到很震撼。</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尼努尔塔神庙的鹰头守护神(苏美尔和阿卡德的法律、抄写、农业和狩猎之神。他在巴比伦、亚述和拉加什受到崇拜。)亚述纳西尔帕二世尼姆鲁德王宫,公元前 883 年 – 859 年 </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亚述纳西尔帕二世尼姆鲁德 883 – 859 BC公元前</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石膏墙板浮雕:展示国王亚述纳西尔帕二世,两侧是鹰头的保护神。面板上刻有用楔形文字书写的铭文。该画板是国王亚述纳西尔帕二世 (Ashurnasirpal II) 的一组作品的一部分,两侧是鹰头的保护神。这块面板原本位于一个房间的顶部,整个面板都镶满了鹰头神灵和圣树。</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亚述国王亚述巴尼拔(Ashurbanipal,约公元前668 – 631在位)曾是世界上最具权势的人。他自称“世界之王”, 以尼尼微城(Nineveh,位于如今伊拉克北部)为首都,将亚述帝国带入了鼎盛时期。帝国疆域从地中海东海岸一直延伸至伊朗西部山区。</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亚述巴尼拔通过诸如猎狮这样的运动来展现自己的力量,以证明自己拥有保护子民的能力。如同许多古代统治者一样,亚述巴尼拔喜欢夸耀自己的战绩和对敌人无情的征服。然而,这个庞大而多元化的帝国不仅仅是依靠武力来维持。亚述巴尼拔同时也是学者、外交家和战略家,这些才能使他成为了亚述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在亚述巴尼拔近四十年的统治下,亚述帝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他的死却是个未解之谜。在亚述巴尼拔死后不久,亚述帝国急剧衰落。公元前612年,繁荣的尼尼微城被摧毁,其遗迹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直至19世纪40年代才被发现。通过这些碎片,我们得以拼凑起亚述巴尼拔这位统治者强悍而多面的形象。</b></h1> <h1><b>这些壁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狮子被猎杀时的情景。这可是将近3000年前的雕塑。太令人惊叹了!</b></h1> <h1><b>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伊朗波斯比里斯看到的石雕和亚述也很相像。</b></h1> <h1><b>这是在伊朗波斯波利斯皇宫的浮雕像,和亚述的浮雕如出一辙。可见亚述帝国的文化对几百年后的波斯帝国有很大的影响。</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写有楔形文字的泥板,亚述巴尼拔图书馆,公元前7世纪</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亚述巴尼拔图书馆是于新亚述时期以亚述巴尼拔之命所兴建的图书馆,藏有数以千计载有公元前7世纪各类内容的泥板及碎片。这些古物都在两河流域北部库云吉克(古代亚述首都尼尼微)的考古遗址发现。该地位于现今的伊拉克。</b></h1> <h1><b>17号展厅展现的主要是尼瑞德神庙。</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尼瑞德神庙</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公元前390年 – 前380年</b></h1><h1><b style="font-size:22px;">这座陵墓建筑立柱之间的雕塑表现的很可能是尼瑞德——海仙女,并因此而得名。</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尼瑞德是希腊神话中的海仙女,传说中她们乐于帮助被困于风暴中的水手。</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这座陵墓可能是为吕基亚克桑托斯(今土耳其西南部)的统治者埃尔比纳所建造的。虽然埃尔比纳不是希腊人,但是他的陵墓却几乎完全仿照了希腊神庙的设计,而高台的采用则是遵循了当地高等级陵墓设计的传统。</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这座建筑深受雅典卫城神庙的爱奥尼柱式设计影响,其内部奢华的装饰雕塑在17号展厅重置展出,反应了希腊和吕基亚在风格和图像方面的融合。</b></h1> <h1><b>尼瑞德神庙</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尼瑞德神庙,又称“海之女神庙”,是大英博物馆里最完整最精美的神庙。尼瑞德纪念碑要追溯到公元前380年土耳其西南部的桑索斯(今土耳其西南部), 是古代莱基亚和阿比纳斯王朝的一座陵墓纪念建筑。建筑形式受雅典娜卫城爱奥尼亚式神殿的豪华装饰影响,精美地融合了当时古希腊和波斯的人物肖像和建筑设计特征。底座的浮雕以希腊与波斯之战为基础,列柱中间3尊无头雕像是海神涅罗王和多丽丝的女儿们,被统称为希腊神话里的海洋女神-尼瑞德。传说中她们乐于帮助被困于风暴中的水手。</b></p> <h1><b>帕特农神庙复制品展厅</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个展品显示了帕特农神庙的柱子固定的方式。</b></p> <h1><b>雅典帕特农神庙复原图</b></h1> <h1><b>大英博物馆最震撼的文物不得不说是18号展厅雅典帕特农神庙的装饰雕像。</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帕特农神庙</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18号展厅</b></h1><h1><b style="font-size:22px;">雅典,公元前447—前438年</b></h1><h1><b style="font-size:22px;">藏品来源:购藏自汤玛斯·布鲁斯,第七代额尔金伯爵</b></h1><h1><b style="font-size:22px;">入藏日期:1816年</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著名的帕特农神庙修建于公元前447年至438年间,坐落于雅典卫城核心建筑群的中心,用于奉祭城市的守护神雅典娜。帕特农圣庙是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Perikles,公元前495 – 429年)宏伟建筑计划的中的重要一环。该神庙的规模之宏大,装饰之奢华,展现了这座城市在其帝国鼎盛时期的实力和财富。</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在神庙的本殿里原伫立着一尊巨大的雅典娜雕像,由黄金和象牙制作而成,是著名雕刻家菲狄亚斯的杰作,但雕像早已不存在了,仅有复制品传世。</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帕特农神庙雕像展厅,这里的展品应分成三个部分,其一,帕特农神庙大门上方三角楣中的雕塑,这部分要装在三角楣里,受三角形状限制;其二,柱子间隔的雕像,这部分是块状的,不连贯的;其三,是连续长条型的,因为这部分是被装饰在帕特农神庙的内部上方环绕横装饰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就是第一部分,来自希腊帕特农神庙(三角楣)最珍贵的一组雕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帕台农神庙大理石雕像在大英博物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视为收藏中的最亮点之一。它是古希腊时期雕塑家菲狄亚斯及其助手创作的一组大理石雕,原藏于帕特农神庙和雅典卫城的其他建筑中。帕特农神庙于公元前447年至438年间建造,用于奉祭城市的守护神雅典娜。大约公元500年,这座神庙被改造成基督教堂,大量浮雕装饰和神像被移除和毁坏。1460年,奥斯曼帝国占领希腊大陆,帕特农神庙又被改造成清真寺。1687年,神庙被用作火药库,并在一场爆炸中严重损毁。昔日辉煌的神庙沦为废墟,仅一半帕台农雕像幸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798年11月,埃尔金侯爵获封英王驻土耳其苏丹大使,临走前他询问英国政府是否有意雇佣一些艺术家临摹帕特农神庙的雕塑,但被拒绝了。于是他自己出资雇佣了乔凡尼·巴蒂斯塔·鲁西埃里在内的一批艺术家。开始他只是想临摹一些神庙里的雕塑作品,但随即发现神庙的保护状况相当糟糕,很多大理石雕塑被当地人拿走烧成了石灰以建造其他建筑。于是1801年埃尔金决定将帕特农神庙的雕塑搬回英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812年整个搬迁项目完工,总共花去了7万英镑。他本想用它们来装饰自己在邓弗姆林的家,但由于和妻子离婚引发个人经济危机,所以不得不把这些石雕卖掉还债。他以不足7万镑的价格将其卖给了大英博物馆。帕台农神庙大理石于1817年起开始在大英博物馆展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英博物馆的古希腊雕像占帕台农神庙所有残存文物的30%,希腊政府不断要求英国归还这些珍贵的雕像,然而大英博物馆认为这些雕像在此展出享誉全球,把雕像留在英国会让参观者对西方文明更加了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帕台农神庙大理石雕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帕特农神庙雕像陈列于希腊帕特农展厅(18号展厅)内。雅典,公元前447 - 前432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些震撼人心的大理石雕像来自著名的帕特农神庙,是艺术家菲迪亚斯(Pheidias)的杰作。神庙修建于公元前447年至前438年间,坐落于雅典卫城核心建筑群的中心,用于奉祭城市的守护神雅典娜·帕特农, “帕特农” 的原意是 “女孩” 或 “未婚的处女” 。神庙外部装饰的雕像则直到公元前432年才全部完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神庙排挡间饰及三角楣饰内的雕像题材来自古希腊神话;横饰带则表现了雅典市民庆祝女神寿辰的宗教游行。</b></p> <h1><b>这些则是第三部分,即帕特农神庙内装饰带壁画。</b></h1> <h1><b>帕特农神庙里装饰石雕壁画,表现四年一度的雅典娜女神节。站着的都是人,坐着的都是神。</b></h1> <h1><b>宙斯(右)和他的妻子赫拉(左)</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给雅典娜女神准备的礼物(四年一换的战袍)</b></h1> <h1><b>雅典娜女神(左),右边是火神。</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爱神维纳斯雕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有手臂的维纳斯雕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复活节岛最漂亮的⽞武岩摩埃⽯像。这是复活节岛上900多个摩埃中最好的⼀个。复活节岛上没有金属工具,摩埃都是人工用石头工具砸出来的。大部分的摩埃都是用坚硬的玄武岩工具加工软的火山岩做出来的。用玄武岩工具加工玄武岩摩埃难度要大很多。所以不知道这个玄武岩的摩埃究竟是怎么加工出来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868年由英国⻩⽟号的船员从复活节岛运出,作为献给英国⼥王的⽣⽇礼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座雕像被称为荷亚·哈卡纳奈(Hoa Hakananai'a),来自拉帕努伊(又称复活节岛)上的仪典之所——鸟人村(Orongo)。复活节岛上有为数众多的类似石像,并以此闻名于世。这些巨型石像被称为摩艾(moai),制作时期可追溯到公元1000至1200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多数摩艾石像被放置在高台(被称为ahu,阿胡)之上,背对大海,凝望着陆地和岛上的居民。波利尼西亚诸岛盛行祖先崇拜,岛上居民认为自己是诸神的后裔。摩艾石像的建立正是为了纪念当地人重要的神格化的祖先。今天,摩艾被描述为Aringa Ora,意为“活着的面孔”。</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荷亚·哈卡纳奈是用坚硬的玄武岩雕刻而成的,在其背面还刻有军舰鸟首和人/鸟形象等图案。这些岩石画与当地祈求富饶和充足资源的鸟人祭祀仪式有关。</b></p> <h1><b style="font-size:22px;">亚洲馆中国厅(</b><b>33号展厅)</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英博物馆中总计收藏了2.3万件来自中国的各种文物。其中《女史箴图》最为引人注目。《女史箴图》长卷据传为东晋顾恺之的作品。画卷内容根据晋代诗人张华所写的《女史箴》(原文十二节,所画亦为十二段)绘制,用历代贤妃的故事来告诫宫廷妇女需遵守妇德。此画是现存已知的最早的中国画长卷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中国书画作品之一。最早见于记录是宋徽宗时期,传世几百年留下了大量藏家的印章,最后成为了乾隆皇帝的收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英博物馆藏《女史箴图》现存原作12幅场景中的九幅,历代又在画卷两端添加内容。现在画卷被分为三部分平放展示。第一部分:原作部分,长348厘米,高25厘米;第二部分:后世添加部分,长329厘米,高25厘米;第三部分:乾隆朝邹一桂所作松竹石泉,长74厘米,高24.8厘米。</b></p> <h1><b>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英军上尉约翰逊得到了《女史箴图》,1903年,大英博物馆从他手中买下了这幅画。</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女史箴图》</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91a号展厅(每年展出约6个星期)</b></h1><h1><b style="font-size:22px;">传顾恺之,约5-7世纪,绢本设色,手卷,镶板装裱</b></h1><h1><b style="font-size:22px;">藏品尺寸:高24.37 厘米,画心长343.75厘米</b></h1><h1><b style="font-size:22px;">藏品来源:购藏自克拉伦斯•约翰逊上尉</b></h1><h1><b style="font-size:22px;">入藏日期:1903年</b></h1><h1><b style="font-size:22px;">馆藏编号:1903,0408,0.1</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inherit;">《女史箴图》为大英博物馆最著名的中国书画藏品。此画根据晋代诗人张华于公元292年写的《女史箴》所绘,用历代贤妃的故事来告诫宫廷妇女需遵守妇德。内容由右至左展开,画心有九段单景式构图,原文题在每一段图像的右侧。《女史箴图》的开端原应另有三段图文,以及第四段题字,但在乾隆时期已不存。</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顾恺之画《女史箴图》的文献记录最早出现在宋代。顾恺之(约公元345年-406年),今江苏无锡人,曾为东晋散骑常侍,现传作品为后世摹本。大英博物馆藏《女史箴图》带有显著的六朝遗风,很可能来自5-7世纪,是难得的早期绢本画作。</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女史箴图》有大量题字和印章,部分印章真伪尚有争议,画心左下方的“顾恺之画” 落款疑为后人添加。拖尾部分有瘦金体楷书,现时学者认为是金章宗(1190-1208年在位)的书法,而且应该是晚明时期才跟画心装裱在一起的。拖尾另有乾隆御笔题跋和画兰图,以及明代收藏家项元汴的题字。</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乾隆时期,《女史箴图》成为清宫收藏,被存放在紫禁城建福宫静怡轩中。1900年,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进京期间,作品流散宫外。1903年大英博物馆从克拉伦斯•约翰逊上尉手上购得此画。</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约翰逊上尉于1870年出生于印度,后来加入了英国印度骑兵团,1900年被派到中国参与八国联军之役。他于1900年的8月份抵达北京,并逗留了两个月,他所属的兵团曾驻扎颐和园。根据约翰逊上尉家人的说法,《女史箴图》是一位他曾相助的贵妇赠送给他的礼物。此说法无法考证。</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女史箴图》进入大英博物馆馆藏时已相当脆弱,并且有多次修补的痕迹。1914至1923年间,为了让作品能够展出,同时避免开、收卷时所造成的磨损,博物馆修复人员把《女史箴图》的画心转移到镶板上,又把天头、引首跟拖尾一起装裱在另一幅镶板上。另外,18世纪的天头和邹一桂(1686-1772年)拖尾画作亦分开保存。</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2013年,大英博物馆邀请了中国及其他地区的书画和修复专家,一起讨论《女史箴图》的状态和保护方案。根据当时的讨论,博物馆于2014年为《女史箴图》定制了展柜,长期存放在第91a号展厅,每年限定展出约6个星期。计划参观前,请先查阅展厅关闭信息。</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在中国馆没有看到《女史箴图》。我问了一下给我们讲解的博士。他说《女史箴图》属于书画展品,必须要提前预约到到专门的地方才能看到。根据大英博物馆官网信息,每年只有六个星期可以看到。</b></p> <h1><b style="font-size:22px;">玉琮</b></h1><h1><br></h1><h1><b>33号展厅</b><b style="font-size:22px;"><br></b></h1><h1><b style="font-size:22px;">浙江省,良渚文化,约公元前2500年</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藏品尺寸:高49.5厘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入藏日期:1937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馆藏编号:1937,0416.188</b></p> <h1><p><b>这件玉琮,呈深绿色,器身内部为圆柱形中空,外部作粗细递减的方柱形,横向分割为19节,是目前已知的最高的玉琮之一。在器物的方角处刻有小圆圈象征眼睛,而每对圆圈的下方都有一段短横杠表现鼻子,从而形成了一幅简化了的面孔。</b></p><b><br><br>这件玉琮来自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这一文化的人群主要聚居在今天的浙江省和江苏省一带。良渚文化所出产的陶器、石器以及玉器都十分精美。<br><br><br>玉是一种非常坚硬的材料,因此其雕琢并非一件易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考古学家在很多高等墓葬里发现了高矮不一的玉琮。作为礼器,玉琮在当时社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的造型以及细节都体现出当时非凡的工艺水平,然而玉琮的具体含义和用法目前仍未有定论。<br><br><br> 良渚文化很可能是由于自然灾害而突然中断,但良渚玉器的纹样和造型大量为后世所传承,直至今天。</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线刻阿弥陀佛净土图石门楣</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font-size:22px;">33号展厅</b></h1><h1><b style="font-size:22px;">藏品尺寸:宽1.41米</b></h1><h1><b style="font-size:22px;">藏品来源:购藏自乔治•尤摩弗帕勒斯</b></h1><h1><b style="font-size:22px;">入藏日期:1937年</b></h1><h1><b style="font-size:22px;">馆藏编号:1937,0716.153</b></h1> <h1><b>这座半圆形的黑色石质门楣上有线刻佛教净土的场景。画面中央的应该是阿弥陀佛,他端坐在巨大的宝盖之下,两旁环绕着菩萨和罗汉。他的脚下是两个像征着新生灵魂的莲花化生童子。画面下方以连珠纹为底的是乐舞者,他们或奏箫笛笙,或弹琵琶箜篌,或鼓钹。门楣底面则以线刻缠枝莲纹为饰。</b></h1><h1><br></h1><h1><b>半圆形的门楣多见于隋唐时期,常用在塔或墓室的券顶通道的入口处。此门楣上刻画的场景可能是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巨大的宝盖之下除了佛像,还有佛足旁的两个莲花化生童子,象征着在净土重生的灵魂。</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三彩罗汉像</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33号展厅</b></h1><h1><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金代,1115-1234年</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藏品尺寸:高103厘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藏品来源:英国艺术基金会赞助购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入藏日期:1913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馆藏编号:1913,1221.1</b></p> <h1><b style="font-size:22px;">这尊真人大小的塑像为陶胎上敷三彩釉,表现的是佛陀的弟子之一。他身穿袈裟,双手结禅定印,静坐在岩石形态的底座上。底座与罗汉像是可以分离的。</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至今为止,同类型的罗汉像,可查存世的共有有十尊。其中九尊分別收藏在加拿大,美国,俄罗斯,法国以及英国的公共博物馆里,还有一尊收藏于日本的私人博物馆中。波士顿,多伦多以及日本长野县轻井泽所藏的罗汉像头部为复制品,而俄罗斯所藏罗汉像的双臂已失,仅有头部和少量躯干部分保存了下来。普遍认为,这些罗汉像是1912年在河北省北部易县的山洞里发现的。</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瓷器专家和科学家通过测试,认为这组罗汉像烧制于北京郊外西山的龙泉务窑,制作年代靠近金代末期。为了制作这些罗汉像,陶工首先在980度至1010度的温度下烧制素胎,然后施三彩釉,并以黑色和红色釉装饰眼睛和嘴唇,最后二次入窑低温烧制。</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这组罗汉像的特别之处在于其脸部, 手部以及皮肤的处理中所反映出的极为罕见的写实主义。他们仿佛如真人一般,表情平静祥和,巍巍然深具禅意。</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三菩萨壁画</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33号展厅</b></h1><h1><b style="font-size:22px;">河北省清凉寺,1424年绘制,1437年和1468年重修</b></h1><h1><b style="font-size:22px;">藏品来源:乔治•尤摩弗帕勒斯捐赠</b></h1><h1><b style="font-size:22px;">入藏日期:1927年</b></h1><h1><b style="font-size:22px;">馆藏编号:1927,0518,0.8</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此壁画描绘了三菩萨立像,各带有显著头光。中间的菩萨为观世音,他头戴宝冠,冠上有阿弥陀佛像。左边是普贤菩萨,他手持拂子,头冠有三宝。右边是文殊菩萨,他的头冠亦有一佛像,并手持如意。</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河北省清凉寺建立于1183年。一段1485年的题字记录了寺院的壁画是山西省五台山寺院于1424年委派僧人到清凉寺绘制的,后来于1437年和1468年重修。清凉寺是佛教信众往返五台山朝圣源途中的重要一站。</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W. M. Weinberger于1925年间获得此壁画。根据他的笔记,当时的清凉寺有三殿,已荒废。第一殿内有残破的大型木雕佛像,周围有小型塑像。第二殿内有大型坐佛雕塑,后方有一幅比佛像高很多的马蹄形背屏,上部较宽。此背屏后另有尺寸更大的木架,承载着三菩萨壁画。壁画在石膏面上绘制,最底层的干土附在木架上。此壁画从原本的木架上被移除,分成12块运回伦敦。收藏家乔治•尤摩弗帕勒斯购入此壁画,并于1927年把它捐赠给大英博物馆。清凉寺于20世纪30和40年代间毁于战火。</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铜铸真武像</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33号展厅</b></h1><h1><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 明代,约1416—1439年</b></h1><h1><b style="font-size:22px;">藏品尺寸:高133厘米</b></h1><h1><b style="font-size:22px;">藏品来源:山中株式会社捐赠</b></h1><h1><b style="font-size:22px;">入藏日期:1908年</b></h1><h1><b style="font-size:22px;">馆藏编号:1908,0725.2</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这尊真武像是现存最大的铜铸真武像之一。真武又称玄天上帝、元圣仁威玄天上帝,被认为是护国安邦之神。这尊真武大帝整体为铜制,原有鎏金、彩漆装饰。塑像长须披发,身着铠甲战袍,战袍正面有龙纹装饰,他左手施真武印,即无名指和中指向前伸出。</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明代建国初期,对内平稳政局以及对外安定边疆是明政府的当务之急。永乐皇帝将他在靖难之变中的胜利归功于真武大帝的庇佑。因此这一时期,崇拜真武之风不仅在宫廷内盛行,在民间也达到鼎盛。真武被认为是护国安邦之神。</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从1412年起,永乐皇帝下令在武当山顶峰大规模的修建宫观庙堂供奉真武大帝。明代早期的真武像,据说即以永乐皇帝为原型塑造。</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这尊慈眉善目的女判官如真人大小,高1.48米的她手捧薄薄的“善簿”卷宗,记载着人在生前所做的善行。</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中的地狱判官,是阎王的助手。地狱判官数量繁多,但主要分掌刑罚、掌善簿、掌恶簿、掌生死簿四大判官。掌善簿的赏善判官,并非位最高权最大(掌生死簿判官职最高权最大)。其身穿绿袍,温婉可亲,沉稳内敛。手持“善簿:中尽录人人生前的行善资料,判官按行善程度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寡一一给予奖赏,遣入轮回。</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高约1.6米的“罚恶”男判官</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幅文革时期的宣传画居然被收入大英博物馆。</b></p> <h1><b style="font-size:22px;">大英博物馆实在是太大了。我们一个下午时间只能走马观花地看古埃及馆,中东馆,古希腊和罗马馆和亚洲馆四个馆中的8个展厅。要想好好欣赏大英博物馆的展品,需要在这里待上一个星期,还要事先做好功课。</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馆内八百多万件藏品中,绝大多数来自其他国家。多年来,多国不断向英国追索被掠夺的文物。比如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就找上了门。米佐塔基斯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专访时说,希腊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帕特农神庙大理石雕塑。他指出,“这些文物的归属权没什么可争议的,它们就是希腊的,它们是被偷走的”。</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200多年前,英国外交官“埃尔金伯爵”托马斯·布鲁斯把帕特农神庙乃至雅典卫城的大量大理石雕塑切割下来,运回英国。随后英国政府收购了这些石雕,作为大英博物馆的馆藏展出。希腊的国宝,就此成为大英博物馆的所谓“镇馆之宝”。长期以来,希腊呼吁大英博物馆归还这批雕塑,但都遭到拒绝。</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有这样遭遇的不止希腊。英国曾是海外殖民地最多的欧洲列强。一座大英博物馆,就是一座英国殖民史的展览馆。从尼日利亚的贝宁青铜器,到埃及的罗塞塔石碑,馆里绝大多数藏品都是英国海外掠夺的见证。这其中,也包括约2.3万件中国文物。</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中国流失在海外的文物至少有164万件,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宋的瓷器,再到明清的金玉制品,这里收藏的中国文物几乎囊括了所有艺术类别,跨越了几乎整个中国历史。所谓的大英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中,就有三件来自中国,分别是唐摹本《女史箴图》、敦煌壁画和元代大维德花瓶。这些文物的标签上通常注有“合法”来源,但实际来源是战争、盗窃、黑市购买,而且大部分发生在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100多年。</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为了追索被掠夺文物,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作出了不懈努力,然而英国一直以“保护文物安全”为由拒绝归还。1963年英国议会还修订了《大英博物馆法》,以立法的形式禁止归还文物。牛津大学皮特河博物馆馆长丹·希克斯指出,大英博物馆至今仍怀有“帝国怀旧情结”,认为自己“拥有某种特权,可以不经说明占有文物”。</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关于大英博物馆是否应该归还各国文物是个颇有争议的话题。虽然这些文物大多数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得到的。可是谁能保证这些文物归还后还能得到比大英博物馆更好的保护?很多文物如果不是存放在大英博物馆估计已经被毁了。此外这些文物回到自己的祖国后关注度肯定要比在大英博物馆低,因为外国游客不会为了几件文物专门到所有国参观。只有在大英博物馆这种免费面对全世界的地方,人们才能一次性地看到这么多珍贵的全世界的珍贵文物。不过为了公平起见,这些文物不应该归英国所有,而是应该由联合国的国际机构统一管理起来并免费向全世界开放。让世界各国人民能够一次性地观赏到各国的珍贵文物。</b></h1> <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