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7月10日 布哈拉(Bukhara)。</p><p class="ql-block">布哈拉有2500多年历史,是中亚最古老城市之一。布哈拉城市的建立者是粟特人与塞种人,后来先后被阿拉伯人、波斯人、蒙古人和突厥人帖木儿占领,最后于16世纪乌兹别克人建立的乌兹别克布哈拉汗国。布哈拉奇迹般地保留了城内有各个王朝修建的宫殿、清真寺等建筑,被称为“博物馆之城”,向世人展示了一派中世纪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夜游布哈拉喀龙广场。</p><p class="ql-block">夜色中的蓝色穹顶,金色的图案,配以精美细密的雕饰,简直美得无以伦比!</p> <p class="ql-block">喀龙宣礼塔(Kalon Minaret)。</p><p class="ql-block">喀龙宣理塔建于1127年的喀喇汗王朝,可能是当时中亚最高的建筑,塔高47米,地基深10米,至今已经矗立近9个世纪。整个塔身通体蜂蜜色的裸砖,中间镶有一条细细的琉璃蓝马赛克,素雅而精美。</p> <p class="ql-block">相传成吉思汗占领布哈拉时,曾在喀龙宣理塔下,弯腰捡起被风吹落的头巾,他自嘲道:连我都要对它弯腰。从而使塔得以保留。据说后来苏联的大炮也未能将其摧毁。</p> <p class="ql-block">米尔•阿拉伯经学院</p><p class="ql-block">这由布哈拉汗国昔班尼王朝于1535年建成,以大汗的苏菲导师米尔•阿拉伯(Mir Arab)命名。正门两侧后方有两个蓝色穹顶,左边是清真寺,右边是苏菲导师和大汗本人的陵墓。</p> <p class="ql-block">米尔·阿拉伯经学院是乌兹别克斯坦最引人注目的神学院之一,承担传播阿拉伯文、伊斯兰律法和《古兰经》的学术活动,即便在战火蔓延时期也从未停止教学。这座学院几百年来采取封闭式教学,从未作为景点对外开放,人们只能对着它精美的外观去猜想它内部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这是喀龙清真寺,夜色中,灯光下,焕发出如此迷人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坐在喀龙清真寺,向着对面的米尔·阿拉伯经学院举手致意。</p> <p class="ql-block">梦幻般的喀龙广场,让我们一踏上布哈拉,就深深着迷。</p> <p class="ql-block">7月11日 阿卜杜尔·阿齐兹汗经学院。</p><p class="ql-block">建于16世纪,以布哈拉汗国的阿卜杜尔·阿齐兹汗的名字命名。现在部分已成为商店。</p> <p class="ql-block">比起其他经学院,它更为华丽和精美:它的门户非常高大,拱门上面装饰有精美的图案和著名诗人的诗句。它最大的特点是其色彩丰富的蜂窝状拱顶(也叫钟乳石拱顶),这是整个布哈拉最精美的建筑结构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乌兹别克斯坦这段行程的导游达达汗。他也是留学中国的,中国老师根据他的名字,给他起了个更响亮的中国名字:因为汉即王,他属龙,所以叫王达龙。他笑着告诉我们,看来对这个名字很喜欢。他有点胖,他说乌兹别克的男人以肚子大为美,哈哈,真的吗?</p> <p class="ql-block">博罗•豪兹清真寺(Bolo Hauz Mosque)。</p><p class="ql-block">清真寺建于1718年,是当年布哈拉汗国时期布哈拉大汗的官方御用清真寺。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门厅有20根高达十余米的雕花木柱,是乌兹别克斯坦最高的雕花木柱。在乌兹别克斯坦木材比石头珍贵,使用如此珍贵的木材修建的清真寺,就知它在布哈拉非凡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看看这木柱上的雕花柱头,门框以及屋顶,所有的雕花如此美妙。可惜阳光太强,那美丽的色彩被遮盖住了。</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的前方是一个大水池,倒影婆娑,清凉典雅,这在干旱的中亚十分少见的。有人说,布哈拉的文化受波斯文化影响较深。</p> <p class="ql-block">雅克城堡(Ark Fortress)。</p><p class="ql-block">雅克城堡是一座皇家的城中城,也是布哈拉最古老的建筑。雅克城堡从5世纪开始有人居住,是布哈拉统治者及其亲属的城堡和居所。</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由于古堡几经毁坏和重建,多次迭加,使整个古堡形成一座高达18米的土丘,外边由层层的城墙所围。</p> <p class="ql-block">1920年被苏联红军炸毁,仅余少数建筑,内部改作了主题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雅克城堡门前的列吉斯坦广场,曾是当时布哈拉的政治活动中心,也是举行庆典和公决犯人的地方。图中城墙之上的木亭子,是当时大汗坐着观看庆典活动或处决犯人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主麻(星期五)清真寺。</p><p class="ql-block">主麻清真寺是雅克城堡中17世纪所建的清真寺,也有漂亮的柱头与藻井,这是唯一原汁原味留下的建筑,其余都被当时的苏联红军摧毁了。</p> <p class="ql-block">雅克城堡中很多建筑,已改建成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馆中的部分藏品。</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波斯风格的器皿。</p> <p class="ql-block">中世纪的技术与工艺,都能与今日媲美。</p> <p class="ql-block">布哈拉整个古城,在古时有诸多的商贸集市。当时的统治者们,在布哈拉主干道的各个十字路口建造了许多圆顶集市,所以整个古城里带顶的建筑,除了清真寺、经学院外,基本都是当时的大巴扎。</p> <p class="ql-block">可以看到各种手艺人。</p> <p class="ql-block">即使不购买商品,手工艺人的制作,也吸引我们驻足观看。</p> <p class="ql-block">这位画家展示他创作的细密画。</p><p class="ql-block">细密画(Miniature),一种尺幅不大描绘精致的绘画,通常用于书籍插画或器物装饰。它的历史要追溯到伊朗岩画(8000年之前),后来逐渐成为波斯及中亚的绘画形式。</p> <p class="ql-block">这是模拟监狱。当时丝绸之路上的各路商队,如果不缴纳税款,是要关进这里受罚的。</p> <p class="ql-block">马戈吉•阿塔清真寺(Magoki Attor Mosque)。</p><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两个不同时代修建的混合清真寺。这个清真寺是15世纪城市重建时修建的,屋顶两侧有两个八角形的圆顶,现在是一家地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南侧的清真寺为下沉式,建于9世纪时的萨曼王朝,是中亚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当年蒙古人摧毁这座城市的时候,被人们埋藏于地下,躲过一劫。考古发现后,虽然墙面斑驳风化严重,但拱门上还有残缺的蓝色阿拉伯铭文瓷砖浮雕,二侧用砖块砌成各种花纹与图案,都非常精美。</p> <p class="ql-block">纳迪尔·迪万别基经学院(Nadir Divan-Begi Medressa)。</p><p class="ql-block">经学院建于1622年。伊斯兰教禁止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所以在一般清真寺的装饰上都是花卉图案,看不到描绘具体的生物形象,更不要说人脸图案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却是一栋画风另类的经学院,其拱门上端有一对左右对称的孔雀,孔雀身下各有一只羊羔,中间是一张太阳人脸,这直接违反了伊斯兰教禁止描绘生物的教规。有人揣测它最初是个商队旅舍,后来改作经学院时,大概懒得更换,便延续了下来。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年布哈拉的包容。</p> <p class="ql-block">里亚比豪兹广场(Lyabi-Hauz)。</p><p class="ql-block">里亚比豪兹是波斯语在池塘边之意。自1620年建成起,这里便是布哈拉老城的心脏,它以四方形水池为中心,周围遍植桑树。</p> <p class="ql-block">围着广场水池的周围,有很多餐厅,人们愿意找一个喜欢的餐厅,享受着阳光、美食和这座城市的宁静与喧嚣。</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有一尊霍加·纳斯尔丁(Hoja Nasruddin)骑毛驴的雕像,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阿凡提。我们与当地的这位老弟取得了“一致意见”:阿凡提先生骑着毛驴走遍了从新疆到土耳其的整个中亚,他的家乡在中亚遍地开花,他也就成了我们共同的智者。</p> <p class="ql-block">7月12日 撒马尔罕Samarqand。</p><p class="ql-block">撒马尔罕意为“肥沃的土地”,我古代称之为“康居”。撒马尔罕是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善于经商的粟特人把撒马尔罕建造成一座美轮美奂的都城。公元前4世纪,当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攻占该城时不禁赞叹:“我所听说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只是撒马尔罕要比我想象中更为壮观。”</p><p class="ql-block">雕像为帖木儿的坐像。</p> <p class="ql-block">兀鲁伯天文台(Ulugh Beg)遗址。</p><p class="ql-block">天文台是帖木儿之孙兀鲁伯于所建,这是中世纪时期具有世界影响的天文台之一。</p> <p class="ql-block">兀鲁伯是乌兹别克斯坦著名天文学家、学者、诗人和哲学家。其规模远远超过了以前的天文台,观测和研究设备也属一流。兀鲁伯被誉为“学者君王”,在他的推动下,帖木儿王朝文化艺术得到大发展。</p><p class="ql-block">这是兀鲁伯的雕像,在宇宙深邃的星辰映衬下,天文家兀鲁伯目光炯炯。</p> <p class="ql-block">1434年,兀鲁伯选定撒马尔罕的科希克山为址,在山脚下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的天文台。天文台中,各种器械一应俱全,有些甚至达到了当今天文学的水准。</p><p class="ql-block">如今天文台已被毁,当初的建筑已不复存在,现在建的博物馆里有部分出土文物展出。</p> <p class="ql-block">人们通过遗址复原及史料记载推测出,天文台曾是三层圆柱形建筑,富丽堂皇,高度足以媲美君士坦丁堡的索菲亚大教堂。天文台上,九天星象图、海洋山岳图、气候分野图和分秒度数图等绘制精确,具备相当高的科技水准。</p> <p class="ql-block">这是于1908年出土的弯曲轨迹。轨道宽2米、纵深11米,倾斜向下的坑道,正是放大数百倍的巨型六分仪。乌鲁别克在此测出的一年时间的长短,与现代科学计算的结果相差极微。由此可看出,当年兀鲁伯天文台的先进程度,足以代表伊斯兰科学文明的巅峰。</p> <p class="ql-block">这张图演示了,当年人们如何利用这个巨大的六分仪,来测量远方两个目标之间的夹角,来测量天体。兀鲁伯和他的天文学家们,很快就编纂成功天文学著作《天文表》,对宇宙奥秘进行了阐述,每项内容都经过严密的数学计算,具备精准的科学依据,是天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p> <p class="ql-block">“学者君王”兀鲁伯,他重科学轻宗教的做法,惹恼了身边的贵族。他们公开诋毁兀鲁伯是信仰不纯、庇护异教徒的暴君。不幸的是,兀鲁伯在汗位争夺战中被其儿子杀死,天文台几乎被全部摧毁,直到20世纪初才发现其遗址。</p><p class="ql-block">太可惜了!看来,比起王位的更替,科学文明的传承是一个更加艰难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我们将从这个不起眼的小门,走进撒马尔罕最梦幻最美丽世界,尽管它是一个陵墓群。我曾为希瓦惊呼!曾为布哈拉赞叹!撒马尔罕,我将会迷失在你那如一千零一夜的童话世界里!</p> <p class="ql-block">一进门,完全如走进另一个世界!这就是夏依辛达陵墓群(Shan-I-Zinda),二十多座陵墓在这里一字排开,形成500多米长的陵墓之道,这里恐怕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能用美丽来衷心赞美墓地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最早建的陵墓是库萨姆•伊本•阿巴斯(Kusam Ibn Abbas),他是伊斯兰教创立者,先知穆罕默德的一位表兄弟,也是最早追随穆圣的弟子之一,于7世纪被派来传教,不幸被拜火教教徒杀害。后人传说,阿巴斯居然手挟自己被砍的脑袋,跳入地井并升入天堂。后来他的墓和其他建筑都被成吉思汗夷为平地,帖木儿为这位传教的先驱者在井上修建了一座陵墓,并追封他为圣人,称为夏依辛达(Shakhi Zinda),意思为“永生之王”。</p> <p class="ql-block">走在这条陵墓之道上,犹如倘佯在蔚蓝色的海洋里。这哪是墓地,明明是一座座无与伦比的皇宫!</p> <p class="ql-block">分不清都是谁的墓了,记得好像是甬道尽头的最后三个成品字形的陵墓,是帖木儿家族的女性成员们,包括帖木儿的妻子图玛•阿卡和侄女图尔坎•阿卡安葬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门实在太精美了!各种的蓝:深蓝、浅蓝、湖蓝、绿蓝,与白色相间;上方如开屏的孔雀,加上一层层蜂窝状的雕琢;一道道门的边框都配以各式的花草、图形和阿拉伯文字的图案……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件绝美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同样的美丽,略有不同的风格,显得更加温婉、沉稳。</p> <p class="ql-block">抬头望穹顶,又是令人惊叹不已!真是满天星辰,布满了整个天穹。</p> <p class="ql-block">所有美丽的色彩,用一块块小小的马赛克,拼嵌出如此繁复的图案。随着一天中时间的变化,光影的流动,以及日月阴晴的更替,这里一切都成了变幻莫测的神秘世界!</p> <p class="ql-block">还有整面墙</p> <p class="ql-block">还有窗棂门楣</p> <p class="ql-block">连墙角的独特设计</p> <p class="ql-block">加之灯光的配合</p><p class="ql-block">一切形容都是苍白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特殊的开放式建筑,建在小小的高坡上,可以从各个角度清楚的观看。此时的人与建筑已十分自然的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很多露天置放的石棺,估计身份也不会是普通市民,死后能与圣人同处一地,以求得圣人的庇佑。</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有一种浪漫叫夏依辛达。世上哪里还有用如此美丽的宫殿来装点死亡的?夏依辛达是撒马尔罕最美丽浪漫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几百年来,中亚的阳光依然灿烂,我向前走去,恍惚走进了天方夜谭的神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偶然发现,道路指示牌上有中文介绍。真希望中文解说再多一点,便于中国游客参观。</p> <p class="ql-block">古尔·埃米尔陵墓(Gur Amir Mazar)。</p><p class="ql-block">这是帖木儿的陵墓。帖木儿在他的家乡为自己建了陵墓,但他于攻打我明朝的途中病故,无法葬于家乡,于是被葬于他为已故儿子们修建的陵墓中。</p> <p class="ql-block">等着导游买票,我们聚在门口往里面拍摄蓝色穹顶,敬业的大妈警惕的守在门口。</p> <p class="ql-block">陵墓前有小型展厅,帖木儿与他的陵墓模型。</p> <p class="ql-block">“如果天穹消失,此穹顶便可取而代之……”,这是一位诗人对古里·埃米尔陵墓的赞叹。当你走进帖木儿的陵墓时,一定会由衷的赞同。</p><p class="ql-block">帖木儿的墨绿色石棺,放在中央。</p> <p class="ql-block">整座墓穴都发出耀眼的金色。所有的装饰也是极尽繁复,从地面到穹顶和所有墙面,都覆盖了金箔做的金色花纹。阳光透过大殿墙壁四面的花窗,再加上里面设置的灯光,整个陵墓金光闪闪,像个刚开挖的大金窟。</p> <p class="ql-block">穹顶之下有九座棺椁:帖木儿和他四个儿子两个孙子,帖木儿的导师和导师的儿子。但是这窗户下的白色石棺是谁,据说还是个谜。</p> <p class="ql-block">帖木儿的精神导师赛义德·巴卡拉(<span style="font-size:18px;">Said Baraka)的石棺被放置在最前方,可见其极受尊重的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比比哈内姆大清真寺</p><p class="ql-block">建于1404年,在帖木尔时代被公认为东方最雄伟的建筑物,是帖木尔出征印度并征服德里后建成的。</p> <p class="ql-block">这座清真寺做得过于高大,门廊就有38米,以至于清真寺在未完工之前就已经有坍塌的隐患。最终于1897年一次地震中严重损毁,苏联人也无法完全修复。</p> <p class="ql-block">但是,比比清真寺的穹顶实在太美了!它镶嵌着蓝色瓷砖,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而且大穹顶是双重构造,外径18m、高达41米,再加上它一道道隆起的花柱和雕花的装饰,美得与众不同。</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在帖木儿出征印度凯旋之际,他的妻子比比为了给他一个惊喜,下令建造这座大清真寺。但是建筑师说要吻一下她的脸颊才能完工,比比最终妥协了。帖木儿回来发现后,一怒之下要他们从这座建筑上跳下来自杀,但如能生还就放过他们。比比穿了很厚的衣服得以幸存,而建筑师则肋生两翼高飞而去。</p> <p class="ql-block">还有其他的传说,有说比比王妃是来自中国,有说来自蒙古,也有说比比与建筑师都被帖木儿摔死了,等等。不管哪个是真实的,比比哈内姆清真寺都算得上帖木儿时代最杰出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撒马尔罕历史博物馆位于小城阿夫罗夏博(Afrasiab)的东南部,也称阿夫罗夏伯博物馆,陈列了阿夫罗夏伯遗址出土的撒马尔罕的许多文物,并详细介绍了撒马尔罕有史以来的城市规划和样貌。它是撒马尔罕最有价值的一座博物馆,开放于1970年。</p> <p class="ql-block">该博物馆的展品有20000多件,这是考古发掘的中国佛像残片。</p> <p class="ql-block">色彩仍保留得十分鲜艳的头像残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美丽丝绸。</p> <p class="ql-block">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一幅7世纪的大使厅壁画,描绘的是当时的康国(撒马尔罕)国王拂呼缦接受各国使臣礼物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这画的是我国唐代宫廷泛舟图,据说正值端午节,中间最高的女子是武则天,正在往湖里投放粽子。其实不论是不是武则天,都足以看出当年唐风已随着丝绸之路,吹到了遥远的中亚。</p> <p class="ql-block">还有“高宗狩猎图”,破损得很厉害,这是博物馆的修复图,上面灰色部分都是修复的,很佩服修复者的细致工作。</p> <p class="ql-block">这是“贵族出行图”,贵族骑在骆驼上,随从紧随其后,居然还有一群仙鹤尾随。</p> <p class="ql-block">这头应该是白象,可没找到它的长鼻子?</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放映厅播放文物挖掘的纪录片,从其中这个人的衣襟上发现了文字,一段记录当时各国使者来朝盛况的诗歌。</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后面就是挖掘现场,站在山坡上可以看到当年撒马尔罕城的一片废墟。</p> <p class="ql-block">雷吉斯坦(Registan)广场。</p><p class="ql-block">雷吉斯坦意为沙地,恐怕更恰当的应该是“撒马尔罕之心”。白天的广场气势恢宏、霸气十足,远远望去人如蝼蚁。</p><p class="ql-block">广场三面矗立的是:东面15世纪的兀鲁伯经学院 Ulugbek Madrassa;北面17世纪的提拉卡力清真寺及经学院 Tilla Kari;西面18世纪的悉多经学院 Shir Dor。</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一队人马,在酷暑中安全顺利的走下来,真是十分不易。行程已过多半,这要归功于大家的团结一致,互相帮助,还要归功于全程导游小姚(后排大个子小胡子小伙)的悉心照顾和安排。让我们鼓劲加油!</p> <p class="ql-block">兀鲁伯书院是三座建筑中最古老的,据说当年兀鲁伯竟允许女子来听讲经,这在15世纪真是作风前卫、敢于创举的开明君主。</p> <p class="ql-block">悉多经学院最特别之处,是其正面入口拱门上的图案,它又是一个无视伊斯兰禁止描绘动物的戒律,装饰着咆哮的狮子追逐白鹿的图案,背上还有一个超现实主义的人面太阳(记得在布哈拉还有一座画了孔雀和羊羔的经学院)。不过这只狮子画得好像像虎多一点。</p> <p class="ql-block">提拉卡力清真寺最惊人的是它的“黄金大殿”,几乎是全黄金打造。当然当年是金箔粘贴的,还有比头发还细七倍的金丝嵌饰,极其精湛的工艺。现在修复后已是用金属代替了。</p> <p class="ql-block">当年金丝镶嵌的金顶,再加上繁复华丽的图案,美得无以复加。它实际是个平顶,却给人穹顶的错觉。</p> <p class="ql-block">于是苏联修复时给外加了个大圆顶,看上去不对称了。不对称之美,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夜色中的雷吉斯坦广场,少了几分气势,多了些许神秘。</p> <p class="ql-block">7月13日 沙赫里萨布兹(Shakhrisabz)。</p><p class="ql-block">沙赫里萨布兹位于撒马尔罕南部80公里,旧称竭石,曾是波斯、希腊领地,粟特人的城镇,隋唐之属地,后被阿拉伯人征服。1336年,突厥人帖木尔诞生于此地,并随后缔造了横贯中亚的帖木尔帝国。</p> <p class="ql-block">帖木尔将沙赫里萨布兹作为他夏日的居住地,并设为帖木尔帝国的陪都,建了很多宫殿。这是著名的阿克撒莱宫(Ak-Saray Palace),帖木儿的夏宫,后来被昔班尼人摧毁,只剩下一座高达40米的门廊。</p> <p class="ql-block">在高大残缺的门廊上,还保留着昔日精美的马赛克图案,展现出当时的豪华和壮丽。</p> <p class="ql-block">帖木儿在称帝后,将抢来的黄金用于对自己出生地的城市建设,为母亲修建的阿克撒莱宫,耗费了整整24年的时间。如今帖木儿巨大的塑像,俯瞰着阿克萨来宫的残垣断壁,组成了一幅穿越时空的奇特画面。</p> <p class="ql-block">哈兹拉提伊玛目陵墓群是帖木儿1392年修建的,面积有3500平方米,规模宏大。主要的幸存建筑是高大、摇摇欲坠的锥形穹顶杰汉吉尔之墓(Tomb of Jehangir),埋葬着贴木儿最疼爱的长子杰汉吉尔,死时年仅22岁。</p> <p class="ql-block">多鲁特·提廖瓦特(Dorut Tilyovat)陵墓群,该陵墓群本应作为帖木儿家族主要的墓地,故而修得非常高大。其中底下一个陵墓,原本是帖木儿为自己修建的,最后他与其他家庭成员,都葬在撒马尔罕。</p> <p class="ql-block">多鲁特·提廖瓦特陵墓建筑群中,包括三座清真寺,其中最著名、保存也最为完好的当属那座穹顶最高的星期五清真寺了。</p> <p class="ql-block">这座巨大的星期五清真寺,由贴木儿之孙乌鲁别克,于1437年为纪念他的父亲沙鲁克而修建。名字意为“蓝色穹顶”,这个巨大的穹顶,以近50米的直径雄踞乌兹别克斯坦清真寺穹顶之首,是乌国最大的圆顶。</p> <p class="ql-block">7月14日 泰尔梅兹(Termiz)。</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74年左右,大月氏为躲避匈奴,自祁连一带西迁中亚,建立贵霜帝国,泰尔梅兹位于贵霜帝国北境。贵霜统治时期,大乘佛教兴起,泰尔梅兹的佛教遗址,便是贵霜时期的遗存。贵霜时期更著名的是以犍陀罗为中心诞生的“希腊化佛像”。</p><p class="ql-block">这个佛塔名为zurmala的窣堵波(stupa,早期佛塔)。</p> <p class="ql-block">隔着棉花地,我们只能远远的看到残缺的佛塔遗址。</p><p class="ql-block">第一次看到棉花开花,居然开的是彩色花朵,不知织的布会不会是彩色的?</p> <p class="ql-block">法亚兹丘地寺院(FayazTepe)</p><p class="ql-block">法雅滋只存有寺院的形制,遗址的中心是一座窣堵波的遗存,被罩在一个类似的新建筑之下(是一个很好的保护办法)。</p> <p class="ql-block">要想看到古塔遗存,必须要从罩子很小的入口钻进去。里面有一个不大的夯土堆,已经看不出佛塔的模样了。</p> <p class="ql-block">守门人指向塔身一处,对我们喊“gold”。仔细找了半天,终于发现了残存的金箔,不过只有几小块碎屑。</p> <p class="ql-block">这些都是当年寺院的地基和围墙。</p> <p class="ql-block">Al-Hakim al-Termizi 陵</p><p class="ql-block">墓主人是9 世纪的一位苏菲派哲人,也是这座城市的保护神。</p> <p class="ql-block">金色的穹顶,雕花的石棺,这位哲人非常受尊重。</p> <p class="ql-block">这里已是阿富汗边境,铁丝网那边阿姆河对岸就是阿富汗。当年苏联从这里出兵,也是从这里撤兵的。</p> <p class="ql-block">Kirk Kiz 泥墙要塞</p><p class="ql-block">泥墙要塞建于9-10世纪,“kyrk Kyz”是40个女人的意思。传说在十一世纪有四十个女人生活在这里,在她们的贵族丈夫被杀后,这些女人成功抵御了流浪者的性侵犯,勇敢奋力地抵抗残酷而强劲的游牧民族的进犯,保卫了城里居民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kyrk Kyz的发音正是吉尔吉斯,吉尔吉斯人认为这里正是他们的起源,他们在十一世纪左右为躲避战乱才来到了现在的山区。如果真是这样,两国的领土真是犬牙交错了。</p> <p class="ql-block">要塞历经千年,已是一片废墟。现在恐怕是为了保护遗址,泥墙都重新抹了泥,可也太光了吧?看来修旧如旧是对世界文物保护都是个课题。</p> <p class="ql-block">7月15日 塔吉克斯坦(Tajikistan)</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这次中亚行程的最后一个国家。塔吉克境内多山,约占国土面积的93%,有“高山国”之称。</p> <p class="ql-block">首都杜尚别(Dushanbe)。</p><p class="ql-block">杜尚别波斯语为“星期一”,指这里是著名的星期一市场。这里原是三个小村子,1925年建市。尽管是个年轻的城市,但它的发展很快,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清洁漂亮的首都市中心。</p><p class="ql-block">参观国家古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塔吉克导游帅小伙白朗(也是留学中国时老师给起的),在给我们讲解。塔吉克国土面积14.31万平方公里,人口1036万,全国分为3州1区1直辖市。塔吉克斯坦是中亚五国中,唯一非突厥族系的穆斯林国家,它在五国中面积最小,经济最落后。</p> <p class="ql-block">左塔克提•桑金遗址出土波斯人形象头雕;右希腊风格象牙浮雕。</p> <p class="ql-block">塔克提•桑金遗址出土,公元前二世纪上半叶雕像。</p> <p class="ql-block">塔克提•桑金遗址出土,希腊风格象牙浮雕。</p> <p class="ql-block">色彩保留较好的壁画残缺,上部分所画的是中国古代持荷花行走人物。</p> <p class="ql-block">这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尊13米左右的卧佛。</p> <p class="ql-block">卧佛发现时已碎成90多片,由当地考古人员修复而成。卧佛安详端庄,与我国的佛像十分相像。足以证明当年丝绸之路佛教的传播与文化的交流。</p> <p class="ql-block">希索尔堡垒遗址</p><p class="ql-block">在杜尚别建立之前,希索尔(Hisor)是该地区的主要定居点,大约有2000年的历史。它位于杜尚别西西15公里处,四周都是山脉。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重要的贸易中转站。</p> <p class="ql-block">中世纪,希索尔曾是一个独立的汗国。但是不幸的,这个地方曾被塞勒斯、亚历山大、阿拉伯人、成吉思汗、帖木儿等帝国入侵。</p><p class="ql-block">历史上征服者无数次破坏,所以古代希索尔几乎没有剩下太多东西。城堡的拱形大门是老的,两边的碉堡看上去是新修的。</p> <p class="ql-block">爬上城墙,可以远眺周边的群山田野以及城市。</p> <p class="ql-block">攀登城楼的塔吉克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进入城门后,只见长长的的步道两旁,曾是骆驼商队在此暂歇的驿栈。遥想当年在战争间隙的和平时期,那时的集市人声鼎沸,各国商人驼队络绎不绝。现在是买纪念品的商店,就是显得萧条些了。</p> <p class="ql-block">一位拍婚纱照的新娘,主动要拉我合影,赶紧送上美好的祝福。这一路上中亚的妇女孩子,总是热情的要我们拍照合影,真是比想象的穆斯林妇女开放多了。</p> <p class="ql-block">哈吉•雅库布清真寺(Haji YakoubMosque)是杜尚別富有伊斯兰色彩的地标性建筑,已有二百年历史的清真寺。虽然历史不算长,但它入选了世界最美20座清真寺。</p><p class="ql-block">站在门外,清真寺用的是白色与浅蓝色两种主色调,显现出一种现代的端庄大气。</p> <p class="ql-block">庭院里,映入眼帘的基本为纯白色,宁静与祥和。</p> <p class="ql-block">走进清真寺,仿佛走进灯火辉煌的礼堂,这里确实与这些天参观的所有老清真寺不同:高大、明亮、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这里戒律严格,前几年是不允许妇女进入的。现在虽然放宽了,但妇女必须按要求穿长袖长裤,不符合要求的门口有长袍提供。这身长袍一罩,俨然是穆斯林妇女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索莫尼广场</p><p class="ql-block">广场位于杜尚别市中心(苏联时期为列宁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一尊宏伟的雕像—伊斯梅尔•索莫尼(Ismoil Somoni)。索莫尼站在一座顶着皇冠的大拱门前,拱门里有着一层层金色的旗帜在飘扬,索莫尼手中挥舞着一根代表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权杖。</p> <p class="ql-block">索莫尼是波斯民族在中亚地区建立的萨曼王朝的伟大国王。在萨曼王朝统治时期,塔吉克族开始在中亚出现,因此萨曼王朝被视为是塔吉克族的第一个国家,索莫尼被尊为“塔吉克民族之父”。</p> <p class="ql-block">傍晚的广场上花团锦簇、清凉宜人,这里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尽管塔吉克是山地国家,但它的水利资源相当丰富,占世界前十。大量的雪山融水和河流湖泊,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所以可以看到杜尚别城市里有很多喷泉,城市绿化也很好。</p> <p class="ql-block">塔吉克斯坦独立纪念碑,高达95米,为庆祝塔吉克斯坦脱离苏联独立而建,是杜尚别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鲁达基雕像(Rudaki ),立于一座设有水池的花园之中,雕像背后是一道繁星点点的蓝色马赛克拱门,仿佛站在星空之下。</p> <p class="ql-block">欧洲文艺复兴之前的中世纪时期,亚洲文学已呈现出波斯文学、印度文学和中国文学三足鼎立的辉煌局面。这一时期,鲁达基成为波斯文学中最璀璨的一颗明星,被尊为“波斯诗歌之父”、“塔吉克古典诗歌的奠基人”、“塔吉克文学之父”。后世评价他的诗歌“流畅如泉,诗境如画,饱含哲理,隽永深邃”,对抒情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塔吉克斯坦国家图书馆,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楼高56米,是一座现代化风格的图书馆,藏书600多万册,可同时容纳1000名读者。</p><p class="ql-block">这座图书馆是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是中塔友谊的象征。在杜尚别看到很多中国援建承建的基建项目。</p> <p class="ql-block">这是塔吉克斯坦的高大国旗杆,有165米,世界第二高旗杆(可惜今天没有升旗)。</p> <p class="ql-block">至此,中亚四国之旅全部结束。</p><p class="ql-block">这是在杜尚别的机场上,塔吉克姑娘争着和我们的队友合影。对于塔吉克斯坦,我们只有杜尚别一天的游览印象:清洁、宽敞、漂亮。虽然它是中亚五国中最贫穷的一国,但杜尚别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它今后会发展得更快更好!</p><p class="ql-block">放上一些我们游览的照片,中亚古国之旅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