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完成“G219”畅想之旅后,面对因旅途中各种突发状况而改变的行程。整个时间安排就富裕了二天。转而思考一下,得了!回一次釜溪河畔—自贡。</p> <p class="ql-block">自贡!这座承载了我童年太多太多故事的城市。有过快乐有过迷茫,而今当我回到这里是熟悉又陌生。熟悉的味道是那永远的川味,陌生的是城市的发展与改变。</p> <p class="ql-block">这座“东新电碳厂”的老屋,经历了峥嵘岁月,而今在时代的潮流里越发陈旧,却因为原来食堂大厨的厨艺成功的登陆了今天的网红爆潮!</p> <p class="ql-block">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始建于1959年3月,以西秦会馆为馆址,于1959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以中国井盐历史文物为重要展示内容,主要陈列有《中国井盐科技史陈列》《自贡盐业地质陈列》《自贡盐税史陈列》。</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走进这儿更多的“收租院”的忆苦思甜教育。而这座西秦会馆的建筑本身在那个特定时期被忽视了。</p> <p class="ql-block">西秦会馆坐落在自贡自流井区。西秦会馆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四周以廊墙及其它建筑组成有纵深、有层次、有京华的5个大小院落群体。西秦会馆建筑中精美的木雕、石刻、彩绘、泥塑多达数百件,是研究清代社会生活、戏曲、歌舞、宗教艺术等珍贵的实物资料。馆藏的井盐经营契约、账簿、打井岩口簿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p><p class="ql-block">西秦会馆也是自贡除了举世文明的灯展及恐龙博物馆等极具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仙市古镇以清末民初修建的传统民居和古寺古馆等为载体,仙市古镇“因盐设镇”,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千年古镇,是釜溪河当年盐运重要码头之一,俗有“中国盐运第一镇”之称。仙市古镇古建筑,古文化遗迹保存完整。</p><p class="ql-block">仙市古镇早就存在,当年我生活在太原井却不知道有这里。应该也是当年通讯不发达所赐。</p> <p class="ql-block">这里“没有繁华,只有时光”坐在河畔的茶馆,点一壶花茶,看着流淌的釜溪河,往事即可涌动,所有的过往在今日成为隽永的旋律。为了这静静的一刻,这一次我没有惊动儿时的伙伴。</p> <p class="ql-block">静静的来,轻轻的走!见与不见,童年的回忆永难忘却。</p> <p class="ql-block">富顺匆匆赶过。文庙没开放。尝一尝豆花,看看沱江,看看西湖。老街依稀旧模样,而扩建的县城不再从邓关绕过,直接从太原井过桥就是,原来的农田如今的高楼。昨天不在,明天继续。</p> <p class="ql-block">高铁站已经启用。就在原来学校的后面。</p> <p class="ql-block">王爷庙。称釜溪第一楼,是位于自贡市自流井区沙湾的釜溪河畔的一座古坛庙祠堂,始建于清咸丰时期。当年由盐运商集资修建。</p> <p class="ql-block">儿时的子弟学校,人去楼空。寂寂衰草,破败旧楼,那走廊操场上的笑语嫣然梦里梦徊。</p> <p class="ql-block">当年一早占地看电影的灯光球场。好寂寥!</p> <p class="ql-block">爸爸当年红极一时的厂区办公楼。随着经济发展。自贡所有的内迁厂都转型发展,那流淌父母青春岁月的厂区如今彻底结束。小楼不知故人来,近看破窗泪二行。我的爸爸也随风而去了,一个时代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燊海井,位于自贡市大安区大安区,是世界上第一口人工钻凿的超千米深井,井深达到1001.42米。该井开凿于清代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历时13年完成,展现了中国古代钻井技术的成熟水平,被誉为世界科技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燊海井不仅是一口盐井,还是一口天然气井,曾日产天然气8500立方米和黑卤14立方米,用于烧盐锅生产食盐。</p> <p class="ql-block">燊海井如今开发为旅游景点。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保留了十九世纪初的布局和风貌,是一处典型的清代井盐生产现场。主要建筑包括碓房、大车房和灶房,主要生产设备如碓架、井架、大车等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大山鋪的抄手几十年如一日!</p> <p class="ql-block">李庄古镇古为渔村,始建于南朝梁代。汉代曾在这里设驿站,为明、清水运商贸之地。现存明、清古镇的格局和风貌,石板街道两旁多为清代建筑。古镇核心保护区一平方千米。有禹王宫、东岳庙、南华宫、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等。</p><p class="ql-block">李庄古镇位于宜宾。是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镇”。</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期间,因避战乱,同济大学迁李庄,李庄人民给予一切需要,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体质人类研究所)、中央博物院、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金陵大学文学研究院、中国大地测量所等十多所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共1.2万余人迁入当时仅三千余人的李庄。</p><p class="ql-block">在李庄古镇,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旧址、李庄同济爱国荣校教育基地等仍是大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之地。还有新建的抗战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李庄“白酒、白肉、白糕”是这儿的经典美食。纯天然制作的美食至今依然让人不忘!</p> <p class="ql-block">告别雨中李庄,我的这次旅途又将告一段落。明天怡然,明日继续,明朝闻道!</p><p class="ql-block">我匆匆的走进釜溪河,走进沱江,追寻往日那纯真的少年时代,这儿我梦萦梦绕,有一天走进了我会招呼我儿时的伙伴,一起畅想自己的每一次的脚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