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布子也有春天

&中国树.林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破布子也有春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记忆里,千年文化名城福州是有很多声名显赫的古老坊巷。幽幽岁月深,如今很多古巷老宅都已堙灭在历史的烟尘之中,能保留下来的已不多。其中有一条位于闹市中心,曾经伴随我成长,让我永远无法忘怀的小巷名为三牧坊的,弥足珍贵。这巷子一头连接着繁华的东街,一头延伸至百年老街卫前街。窄窄的长不过数百米,白天熙熙攘攘,夜晚一片静谧。值得庆幸的是,这条小巷在城市化压力旧城改造中,却能华丽转身。如同旧画揭新裱,气息和韵味并没有太大变化,历史沉淀的光芒始终弥漫在整条巷子,在很多不起眼的地方都暗藏着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小巷取名为三牧坊,据说是由于明代正德年间,坊内住着何姓一家,三兄弟同时仕途发达。曾分别担任了知府、知州、知县要职,担任地方各级一把手,显赫闽都,负责统治管理辖区内的老百姓。古人是把老百姓当作“羊”来鞭打放牧的,如知州又称州牧。因为何家三兄弟地位显赫,所以坊名从宋代的“太平坊”变更为“三牧坊”,延续至今。从此弦歌不断,繁华中心书香浓。三牧坊里有一座跨越东西的古老的天桥,历史上沟通着两侧的两所著名书院,“凤池书院”和“正谊书院”。现在桥上常常爬满紫荆,连接着著名学府福州一中的两片校区,菁菁校园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师生的梦想与挫折、荣耀与血泪。</p> <p class="ql-block">几十年光阴匆匆而过,当我再次穿行在这条坊巷,感受到意外和生疏。不知从何时起,三牧坊口东街一侧矗立着一棵与众不同的大树。是自己以往漫不经心还是熟视无睹?早些时候,我在与这坊巷一墙之隔的学校读书时,并没有特别关注过这棵树。那时,校园里树木葱茏,生长着很多树。“红专楼”前几棵白玉兰,仿佛四季都在飘香。“跃进楼”大教室窗下有株杨桃树,按现在说法是网红树。当年我们还是青涩少年,又生长在物质匮乏时代,对之特别感兴趣。树下故事多,如今回想起来苦涩中带着温馨。而我念兹在兹的并曾著文赞颂的是校内操场边的那一排古榕,为它们平素的郁郁葱葱而欢欣,也为台风过后的断枝残叶而神伤。期间此后在学校里发生的诸多故事,似乎都与原在校园里、后围墙内移的这棵大树毫无关联。</p><p class="ql-block">自从告别校园,踏上漂泊之路后,我便四处流浪,居无定所。即使有机会再与这棵树相遇,也没有了欣赏的心情。这棵树真正引起我的注意,是在几年前的一个返校日。随着城市的发展,著名的交通要道东街不断扩张,记忆中在校内操场跑道尽头的这棵树就紧挨着马路边了。树前车马如流水,树后行人行色匆匆。本应如故人相逢似有惊喜,可这棵树却已老态龙钟、奄奄一息,宛如一段巨大的焦木笔直地矗立在地面上。树顶早已被雷电劈断,黑黑的树干布满了岁月的皱纹,只有根部附近还横斜着几枝新绿,顽强地传递着生命的讯息。此情此景令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p> <p class="ql-block">想起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的庾信,想起他饱尝分裂时代特有的人生辛酸,却结出“穷南北之胜”的文学硕果《枯树赋》。不由自主地吟哦起其中的名句:“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不禁怆然涕下。值得庆幸的是,没过多久,就有人为了拯救这即将消逝的生命而忙碌起来。他们对这棵树进行了整形修剪,修复了根部的损伤,防治了树体的病虫害,还补充了营养,并安装了护栏。</p><p class="ql-block">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才真正了解到,这树名叫“破布子”,名“破”实不破,是一种多年生落叶乔木,生长分布于中国大陆南方沿海、台湾、南亚和东南亚等地低海拔地区,生命力旺盛树高可达四五层楼。树多分枝,春末开黄白花,到了夏季,整棵树上结满果实,熟时由绿转黄橙,热热闹闹。其名不雅,其貌不扬,其果甚佳。据说果实尚可生食,亦可药用解毒。破布子因何缘名?一说是因为叶子可做纸,有布渣,故名;又说取名来自树结籽时,小孩取之装入竹筒内,打出“扑扑”的响声谐音如“破布”。在福州,破布子过去曾是乡土树种,数量很多,仅次榕树,如今已不多见。三牧坊这株破布子,究竟是人工种植,还是鸟儿送种、风儿飞播,抑或是羽化神物?史无记载,众说纷纭。但公认出现在清末,又选了三牧坊这个好地道好节点,是珍贵的二级保护古木。</p><p class="ql-block">今年新春,我专程再次前往探访。枯木逢春,经过几年的精心护理和休养,这棵古老的树木已经重焕青春,枝繁叶茂,翠绿欲滴,尽显葱茏劲秀之态。我习惯于把树想象成一个缄默而内心丰富的人。这是棵不平凡的树,它站立在三牧坊口,以孑然的身影演绎着生命的四季。如同一个坚强的人,在动荡严酷的环境里顽强地生存着,宁静地恪守着自己的初衷,从幼年、青壮年,一直坚持了几十年上百年然后默然离去。面对这样一棵大树,能不肃然起敬?春风轻轻拂过,大片翠绿的叶子摇曳生姿,沙沙作响,共同奏响的是一曲生命的赞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