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向前(纪实)玻璃厂你永远把我伴随

姚华

<p class="ql-block">  每当我听到《心中的玫瑰》这首歌曲时,我自然而然想到了玻璃厂,她是我“心中的玫瑰”。虽往事如烟,时过境迁,今非昔比,但玻璃厂一直在我心中,一直把我伴随。</p> <p class="ql-block">  我1968年10月25日到玻璃厂报到参加工作,1973年9月23日调出,在玻璃厂工作了5周年,计1800多天。那是难忘的一千多天,也曾经历了刻骨铭记的时刻,生与死的一瞬间。</p> <p class="ql-block">  我与玻璃厂有缘,1959年4月,我家从辽宁投奔8510农场,大嫂挂号分到玻璃厂,有幸分得一门四家,一屋南北炕两家的住房。这栋住十多户的草坯房,就在玻璃厂的大门西侧,一道之隔,每天听到玻璃厂车间机械设备的发出的声音,看到大烟筒冒出的滚滚黒烟。</p> <p class="ql-block">  玻璃厂老工友吃苦耐劳的精神伴随我。我没参加工作之前,就认识邻居唐世民师傅,他是烧大炉的,任劳任怨,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妇孺老幼皆喜欢;与唐世民同行有:李维俊、崔文福、孙念庆、张士仁、张文和、李贵歧等;还有配料工:吕世壮,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其形象一直在我脑海里。</p> <p class="ql-block">  玻璃厂老职工视厂为家,乐于奉献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高炉前,孙忠堂、张奎善、胡长贵,汗流浃背挥动挑料杆,上千度玻璃液体搅出,送到模具里成型;技工刘选民,同样在高温环境下吹制氨瓶;仓库管理员英立献、贾玉峰,工作兢兢业业,厂里物资好管家;老会计姜彬、刘义,财务大管家———</p> <p class="ql-block">右二:孙忠堂、右三:崔文福</p> 唐世民 李贵岐 孙忠堂 右:刘选民 <p class="ql-block">  玻璃厂机加车间钳工李明皋,是从沈阳招聘的高级技工,我曾与李老住一栋房,时常去他家。这时的李高工已双目失明,但他仍关注玻璃厂,并劝我毕业后到玻璃厂工作,学门技术。应验了他的话,我如愿以尝毕业分到了玻璃厂。我至今怀念为玻璃厂做出贡献的李明皋老师傅,我曾到西山寻觅他的墓地,无子女的老俩口,安息在荒草丛生的墓地,他似乎听到和看到了玻璃厂炉火熄灭的那一刻。</p> <p class="ql-block">  1969年春天,我被任命44团工业二连(玻璃厂)六排排长。车间三个排长:崔振和(一排长)、孙继堂(二排长)、张树清(三排长)。</p> 左:一排长崔振和与作者 <p class="ql-block">  我在的六排,由机加车间、瓦工班(窑炉班)、木工班、汽车班、马车班组成人员,刘法传是副排长。六排,承担玻璃厂窑炉建设,设备加工制造,物资材料运输等,保障着玻璃厂的运转,任务十分繁重而光荣。</p> 左:刘法传、右:马君 <p class="ql-block">  我在瓦工班,班长是关文祥,师傅有:王文才、杨志田、李修亭、宋占东;青年工人有:卜范祥、刘邦胜、田永普。特别一提的是中年的宋占东,自学成才,玻璃厂窑炉设计,平板玻璃的引炉设计。</p> <p class="ql-block">左:田永普、中间:李洪文、右:卜范祥</p> <p class="ql-block">  木工班班长是郭祥林,老师傅:曹国祥、孙喜堂、王金斗;青年木工李洪文、马鹤民(上海知青)。</p> <p class="ql-block">  汽车班司机:吕国印、黄玉生、刘吉彦(学员)。</p> <p class="ql-block">  马车班:李广禄、吴桂林、王金山等。我曾写了一篇《车老板李叔》,李叔即李广禄。</p> <p class="ql-block">  六排这些老师傅、老工友,一直“陪伴”我身边,他们的名字已深深嵌入我的骨髓中。</p> <p class="ql-block">  机加车间负责人刘法传被誉为“土专家”,为土法上马平板玻璃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还设计50吨储水大烟筒,并指挥了施工;机加车间还有老工人肖玉良、张作伦、马君、郭振清、刘永臣;年轻车工有王传仁、吕义言、曹臣和翻沙工王洪平。</p> 陆晶秋 <p class="ql-block">  玻璃厂新一届领导班子敬业精神伴随我。1969年整党,陆晶秋是44团派驻工作组组长,整党结束任工业二连指导员,厂长李若义、副厂长杨百令、程同启、梁吉瑞。1971年我任副指导员,开始与这几位领导搭班子共事。他们的敬业精神,出众的领导艺术和管理水平,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受益匪浅。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工业二连(玻璃厂)一度成为兵团赢利大户,生产的“田鸡油”包装瓶,参加了当年的广交会展。2016年定居大连的我,思乡玻璃厂,写下了报告文学《建设兵团指导员陆晶秋》,怀念陆指导员的丰功伟绩。尔后,我又陆续写了八篇关于玻璃厂的故事。往事如烟,时过境迁,但玻璃厂那届领导班子成员我记忆犹新,他们一直形影不离,音容笑貌常在,我想您们啊!愿您们能听到我的声声呼唤!</p> <p class="ql-block">  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左起:杨百令、陆晶秋、梁吉瑞、中:李若义、右一:史向前、右二:程同启。</p> 排以上干部在学习 <p class="ql-block">  玻璃厂转业官兵伴随我五年岁月。特殊的年代,玻璃厂安置了一批“劳动干部:宋云恩、李希庆、吴登璧、于辉暖、章隆毅、邓承炳、张秀兰、梁焕树、纪凯、孟庆贺、李贵歧、马君、隋士英、邱文斌、李世辑、张爱文、方书林、张茂祖、侯传月、袁健等。在这些“劳动干部”中 我与其中的八名共事过,留下了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转业官兵宋云恩(大尉军衔)</p> 右二:于辉暖 <p class="ql-block">  玻璃厂的知青伴随着我前行。1966年,双鸭山十几名青年分配到玻璃厂工作,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周凤华和盛玉海。他俩是玻璃厂青年的突出代表,在学习和工作上处处做表率。他俩曾被评为农场劳动模范,周凤华是党支部委员,三排副排长。</p> <p class="ql-block">  1969年大中城市知青的到来,给玻璃厂带来了勃勃生机,知青成为玻璃厂生力军,主要集中玻璃生产车间 ,上海知青曾维国是车间烧大炉的 ,干起活生龙活虎;制瓶车间 牡丹江知青高伟军成了挑料能手;双鸭山青年王传仁、上海知青罗海珍 、程惠琴、陈根妹、 孙玉林 、张洪明很快成机加车间生产能手;多名知青在玻璃厂小 学教书育人,留下了光彩足迹。</p> <p class="ql-block">北京知青刘柏林(玻璃厂工会主席)</p> 上海知青张惠萍 上海知青曾维国 上海知青程慧琴 <p class="ql-block">左:张晓光、右:上海知青陈根妹</p> <p class="ql-block">左一:张增茂、右一:张俊杰与作者</p> <p class="ql-block">机加车间上海知青:左:程惠琴、右:罗海珍</p> <p class="ql-block">右一:上海知青张洪亮、左二:上海知青孙玉林</p> <p class="ql-block">左一:肖玉良、左二:王传仁、左三:马君、后排右一:张作伦、后二:刘法传。</p> <p class="ql-block">  玻璃厂 创造了两个奇迹:一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土法上马了平板玻璃;二是在建造了50米高的储水塔大烟筒,这在牡丹江以东是绝无仅有。历经数十年的日晒雨淋,至今仍矗立在玻璃厂大院中。看到它,就看到了玻璃厂还在——</p> <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12日,玻璃厂工友170余人,举行了玻璃厂工友在紧临厂旧址的春艳酒店,举行了大型聚会,以此形式,深情纪念玻璃厂建厂65周年。</p> 左:刘吉彦、右:张福录 <p class="ql-block">左一:本文作者、右一:柳金奎、右二:唐怀军</p> <p class="ql-block">  玻璃厂原副指导员张建洲创作的《玻璃厂之歌》,“第一眼看到了你,水塔烟筒高高矗立。三十年后来看你,玻璃厂啊我爱你。——-”</p> 张晓光与大白鱼 <p class="ql-block">左一:史向前、左二:柳进华</p><p class="ql-block">右一:吕培琳、右二:罗海珍</p> <p class="ql-block">2021年在上海与玻璃厂知青合影</p> <p class="ql-block">附:《父亲与我》</p><p class="ql-block"> 文/唐怀军</p><p class="ql-block"> 父亲名字,唐世民,出生在上世纪的一九三二年,祖籍,江苏省萧县张集,一九五五年老家生活困难。他只身闯东北,先到黑龙江省北安县,在原始森林里从事伐木工作。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份,来到八五一0农场,最开始称永安农场。</p><p class="ql-block"> 一直在八五一0农场玻璃厂工作,中共党员,一九八四年因病去世,终年五十二岁。</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大鼻子,一双大眼睛,四十多岁开始谢顶,络腮胡子挺重。父亲性格开朗,爱开玩笑,对人友善,干活不偷懒,勇于担当,大家都非常喜欢他。父亲身高1.72米,由于年轻时出大力,每天拉扳车运土,造成驼背。从我懂事起,对父亲有几件事情,记忆深刻,到现在也忘不了。</p><p class="ql-block"> 没文化的苦脑</p><p class="ql-block"> 一:我的父亲小时候,家里贫苦,上不起学堂,没有文化,解放后扫盲,只能会写自己的名字,能识几个字,但看报纸不能全读不下来。</p><p class="ql-block"> 父亲检查作业,他不懂,但他看到对勾就高兴,看到作业上叉叉就生气,就批评我们。</p><p class="ql-block"> 记得单位要求工人背题,进行技能考试,父亲没文化,不会写,不知道谁出的主意,要求没有文化的工人背诵。也真难为了父亲他们这些人,没办法,父亲拿回来要求背的题,都是工作中操作要求,我一个题目读着,父亲就在心里默记。然后,父亲在背诵出来,有的题背着中就忘了,父亲红着脸,搓着双手,看着我,让我再读一遍,真像个小学生。</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下午的学习,父亲虽然没有文化,但记忆力还是很好的,第二天,到单位一次过关,父亲回来特别高兴,说考核通过有我一半的功劳。</p><p class="ql-block"> 写信,邮鞋</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我们岁数小,父母亲和关内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及亲属联系,都是求厂里有文化的叔叔帮忙。父亲口诉,叔叔带笔,读信和回信都是去找叔叔。自从我小学三年级以后,读信和回信我就包下来了。</p><p class="ql-block"> 每次,当父亲把信打开,抽出信纸递给我,父母亲坐在凳子上。安静的,但眼睛里急切盼望着我,快些读信,想听到信中老家老人的消息,我读着信,又解释着。</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他们要求再读一遍,仔细理解信中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回信时,我拿起笔,照着来信信封上的地址,仔细地写在新信封上。然后,我把信纸准备好,仔细听着父亲回信的口述。再转化为文字,一句一句把信写好,完成后,念给父亲听,有不对的地方修改,直到父亲满意点头。</p><p class="ql-block"> 把信纸叠好,塞入信封中,封口。第二天,我去邮局,买上八分钱邮票,粘贴在信封上。最后,找到公路边绑在电线杆子上绿色的邮箱,把信投入箱中,一切完成。</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老家生活确实艰苦,常年吃地瓜干,不断粮就不错了。烧柴火得去挖草根,树叶刮风掉下来,大家都去抢。亲属都是农民,只有父母亲在东北挣工资。</p><p class="ql-block"> 老家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一个我大爷家的儿子。</p><p class="ql-block"> 大爷大娘三十多岁去世,只留下一个大哥,从小就跟我父亲在一起生活,后来大哥成家,又生了五个儿子。</p><p class="ql-block"> 老家来信,都是要钱,要东西。我们也一家七口人,就靠死工资过日子。没办法,从嘴里省,每到年根,也是我们家里经济最紧张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父母亲,就去买棉胶鞋,亲属家按人来,每人一双,每家都用袋子装好。我用笔把地址写在白布上,在缝袋子上,背到邮局邮走,提前邮走,保证老家里的亲属过年时,都穿上新棉鞋。</p><p class="ql-block"> 当时棉胶鞋四元钱一双,当不住需要的人多。父亲月工资先头三十六元,以后长到四十二元。加上母亲每月十八元工资,两个月工资。</p><p class="ql-block"> 都是父母亲的亲人,没有办法,这样邮了十多年,后来,老家生活好了,才不需要我们再邮棉胶鞋了。</p><p class="ql-block"> 父母亲不舍得买衣服,也真没钱买,父亲常年穿着一套,洗的发白的工作服,裤子上打着补丁,新工作服都邮给老家的亲属了。</p><p class="ql-block"> 送饭</p><p class="ql-block"> 父亲上白班中午时,母亲炖一锅土豆角,铁锅边上贴上大饼子,我从外面抱回一捆玉米秸秆,手拿几根送入炉膛中,划火柴点燃,半个小时的功夫,连菜带饭全好了。</p><p class="ql-block"> 母亲用饭铲盛豆角土豆放在饭盒里,还有两个锅粘用布包好,招呼我,“三儿,趁热,快去厂里给你爸送饭,回来后你再吃饭”,我点头答应后,手拎着饭盒小跑着去送饭。</p><p class="ql-block"> 路边树上,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叫着,从这棵树,飞到另外一棵树杈上,如果是平时,我早就拿出弹弓去打鸟玩了。我快步走进到厂里,两个三十米高的大铁皮烟筒,冒着黑烟。比一个篮球场还大的地方是厂房,用耐火砖砌成的大炉里,装进去玻璃渣子及材料。</p><p class="ql-block"> 用煤炭风机,把玻璃加温到一千五百度,才能使玻璃熔化,成为液体。玻璃熔液从出料口放出来,由供料机剪成标准玻璃料,顺着料道滑下来,进到模具中。按照程序,加工出瓶子,送到转动的拉窑里,逐渐退火,消除应力。</p><p class="ql-block"> 最后,用麻袋按数量包装好,用汽车运到火车站,再装火车皮里,运送到各酒厂。</p><p class="ql-block"> 我来到生产玻璃瓶熔炉前,还没等我走近厂房里,玻璃熔炉散发出来的热浪,已经烤的人受不了。</p><p class="ql-block"> 我想要快速逃离,这高温的熔炉。我看到在高温下,一群叔叔阿姨,在熔炉前铰剪,翻泡,打瓶,开模。</p><p class="ql-block"> 他们在高温热浪下,坚持着工作生产玻璃瓶子,虽然好几台电风扇在不间断吹风,但由于温度太高,有风也是热风吹过来,每个人都是满脸挂着汗珠,但流水线作业,他们连擦汗的时间都没有。</p><p class="ql-block"> 我来到我父亲烧炉的地方,看到父亲带着防尘帽,穿着一身工作服。手拿一只大铁钩子,正在捅着炉条上的燃煤,炉底下燃烧的红红的火炭,掉在灰池中,煤核与水产生水蒸汽,到处都是水雾看不清楚父亲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我站在很远的地方,高温的大炉已经烤的我热汗直淌,而我的父亲还在努力干活,他忍受着高温,不断地钩下来燃烧过的煤核,使炉温总是保持恒温达到玻璃熔化1600度。</p><p class="ql-block"> 十多分钟后,父亲从大炉下面顺着台阶走上来,衣服早已经被汗水湿透,脸上汗珠不断滴下来,父亲用脖子上的毛巾擦去脸上的汗水,但又一层汗水冒出来。</p><p class="ql-block"> 父亲看到到我脸上露出微笑,他从我手里接过饭盒布包,用手摸摸我的头说“这里太热,快回家吧”。</p><p class="ql-block"> 我看着父亲拎着布包,疲惫地迈步走向休息的木质座椅,他一屁股坐上去真的是太累了,这副肩膀扛起一片天和母亲一道养育了我们兄妹五人。</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亲爱的父亲已经离开我们四十年了,我亲爱的母亲也已经离开我们十四年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个人的身后,都有一个坚强的脊梁,为我们撑起一片天,他们就是我们的父母亲,我们是他们的传承,带着他们的血脉,一代一代继续走下去,今天的我们就是他们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愿父母在天堂里,再无疾病和痛苦。</p><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14日8510农场</p> <p class="ql-block">  写于东海玻璃厂工友聚会</p><p class="ql-block"> 文图编辑:史向前</p><p class="ql-block"> 美篇制作:姚 华</p><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12日</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史向前(笔名:石进),男,1950年生,辽宁省黑山县人,高级政工师。 </p><p class="ql-block"> 代表作:纪实性散文《8510红星大楼》、《八五一0农场十八年》、《阳台上的幸福》,短篇小说《红星大楼之恋》、《哥仨儿抓阄抢媳妇》,中篇小说《缘在东山脚下》、《母亲的心事》、《八年的相恋》,长篇叙事《房子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在辽宁《晚晴报》、《大连晚报》、《大连日报》发表散文多篇,散文《宜居城市大连》征文获《大连晚报》一等奖。</p><p class="ql-block"> 2021年在庆祝《参考消息》创刊90周年“我与《参考消息》的故事”征文活动中表现突出,被授予《参考消息》荣誉读者称号,《喜得荣誉证书》一文于2022年3月24日刊登在《参考消息》《读编互动》栏目。</p><p class="ql-block"> 2022年10月12日,《大连日报》在“只争朝夕共创未来·我们这十年”征文活动中,刊登了(随笔)《阳台上的幸福》,荣获佳作奖。</p><p class="ql-block"> 现为大连市沙河口区作家协会会员、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兴凯湖微生活》签约作家。</p> 读者点评 <p class="ql-block">  拾言: 玻璃厂不在了,但作者对它钟爱有加,难忘的岁月深深的印刻在心上。当年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白手起家,在荒原上生产出紧缺的玻璃产品,可谓创造了一个奇迹。一批批创业者为之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他们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下结成世间最纯洁的友谊,至今受到广泛的传颂。什么是民族精神,什么是中国故事,玻璃厂的艰苦创业就是民族精神,玻璃厂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就是中国故事。为史向前讲的玻璃厂的故事点赞。</p><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13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宝林:</p><p class="ql-block">缘起春风吹绿杨, </p><p class="ql-block">在心深处种希望。 </p><p class="ql-block">玻璃透明映晴空, </p><p class="ql-block">厂虽不在心难忘。</p><p class="ql-block">[强][强][玫瑰][玫瑰][抱拳][抱拳]</p><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13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8510农场原玻璃厂</p><p class="ql-block"> 工友归乡联谊活动三章</p><p class="ql-block"> 文/忆青</p><p class="ql-block">第一章 又见老屋</p><p class="ql-block">老宅门,</p><p class="ql-block">砖瓦房,</p><p class="ql-block">模样旧,</p><p class="ql-block">历沧桑。</p><p class="ql-block">篱笆换成红砖围,</p><p class="ql-block">亲植梨树郁苍苍。</p><p class="ql-block">昔日此是安身处,</p><p class="ql-block">遮风挡雨度时光。</p><p class="ql-block">千里迢迢今又见,</p><p class="ql-block">物是人非心感伤。</p><p class="ql-block">告别草房住砖房,</p><p class="ql-block">见证创业北大荒。</p><p class="ql-block">游走外地几十年,</p><p class="ql-block">梦牵魂绕未曾忘。</p><p class="ql-block">怀旧联谊寻故居,</p><p class="ql-block">人随岁月乡愁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章 工厂遗址怀旧</p><p class="ql-block">高烟囱,</p><p class="ql-block">老厂房。</p><p class="ql-block">旧遗址,</p><p class="ql-block">玻璃厂。</p><p class="ql-block">当年工友一百六,</p><p class="ql-block">天南海北聚一堂。</p><p class="ql-block">寻觅车间与工位,</p><p class="ql-block">睹物思昔倍惆怅。</p><p class="ql-block">一穷二白绘蓝图,</p><p class="ql-block">挥洒热血建工厂。</p><p class="ql-block">蒙沙石英填炉中,</p><p class="ql-block">化成沸腾原液浆。</p><p class="ql-block">主辅工友冒高温,</p><p class="ql-block">吹塑成型热汗淌。</p><p class="ql-block">晶莹剔透优质品,</p><p class="ql-block">以工富农有担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章 工友大联欢</p><p class="ql-block">小手机,</p><p class="ql-block">拿手中。</p><p class="ql-block">搞直播,</p><p class="ql-block">王文生。</p><p class="ql-block">游子归乡大联欢,</p><p class="ql-block">现场视频传送中。</p><p class="ql-block">下车亟练歌与舞,</p><p class="ql-block">绽放友谊抒豪情。</p><p class="ql-block">浓妆淡抹彩衣靓,</p><p class="ql-block">慧眼难识老顽童。</p><p class="ql-block">舞姿翩翩歌激昂, </p><p class="ql-block">欢声笑语气氛浓。</p><p class="ql-block">你方唱罢我登场,</p><p class="ql-block">深情尽在联谊中。</p><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13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史向前(纪实)玻璃厂你永远把我伴随》有感</p><p class="ql-block"> 文/云鹤</p><p class="ql-block">八五一零情谊深,</p><p class="ql-block">玻璃厂史笔下真。</p><p class="ql-block">年代流转清晰记,</p><p class="ql-block">人员姓氏数家珍。</p><p class="ql-block">照片跟随形象在,</p><p class="ql-block">事迹道来感心灵。</p><p class="ql-block">“心中玫瑰”悠婉曲,</p><p class="ql-block">激励作者大半生。</p><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1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