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

哲思撷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世界上任何理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反映时代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就必须与时俱进。下面,以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到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过程来说明。</p>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完成于20世纪30年代。传统贸易理论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包括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以比较优势为核心的传统贸易理论,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理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最早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从国际贸易的供给或成本方面来说明的。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以绝对优势为基础的古典贸易理论。它的基本思想是: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分别拥有绝对优势,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分工并相互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继承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并进一步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占据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分工生产其优势较大的商品,劣势国专门分工生产其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较优势理论证明了比较优势即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是互利贸易产生的基础,然而比较优势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在比较优势理论创立100年之后,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以及他的学生俄林在继承古典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1919年,埃利·赫克歇尔在《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两国间比较成本的差异取决于要素禀赋差异的观点。1933年,伯蒂尔·俄林在《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用两个国家、使用两种要素各生产两种产品的2×2×2模型来阐述要素禀赋理论。他认为,各国资源拥有的相对状况不同,要素在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程度不同,商品的生产成本也不尽相同,从而形成各国商品的相对价格优势。一个国家应当分工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所生产的商品。通过国际分工和开展贸易,会使各国的福利都得到增进。</p> 假设前提的意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代不断向前发展,由于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的进步,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更加严谨和科学。其特点是:理论体系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前提基础之上,采用数理方法进行逻辑分析得出结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实经济生活中,各种因素纷繁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研究特定的经济问题,首先必须占有大量的实际资料,从中抽取出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假设次要因素既定不变,把主要因素作为理论研究的对象,研究这个因素与特定问题之间的联系。所谓假设前提,就是研究特定问题时为了研究主要因素,先对次要因素给予限定的条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理论是对现实经济关系的抽象和概括。现实经济关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的区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现实经济条件的变化,原来作为假设前提给定的条件,现在可能成为影响特定问题的主要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这样,对原有假设前提的重新审视,就为理论创新起到了重要的导引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代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以新古典综合理论为主体包含多种学派的理论体系,各种经济学理论都有自身先后承续、不断创新发展的演进过程。假设前提对于后人的意义在于研究者可以藉此了解前人所做的工作,确定自己研究的突破点在什么地方,从而知道自己的工作在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前提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及其学生俄林在继承古典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要素禀赋理论(又称为H-O模型),从要素禀赋的角度解释了比较优势的来源。要素禀赋模型的假设前提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两个国家(本国与外国)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与资本),生产两种商品(小麦与布),即建立一个2×2×2模型,这是为了用一个二维平面图来说明这一理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在两个国家中,小麦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布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不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两国在生产中都使用相同的技术,排除了技术对于要素相对价格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在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的,这意味着增加某一种商品生产的劳动和资本投入会带来该商品产量同一比例的增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两国在生产中均为不完全分工,这意味着两国都不是小国,且生产中成本是递增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这表明两国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完全相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在两个国家中,商品与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参与者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而非价格的制定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但不能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没有运输成本,没有关税或其他贸易壁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两国的资源均得到了充分利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1.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每一国的总进口等于其总出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以上假设条件中,生产技术相同、规模报酬不变、需求偏好相同和完全竞争市场假定是基本的假定,其余假设条件是为了简化模型分析的技术性假定,假设条件的放松并不会改变模型的结论。</p>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所有可能造成国与国之间商品相对价格差异的原因中,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要素禀赋是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所谓要素禀赋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相对数量,它与两个重要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要素密集度。任何一种商品的生产过程都是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过程。要素密集度衡量的是商品生产中不同生产要素被密集使用的程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要素丰裕度。要素丰裕度衡量的是一国所拥有的某种生产要素的丰富程度。不同国家的要素丰裕程度一般是不同的。要素丰裕度有两种方法来测量:第一种是以实物单位定义,计算本国和外国的资本总量与劳动总量的比率(TK/ TL);第二种是以要素的相对价格定义,计算本国和外国的工资率与利率的比率(w/ 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国的要素禀赋决定了它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假设本国是劳动丰裕国,小麦是劳动密集型的商品,那么本国就可以比外国生产相对更多的小麦。另一方面,外国是资本丰裕国,布是资本密集型的商品,那么外国就可以比本国生产相对更多的布。由此可以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绘制出本国与外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本国和外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用来描述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商品最大数量组合的曲线。在上图中,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都凹向原点,表明两国的生产都具有机会成本递增的特点。由于本国是劳动丰裕国,小麦是劳动密集型的商品,因此本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朝横轴方向扩展;由于外国是资本丰裕国,布是资本密集型的商品,因此外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更加偏向纵轴。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形状的不同是由于要素丰裕度的差别造成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面通过图形来说明H-O贸易模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左图表示贸易前的情况。根据上面的分析,本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偏向横轴,外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偏向纵轴。由于假定两国有相同的需求偏好,因此它们面临的无差异曲线(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程度的两种商品所有数量组合的曲线)是完全一样的。相同的无差异曲线I0与本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切于点A,与外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切于点A*,使它们各自达到封闭经济下的均衡。点A和点A*反映了两国贸易前生产和消费的均衡点,确定了两国国内均衡的商品相对价格,本国为P0,外国为P*0。由于P0<P*0,说明小麦在本国的相对价格较低,本国在小麦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相应地外国在布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由此决定的贸易模式是:本国成为小麦的出口国,外国成为布的出口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赫克歇尔—俄林贸易模型的图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右图表示,在贸易中本国分工生产小麦,外国分工生产布。由于机会成本递增,两国的分工将进行至本国达到点B,外国达到点B*为止。这时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与共同的相对价格线PW相切。本国出口小麦以交换布,最终的消费均衡点为无差异曲线I1上的点E(贸易三角形为BCE)。同时外国出口布交换小麦,最终的消费均衡点为与点E相重合的点E*(贸易三角形为B*C*E*)。两国均在贸易中获益,因为它们通过贸易都达到了贸易前无法达到的、更高的无差异曲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综上所述,可以这样来表述赫克歇尔—俄林定理:一国应当分工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生产的商品。在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的情况下,劳动丰裕国应当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而资本丰裕国则恰好相反。</p> “里昂惕夫之谜”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1年,瓦西里·里昂惕夫(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依据美国1947年的贸易数据,对H-O模型进行了检验。当时,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家,根据H-O模型,美国在国际贸易中应当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里昂惕夫选择一组具有代表性的出口品和进口竞争品,计算每百万美元出口品和进口竞争品所使用的资本和劳动量,从而得到美国出口品和进口竞争品的资本/劳动比率:出口品的资本/劳动比率为14010,进口竞争品的资本/劳动比率为18180,两者之比等于0.771,即出口品的资本密集度低于进口竞争品的资本密集度。结论: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验证结果与H-O模型发生矛盾,从而出现了“里昂惕夫之谜”。</p>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济学家们纷纷从不同角度对里昂惕夫的验证结果进行探讨,试图解释里昂惕夫之谜产生的原因。较为典型的观点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自然资源稀缺说。要素禀赋理论只考虑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而忽略了自然资源,忽略了自然资源与资本之间有一定的替代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人力资本说。要素禀赋理论假设各国的劳动要素是同质的,但美国的劳动具有更高的效率,得益于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如果把人力资本折算进去考虑,美国的出口品就是资本密集的。这是对里昂惕夫之谜最有说服力的一种解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贸易壁垒说。要素禀赋理论假设没有运输成本和各种贸易壁垒,但现实中存在着大量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人为地扭曲了贸易条件和贸易模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需求逆转说。要素禀赋理论假设两国需求偏好一致,如果两国需求偏好的差异超过要素禀赋的差异,就会出现需求逆转和相反的贸易模式,但实证研究表明这种解释说服力不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要素密集度逆转说。要素禀赋模型假设两国产品的要素密集度是不变的,如果一种产品在劳动丰裕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资本丰裕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就发生了要素密集度逆转,导致里昂惕夫之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围绕着“里昂惕夫之谜”的各种解释,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前提进行重新审视和修改,这就为70年代的理论创新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开辟了道路。</p> 现代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影响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分工向全球分工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亟待从理论上得到解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从贸易的参加国来看,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不断上升,取代了战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而占据主导地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次,从贸易的商品来看,与战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产业间贸易不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主要表现为同一产业内部相似产品的产业内贸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从贸易的市场结构来看,战后大型跨国公司垄断了全球某些产业的生产与销售,现实与传统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的假设相去甚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述现象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这说明传统贸易理论所依据的基本假设即技术给定、规模报酬不变、需求偏好相同以及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在现实世界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世纪前半期,以新古典模型为基础的要素禀赋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50年代初,里昂惕夫的实证检验结果使得人们对这一理论产生了怀疑。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们从现实出发,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区别于比较优势的新的贸易基础,但要素禀赋理论并未受到真正的挑战。直到70年代末,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才出现了重大突破。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新贸易理论”,认为除了要素禀赋的差异外,规模经济也是国际贸易的起因和贸易利益来源的另一重要决定因素,产品的差异性决定了贸易的形态为产业内贸易。</p>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代国际贸易理论通过引入规模经济的假设,打破了传统贸易理论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这两条基本假设,使得研究的重心由国家间的差异转向市场结构和厂商行为方面。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对当代国际贸易领域中的产业内贸易、跨国公司兴起等新的现象提供了理论解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实际上许多产业都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所谓规模经济是指生产过程中产出的增长比例高于要素投入增长比例的状况,又称为规模报酬递增。见下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规模经济的一个例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述具有规模经济特征的生产可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假定世界上只有本国和外国两个国家,两国具有生产某种产品相同的技术与资源禀赋,如果最初两国都生产10个该种产品,从上表可知,每个国家均需要投入15小时的劳动,生产20个单位的产品,两国总计需要投入30小时的劳动。然而,如果让这种产品集中在一个国家内进行生产(假定在本国生产),同样投入30个小时的劳动,却可以生产出25个产品。显然,规模经济使得生产更有效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么,本国从哪里获得这增加的15小时劳动?外国原来生产这种产品的工人又去做什么呢?为了获取这种产品扩张所需的劳动,本国必然减少或放弃其他产品的生产,这些放弃的产品将在外国生产;外国则将原来从事该产品生产的工人用来从事本国所放弃的产品的生产。因此,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两国都将集中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另一方面,消费者都希望能够消费种类、功能、花色多样化的产品。国际贸易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在两国各自集中生产有限类别产品的基础上,贸易使得本国与外国互通有无,从而扩大了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范围。因此,国际贸易既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好处,同时又照顾到消费的多样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图显示了在规模经济基础上开展的国际贸易。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特定的差异产品节能汽车和豪华汽车。假定本国和外国的要素禀赋和需求偏好均相同,这样可以用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来表示两国的情况。规模报酬递增使得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凸向原点。由于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完全相同,所以贸易前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也相同,图中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I0在A点的公切线的斜率P1 / P2 = PA。</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图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贸易前,本国与外国的国内生产与消费均衡于A点,各自生产国内所需的节能汽车与豪华汽车。当有限的资源分散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时,并没有发挥出生产所具有的规模经济特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两国贸易前的均衡点A点是不稳定的。当本国由于某种历史原因或偶然因素扩大了节能汽车的生产,规模经济的作用使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本国将进一步扩大节能汽车的生产并出口。同时外国则扩大豪华汽车的生产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并参与贸易。规模报酬递增将导致两国最终实行完全专业化分工,本国在B点专门生产节能汽车,外国在B*点专门生产豪华汽车。通过贸易彼此用60单位的节能汽车与 60单位的豪华汽车交换,两国最终的消费组合都达到了更高的均衡点E点,贸易后的社会无差异曲线I1高于贸易前的社会无差异曲线I0。</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代贸易理论还包括从需求角度说明贸易基础的重叠需求理论(林德),基于动态技术差异的技术差距模型(波斯纳)、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引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假设后创立的产业内贸易理论(格鲁贝尔、劳埃德等),以及研究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贸易模型,等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它取代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从理论基础上看,前者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建立在不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上;后者则以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建立在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上。从解释对象上看,前者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后者则着重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的产业间贸易。因此,二者不是排斥或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和共存的关系,它们共同丰富和完善了国际贸易的理论体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