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新疆行(三十二)甘肃篇之武威西夏博物馆

<p class="ql-block">西夏博物馆位于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建筑外观呈现两层平台式,非常像西夏佛塔,有着浓烈的西夏建筑风格特点。</p> <p class="ql-block">公元11至13世纪,在我国西北大地上曾经崛起过一个由党项族建立的“大夏”政权,其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二万余里”,与宋、辽、金鼎足而立,长达190多年。1227年在蒙古军队的打击下,这个创造了辉煌而独特的文明王朝,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中而鲜为人知,这就是神秘的西夏王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夏开国,凉为辅郡。作为西夏辅郡(陪都)的西凉府(今武威)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在西夏兴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发现的西夏文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性。其中“西夏碑”、泥活字版西夏文佛经、木缘塔、金碗、银锭等物都是国内所藏西夏文物中绝无仅有的。它是华夏文明中一朵艳丽的奇葩。</p> <p class="ql-block">武威地处河西走廊最东端,自古以来就是“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于咽喉”的战略要地。经历代开发经营,至唐代已是商族往来的富庶之地。1003年党项夏州政权首领李继迁定都西平府(今宁夏灵武)后,看到了夺取凉州对其霸王基业的重要性。经李德明数伐凉州,至1032年李元昊从回鹄手中重新夺回了西凉府。1038年李元昊建国后,随即将西凉府定为辅郡。西夏灭亡前,黄帝尊顼避难于此。西凉府实际上成为西夏晚期的政治中心。</p> <p class="ql-block">党项族,原居住在今川、藏、青交界地区。唐初逐渐向甘肃东部、陕西北部迁徙。唐末因镇压黄巢农民起义有功,酋长拓跋思恭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尊号夏国公,赐李姓,逐渐形成一支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960年北宋建立,凉州由土蕃六谷部折代家族控制。至道元年,(995年)宋朝任命丁惟清为凉州知府。1002年李继迁攻取西北重镇灵州(今灵武)改为西平府 ,1003年建都西平府。之后制定了“绥宥为首,灵州为腹,西凉为尾,得西凉则灵州之根固”的战略蓝图。是年底,袭杀知府丁惟清,占领了西凉府。</p> <p class="ql-block">李继迁,(963—1004年),出身党项拓跋氏,银州(今陕西榆林横山县)人,银州防御使李光俨之子。982年定难军节度使李继捧(李继迁族兄)率族人归附宋朝,献夏、绥、银、宥、静五州之地。宋朝封李继捧为彰德军节度使,留居京城,党项族内部由此引起了急剧的分裂。为了消除隐患,宋太宗决定把党项拓跋氏贵族全部迁到京城。李继迁采纳部下张浦的建议,对宋朝使臣诈称出城为自己的乳母送葬,将兵器藏在丧车和棺材内,率领族人亲信数十人逃至地斤泽一带(距夏州东北300里,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巴彦淖尔),并拿出高祖拓跋思恭的画像,联络党项豪族,吸引众多党项部落归附抗宋自立。又以此为根据地,逐步统一党项部落。李继迁采取联辽攻宋的策略,征战二十多载,不仅收复了故地,还夺取了西北重镇灵州,为大夏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孙李元昊称帝后,追谥为“神武皇帝”,庙号太祖。</p> <p class="ql-block">宋景德元年(1004年)李继迁之子李德明嗣位,集中力量“西掠土蕃健马,北收回鹄锐兵”继续扩大割据范围。先后于1004年、1008年、1010年、1012年率兵攻打西凉府。1016年凉州又陷于甘州回鹄。天盛六年(1028年),李德明派李元昊攻取甘州。八年瓜州回鹄首领率部归附。明道元年(1032年)九月,李德明派李元昊从回鹄手中收回凉州。同年李德明死,子李元昊继位。相继攻取瓜、肃、沙三州,占领了整个河西走廊,为西夏王朝的正式建立 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1038年10月,李元昊即皇帝位,国号大夏,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定都兴洲,升兴州为兴庆府,凉州升为西凉府,并定为辅郡。11月李元昊亲往西凉府祀神,说明凉州对西夏的重要性。李元昊称帝后采取了一系列治国方略:改革官制、兵制、升洲郡、益边防、更定礼乐、服饰、姓氏、文字等,从此揭开了党项历史发展的新篇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加强凉州的防御能力,西夏乾道元年(1068年)五月, 西夏对西凉府城及周围塞堡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修建,城中宫殿堂坊、园池台榭、庙宇塔阁等建筑林立,街衢相通,闪硕着西夏陪都绚丽多姿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西夏琉璃文物。</p> <p class="ql-block">1087年至1193年乾顺、仁孝统治时期是西夏历史上的中兴盛世。乾顺民安年间,皇帝、皇太后发愿 ,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大规模修建了凉州大云寺,并将大云寺更名为护国寺,凉州护国寺成为西夏皇家寺院。完工后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并立碑庆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武威张义修行洞、新华亥母洞出土的这一时期的大量西夏文书、儒释典籍、钱币等文物反映了当时西凉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p> <p class="ql-block">闻名于世的西夏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夏文是按照汉字的偏旁部首和部分笔划顺序创造出来的一种方块字。据说有六千多个。但是随着西夏王朝的消亡,这些文字湮没在历史长河中。根本没有人认识,所以把西夏文称作天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直到这块西夏碑的发现,我们就有了打开神秘西夏王朝的钥匙。这块碑它一面刻画着汉文共26余行,满行七十六个字。而背面刻画着西夏文共28余行,满行六十五个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完整、而且西夏文内容最丰富、汉文与西夏文对应字数最多的一块碑刻,所以它的研究价值最大,因此这块碑对我们了解西夏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1206年至1227年,由于西夏皇室内部发生宫廷政变,夏金关系破裂,彼此征战,社会经济凋谢,西夏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国力削弱。光定七年(1217年)蒙古军队进攻夏首都,神宗命太子据守,自己逃往西凉府,并遣使投降,蒙古兵退后返回首都。乾定三年(1226年)七月,蒙古军队围攻西凉府,守将斡扎箦率领军民拼死抵抗, 后力屈而降。至此,凉州为蒙元政权统治。</p> <p class="ql-block">西夏经济以农牧业为主,手工业和贸易业也很发达。特别是冶金铸造业、皮毛加工业和酿酒业远近闻名。西夏瓷器的品种和釉色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西凉府因其亦耕亦牧的良好自然条件、便捷的交通、发达的农牧业、兴盛的工商业为西夏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军需及民用物资。其“府库积聚足以给军需,调民用,真天府之国”成为西夏地区经济都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继承前代和吸收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基础上,西夏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 ,手工业生产也迅速发展起来。冶炼、制盐、砖瓦、纺织、造纸、酿酒、金银器制作等手工业生产也有了一定规模和水平。尤其是冶铁业已经广泛使用了竖式双肩风箱和冷锻硬化工艺,使得西夏冶铁业在当时居于领先水平,瓷器的烧制技术也相当先进。</p> <p class="ql-block">李元昊占领凉州以后,利用祁连山雪水,开凿渠道 , 大兴水利,引水灌溉 ,发展农业,甘凉之间 ,皆以诸河为溉,地饶五谷, 以其殷富而视为国家右臂。西夏所种植的粮食品种有麦、大麦、荞麦、糜粟、稻、豌豆、黑豆、荜豆等。西夏已经普遍使用牛耕,耕作的农具有犁铧、镰、锄、锹、碡碌、子耧、耙、攫坎等。经过西夏的经营,凉州农业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 ,成为西夏粮食和物资供应的大后方。所谓“夏得凉州,故能以其物力扰关中,大为宋患”。</p> <p class="ql-block">西夏建国后,由于西夏文字的创制和广泛使用,使西夏文化得到进一步繁荣和发展。西夏文化吸收多方面的营养,使本民族固有的文化更加丰富和绚丽多彩,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献记载和武威出土西夏文物来看,当时的西凉府是西夏西部地区的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西夏文《志公大师十二时歌注解》</p> <p class="ql-block">畜牧业是西夏的重要经济来源。西夏建立之前,党项族长期从事畜牧业,有丰富的经验。西夏建国后,由于地域扩大,草原地区增多,畜牧业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朝廷设有“群牧司”以统管全国的畜牧业。凉州地区“善水草,益畜牧”素有“凉州畜牧甲天下”的美誉,源源不断地为西夏提供马匹、牛、羊、骆驼等军需和民用物资,成为西夏对外贸易的大宗商品。</p> <p class="ql-block">西夏剑</p> <p class="ql-block">铜火炮</p> <p class="ql-block">莲花寺塔铜塔顶</p> <p class="ql-block">西夏冶炼技术已很先进,据安西榆林窟西夏冶炼图可得知,西夏已采用较为先进的竖式双肩风箱来提高火炉温度,制造出的武器质地精良,甲胄“皆冷锻而成 ,坚滑光莹,非劲不可入”。“夏国剑”闻名遐迩 ,被誉为天下第一,连宋钦宗本人也随身佩带。国家设立“铁工院”,专门管理铁矿的开采、冶炼和铁器制造。“文思院”专门管理金银、璧玉等高级用品的制造,以满足统治阶级奢侈豪华的生活。武威出土的铜火炮,铜锭、银锭、金碗等证明西夏工匠已掌握了制模、浇铸、焊接、拋光和鎏金银等高超的金属冶炼铸造技术和工艺。</p> <p class="ql-block">银锭</p> <p class="ql-block">西夏货币</p> <p class="ql-block">西夏控制河西走廊后,形成了以西凉府为中心的交通网络。西夏碑记载:“武威当四衢之地,车辄马迹”,反映了武威是当时的交通要冲。便捷的交通 ,促使了商业贸易的发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促进商贸发展,市场流通,西夏铸造了自己的钱币。西夏钱币既有汉文钱,又有西夏文钱 。武威发现的西夏文钱有福盛、大安、乾右、天庆等多种以及汉文年号钱十余种,还发现了大量西夏时期作为货币流通的银锭。从出土西夏窑藏货币来看 ,西夏流通的货币主要以唐宋钱币及金朝钱币为主 ,证明了西夏与宋、金贸易往来频繁。武威出土的西夏文书中保存有商业贸易的契约、卜辞等,反映出当时西凉府商贾云集“辅辏交会,日有千数”的繁华景象。</p> <p class="ql-block">西夏吸收宋、金瓷艺之长,突出本民族特色,使粗犷素雅的西夏瓷在中国瓷器中占有独特地位。武威塔儿湾是西夏西部地区的瓷窑,这里出土的西夏瓷器釉色主要以黑(褐)、白釉、豆绿为主,也有少量酱釉及茶叶末釉色。常见器形有碗、盘、瓶、罐、盆、帐勾等。其中剔刻釉扁壶、四系瓶、帐勾、纺轮、高足碗盆等器物独具特色。特别是制作精美的扁壶,享有“西夏瓷器骄子”之美誉。瓷饰技法以剔刻为主,印花和绘画技法也占有相当比重。特别是剔刻花瓷具有强烈的浅浮雕感,艺术效果极佳。纹饰有阴弦纹、阳弦纹、水波纹、带状纹、云头纹、九点纹等集合纹样,有牡丹、莲花、菊瓣等植物纹样,有天鹅、仙鹤等飞禽动物纹样。塔儿湾瓷器对研究西夏制瓷技艺具有重要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西夏酿酒工艺得到改进,酿酒逐渐成为一个行业。西凉府内酒楼林立,美酒飘香,酒具精良,成为当地一大特色。为保证西夏特殊的酿酒技术不致外传,宫廷能够独享甘冽清醇,芳香沁人的皇宫贡酒,官府仿照中原制度,设置了“酒务”机构,管理酿酒作仿,发展酿酒业。甘肃瓜州榆林窟第三窟的西夏壁画“酿酒图”是西夏酿酒的写实。根据此图西夏已经采用了先进的蒸馏酿酒技术,它的发明是酿酒技术的重要进步。武威也出土有大量的西夏酒具和酿酒用的瓷器。</p> <p class="ql-block">西夏在原有的皮毛加工的基础上纺织业得到了发展,除传统的毛织品外生产出的罗、绩、锦等丝绸织物享誉世界。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途经西夏故地时,赞叹当地出产的驼毛布为“世界最丽之毡”。如在西夏王陵中发现的藏华彩色锦,织制工艺十分精致。武威发现的西夏文物中,有木刮布刀、石纺轮等纺织生产工具,还有双鱼纹团花棉布、绣花鞋等丝棉纺织品,反映了西夏纺织业高超的工艺水平。</p> <p class="ql-block">西夏的宗教信仰多种多样,有原始宗教、儒学、佛教、道教等。西夏统治者以儒学和佛教作为两大精神支柱,使儒学和佛教地位得到提高,为元朝以后的融合、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西夏的绘画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华民族绘画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存绘画作品主要有三大部分。一是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等许多石窟内壁画图案;二是黑水城出土的500余幅绘画作品;三是甘肃武威、宁夏等省市考古发现的木版画、雕版佛经画、岩画、唐卡以及瓷器上的绘画等 。作品种类繁多 ,内涵丰富, 笔法流畅,反映了西夏绘画艺术的多元化和独特艺术风格,对研究西夏绘画艺术、服饰等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隋唐之交出现雕版印刷。北宋时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比西方的铅活字早了400年。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飞跃,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从武威亥母洞发现的西夏文泥活字版《维摩诘的说经》来看,活字印刷发明不久就传入了西夏,成为西夏出版书籍、佛经和杂志课本的主要印刷方式,为我国活字印刷术发明国家提供了直接的实物证据。</p> <p class="ql-block">西夏设有《大恒历司》《使卜院》主管天文、历法,主要使用宋朝历法 ,同时也使用佛历和藏历,占星术很受重视。从武威张义修行洞出土的日历残件可以看出,西夏历法也以干支计时日 ,而且每月朔日干支的推算较为准确。武威西夏碑中“前年冬,凉州地大震,因又欹仄”记载是研究西夏天文历法的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西夏医药学主要承袭中医学传统,也吸收了藏医和佛典中的医药卫生知识,同时具有浓厚的巫术色彩, 体现了西夏医药学自身的特点。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刊本中,有西夏医学著作《治疗恶疮要论》。武威张义修行洞出土的西夏文药方记载了中药名称以及煎煮和服用的方法,为研究西夏医药学的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西夏的文学是西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夏文学作品传世的极少,但是通过西夏表章、碑铭、民间谚语、诗歌集等可知西夏文学艺术在在吸收汉族、回鹄、吐蕃等许多民族的基础上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西夏文学流淌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渗透着汉民族文学的根基和渊源。</p> <p class="ql-block">苏联中亚考察家科兹洛夫,1887年毕业于俄罗斯彼德堡军事学院。1928年起为乌克兰科学院院士,自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多次进入我国新疆、青海、西藏、蒙古等地进行考察。在第5、第6次考察中于内蒙古黑水城中发现并盗掘了西夏到元代的各类文书40驼 、24000多册,佛画500多幅,西夏文物占据了极大比例。1909年秋 ,这批文物运抵俄国圣彼得堡东方研究院,震撼了俄国皇家地理学会。科兹洛夫的收获引起了“国际”的眼光,西夏学随之成为一门国际学问。</p> <p class="ql-block">西夏在经历了近二百年的发展后 ,1227年被蒙古铁骑消灭,典藏文书被付之一炬,文物古迹毁坏殆尽,元朝也没有为西夏修撰一部正史,致使这个王朝离我们那么遥远而陌生。1804年清代著名学者武威人张澍从大云寺发现西夏碑后,拉开了世人对西夏文明重新认识的序幕,武威成为西夏学的发源地。1909年俄国人科兹洛夫从我国黑水城掘走了大批西夏文献,震惊了世界,从此,沉寂了数百年的西夏历史文化为世界所关注,一门国际性的显学—西夏学开始兴起, 西夏王朝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p> <p class="ql-block">西夏时期的生活用品。</p> <p class="ql-block">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中华文明是历史上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都为国家统一与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西夏王朝虽然早已消亡,党项民族也早以融入到其他民族,但这轰轰烈烈的历史是不可磨灭的 ,西夏文化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进博物馆,去探寻那尘封已久的西夏文化,感悟那神秘雄浑的西夏王朝。了解西夏文明史,有助于了解完整的西部历史,有助于了解完整的中华文明,西夏民族为祖国发展做出的贡献,永世长存。西夏,一个神秘的王国,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王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 褚丽君</p><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