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三姑娘

书虫琴迷(章)

<p class="ql-block">  <b>沪郊农家有元宵节“扛三姑娘” (也称扛壁姑娘)习俗,以卜雨水、年成及婚事等,多由妇女参加。询问吉凶祸福,是一种迷信活动。</b></p><p class="ql-block"><b> 扛三姑娘可以说是奉贤地区的古老传统,在我看来可能更接近于请笔仙,都是有一套接送问卜的流程。在方言里面一般说的是“扛三姑娘”,也可以理解为抬着三姑娘。</b></p><p class="ql-block"><b> 大概步骤:篮子下面绑着筷子或是针,桌面上撒了面粉或砻糠(柴糠、谷粉等),有人问了问题,三姑娘就会在上面写字或是敲几下作为回答。问完后,大家就会烧些纸钱将三姑娘送走。</b></p><p class="ql-block"><b> 浦东、浦南各地扛三姑娘的程序和方法是差不多的,过程如下:</b></p><p class="ql-block"><b> 请仙者一般是三人,一个主事,两个“抬轿”,东西相向而立,各以两手中指搁住篮盖,不可用力,此为轿。</b></p><p class="ql-block"><b> 抬轿”来到神仙所在处,比如门角落、灶头边、坑缸边、河边等。</b></p><p class="ql-block"><b> 主事人持香作揖,也有跪拜的;然后口念咒语请仙姑“上轿”。开场白的咒语通常是这样的——</b></p><p class="ql-block"><b> 请仙者:一姑娘,勒荡哇(在吗)?勒荡么笃三笃(点三下的意思)。</b></p><p class="ql-block"><b> 抬轿者答:勿勒荡。</b></p><p class="ql-block"><b> 请仙者再问:二姑娘勒荡哇?勒荡么笃三笃。</b></p><p class="ql-block"><b> 抬轿者答:勿勒荡。</b></p><p class="ql-block"><b> 请仙者:格么三姑娘勒荡哇?勒荡么笃三笃。</b></p><p class="ql-block"><b> 此时,那饭篮盖缓缓地点了三下,一屋子的大人小孩瞬间都会屏住了呼吸。</b></p><p class="ql-block"><b> 抬轿者:勒荡。侬叫伊做啥?</b></p><p class="ql-block"><b> 请仙者:叫伊吃仙茶咾望先生,月半夜里看红灯。</b></p><p class="ql-block"><b> 此时,请神者开始“催轿”:</b></p><p class="ql-block"><b> 请侬么快快交咾嗦嗦交(快快交和嗦嗦交都是赶快的意思),临仔上桥么笃三笃。仙茶么要冷哉,红烛么要熄哉。</b></p><p class="ql-block"><b> 若无反应,就继续“请”:</b></p><p class="ql-block"><b> 三姑娘请侬快快来,头发来勿及梳么一把绕,衣裳来勿及着么披仔报(音,走), 裤子来勿及拎么袋束腰,(旧时裤子形如宽口布袋,折叠系绳而束)鞋子来不勿及穿么拖仔跑。</b></p><p class="ql-block"><b> 如此念着咒语,“抬轿人”感觉到扛的篮盖突然重了,或者连点三下,就是三姑娘上轿了,可以请到八仙桌上了。</b></p><p class="ql-block"><b> 此时客堂间里的八仙桌早已布置停当,桌面上平铺着一层砻糠,有的地方将砻糠撒在一个大的脚扁(一种约一米直径的扁平竹制盛器)里,“抬轿人”在八仙桌东西两边站定,三姑娘坐南面北,篮盖保持在针能触及糠粉的高度。</b></p><p class="ql-block"><b> 此时主事人再讲几句客气话,周围人即可一一向三姑娘提问,由主事人正式求问。</b></p><p class="ql-block"><b> 而三姑娘以针在糠粉上画文字、数字或图形作答。比如主事人问:三姑娘,今年稻好还是花(棉花)好?稻好请画稻,花好请画花。</b></p><p class="ql-block"><b> 然后那根针开始微微动了,慢慢在糠粉上一笔一划画出稻穗或棉花的形状。</b></p><p class="ql-block"><b> 而这个最神秘的时刻也是围观人最紧张的时刻,有一种神鬼降临时的惊惧和敬畏感。</b></p><p class="ql-block"><b> 有些姑娘的父母亲问姑娘将来出嫁的地方。将来的夫婿来自东南西北哪一方。有了答案就暗暗记在心里。父母出她们的八字,如果男家方位与三姑娘的答案暗合,心里就有底了。</b></p><p class="ql-block"><b> 等到问题一个个问好,或者那支针迟滞不动了,三姑娘累了,就要回家了。这时抬轿人就小心翼翼地把三姑娘抬回她来的地方,最后再讲几句客气话,谢谢她,希望明年再来之类。整个占卜仪式就结束了。怀着难以名状的心情,大家各自踩着月光,冒着寒风默默回家。</b></p><p class="ql-block"><b> 确实,三姑娘在沪郊乡人的心目中,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祇,而更像一个隐形的有点法力的小老乡。她无力庇佑一村的平安,但聪明善良的她或可提供一些生活的预言或命运的提示,或者她的存在,只是为了每年与村人共渡一个难忘的元宵夜。</b></p><p class="ql-block"><b> 扛三姑娘的风俗只是在乡下,如今城镇小区里就不可能再有这样的事了。我年轻时候参加的似乎也是最后的一次扛三姑娘,是在那时乡下还未拆迁的东场头沈家李大姐家的小屋里。</b></p><p class="ql-block"><b> 但在东乡一些人多的村宅,扛三姑娘的风俗近年又有复苏的迹象。90后、00后的少年人在古老的游戏中感受传统风俗的神秘和不可思议。</b></p><p class="ql-block"><b> 从来没有人问抬轿者,是不是你们画了这些图形,也没有人会去研究这是不是心理暗示的结果。</b></p><p class="ql-block"><b> 这是扛三姑娘永恒的秘密。</b></p><p class="ql-block"><b> 每一个乡村都有神鬼的信仰系统。在缺衣少食、瘴疠横行的时代,没有信仰的支撑,农人如何能保持希望,并且平复现代人难以想象的苦难和伤痛。</b></p><p class="ql-block"><b> 所以扛三姑娘不是正式的请神、问神仪式。除此之外,本地历来有算命、解关煞、扎仙等一系列完整的信仰仪式。这其中佛、道、巫无所不有,这也是中国农村的普遍现象。乡村信仰不多,目的只有让自己及家庭的未来向好的方向发展,才能对未来有着希望和期盼。</b></p> <p class="ql-block"><b>这是我国西部陕北的一个视频。跟我们当地的扛三姑娘类似。真实存在的玄学?科学也无法解释。不论你信不信,玄学是深奥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