噇口,位于大公镇噇口村,距大公镇政府东北1公里处。<br> 关于噇口的来历,说法不一,但都有来头。<br> 说法一:明朝时期的一年的夏天,天突降特大暴雨,洪水犹如猛兽一般,横冲直撞,一泻千里,江淮地区一片汪洋。当时,茫茫水面上一只较大的木船随波逐浪,顺流而下,船夫找了好长时间才寻到一个坝口,躲过一场灾难。洪水退后,船夫出于纪念,称此处为“寻口”。<br> 说法二:很久以前噇口临近海边,此地人以打渔为生,噇口是附近出海的必经之路。出海打渔风险大,船翻人亡的事故经常发生。渔民们每次出海都心事重重,早上不知晚上事,如果出现万一,不能回来,吃饱了也赚个饱鬼,于是都来此胡吃海喝一顿,为出海壮行。于是,他们就把“噇口”叫开了。<br> 说法三:公元464年-549年间的梁武帝萧衍曾率兵途经噇口,部队在此休养整饬。梁武帝一次用餐后,看到酒肆招牌“噇口”二字,不禁沉吟道:“噇者,胡吃海喝也,口之,出入之要冲乎。此地分明是沿海出入口,潮涨潮落一览无余,还是叫‘汛口’好!”于是人们从此把“噇口”读成“xùn kǒu”,后来也不知因音韵有变,还是以讹传讹,当地人又把“xùn kǒu”读成xún kǒu。<br> 昔日噇口 “多少楼台烟雨中”。<div> 朱家巷,地处噇口村二十三组、二十一组与二十四组部分(原噇口八组、九组和十组部分)。奇怪的是朱家巷没有一个姓朱的,那么为何得名朱家巷呢?据传有两种说法,其一:明朝初年,依皇帝朱元璋姓氏,故得名朱家巷;其二: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此地居住一行医大户人家,姓诸葛,故此地得名朱(诸)家巷。当年朱(诸)家巷不仅商业交通发达,而且盛行武道武术。清乾隆年间,本地人陈凤照(灶)参加殿试,中了武“探花”,一时间,慕名从外地到朱(诸)家巷赛马比武的人比较多,于是从朱家巷到松板桥(噇口村十八组,原高墩村八组),形成了一条跑马大道,有1.5公里多,专供武将们跑马、射箭、舞大刀。</div> 苏家园,又名树家园。地处噇口村20组(原高墩村5组)东北角。据传,清朝初年,苏(树)家园就基本形成。此处四周围河,西边中间有一小木桥作为进出必经之路。苏(树)家园树长得特别多,尤其是桑树最多,另有白果树、榛树、黄杨树和花木等10多种。当时的苏(树)家园每到凌晨,鸟儿叫个不停,简直是鸟语花香,给人一种如入仙境之感。<div> 清朝乾隆年间,陈凤照参加殿试中了武“探花”远近闻名。有一年正值初春,陈凤照得知苏州有一黑帮要来此地,名义上是比武,实际上是抢劫钱财。陈风照打扮成烧茶水的老头,坐在大殿子大门外,装着似睡非睡的样子,不知不觉日头上来了,门外来了几个人,陈凤照带客走进大殿子,搬了张椅子边放在中柱旁边,请为首的客人坐下,其余的二人也顺便坐在其他椅子上。陈凤照拖来几根大毛头(很大的竹嵩子),轻轻一捻,全碎了,驾起“举桃”烧起水来。来客要见主人,陈风照说:“当家的不在家,去有事了”,为首人问:“出去办事要几天能回来?”陈凤照说:“客官,我是个烧茶水的,具体几天回来,我不晓得,只是听说至少也得十天八天。”客人们茶喝了,话也说了,显得有点不耐烦了,为首的想站起来走路。此刻,他花了再大的力气也站不起来。这时,陈风照急忙走过来,一只手臂挟起大厅中柱,一只手抽出为首的人的长大褂飞下边,嘴里还说“刚才怎么不小心将客官的大褂子下边压在中柱下。"三位来人吓得魂飞魄散,满头大汗。一位矮个子的来者的嘴里直喊“呀,呀,功夫了得,功夫了得!”几个人见势不妙,连道谢都没有说一声,就急忙起身跨出大步往西直奔。从此,朱家巷就太平了,再没有什么人敢来捣乱。<br></div><div><div> 一周姓人家为噇口朱家巷首富,祖父为清宣宗的太傅,获嘉庆帝御赐紫砂壶一把。这把紫砂壶颇具戏剧性,让周家一荣俱荣矣,一损俱损乎。周氏当时门店一条街,财富鼎盛。名下娶有三房,各生一子,大房子周石卿,去南洋经商音信杳然;三房子周洪卿少年得志,饱读诗书,27岁担任民国江苏省副省长,1952年病逝于上海。二房子周宜卿,生于1893年秋天,娶表妹为妻,夫妻感情甚笃。父亲病逝前让其承袭御赐紫砂壶,接管家业。不久周宜卿因娇妻早逝,伤痛不堪,沉沦茶色,玩御赐紫砂壶于鼓掌,终致“忽喇喇大厦倾”,家产败净靠乞讨营生,1952年卒于噇口一土地庙中。如此“败家的紫砂壶”在噇口一带口口相传。<br> 噇口域内曾经有东寺庙、新东寺庙,两庙之间相距一公里左右,先后建于清光绪年间,其僧众虔诚修佛,普施善德,深得广大修士赞誉。后官府先后将两庙拆除,1947年在东寺庙旧址建起了噇口小学,1960年在新东寺庙旧址建起了大公中学。解放战争前后,噇口域内先后办有6家私塾馆,人们谈论最多的塾师是陈夕云,他的学生有4人走上厅处级干部岗位。<br> 在战争年代,噇口饱经血与火的洗礼,敌我双方鏖战犹酣。以虹桥为分水岭,以东为游击区,以西是敌占区。地方民兵组织在虹桥设置关卡,严防敌伪军过桥滋扰乡民。1944年,民兵大队长戴贤俊,面对日伪军的扫荡,从容不迫,机智的掩护群众转移,不幸中弹牺牲。民主政府为了纪念他,将戴贤俊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命名为贤俊村。解放后曾任安徽省公安厅厅长的孙宋山,在战时的噇口区担任过区长,英勇无畏、机智灵活,人称孙猴子,威震敌占区,只要孙猴子一出现,敌人立即四处鼠奔溃散,孙猴子在噇口领导武装斗争,实行减租减息,噇口居民至今记忆犹新。<br> 噇口的区划历经变革,清末民初隶属于东台县安丰镇富安行政区,后改称东台县第三区,噇口归属富安区凤岗镇。1934年凤岗镇与噇口乡合并,更名噇口镇,时有十里噇口之称。1940年实行新乡制,噇口镇属东台富安区,1943年属唐洋区,1944年噇口镇与孟庄乡、丁庄乡合并合并为大公镇。1945年底,紫石县设立噇口区。1946年,噇口区和西场区合并为西噇区,1948年,噇口解放,1949年1月噇口由海安县直管。1956年开展农业合作化,建立高级社,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建立噇口大队,1982年公社改为乡,噇口大队改成噇口村,2000年1月区划调整,高墩、三五、噇口三个村合并为噇口村。<br> 噇口村基础设施完善,硬质路面16公里,交通农用桥13座,闸口2座,硬质排灌两用渠25591米,农村公路家家到,户户通,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一条龙,生活便捷化,出门车辆化。工业经济生机勃勃,私营企业8家,含韵塑业有限公司年销售额2000万元,个体工商户21家,海安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年创产值300多万元。特色农业亮点纷呈,流转土地500多亩,成立了德富、德寿两个农场,2017年新建连桃家庭蚕业农场。<br> 噇口村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位于噇口村11组,占地面积3820平方米,设有电子图书阅览室,儿童活动室,健身活动室、棋牌室、综合活动室、便民服务中心、志愿服务站、广播室等。群众健身娱乐、农民休闲广场近1200平方米。建成了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噇口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秉承“服务村民丰富文化内涵” 的理念,以体现公益性、便捷性、服务性为原则,满足群众不同的文化需求,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有益的娱乐、学习、健身、教育等活动,先后获得南通市科普示范村、海安县先进基层党组织、海安县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大公镇红旗村等。</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