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黄老师</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2682758</p> <p class="ql-block"> 5月31日上午10:00我们乘毛里求斯航空公司的航班从拉姆古兰国际机场起飞,穿越印度洋,经过近50分钟的空中飞行,来到了留尼汪上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留尼汪概况</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东非游,已游览过塞舌尔共和国和毛里求斯共和国。法国的海外省一一留尼汪是我们此行的第三站,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将是我们游览的第四站,也是最后的一站。</p><p class="ql-block"> 公元1505年葡萄牙航海家马斯克林发现了毛里求斯和留尼汪这两个“双胞胎”群岛,并以他自己的名字将它们命名为“马斯克林群岛”,此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留尼汪与毛里求斯这两个岛屿其大小、形状都差不多,留尼汪岛面积为2512平方公里,毛里求斯岛为1865平方公里,两岛相距仅190公里左右,毛里求斯岛在东,留尼汪在西。留尼汪离马达加斯加650公里,而离法国本土有9000多公里,需飞行约12小时。留尼汪环岛海岸线200多公里,环岛一圈,车程仅4小时多,但一路可览尽森林、海洋、冰斗、瀑布、牧场等绝美风景。</p> <p class="ql-block"> 留尼汪是印度洋西部马斯克林群岛中的一座火山岛,这个岛屿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火山活动而闻名。她是法国的海外省之一,即留尼汪省。她面积2512平方公里,人口80余万,⾸府圣丹尼 。这座风景优美的岛屿就像是微型的夏威夷,有郁郁葱葱的森林,奔腾不息的瀑布,令人难忘的山景。留尼汪岛有小欧洲之称,是度假胜地,其最著名的就是火山、冰斗,是自然和户外爱好者的梦想之地。它享誉世界的“户外运动大本营”,更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推举为“印度洋最后的冒险乐园”,每年有近百场国际赛事在此举行。2010年留尼汪的火山峰、冰斗和峭壁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占地10多万公项,相当于留尼汪岛面积的40%。</p><p class="ql-block"> 我们国人对留尼汪名字的熟悉,大都源自2015年7月29日在留尼汪岛的海滩上发现了来自2014年3月8日失联的马航MH370飞机残骸的第一块。</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留尼汪至今还是法国的一个海外省?这得追溯其被法国殖民的历史及现状。1642年法国占领留尼汪岛,1663年法国移民及从马达加斯加带来的奴隶在该岛定居,种植咖啡。1810年由英国占领,1815年交还法国。1848年留尼汪废除奴隶制,6万奴隶获得自由。19世纪后期甘蔗取代咖啡种植,成为该岛的主要经济作物,法国向亚洲招募了大量的劳工来留尼汪从事甘蔗种植和制糖厂工作。1946年法国决定改留尼汪为法国的海外省,由法国任命省长管辖,1973年留尼汪改为法国的一个大区,为法国仅有的5个海外大区之一。</p><p class="ql-block"> 由于岛上没有原住民,居民都是移民,这就无法形成民族主义,因此人们也没有独立诉求。另外,数百年来法国殖民者不断实行同化政策,留尼汪所有产业都是依托于法国这个大市场建立的。如制糖业输出市场是法国,游客大都是法国人。最关键的是法国和欧盟的拨款与经济援助,成为留尼汪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还有岛上居民所享受的福利待遇与法国本土是相同的,他们持有法国护照到法国本土及欧盟打工更容易。如今留尼汪人均GDP达到2.59万美元,比其他非洲国家要富裕得多。这诸多因素造就了留尼汪一直都非常稳定,至今没有独立。</p> <p class="ql-block"> 岛上居民主要为马达加斯加人、非洲人、欧洲人、印度人、华人和克里奥尔人。法语是官方语言,地方方言为留尼汪克里奥尔语。岛上信奉的宗教主要是天主教,94%人信奉天主教,少数人信奉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等。</p><p class="ql-block"> 留尼汪岛的经济主要依赖旅游业和种植业,尤其是糖业曾是该岛经济的基石。其渔业资源丰富,也是收入重要来源之一,是继蔗糖、朗姆酒、香精外的第四大出口产品。当然它的财政补助主要靠法国政府的拨款,为了提升与欧盟的一体化,留尼汪也接受了来自欧共体和欧盟的大量贷款及援助。</p><p class="ql-block"> 留尼汪的气候是热带气候,五月到十一月特别清凉和干燥,十二月到四月特别热并且常常下雨。</p> <p class="ql-block"> 5月31日10:50我们所乘坐的毛里求斯航空公司的小型客机降落在留尼汪圣丹尼国际机场。</p> <p class="ql-block"> 在机场领取行李时我们团的一位旅友其行李没领到,最后经地导向机场查询,才得知由于客机行李舱容量小,今天无法将所有行李装上,她的行李要待明天的航班运来。今年1月份出行西非时,我团的一位旅友其行李在埃塞俄比亚转机时没有被转运到西非目的地,过了5天才收到其行李,真苦了他。所以去非洲旅行,你要有所托运的行李会迟到的心理准备及预案。</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在留尼汪要住3个晚上,游览2天半。</p><p class="ql-block"> 今天(31日)我们出了机场坐上留尼汪地导安排的车前往酒家用午餐,午饭后驱车前往圣保罗的马伊多山,而后步行到观景台俯瞰玛法特冰斗。</p><p class="ql-block"> 6月1日驱车进入萨拉济冰斗游览,返回后再游览圣丹尼市区。</p><p class="ql-block"> 6月2日驱车一路游览和观赏牛鼻山城墙河谷、科麦松火山口、萨布勒高原(沙丘平原)、富尔奈斯火山、黑沙滩等景点。</p><p class="ql-block"> 6月3日上午将从圣丹尼乘坐航班离开留尼汪前往马达加斯加共和国。</p> <p class="ql-block"> 19世纪末法国殖民时期向中国南方大量招募劳工来留尼汪,这些劳工为留尼汪的糖业和农业付出辛勤的努力。目前留尼汪岛上生活着大约4万名华人,他们大都是这些华人劳工的后裔。</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午餐就在中国人开办的锦丰酒家用餐,地道的广东风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玛法特冰斗</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先乘车到玛伊多山的山顶,然后徒步登上远离尘世的海拔2200米的观景台,向下俯瞰整个冰斗。</p><p class="ql-block"> 这是步行到玛伊多山顶的留影,此时山上的气温让人感觉到寒冷,冰斗被浓雾笼罩着。</p> <p class="ql-block"> 所谓的冰斗,是指一种三面环以峭壁,呈半圆形或类似古代圆形剧场状的洼地。它是因为冰川积雪不断将地表切割,把原先的高山岩石生生解刨成一片山间洼地,像极我们见过的“漏斗”。这是地质史上上千万年运动变化而成的,绝非一日之功。留尼汪的冰斗成因还与火山喷发有关,火山喷发后,在山体下形成了巨大的空间,在冰雪雨水的长期侵蚀下,造成大面积塌陷,造就了留尼汪著名的三大冰斗一一即玛法特冰斗、锡拉奥冰斗、萨拉济冰斗。</p><p class="ql-block"> 这是大雾散开瞬间拍得一张较清晰的玛法特冰斗的照片,但冰斗底部还是无法拍到。</p> <p class="ql-block"> 俯瞰冰斗宜在上午,一般到下午冰斗的雾会很大。我们刚到山顶观景台时啥也看不清,在那儿我们等待浓雾的散开。</p> <p class="ql-block"> 在浓雾中远方隐隐露出一点的山峰即是留尼汪最高的内日峰,其标高为3069米。</p> <p class="ql-block"> 内日峰周围有留尼汪三个巨大的冰斗,从两万年前这座火山最后一次喷发后,这里的原始森林几乎就没有受到过破坏,森林覆盖率可达99.9%。正是由于冰斗里森林茂密,且周边都是峭壁,道路崎岖才成为当年奴隶为了逃避法国殖民者的奴役而逃至冰斗,并得以自由生存。留尼汪将每年12月2日定为奴隶废除日,全岛都会举行盛大的纪念仪式。</p> <p class="ql-block"> 玛法特冰斗直经可达10公里,面积达95平方公里,是三个冰斗中至今唯一没有通公路的冰斗,要进入这冰斗只能徒步或者坐直升机。玛法特冰斗内有九个村庄,居住着700多人,这些人大都是当年逃亡奴隶的后裔。在这冰斗里生活的人们真是很不方便,许多物资都是要靠直升机运进去。这里的人们现在也发展旅游业,为徒步游冰斗的游客提供吃、住及做向导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圣丹尼滨海公园</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是昨晚我们住的丽笙酒店,它处在首府圣丹尼老港口边,在房间里就可看到大海。</p><p class="ql-block"> 圣丹尼位于岛的最北面,它北临印度洋,南为丘陵山地。它是这个岛上最大的城市,也是法国本土之外最大的城市,人口约12万,于1668年建立。 </p><p class="ql-block"> 今天(6月1日)早上我们到海边公园游览了一会儿。</p> <p class="ql-block"> 这尊雕像是纪念一战时战功卓著的法国王牌飞行员罗兰·卡罗斯,他也是不着陆飞越地中海的第一人。英雄永远被人们所崇敬,留尼汪许多地名以他的名字命名。</p> <p class="ql-block"> 这是印度劳工纪念碑,留尼汪的劳工来自印度最多,其次是中国等国。这些劳工为发展留尼汪的农业,尤其是蔗糖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的艰辛。</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老港口,后来在西南16公里处修建了人工港勒波尔,新老港口间的海边就修建了海滨公园。这里摆放了几门的火炮,面朝印度洋,有要塞固若金汤之势。</p> <p class="ql-block"> 这是巴黎大道的省政府,人们一大早就在那儿排队等待办理居留证。</p> <p class="ql-block"> 这海边风大浪急,不能下海游泳,且海里有鲨鱼会伤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萨拉济冰斗</span></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要驱车前往萨拉济冰斗,首府圣丹尼的上班高峰期,堵车现象也十分严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洁白瀑布* </span></p> <p class="ql-block"> 萨拉济冰斗距离圣丹尼51公里,车程约1小时,它是三个冰斗中最容易进出的冰斗。这里植被茂盛,郁郁葱葱,还有许多瀑布群等,景色美轮美奂。</p><p class="ql-block"> 我们进入萨拉济冰斗,首先见到的就是落差150米的“洁白瀑布”。那瀑布的阵势,把我们震撼到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萨拉济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是萨拉济小镇的天主教教堂,是萨拉济最高最漂亮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简洁的祈祷大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萨拉济镇办公楼*</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是萨拉济小镇政府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新娘头纱瀑布*</span></p> <p class="ql-block"> 不一会我们就来到了冰斗中最著名的“新娘头纱瀑布”,它曾刊登在《国家地理》杂志封面上。</p> <p class="ql-block"> 我们欣赏着这样的美景:在郁郁葱葱的山峰峭壁上悬挂着一条条凌空飞泻的瀑布,犹如缕缕白纱飘落下来,构成一幅秀丽绝美的画卷。那涓涓细流,增添了苍茫山川灵动之气。真是让人赏心悦目,啧啧称奇!</p> <p class="ql-block"> 遙望冰斗深处,多座陡峭青山延绵环绕成绿色屏障,绿意盎然。真是千瀑如练,千山如削,壮丽绝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堰塞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这里还有个高山堰塞湖水鸡潭,爬上一座山包后就可见到。</span></p> <p class="ql-block"> 湖水清澈,环境幽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埃勒堡小镇*</span></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来到建于19世纪欧式小镇埃勒堡,它被称为“法国最美小镇”之一。这冰斗小镇都是矮矮的克里奥尔式房子,干净无比的街道,郁郁葱葱的绿植,百花争艳的房前屋后,处处弥漫着法国小镇特有的浪漫气息。</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童话般梦幻的克里奥尔小屋,红色的屋顶和涂有各种颜色的墙体,很招人喜欢。</p> <p class="ql-block"> 当浓雾散开的片刻,我捉拍到内日峰的真容。它又叫雪峰山,海拔3069米,是印度洋最高峰,现在已是永久休眠的火山。</p> <p class="ql-block"> 这座屹立在山窝中的女神像多少年来承载着村民的信仰并见证着山村变化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圣丹尼街景</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萨拉济冰斗返回后,来到首府圣丹尼的步行街附近,这儿离我们住的酒店不远,步行只需25分钟左右。地导安排大家自由活动,可逛集市、步行街、巴黎大道等,而后自行回到酒店用晚餐。</p><p class="ql-block"> 这是集市的大门口</p> <p class="ql-block"> 市集内商品琳琅满目,大都是日用品和手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 栩栩如生的木雕</p> <p class="ql-block"> 花式各样的编织品等等</p> <p class="ql-block"> 步行街里人群熙熙攘攘,街道两旁都是商店,这里还有市内最大的伊斯兰教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现在不是祷告时间,只见空荡荡的祷告厅内有几个穆斯林,正聚精会神地阅颂古兰经。</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世纪建的圣丹尼市政厅,它坐落在巴黎大道上。这条巴黎大道的北端就是旧港口的炮台,也临近我们住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 在巴黎大道与维多利亚大道交会的十字路口上矗立着一座一战纪念碑,在纪念碑顶上是个胜利女神像,基座用炮弹头围着。它是圣丹尼地标之一,也叫胜利纪念柱,碑上面写着一战的年份:1914~1918和镌刻有“留尼汪,致伟大战争中的英雄们”字样。一战期间,约有1.4万留尼汪人被动员前往法国本土及希腊战场参战。</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圣丹尼的圣母教堂</p> <p class="ql-block"> 圣丹尼丘陵上的城市一瞥</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圣丹尼最大的天主教堂,正在装修无法入内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 这是法国著名诗人利勒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我们回到了老港口,西落的太阳正慢慢坠入大西洋,霞光万道,风光无限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棕榈平原与棕榈小镇*</span></p> <p class="ql-block"> 今天(2日)一大早我们就出发了,今天主要是游览火山区域和黑沙滩。留尼汪东部为近代火山活动区,其东端的富尔奈斯火山自1925年以来已经数次喷发,人们可以近距离观赏火山喷发。</p><p class="ql-block"> 我们驱车向东行驶,从沿海平原慢慢进入到棕榈平原及棕榈小镇。平原草场上牛成群,农舍散落在山岗上,小镇浸透着欧洲气质,这里被称为“小瑞士”,是名符其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牛鼻山城墙河谷*</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牛鼻山,看城墙河谷。这里的高山似雄伟壮丽的城墙,屹立于河谷之上。河谷由于大自然的造化,峭壁嶙峋,与万丈深渊相呼应,浑然天成,令人唏嘘不已。细看灌木上都长有许多灰白色的松萝,它是一种地衣植物,呈易垂条丝状,由菌丝组成。它一般生于深山,喜多湿多雾,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只生长在空气纯净的地方,因此它是天然的环境检测仪。它的大量生长,说明了这地方空气质量极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高山草原及桫椤树*</span></p> <p class="ql-block"> 随着海拔攀升,沿途的植物也在变化。这里是高山草原及桫椤树。高山草甸呈翠绿翠绿的,是十分稀有的,而桫椤树更是极为罕见而珍贵。</p> <p class="ql-block"> 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它距今约三亿多年,比恐龙出现的时间还早。恐龙灭绝后,桫椤独存,它历经沧桑,却万劫余生,所以它又有“活化石”之称。桫椤喜高温高湿环境,仅存于热带、亚热带,树形美观,有科研价值。在这里生长有一大片的桫椤林,实属稀有和珍贵,应给予良好的保护。</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卡夫尔平原*</span></p> <p class="ql-block"> 这里为卡夫尔平原,一片翠绿,小镇红顶白墙,小屋点点,黛色远山为屏,山间云雾缭绕,山下湖泊如镜,宛若仙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科麦松火山口*</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车子来到了游览火山区停车场,停车场边上有个服务中心,在那儿有卖些食品、饮料、工艺品,也有介绍火山的图片等。这里的海拔已有2000多米,树木稀少,低矮的灌木丛簇拥生长着,它们叶片细小,根系发达,耐寒耐旱,以适应火山一带的气候。</p> <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来到科麦松火山口的观景台,俯瞰整个火山口(火山坑)全貌,其周边都是黑色凝固的火山熔岩,坑边有火山喷发烧灼的褐红色沉积层理明显的岩层。</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科麦松火山口(火山坑),坑底很深,三面是黑、赭或各色相间的峭壁,峭壁及坑底已生长有低等植物,说明它喷发已停歇多年。临近观察,十几米的火山口深坑,令人生畏。</p> <p class="ql-block"> 我们爬到火山坑最高的熔岩上留影一张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 侧面照的火山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萨布勒高原*</span></p> <p class="ql-block"> 游览完科麦松火山口,我们来到萨布勒高原边缘的山顶上,俯瞰萨布勒高原(沙丘平原)全貌。从山顶放眼望去,是一片灰红色的浩瀚之地,如月球般荒凉而奇异,令人感到十分震撼。据说这里是1976年美国航天总署登月宣传片的取景地,是全球最接近月球的地貌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为了体验漫步在如月球表面的感觉,我们从步行栈道下到沙丘平原。这里海拔2000多米,荒寂一片,寸草不生。在这里闲庭漫步,犹如穿越月球表面的愉悦、刺激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萨布勒高原由火山渣和火山岩构成,海拔2350米,5号公路从中穿过。这里也是徒步运动的良好场地,用自己之步伐见证大自然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富尔奈斯火山*</span></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来到富尔奈斯火山的圆形观景台,欣赏美丽的富尔奈斯火山,它别名叫“熔炉峰”。</p><p class="ql-block"> 富尔奈斯火山至少有53万年的“活跃历史”,至今它仍是当今世界上最活跃的活火山之一。从17世纪至今,已喷发了150多次,最近一次喷发发生在2019年6月。难怪此火山被岛上居民称为“暴脾气火山“,不时就要发发火。但这火山的喷发还是很温柔的,喷发的高度及强度都较低。</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团旅友乘直升机拍摄的富尔奈斯火山口,其直径为8公里,海拔为2631米。尽管其活动性高,但由于其相对容易接近,富尔奈斯火山成为了科学家和探险者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旅游者探访的对象,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观察和研究活火山的独特机会。</p> <p class="ql-block"> 在富尔奈斯火山底有一火山锥,叫福米卡一利奥,它形成于1753年,如今也是留尼汪著名旅游标志之一。要到这火山锥,可以沿着木栈道下去,用时不到1小时,若要到对面富尔奈斯主火山口,还得花4小时左右。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徒步去游览和观察火山口。</p> <p class="ql-block"> 观赏完富尔奈斯火山后,我们返回停车场。在服务中心我拍了几张富尔奈斯火山喷发时的图片,让我们欣赏到富尔奈斯火山喷发时的壮观和美妙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上午从海平面的山脚到海拔2000多米的富尔奈斯火山,眼中的风景也从美丽的印度洋壮丽景色→郁郁葱葱葱的森林→低矮的權木丛→月球般寸草不生的土壤。让我们见识了这么多的天然的景观及各种地质的特征,机会难得、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黑沙滩</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驱车从火山口来到岛的西海岸,目的地是黑沙滩。世界上有黑沙滩的地方不多,这种景观是大自然的杰作,此景观是不容错过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黑沙滩,这里海边长满了高大的木麻黄,人们在树林下打沙滩排球或休憇。</p> <p class="ql-block"> 黑沙滩的形成过程非常巧妙:火山的熔岩顺流而下,遇到海洋迅速冷却后形成细小的熔岩颗粒,然后积聚成一片沙滩。这里是全球最大最美的黑色海滩之一,沙子主要成分为玄武岩和橄榄石,细腻松软,在阳光下呈黑色兼橄榄绿色。</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海水呈蔚蓝色,海天一色,浑然一体,美暴眼球。今天恰逢周日,海滩挤满了晒太阳和游泳的人。</p> <p class="ql-block"> 来自欧洲的游客喜欢日光浴,因为生活在欧洲享受晒太阳的时段太短,欧洲白人他们不以白为美,而是以黑为美,他们总想把自己晒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圣丹尼国际机场</span></p> <p class="ql-block"> 6月3日上午我们来到圣丹尼国际机场,10:10将乘坐法国奥斯特拉尔航空公司UU611航班飞往马达加斯加共和国。</p> <p class="ql-block"> 在留尼汪3天的游览,让我们见识了大自然的圣殿玛法特冰斗和萨拉济冰斗,观赏了萨布勒高原、科麦松火山口、富尔奈斯火山等罕见的自然景观,还游览了圣丹尼首府的市容市貌以及著名的黑沙滩等景点。留尼汪它用火山、冰斗、峭壁、海洋、瀑布群、黑沙滩、热带森林的壮丽与多姿颠覆了人们对这个海岛的原先认知;文化给予留尼汪一个多样性的标签,尊重和包容使得不同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在这里和谐共存,她成为人们称赞的一个包容和谐的岛屿;作为一个法国海外省的留尼汪,她享有法国公民的待遇,人民的收入是非洲中最富裕的,让人们刮目相看。再见了!一一留尼汪,但愿留尼汪人的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