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的担当

林樵

<p class="ql-block">  刚进苏峪口,就看见近旁的石崖顶上兀立着一只岩羊,腿壮如牛,角弯似弓。总以为是景区为宣传做的雕塑,没想到那羊一下子活过来了,箭一般射了出去,转瞬间就由一只跑成了一群。</p><p class="ql-block"> 岩羊被称为山崖上的舞者,直立的悬崖峭壁上只要有一蹄之棱,它们便可借力腾跃,向上一跳可达三米,向下纵身一跃可达十数米而不会伤身。它们像是这大山的探哨,天马行空般飞奔而去,不知是为了掩藏什么秘密还是向大山报告有人进山的消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两边的山坡上几乎是等距离地长着些灰榆,似是谦让着留出了各自活命的一方天地,唯有两峰之间的沟渠里树稍密一些,蜿蜒着把一线绿的信号送上峰巅。</p><p class="ql-block"> 贺兰山的石头是直立的,好像每一块直立的石头都是一个活着的生命。叠罗汉一般一个攀上一个的肩头,那是在探望山外的消息、还是要将这山内的秘密传向山的外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别处的大山给人感觉到的巍峨雄伟,伟岸挺拔;那么贺兰山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隐忍,坚毅。越往高处攀登,这种感觉越甚,几乎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世纪坛台基上的石层人字形排列,疏密有致,犹如人工。而接近兔儿坑的垭口,麻片石则如黑金的书页,阳光下熠熠发光,仿佛风一吹便能掀动。而这石块无论大小、石缝无论宽窄其间都有草木生长,那根像摸索生路的手指,在每一条缝隙里抠取生命的养分。有句话说,山高人为峰。贺兰山则是,山高树为峰。</p> <p class="ql-block">  如果将贺兰山比作一个人,那么你知道它承受了多少灾难吗?首先它的诞生就是多灾多难,它曾在一片汪洋大海中四出三没,直到距今8000万年时才在地质构造运动中一举升起,奠定山势,傲立苍穹。在大西北众多的名山大川中,贺兰山只能算是一个小兄弟,主峰敖包圪垯海拔也才3556米。但它却深刻影响了大西北乃至整个中国的历史地理格局。地理学家说,它是黄河的向导,因为当从青藏高原一路奔腾而来的黄河,到了甘肃、宁夏的交界处的时候,眼前一片开阔,东侧的银川平原平均海拔在1010米—1150米,而西侧的阿拉善高原平均海拔却为900米—1400米,最低处只有740米,如果不施加其它变量,水往低处走的本性就会使黄河一头撞入西部沙漠。这时候贺兰山及时出现在沙漠的东部边缘,“像一道高墙,又像一位向导,给黄河以及时的引导”。这一引导对于中国,对于中华文明极其重要,因为这一挡,使黄河向北,然后绕了一个大湾,从黄土高原进入华北平原,成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贺兰山对于整个大西北来说,它是最鲜明的地理坐标,是综合地理的枢纽。黄河、沙漠、长城、气候、地理格局、历史走向等等,都与它交织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兔儿坑”是贺兰山巅的一个山坳,它不能给你一个贺兰山的视野,但却能使你静下心来。这里青松环绕,山风回荡,腐殖质和松针发出了一种特有的香味,有一丝丝土蜂蜜般的沉郁的甜、还有一点淡淡的土腥味,让人会莫名地产生一种想躺在这松树下、躺在这游人用石块筑起的敖包旁,睡一觉的欲望。似乎,睡一觉,在梦里,你就会得到这贺兰山的全部秘密。那岩羊,那山的精灵,会在这林子的深处给你以启迪。</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中国的各个大小名山中,几乎没有一座山像贺兰山一样,一直承受着战争的蹂躏。贺兰山是草原与荒漠、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文明的交界,是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两千多年战火不断的交战之地。游牧民族占领贺兰山,在栖息休养的同时,能在无险可阻的情况下,直扑向南,对中原王朝形成巨大威胁;农耕民族得到它,不仅可以安家扎根,还完全可以一手拿锄、一手拿剑,将中原王朝的势力开拓至更西更北的远方。所以,从秦代开始,贺兰山一带一直铁蹄往复,兵燹叠加。唐朝叶韦蟾有诗曰: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骑铁衣鸣。</p><p class="ql-block"> 《唐书·通典》解释:贺兰山峰峦苍劲,青白斑杂,远望如驳马(意即杂色的马),突厥语称“驳马”为“曷拉”,“贺兰”即为“曷拉”的汉语译音,贺兰山由此得名。这说明贺兰山至少在唐代以前还是森林茂密,深山隐映,万木葱茏。宋朝与西夏割据时,贺兰山的森林开始遭到大规模破坏。西夏建都于兴庆府(今银川市),在贺兰山屯兵五万,一方面大肆砍伐森林,建造营房,制作兵器;另一方面役使数万民众深入贺兰山中砍伐林木,以筑城池。并把贺兰山当作皇家园囿,亭榭台池逶迤数里。到明万历末年,贺兰山东坡的森林绝大部分已被砍光,出现了“陆各变迁,林莽变迁,樵猎蹂践,浸口成路”的景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贺兰山遭受的人祸不仅有头顶的铁蹄往来火石相击,还有心中那燃烧了三百多年久扑不灭的地火,它像毒蛇的信子一般,昼夜吞噬这大山的心脏。贺兰山地质历史长达20亿年,从一片汪洋变成一座耸立的山脉的同时,也蕴藏了众多的矿藏资源。公元1272年,马可·波罗在贺兰山北部发现了一种“会燃烧的黑色石头”,这就是煤。而贺兰山汝箕沟的煤炭,是全球罕见的侏罗纪无烟煤,被称为:“世界煤中之王”。自清朝便已有开采,对外销售欧美十多个国家。由于过往的煤矿行业野蛮生长,没有规范、毫无章程的开采使得贺兰山被过度挖掘,造成更大的山体空间,大大增加了煤炭与助燃物的接触面积。采矿区因此支离破碎,裂缝众多,空气自然就能见缝插针地进入地下,当煤与氧气的接触增加,这就助长了煤炭的自燃。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上世纪90年代,贺兰山区中小煤窑到处乱采,老火区加剧发展,新火区不断产生,多因工人井下取暖或地面火未熄所致。也就是说,这些区域并非是天然的火区,而是人类自己胡乱开采,不进行维护造成的。这些火区以每年14米至16米的速度向周边蔓延,火点最深已达280米。尽管国家和宁夏近年来采取了关闭煤矿等一系列措施,但贺兰山的煤炭自燃之火至今仍未能彻底扑灭。相关调查报告:2021年,汝箕沟矿区仍有未熄灭和新增火区共18处,影响面积470多公顷。粗略估算,年烧损“太西无烟煤”约115万吨,直接经济损失约10亿元。更让人担心的是,汝箕沟矿区的5处火区与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重叠,面积约103万平方米,对整个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修复、动植物生存环境等造成了严重威胁</p> <p class="ql-block">  关上手机中的百度,再望向兔儿坑两侧的山崖,正午烈日下,崖壁上斑驳的色彩便像蔓延的火苗般更加刺目。</p><p class="ql-block"> 返程时时又遇见一群下山饮水的岩羊,善解人意的摆渡车师傅看我们都拿着相机,特意把车停在路边说:“快下去拍吧,现在正是哺乳期,它们胆儿大着呢。”处在青草溪水边的岩羊,离开了峥嵘的石崖,家畜一般温顺了许多,反而缺少了一种野性的美。拍完照,我们心满意足的回到车上,师傅意味深长地说:“现在岩羊的生活好了。它们的生活好了,我们的生活就也好了。”</p> <p class="ql-block">  有学者认为:其实贺兰山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融合的大舞台。贺兰山在古代是玁狁、戎狄、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战乱时期他们与中原王朝的征战讨伐不断;和平年代各方和睦相处,经济上相互促进,文化上相互渗透。公元646年九月,唐太宗由长安来到贺兰山下的灵州(今灵武),与漠北诸部首领近千人会盟。因此中原和边地民族之间的隔阂大大减少,各民族之间的广泛互补和血肉融合得到了空前增强。从此,在宁夏平原及整个河套地区,人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关于民族的新代称“唐人”。汉民族吸收游牧民族尚武善战之优长、各游牧民族吸取汉民族尚礼好学之风气,彼此相濡互化、互鉴交融,推动着中华民族发展壮大。这一切都离不开贺兰山的“牵线搭桥”,尽管他默默不语。</p> <p class="ql-block">  日暮时分,我们特意来到银川市的览山公园与贺兰山作再一次告别。览山公园是银川市民的公共阳台,东可望百姓烟火,西可观贺兰落日。坐在公园的台阶上,看着夕阳徐徐降落在贺兰山的背后,云缝间光芒四射,巍巍高山犹如一匹扬鬃飞奔的烈马,仰天长啸。</p><p class="ql-block"> 水天相映,贺兰无言,历史作证,古人有诗:“西北天谁补?此山作柱擎。蟠根横远塞,设险压长城。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曾从绝顶望,灏气接蓬瀛。(《咏贺兰山》清代胡秉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