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风雨路 翰墨走丹青——画家张子威的艺术人生

寒風

<p class="ql-block"> 自古寒门出学子, </p><p class="ql-block"> 唯有致勤方始成。 </p><p class="ql-block"> 人生风雨无限路, </p><p class="ql-block"> 天地全在变幻中。 </p><p class="ql-block"> 1949年6月5日深夜,离湘乡县城北60多公里处的壶天村,一处小屋内,一声男婴的啼哭,打破了寂静的夜空。这个小生命的到来,给全家带来了无尽的喜悦与希望。这个孩子,名叫张子威。</p><p class="ql-block"> 幼年的张子威,聪明伶俐,生动活泼。与其他孩子相比,他对草、木、虫、鱼、飞禽走兽,好像对美术有着与生俱来的尊崇,特别喜欢用树枝在地上画来画去,开始时,画人、画山、画水,慢慢的画水中的鱼、地上的虫子、天上的飞鸟等。其他的孩子们都在嬉戏打闹,他却盯着花草、树木、飞鸟、虫鱼等,凝神注视,在地上不停的比比画画。慢慢的,他在地上画什么像什么,经常引得其他孩子争相观看。</p><p class="ql-block"> 不久,他的这些兴趣爱好,引起了大人们的注意,大家都称赞他为“小画手”。然而,他的父母却不以为然,感觉这仅仅是他的爱好而已,没有丝毫去培养他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转眼到了七岁,张子威已经有了一个两岁的妹妹,张家又多了一张嘴,生活更处困境。这天,在外面玩耍的张子威,看到其他的同龄小朋友已经都上学了,他回家问母亲:</p><p class="ql-block"> “怎么我还不去上学?”张母这才如梦初醒:</p><p class="ql-block"> “哎呀,我们只顾忙家庭生计,把我们威伢子的上学事情忘了。”马上带着他去学校报名上学。</p><p class="ql-block"> 在学校里,除了学习之外,张子威只要有纸,哪怕是一张废纸,拿起铅笔就画,看到别人有连环画,他借过来,就在纸上进行临摹。这样,他不停的画呀画,同学们看了他的画,都感到非常惊奇,说他画的与连环画上的一模一样。</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美术课,老师看了看他画的画,就问道:</p><p class="ql-block"> “张子威,你小小年纪就画得这样好,是不是师从过专门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张子威回答:“没有,我只是喜欢照着连环画上画的。”</p><p class="ql-block"> 好奇的老师又询问了他的一些家庭情况后,把他拉到讲台上,要他在黑板上画一幅画给全班同学欣赏。小小年纪的张子威,眯缝着眼睛问老师:</p><p class="ql-block"> “老师,要我画幅什么图?”老师也成心要考考他:</p><p class="ql-block"> “就随便画一幅。哎,仕女图怎么样?”</p><p class="ql-block"> 谁知张子威心里可高兴了,这样的画我画过多次!他拿起粉笔,随手就画了起来。不到几分钟,一幅栩栩如生的仕女图就跃然在黑板上了。美术老师惊呆了!看那仕女图:身着汉服的年轻女子,头戴高耸厚实的白色驼毛风帽,身披宽松拖地的白色驼毛斗篷,怀抱琵琶,貌美如花。老师问他:</p><p class="ql-block"> “你这是画的谁呀?” 小小的张子威摇摇头:</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随便画的。这样的画我仿照连环画画过许多。”老师告诉他:</p><p class="ql-block"> “你这画的是昭君出塞呀!真是个小画家,小小年纪就画得这么好!”</p><p class="ql-block"> 从此,学校的墙报、宣传栏等大部分图刊作品,都有他的画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1年,12岁的张子威小学还未毕业,本应继续学习,但因家庭生活的困难,使父母作出无奈之举,让张子威缀学。这样,小小年纪的张子威就休学帮父母干起了农活。</p><p class="ql-block"> 然而,张子威并没有由此而中断他的作画兴趣。严寒酷暑,没能停止他作画的双手,饥饿病痛,也没能终止他对美术的追求。他把画画当作了生活的组成部分。只要有空余时间,就随手拿起铅笔,在废纸上、在地上、在墙壁上画花鸟虫鱼,画菩萨。家里的所有墙壁,都成为了他的画展场地。由于受到美术老师的指点、启发,他为每幅画都要写上题字或题词,不知不觉,他的书法也有了很大的长进。</p><p class="ql-block"> 1963年,14岁的张子威俨然是一个成年人了,为家庭生计,什么重活脏活都与大人一样承担,即便如此,他对绘画艺术的向往也从没中断过,经常在梦中画画涂涂。</p><p class="ql-block"> 一天深夜,张母一觉醒来,发现张子威提着煤油灯走进了堂屋,她问道:</p><p class="ql-block"> “威伢子,本来看到你睡觉了,怎么又起床了?”张子威回答:</p><p class="ql-block"> “妈,我刚才在睡梦中,一位老爷爷拿着画笔给我写了几句话,我反复读了,虽然不是太懂,但对我很有启发,我要把它记下来。”</p><p class="ql-block"> 张母很是惊讶:“威伢子,这是仙人在指点呀!”张子威赶忙回忆梦中老人对他说的话,一字一句写下來:</p><p class="ql-block"> 布画巧构思,主题莫偏移。</p><p class="ql-block"> 线条是框架,曲直有生气。</p><p class="ql-block"> 明暗交错好,色彩显魅力。</p><p class="ql-block"> 远近高低异,疏密亦相宜。</p><p class="ql-block"> 主题加陪衬,留白有神意。</p><p class="ql-block"> 勤学加苦练,功到自然成。</p><p class="ql-block"> 张子威反复的读这些句子,有些是似懂非懂。第二天,他跑到学校,找到当时的美术老师,向老师请教。</p><p class="ql-block"> 热心又爱才的美术老师很是惊讶:</p><p class="ql-block"> “这是谁告诉你的?这是画画的基本原则呀!比如说,远近、高低、疏密、留白、主题、陪衬等,都是在画画时特别要注意的。艺语中有:空处能跑马,密处不透风,就是指疏密留白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最后,美术老师又感叹的说:“你悟性这么高,应该还要多读点书呀!”</p><p class="ql-block"> 这样,在美术老师的指点下,张子威对画画艺术又有了更深的感悟,慢慢摆脱了临摩的束缚,逐渐的走入了构思与创新的深度海洋。</p><p class="ql-block"> 慢慢的,张子威在当地也已经是小有名气了,远近的街坊邻居都来找他写对联、画屏风,还有村里的一个油漆匠人,专程来请他给自己画大床雕花镜画。当然,这些都不是白写白画,不管是一幅画、一幅对联,都是五角钱一幅。那时五角钱,可以买差不多7两肉或一斤鱼了。这样张子威将这点钱作为家用补贴,一家人也非常高兴。</p><p class="ql-block"> 1964年,15岁的张子威向父母提出要继续上学。那时,张子威又有一个弟弟出生了,虽然家庭生活更加困难,但父母经过反复考虑,还是决定让他继续上学。这样,张子威在继续完成一年的小学后,顺利考上了初中。</p><p class="ql-block">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p><p class="ql-block"> 1968年,已满19岁的张子威,临近初中毕业,这时,文化大革命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张子威所在的班级,同学们连毕业证都没有拿到,便自行拆散了。这样,没有初中毕业证书的张子威,回家当上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p><p class="ql-block"> 凭着对美术与生俱来的尊崇,张子威每天干完农活,还利用空余时间坚持画画。也要感谢那个特殊的年代,给予了张子威造就画画锻炼的的机会。那时,家家户户要画伟人像、写红忠字、写伟人语录、写对联。张子威欣然接受大队(现在叫村)交给的政治任务,去写、去画,后来还接受了周边几个大队同样的任务。这样,张子威在当地公社(现在叫乡)已经很有影响了。</p><p class="ql-block"> 随着生活与年龄的增长,经过不断的深思、琢磨,使张子威思维更加成熟,对美术的追求与探索更深、更广,慢慢从无边无序的艺术海洋中,瞄准某处的仙山琼阁,无暇无顾,坚定向前。这,为他后来的独特画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1970年冬天,国家为增强国防实力,加速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大规模开展了三线建设。张子威经大队安排,也随着农民大军,走上了三线铁路建设的行列。开始时,和大家一起挑土方、撬石头,从早到晚,汗水淌背。</p><p class="ql-block"> 后来,工程连部根据他的美术专长,指定他专搞宣传栏的工作。这样,张子威在三线建设半年多的时间,他所在的工程连部,所有大小宣传栏的字、画,从设计布局到书写,都是他一人承担。他特别的讲究内容的丰富与美观效果,所有人看了他的书法与画作后,都是赞叹不已。</p><p class="ql-block"> 1971年秋,壶天煤矿来人到壶天公社招工,指定要招有美术专长的张子威。壶天公社刘治保主任早知张子威的情况,当即表态:只要煤矿愿意接收,我们就放行,我这里完全没有问题。</p><p class="ql-block"> 当时壶天大队有个别负责人不同意,但大队书记于心不忍,最后盖章放走了张子威。张子威本人都没有料到,煤矿招工负责人花了很大力气,排除重重阻力,先后一年多时间才解决好张子威的招工手续。后来大队书记对张子威谈起了此事说:“是我实在不愿意埋没了你这个人才啊!”</p><p class="ql-block"> 于是,22岁的张子威成为了壶天煤矿的体制内工人。当时,煤矿的领导安排他到井下一线掘进队作业。张子威感到,自己从一个农民变为一名工人,是多么的难得,应该很好的珍惜。因此,张子威非常努力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1972年10月,张子威被湘潭地区煤炭局借调去攸县煤矿帮助搞阶级教育展览馆。张子威一接手,根据文本内容策划布局,大标题、小标题、主题画、插画、内容抄写、整体布局等,不分白天晚上,加班加点,三个月就圆满完成了任务。任务完成回壶天煤矿不久,被调到工会专搞宣传工作兼放电影了。</p><p class="ql-block"> 1978年,国家改革开放后,所有学术界的才华学子,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那时,美术界的人士经常会聚、交流。这样,张子威结识了湘乡美术界的许多名流,如唐映南、朱训德、罗尔纯、傅真忻、罗秋琼、王海松等等一大批艺术家,这对张子威后来的画风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张子威,这颗含苞待放的艺术花朵,得到了久违的雨露阳光,蓬勃而发了。</p><p class="ql-block"> 1982年12月,张子威从壶天煤矿调入湖南铁合金厂工作。这样,张子威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参与湘乡市美协的大量学术活动和美术作品展览活动。从此以后,张子威犹如来到了画苑冠冕之地,他的美术造诣更是辉光日新了。</p><p class="ql-block"> 1986年,张子威在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学习了半年。半年时间虽短,但他在美术领域更加拓宽了知识面,对学术的理解更加深入,对美术领域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有了更深的掌握,在学科素养和专业能力方面得到了更高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自此,张子威在美术领域,就像苍鹰进入到了广阔的蓝天,追逐着自己无拘无束的自由。他的一批又一批画作,一次又一次进入了国家、省、市美术大展,入编全国性大型画集,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刊物上发表,并有多篇作品获奖,以及被多家文博机构和国内外收藏家收藏。</p><p class="ql-block"> 然而, 与大多数事业有成的人一样,在攀登事业高峰的过程中,也许会碰到事业的瓶颈,突然不前,张子威也一样。此时的他,觉得自己的作品,与大多数美术界人士一祥,落入了俗套,没有自己的特色。要怎样才能冲出俗套的重围呢?张子威陷人了苦苦的思索,久久想不出可行的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天,张子威为散散自己疲倦的心,回到了壶天镇自己的老家。</p><p class="ql-block"> 夜晚,乘着月色,张子威来到了池塘边,望着晚风吹拂下波光粼粼的水面,挤满了大大小小的荷叶,有的漂浮水面,有的悄然独立,虽然参差不齐,但却错落有致;还有那朵朵莲花,亭亭玉立,白色、粉红色等多种色彩的花瓣,在娇羞欲语、盈盈欲滴之中,散发着阵阵馨香……</p><p class="ql-block"> 张子威猛然醒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的这种不染尘埃的纯洁,这种世外桃源般的清新脱俗,这种在静观而心醉之时,使人灵魂得以栖息,心灵得以净化的神奇,这种美、这种纯洁、这种花中仙子,不正是我们所仰暮和追求的吗?我,要以我的画笔,来向人们展示它的这种纯洁无瑕之美!</p><p class="ql-block"> 然而,张子威也深知,国内美术界也有许多的画荷圣手,如齐白石、潘天寿、黄永玉等,如果照他们的路子走,又会使自己陷入艰难惟渥的瓶颈之中,唯有另辟蹊径才是出路。</p><p class="ql-block"> 张子威经过苦苦思索,决定画荷用工笔重彩,殊不知,这是美术领域中的独门枪法啊。</p><p class="ql-block"> 自此,张子威犹如一只冲出厚重云层的战鹰,一下子进入了广阔的天空。</p><p class="ql-block"> 工笔画,是中国最古老的绘画技艺,是一种极为细腻精致的绘画过程。作画时,工整严谨、步骤繁细、画面清新、耗时耗力,作画者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苦痛。出生于农村的艰苦环境,成就了张子威具有静如止水、乐此不疲的心境,使他在作画时,能把自己在生活中所经历的磨炼,在磨炼中铸就的真诚与执着融入其中。</p><p class="ql-block">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光是对艺术精益求精的追求,还要对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善于把人真、善、美的道德与精神,在艺术作品中扬显而出。而张子威的一幅幅荷花工笔重彩画,就显示出了这么一种境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欣赏张子威的荷花图,使你有着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不管是三花五叶的小幅,还是千花万叶的大场景,不管是残叶翻卷,还是花技摇曳,都是千姿百态,尽显荷塘的原始生机。</p><p class="ql-block"> 如他的春天荷花图《满池清香》、《白莲》、《荷池清色》等作品,那种蓝天下、碧水中袅袅婷婷的荷花,表现出了生命的力量和自然的美好,在“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的意境下,使人感受到一种高洁、清雅、纯朴的情怀。</p><p class="ql-block"> 他的夏天荷花图《绿波映红》、《绿色家园》、《红荷》等作品中,伴有青蜓、翠鸟、鸭子、虫、鱼及各种水草等,展现了荷花的清秀美丽、清新脱俗的特点,使你在“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菂重”的情境下,感受到人生恬静而纯朴的情怀,让人沉浸其中,忘却尘世的忧烦。</p><p class="ql-block"> 他的秋天荷花图《秋荷夕照》、《梦里秋荷满池塘》、《秋塘晚风》、《莲塘霜鹭》等作品中,显现出明显的季节特性:荷叶上的虫咬痕迹,还有群鸭嬉水、鹭享秋凉等的陪衬。除此之外,那种荷叶在秋风中若仰若俯、似显似藏的姿态,表现出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使人在欣赏时,不知不觉的走入到了“虽无夏日繁华景,却有秋光别样奇”的情境之中。</p> <p class="ql-block">  张子威所走过的艺术历程,可用一句话“霸得蛮”来概括。他从事工笔画创作时,己年近四十,那时的他,在一个十多平米的空间里进行艺术创作,白天上班,晚上画画,凭着工笔画那种气质,静下心境,耐住寂寞,一笔笔勾勒,一层层渲染,一幅幅的素宣,化为了古意盎然、生气飘逸的画作。</p><p class="ql-block"> 2006年10月,张子威工笔画展在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举办。画展由湖南省美协艺委会、湘潭市文联、湘潭市美协共同举办,时任<span style="font-size:18px;">省文联主席陈白一,亲自为画展书写标题。开幕式非常隆重,相关领导和</span>观众,共有500多人参加。随着一股股清香扑鼻而来,观众一片赞扬声,这次的画展效果超乎寻常。</p><p class="ql-block">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现在的张子威,已经是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原湘潭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原湘潭市花鸟画家协会理事、原湘潭市中国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原湘乡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现湘乡市美术家协会顾问。辞条入篇《中华名人录》、《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p><p class="ql-block"> 张子威,他以一幅幅工笔重彩的荷花图,打下了一片天地,拥有了无数的观众,享受着丰收的喜悦。但他永远不会满足,永远朝着新的目标进发。有诗为赞:</p><p class="ql-block"> 画心深处隐仙才,</p><p class="ql-block"> 灵动随笔意中来。</p><p class="ql-block"> 游戈翰墨丹青手,</p><p class="ql-block"> 万般变幻笔端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8.1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