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遇图书馆

贾春花

<p class="ql-block"> 幸遇图书馆</p><p class="ql-block"> 文/贾春花</p><p class="ql-block"> 有句话说“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而我想说“图书馆是我最好的朋友”。</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一年,我调到小县城的图书馆工作,从此结束了我借书、买书的岁月。和图书馆的书相伴度过了我三十多年的工作生涯。</p><p class="ql-block"> 自一九八0年从农村来到小县城后,我不知多少次奔走在去县工会图书室、县文化馆图书室借书还书的路上,后来经济条件好点,便经常到新华书店买书。</p><p class="ql-block">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一九八六年,文化馆的图书室正式从文化馆分离出来,成立了县级图书馆,我于一九九一年调入图书馆后,它已初具规模了: 成人阅览室,儿童阅览室,综合型书库。由于是新建单位,各种配套设施及管理制度也正在逐步完善中。</p><p class="ql-block"> 正式接管图书馆书库工作后,面对着一架又一架散发着油墨芳香的书,整整齐齐地恭候着爱书人的眷顾,我内心那份兴奋与激动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从此,我的工作就是与这些书为伴,我的职责就是: 一方面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让它们免遭水、火、尘、潮、晒等灾害的侵蚀,保证每一本书及时分类入库上架,检查外借书籍破损情况并及时修补,另一方面,为来馆借书的读者寻找或推荐书籍。为了进一步熟悉业务,利用便利的条件,我阅读了大量书籍,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读者,我会及时、准确地推荐最适合他们的书,同时,图书馆也极大地满足了我的兴趣爱好,从随时可以浏览的报纸、杂志、小人书,到需要静下心来完成阅读的那些中外经典名著,都成了我阅读的内容。图书馆教我走上了自主阅读,广泛阅读的道路,我成了图书馆最忠实的读者了,沉浸在书海中,足不出户,能游历世界万水千山,名胜古迹。能纵横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诗境,和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来一次亲密接触,所有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或者是金戈铁马的滚滚红尘,都会在书中一一展现出来。我读路遥、贾平凹、陈忠实的小说,感受大时代历史进程与平凡人艰难的人生道路,我读历史,认识了文化哲学大师朱熹、张栻、王明阳,启蒙思想家魏源,军事家左宗棠,学者政治家曾国藩以及教育家杨昌济等等的影响中国历史的伟大人物,他们让我震撼,让我肃然起敬!无论跨越了多久的时空,仍能让读者如饥似渴地沉醉其中,这就是经典不朽的魅力所在。</p><p class="ql-block"> 在读书过程中,每每看到自己欣赏的词句,便摘抄下来,收集的多了,在电脑上整理成《读书笔记》,打印成册,直到现在,我还在经常翻阅这些珍贵的资料。</p><p class="ql-block"> 我还时不时把书带回家跟孩子们一起分享,潜移默化中,我的两个孩子也爱上了阅读,记得我儿子上小学的时候看完我带回的《十万个为什么》后,写了读后感《双黄蛋形成的原因》的小作文,我看了感觉写得有模有样的。不断更新的图书让我的孩子们一有空就是看书,还一起讨论书中人物故事,我的图书馆工作,让孩子们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里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以至于他们后来读书都选择了文科,阅读的良好习惯,不知不觉中转化成一种素养和知识积累,让他们在学习、工作中游刃有余,这也许是书籍这些朋友帮的忙吧。</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有幸在三十多年的工作期间,每天能够徜徉在图书馆里,呼吸、吮吸着书的气息,享用着丰富的精神滋养,养成了我豁达、开朗,爱独处的性格,也让我学会了包容,忍让,与人为善,学会了负责任,有担当。风风雨雨几十年的人生路上,难免有这样那样磕绊和不甘,情绪往往很激动,但只要回到图书馆,捧起一本书,情绪就会得到安抚,心灵就会安静下来。</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工作,我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其间我共整理出两册《读书笔记》以及剪报书十多册,这些都成了退休后偶尔写一些小文章的最好参考资料。回望我的人生,很庆幸,与图书馆相遇,是书籍的长期陪伴,带给我不断学习不断成长这样的人生。爱看书,是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图书馆工作让我这一爱好得到了满足,我庆幸自己在这里成长,又在这里慢慢变老,感恩与书共处的岁月,感恩图书馆工作的日子,让我享受着跨越时空的,来自书籍里智慧与思想结晶的馈赠。与图书馆结缘,与书相遇,是我今生最大的幸运。</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