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皇宫博物院2024.8.12.长春

东尼

<p class="ql-block">伪满皇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光复北路5号,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该博物院的前身是民国时期管理吉林、黑龙江两省盐务的吉黑榷运局官署,总占地25.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伪满皇宫博物院不仅是一个展示历史的场所,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通过丰富的展览内容,如‌溥仪的生活用品、珍稀文物以及历史照片等,全面展现了伪满洲国时期的历史文化风貌。</p> <p class="ql-block">伪满皇宫博物院的主要展览包括伪满洲国宫廷旧址、伪满政治与经济、伪满文化与艺术、伪满民众生活等方面。博物院内有包括‌缉熙楼、‌勤民楼、‌同德殿等在内的50个伪满宫廷原状陈列,以及2个大型基本陈列和3个专题展览。此外,还举办了33个临时展览,在中国国内巡展17次,并出国展览11次。博物院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包括伪满宫廷文物、‌日本近现代文物、‌东北近现代文物、‌民俗文物以及近现代有代表性的‌书画、‌雕刻等艺术精品。</p><p class="ql-block">伪满皇宫博物院以其多重内涵和独特价值,成为中国近现代殖民文化的典型纪念地和警示性教育基地。2007年5月24日,伪满皇宫博物院被评为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2009年5月21日,被评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3年5月16日,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5月18日,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18年10月11日,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同德殿</p><p class="ql-block">是一座专为“满洲国”皇帝溥仪建造的,集办公、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具有临时过渡性质的皇家宫殿,主要供皇帝国事活动及内廷娱乐之用。</p> <p class="ql-block">缉熙楼</p><p class="ql-block">是溥仪及其“后妃”的寝宫,原是吉黑盐务缉核处办公楼,复建于1928年,建筑面积1325平方米,是一座二层砖木楼房。“缉熙”二字取自《诗经》:“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有“继承先祖康熙和敬仰光明”之意。</p> <p class="ql-block">怀远楼</p><p class="ql-block">作为溥仪祭祀祖先的场所,1934年建成,建筑面积1483.69平方米。溥仪取《中庸》中:“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句中“怀”“远”二字命名,意在怀念和感恩于列祖列宗,相当于北京的太庙。建筑内部除奉先殿外,还有尚书府,侍从武官处和清宴堂等。</p> <p class="ql-block">兰花御纹章</p><p class="ql-block">是伪满皇帝溥仪的“皇室”家徽,由日本人设计,取意于《周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以此象征日“满”亲近如一体,成金兰之交。</p> <p class="ql-block">所展文物,如今看来不足为奇,而在那个时代,一度曾是“皇权”的象征,使用了当时稀有材料,通过精巧设计和精致的工艺,打造成精美的器物,代表了二十纪三十年代世界工艺走向以及权贵阶层的流行风尚。</p> <p class="ql-block">1908年三岁的溥仪在慈禧的指定下继承了皇位,年号宣统;1912年辛亥革命胜利,被迫退位,内享小朝廷待遇;1917年张勋复辟,二次登基,12天后下台;1917年-1924年,也许是溥仪最像皇帝的几年,有帝师的教导,乳母的陪伴,宫女太监的伺候;1924年被冯玉祥驱逐出紫禁城,开始了辗转流离。</p> <p class="ql-block">在抚顺战犯监狱溥仪写出了《我的前半生》雏形,其实是一个悔过书。作者在不同的环境下写出的东西是极为不同的。当时溥仪的身份是面临审判的战犯,所以很多文字难以定义是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还是迫于外界所书写。回顾溥仪的一生,虽然跌宕起伏,不由自主,但比起普罗大众,却是一场尝遍人间百态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1934年-1945年,居于长春伪满皇宫,沦为日本人的傀儡,虽说有“皇帝”的身份,但没有了自由,皇帝的称号都是假象,在此溥仪做了许多愧对家国的事情。1945年-1950年,日本战败,溥仪被苏联逮捕,关于苏联监狱;1950年-1959年,移交中国,囚于抚顺战犯监狱;1959年-1967年,溥仪被特赦,改造成为新中国普通公民;1967年病逝,走完坎坷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爱新觉罗·溥仪</p><p class="ql-block">(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乳名午格,字曜之,号浩然。清朝末代皇帝。清宣宗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清德宗载湉之侄,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是苏完瓜尔佳·幼兰。1908年至1912年,1917年7月1日至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p><p class="ql-block">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岁即帝位,由其父摄政。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仍居清宫,享受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议定的清室优待条件。民国六年(1917年)张勋曾拥其复辟,十二日而败。民国十三年(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废除大清皇帝称号,迁出皇宫。次年在天津继续从事复辟活动。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年号康德(1934年—1945年),所以又称“康德皇帝”。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苏军逮捕入伯力监狱。1950年移交中国,被监禁于抚顺。1959年大赦释出。后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务。1967年10月17日,因尿毒症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先葬于八宝山,1995年迁于清西陵内清崇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p> <p class="ql-block">伪满皇宫博物院,一处承载着东北历史沉重记忆的地方。这里曾是溥仪的傀儡皇宫,见证了日本侵占东北、奴役东北人民的罪恶历史。</p><p class="ql-block">通过这些展览,博物院揭示了日本侵占东北的罪恶行径,以及溥仪作为伪满洲国傀儡皇帝的卖国求荣行为。这里不仅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一个警钟,提醒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p><p class="ql-block">走进伪满皇宫博物院,就是走进一段沉重而深刻的历史。让我们在这里,感受历史的沧桑与厚重,铭记过去的苦难与教训。</p> <p class="ql-block">溥仪一生有着多重身份,也有着多种遭遇。种种矛盾变态的经历,也让他有着矛盾变态的心理。他是皇上,臣下对他三拜九叩,却不给他出宫见生母最后一面;他是男人,却被太监宫女使坏,不能行使男人的权力;他是日本人表面上的叩礼对象,却一直活在监视之下。奇葩的经历导致了他复杂的性格,既可怜又可恨。</p><p class="ql-block">关于末代皇帝溥仪的故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写的《紫禁城的黄昏》,还有八十年代尊龙主演的电影《末代皇帝》。这两部作品有着纪录片的水准,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溥仪的一生</p><p class="ql-block">溥仪,全名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三岁即帝位,历经三个朝代,四次婚姻,五个女人,无有子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