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尤里斯·伊文思1898年出生在莱茵河畔、荷兰最古老的城市奈梅亨,1989年在巴黎走完最后的旅程。伊文思是纪录电影的先驱,与美国的罗伯特·弗拉哈迪、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俄罗斯的吉加·维尔托夫并称四大纪录电影之父。从《茅屋》中11岁稚气的小男孩,到《风的故事》里年近90的白发老人,伊文思这个“飞翔的荷兰人”,在纪录片领域飞翔了80年,足迹几乎遍布全球的每一块大陆。他一生共拍摄80多部电影。</p> <p class="ql-block">伊文思</p> <p class="ql-block">用光影记录,用胶片作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伊文思说:“我第一次看电影,是在我老家奈梅亨的一个广场,那是个流动电影院,就地搭的帐篷,横七竖八摆满了长凳。”电影激活了伊文思艺术的细胞,打开了他创作的灵感。1928年,一部《桥》,奠定了他先锋电影诗人的地位。很难想象,鹿特丹一座静止的铁桥,在伊文思的镜头里,变得如此灵动,充满生气。他说:“大桥象征一个人,就那样站在那里。”静态的桥,被赋予了动感。桥下的水、船,桥上的铁轨、行进的火车、跑动的人,天上的飞鸟、蒸汽,伊文思采用俯拍、仰拍、全景、特写,将所有的一切交织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桥》海报</p> <p class="ql-block">一年后,另一部《雨》,更叫人惊绝。那是部描写阿姆斯特丹雨中风情的电影:天空的雨丝、水面的涟漪、洼地的雨花、屋檐的雨滴、玻璃窗上的雨珠,还有雨中撑伞的行人、水面映照的骑车人倒影、马路上雨水的反光……这是一首电影诗,是一幅法国印象派画,是一卷中国水墨画。晚年,伊文思还这么动情地说:“雨已融入我们中间,这是我们的雨,我们在雨中似顽童般嬉戏,我们比其他国家的人更喜欢雨,滴滴答答,听那韵律……画面是黑白的,但在我看来,是黄色的。”是的,那是记忆里泛黄的点点雨滴。</p> <p class="ql-block">《雨》海报</p> <p class="ql-block">20多年后,伊文思还拍过《塞纳河畔》,同样是一部迷人的电影。“塞纳河就像一个人,流淌着、冲刷着过去,夜幕降临也会加快脚步……她像一面镜子,凝视着你,如果你伤心,她会陪着你,鼓励你……塞纳河不仅是一条河,她是我的爱人,她属于我。”巴黎人喜欢在塞纳河畔逗留,他们或阅读、或沉思、或闲坐、或垂钓、或游泳、或散步、或谈情、或嬉戏、或洗衣、或野餐……人与河相融相合,万种风情里凸显出巴黎这座城市的气质和灵魂。</p> <p class="ql-block">《塞纳河畔》海报</p> <p class="ql-block">自由和正义是永恒的主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伊文思曾经这样说过:“就像一个要飞走的荷兰人……我要寻找更广阔的天空,找到我独属的天堂,我觉得我的天堂不在荷兰……我想找到比那更宏伟的地方。”“飞翔的荷兰人”伊文思,想在世界“飞翔”,他的天堂,就在那最需要自由和正义的地方。伊文思不仅是先锋电影诗人,他本质上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战士。他要记录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他要表达人民的现实诉求,他要表述自己的社会立场。他在苏联、比利时、西班牙、中国、澳大利亚、美国、越南、古巴、智利、意大利等地“飞翔”,拍摄了大量纪录片,用一生实践着他的理想。</p> <p class="ql-block">《英雄之歌》(1933年)是苏联开采煤矿、建设鼓风炉的赞歌;《博里纳杰》(1934年)是比利时各行各业工人罢工的纪实;《电力与土地》(1940年)是美国电气引入农村的故事;《印度尼西亚在呼唤》(1946年)讲述澳大利亚码头工人拒绝为荷兰船只运装武器去印度尼西亚的过程;《十七度纬线》(1968年)描述越南人民抗击美国侵略者斗争的历程。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西班牙的土地》(1937年)。这是一部介绍西班牙内战的电影。美国作家海明威亲自写了解说词并解说。伊文思冒着生命危险来到战场拍摄。海明威曾写道:“正当我们暗自庆幸有这么一个适于观察而又没有危险的地方时,一颗子弹飞过来,打在伊文思脑后的墙上。”同样是战争题材,《四万万人民》一部表现中国人民抗日的纪录片,让伊文思从此和中国结缘。</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的土地》海报</p> <p class="ql-block">爱上中国,不管她处于高潮还是低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伊文思晚年这样回忆道:“在香港,我遇见了孙中山的夫人……她给我讲中国的事情……她说,我不会跟你讲很多‘因为’,作为一名艺术家,你会自己去感知,这里的一切都很不一样,不光指空间和时间,你会看到的,睁开你的眼睛去看,不要做评价。那一刻起,我爱上了中国。我总是追随中国,不管中国处于高潮还是低谷。”《四万万人民》不仅呈现着战争里中国人民的苦难:逃难、死亡,而且把镜头对准了全体抗战的将士,这里有军人、有民兵、有学生、有市民,国共两党的高层人士均有涉及,比如周恩来、朱德,比如蒋介石。这是一部关于中国抗战最真实的电影。</p> <p class="ql-block">《四万万人民》海报</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伊文思在新建立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北京)担任顾问,并于1958年制作了纪录片《早春》。上世纪70年代,伊文思花了18个月的时间,拍摄了大型纪录片《愚公移山》,总长12个小时。《球的故事》是北京第三十一中学围绕学生踢球风波引发的一场讨论;《上海第三医药商店》是讲述卖药买药的故事;《对上海的印象》所展现的浓郁上海背景,勾起曾生活在那个时代上海人的所有记忆。</p> <p class="ql-block">《愚公移山》海报</p> <p class="ql-block">1988年,年近90的伊文思,为我们呈现了他生命中最后一部电影《风的故事》,这部电影也在中国拍摄。影片这样述说:“这位老人,故事的主角……生在一片人们努力征服怒海、驾驭狂风的土地上,他持着摄影机历经20世纪,他目击了我们时代暴风骤雨的历史,从战火中死里逃生的他,90岁,风烛残年之际,向世人展示他所拍摄的一切。”《风的故事》事实上是伊文思的电影自传,艺术总结。在层层沙漠里,老人拄杖踽踽而行,他追寻着风,追寻着他最后的归宿。当大风终于从血红的沙漠上吹起,吹着老人矍铄的眼睛,吹过老人瘦削的面庞,吹散老人苍苍的白发,吹动老人白色的围巾,老人站了起来,在风里扬开手臂。是的,一生都在飞翔的他,还要飞翔。他要飞翔在自己的梦里,飞翔在广阔的天空,飞翔在无垠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风的故事》海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