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到无力

路过

<p class="ql-block">  沉寂的山村,落寞的院落,屋檐下晒得泛黄的沙发上,窝坐着瘦削的老父亲。面朝阳光,双眼微闭,精神萎靡。耷拉着双手,两腿交叉,泥塑一般,一如旁边休眠的拐杖,长时间定格在监控画面中。如果不是周围持续不断的蝉叫鸟鸣,还以为是网络信号卡顿。</p><p class="ql-block"> 经验判断,父亲又生病了。</p><p class="ql-block"> 如若不然,像这样晴朗的天,他断然舍不得花这么长的时间,将自己安放在舒适的沙发里。他的逻辑,农人家的伏天,正是闲中找忙的时候。眼目下有好多摆着的活路,都在等着他呢。几场大雨,田间地头,杂草比庄稼都深;马路边疯长的枝丫,要及时砍掉,免得擦挂娃们的汽车;山上有好几棵干枯的杂木,得拾掇回来烧柴;树林里那些名目繁多的菌子,是吃是卖,总得先采回来呀!山后那几架繁密的五味子,摘回来晒干,应该有好几十斤吧;嗡嗡闹着的几箱蜜蜂,也该采蜜了,盘算着今年有好些亲戚要送;还有房前屋后,退耕还林种下的那一大片白果树,繁茂的树叶儿闻风而动,呼啦啦召唤,也在等待采摘入药……</p><p class="ql-block"> 院子里安装的是人像识别探头。父母年纪大了,身体每况愈下,始终坚持在老家待着。三个儿女或上班,或做工,都得养家糊口,守在乡下照顾陪伴,实在不大现实。只有利用节假日,送药送菜,收拾打扫,来回奔波。平常的照看,判断必须回家与否,就全靠这监控了。</p><p class="ql-block"> 刚装好时,父母亲忙忙碌碌,进进出出,监控跟踪抓拍,手机提示音不断,还不得不设置成免打扰模式。转瞬之间,父母衰颓,疾病缠身,行动迟缓,可叹监控探头,常常被“赋闲”,被静默了。查看老人家一天内在院子里活动的录像镜头,不过寥寥几帧。</p><p class="ql-block"> 拨通父亲的电话,有气无力的,依然是答非所问。不得不放大音量,放慢速度,交流的结果,不外乎:不忙,不饿,不想吃,不买啥,不哪儿疼! </p><p class="ql-block"> 唉,又严重了!于是,驱车回援。照例是咨询加估计,先选定医院,预约挂号。再火速赶回,收拾行装,老父亲虚弱无力,来回四个小时车程,实在是怠慢不得。 </p><p class="ql-block"> 上急诊,抽血,CT,B超,专家会诊。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运动神经受损、前列腺炎症、尿蛋白偏高……又上演一次兵荒马乱的强行入院!</p><p class="ql-block"> 输血、输人血白蛋白,补钙、补钾……病床上骨瘦如柴的老父亲,抓扯着让他丢失尊严的导尿管,空洞无助的眼神,盯着似乎总也输不完的液体,紧闭着的本就少语的双唇,微微颤抖。看着这个笃定的生活在自我世界的倔强的老头儿,一次又一次在医院里受折磨,做儿女的,既心疼又心酸,更多的,是深深的无奈和无力!</p><p class="ql-block"> 父亲出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年少时因家庭“成分”不好,殷实的家业惨遭变故,备受欺凌。在又一次流离失所后,读了一肚子四书五经的父亲,磨平了生活的斗志,遵循自己对“仁义礼智”的理解,将自己禁锢在大山深处。刨弄庄稼,种植果木,几十年来,山村生活的一成不变,终于使父亲活成了现代人眼中的“社恐”。</p><p class="ql-block"> 他不喜欢与外人交流,从不主动融入社会。种地砍柴上街走人户,坚持独来独往,直来直去。他稍稍留心的,是电视里的新闻和科教栏目。谈到国际国内新闻,世界各地风土人情,他都耳熟能详,如数家珍。但对周边琐事,他却漠然置之,乏善可陈。他勤俭持家,信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他常说,树木土地感恩,鸡犬畜生有情,你对它好,它会加倍奉还。最不可信的,是人心。自然辩证法的“怀疑精神”,他倒是用到了极致,对这个世界的刻板偏见“不入局”,始终印有少时的烙痕。后来儿女外出读书,参加工作,也多是缘于母亲的坚持。</p><p class="ql-block"> 不过,他确实勤勉。刚包产到户那几年,靠着地多林多,菌耳、竹笋、藤条、板栗、辛夷花……他把大山的馈赠,确信为是对他勤奋的回报。他的口头禅:“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没生病之前,他始终将自己调节成忙碌状态。即使风霜雨雪,他也在山林路边转悠,顺手完成他眼里的活路,像极了永不停歇的陀螺。</p><p class="ql-block"> 他确实仁义。认识他的人,无一不说他是“好人”。前些年,老家院子里有好几个异姓五保户,捡柴背水,购物求医,都是在他的帮扶下养老归山的。自家的林子里,邻村人老是过来捡拾柴火山珍,他从不阻拦。家里借出去的钱粮,如果不是别人主动送还,他是绝不会开口要的。凡能相助,有求必应,他始终记着小时候受穷时还有人对他好。</p><p class="ql-block"> 他也确实谦虚,甚至到“轴”的地步。他从不在别人家吃饭,即使是生产队的酒席,他也是只帮忙,再饿也得回家吃饭。就是在自家儿女的饭桌上,也“矜持有度”,不主动挑拣自己喜欢吃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他更是节俭,节俭到无以复加,不可理喻。坚持天亮起床,天黑睡觉,不是他的生活习惯有多好,而是天黑了要开灯,要费电。灶门挂着的烧水茶壶,烟熏的黑甲一层层掉落,也舍不得用蒙上灰尘的电热水壶。家里更新迭代好几次的电视机,主要功能是被他用来收听“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p><p class="ql-block"> 他固守着他的理论。每年必须养一头大肥猪,过年了央人杀猪,猪小了瘦了是会被人看不起的。必须养几只老母鸡,都说土鸡蛋营养价值高,得给儿女存着。得看护几箱蜂蜜,不光是蜂蜜能卖钱能送人,关键是“蜜蜂住进勤人家”,那是标配。房前屋后,必须果木成林,抬手能摘樱桃,低头能捡核桃。季节蔬菜,自家园子里必须齐全,农人还要上街买菜,岂不被人笑话?只要不要命,坚决不能住院,吃药不光是花钱,还惯成了一身的懒病。“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说啥莫法吃,那是没吃过苦。农人天天和泥巴打交道,穿着脏点破点,才是农民该有的形象。洗衣服能锻炼身体,不费洗衣粉不费电,用啥洗衣机呢? </p><p class="ql-block"> 跟绝大多数农村老人一样,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思维认知,早已被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所淘汰。好在,儿女们都能理解父亲,早已习惯了他的坚持。这些年来,即使冰天雪地,也得赶回老家帮忙杀年猪。他捡拾的药材,即使卖不成钱,也要开车拉到街上。他最有成就的蜂蜜核桃,乖乖在儿女家的抽屉陈列,不过是变换了储存的位置。他乐此不疲收拾的蔬菜,即使吃不了,也任由他固执地塞进后备箱……</p><p class="ql-block"> 可是,父亲,就像小时候您爱儿女一样,儿女们所有的“迁就”,都是建立在您健康的基础上啊!您如果能吃能睡能说能跑,您想干啥都行!</p><p class="ql-block"> 现在,您生病了,需要人照顾了啊!以前,您坚持不进医院,儿女就根据症状,各种预防药物一大包,一直被放到过期扔掉。现在的您,经常性意识混乱,举步维艰,生活已不能自理。您还是要坚持驻守在老家,活在记忆里,即使乡村人烟日渐稀少,院落日渐凋零,也拒绝入住儿女家,拒绝住院吃药。您让儿女的孝心,不知该往哪里安放。</p><p class="ql-block"> 都说童年可以治愈一生,可是父亲,您是在用一生治愈童年。儿女们该怎样来爱您,去哪里寻找适宜的处方,来解除您潜意识里的心结和壁垒,带您走出时代的阴霾,润泽您顽强干枯的生命,护您余生安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