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清晨杜鹃啼

凌鹰视觉

<p class="ql-block">  甲辰年七月初七,是潮汕民俗“出花园”,男孩女孩虚岁15岁的成人礼。七夕清晨,在老家3楼见到一只雄噪鹃在窗外啼叫不停,又崩又跳,随即拿起相机近距离平视抓拍。</p> <p class="ql-block">噪鹃(英文名:Asian Koel,学名:Eudynamys scolopaceus),是鹃形目杜鹃科噪鹃属的鸟类。俗名: 嫂鸟、鬼郭公、哥好雀、婆好,别称嫂鸟、鬼郭公、哥好雀、婆好,大型的、以果实为主的杜鹃。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雄鸟的亮黑色羽衣与淡绿色的喙,以及它响亮的‘ko-EL!’叫声。分布于印度次大陆、中国南部和东部、东南亚大陆及苏门答腊群岛,部分北方种群有迁徙习性。</p> <p class="ql-block">  李商隐《锦瑟》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p> <p class="ql-block">  崔涂之《春夕》诗:“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子规是杜鹃鸟的别称。</p> <p class="ql-block">  再如李中《暮春吟怀寄姚端先辈》诗云:“庄梦断时灯欲烬,蜀魂啼处酒初醒。”古诗文中把庄生蝴蝶和望帝杜鹃这两种意象对仗出现,多表达一种凄欢、迷离、悲愁、哀怨之情结。</p> <p class="ql-block">  人类任何的感情,在啼血杜鹃精灵面前都显得浅薄。美不是事物的本身,美是美在多情人心灵中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  曾记得小时候,母亲给我们兄弟姐妹讲杜鹃鸟、姑嫂鸟、布谷鸟的故事,还绘声绘色学着咕咕叫;曾记得13年前,我带着儿子回老家,83岁的奶奶亲自主持孙子出花园仪式,左邻右舍的亲戚朋友都来参观学习,热闹了两个白天一个夜晚。如今,母亲大人离开我们一年多了,再到老家,看看祖屋、老屋、祠堂,抚摸一下,物是人非,再难找回逝去的日子,更找不到童真的心。</p><p class="ql-block"> 今天清晨杜鹃鸟到来,唤起了我对亲爱的母亲深深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辉歌在广州晓港公园拍摄噪鹃觅食果实的精彩瞬间。</p> <p class="ql-block">摄影时间:2024.8.10</p><p class="ql-block">摄影地点: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