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眼前的这座小山包即河北唐山市的凤凰山。其最高峰海拔仅仅88米。有的人说曾有凤凰飞落其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也有的人说此山形似凤凰,于</span>是给这座山起名凤凰山。但据记载此山原名叫双凤山,前山似腾空而起的凤凰。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在征东到凤凰城时,发现一座雄山,景致极美,遂率文武大臣游览。在探索山中的凤凰洞时,发现一对凤凰,因此将该山命名为凤凰山。另一种传说则与辽代的一位辽国失势的皇后萧观音及其家族有关。她们在凤凰山上修建寺庙,并铸造铁菩萨,因此山得名铁菩萨山。</p><p class="ql-block">又有记录,凤凰山原名双凤山,在山的西侧刘庄东二里许,原有前后两山,高低错落,如同两只昂首云天、展翅欲飞的凤凰,故人称双凤山。又因山上有铸于明代的铁菩萨一尊,又名铁菩萨山。旧《永平府志》和《滦州志》都有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开平中屯卫建立,大量的外来移民和戍守官兵来此,他们和本地居民一起出资修庙整山,在山顶上建有10层金塔一座,建菩萨殿一座,内塑铁菩萨(铁菩萨毁于1958年大炼钢铁,诚为憾事)。以后,又陆续修建了娘娘宫、僧房,围山还建有墙垣。从此,双凤山僧道云集,晨钟暮鼓,诵经念佛之声不绝于耳。周围百里许的乡民纷纷进山敬神焚香,还愿施舍。至晚清,由于近代工业的发展,唐山逐渐发展成为这一带的经济中心,双凤山一带也逐渐形成盛大的庙会。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和 九月九日重阳节,山周围的空场上,说书卖唱的、卖艺的、卖百货的小贩等出摊设点,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随着英人逐渐控制开滦矿务局,外国人来唐山人数大增,英国人在山的南侧建有一片墓地,当时人称“外国坟”,这里“花木扶疏,道路整洁,富有异国情调。公墓占地不多,但松柏苍翠、薜荔满墙,杂草丛生,令人有超然之感”。</p> <p class="ql-block">此山周围已修建成供人们休息娱乐的公园,叫凤凰山公园。公园入口处有一座7米高的白色凤凰雕塑,是公园的标志,进入大门广场,中央是一组儿童戏水喷泉,过了喷水池沿甬路向北澄湖、游廊曲栏、小桥目不暇接,最后可达公园北门。公园主峰海拔88米,山势挺拔秀丽,苍松翠柏密布。从公园东侧栈道而上凤凰山,可见震后幸存下来的古朴典雅八角重檐凤凰亭依然矗立在山巅,登二楼平台回首瞭望可清楚地看到不远处的大城山及新唐山一览无余。凤凰山顶有一个铁菩萨洞。</p><p class="ql-block">全园划分为登山眺望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游艺区三部分。登山眺望区以凤凰山为主体,是市区制高点。山顶的凤凰亭建于地震前,地震中幸未震毁,震后进行了全面加固整修。亭为八角重檐结构,青瓦红柱,内饰彩绘,既古朴典雅,又活泼秀丽。沿山两侧开辟的石阶蜿蜒登上山顶,站在亭中俯瞰,整个唐山市区尽收眼底,但见一排排的居民楼鳞次栉比、一条条宽阔的马路车行如织。入夜,更是万家灯火,宛如天上繁星,使人对震后新唐山的崛起发出由衷地赞美。山脚四周,建有竹韵亭、朝阳阁、松风亭、烟雨亭等,其造型各具情态,并因地建亭,与周围景物合为一体,与山上的凤凰亭遥相呼应,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p> <p class="ql-block">凤凰山山顶建有一亭,曰"凤凰亭"。据说唐太宗东征高丽胜利班师而曾扎营此地。随征的曹妃病故于此,为了纪念她唐太宗在山顶上修建一座八角亭。</p> <p class="ql-block">该亭在1976年经历大地震虽有裂痕但`依然矗立不倒,也见证了唐山巨变。</p> <p class="ql-block">凤凰山顶部原本来的凤凰亭不是现在的凤凰亭,而是已有500多年历史的铁菩萨。它一路见证了这座城市从明朝修建道观、到清末洋务运动、到开埠、民国、抗日、到唐山解放。曾几何时,人们的精神图腾,从铁菩萨转变为凤凰,从唐山大地震,到改革开放,凤凰山公园伴随着唐山,“凤凰”已成为唐山新的象征。'现在的凤凰亭属于重建,有碑文记载。</p> <p class="ql-block">站在凤凰山凤凰亭上向东北方向瞭望,大城山朝阳市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东南方,高楼林立,新型有朝气的唐山市尽显眼帘。</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顶环视新唐山吾内心被震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