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夏.避暑山西之五:榆次老城.常家庄园

<p class="ql-block">从平遥古城坐火车到晋中榆次1小时,票价14.5元,来这里主要是为了常家庄园和榆次老城</p> <p class="ql-block">常家庄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清代榆次巨商常氏家族的宅院建筑群。清朝时期常氏是有名的儒商望族,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六朝,连续150余年的修建,占地60万平方米,拥有房屋4000余间、楼房50余座、小园林13处,由堡门、堡墙、街道、宅院建筑群、园林、商铺以及街心牌楼、堡池、池桥等组成,是山西规模最大的一处晋商大院</p><p class="ql-block">虽然现在常家庄园的面积不到当年的四分之一,但也比大名鼎鼎的乔家大院大了整整十二倍。</p> <p class="ql-block">在庄园门口遇到了一个实习的小导游,她需要有听众来听她背书,我们需要导游来了解庄园,于是最佳搭档形成了😃😜</p> <p class="ql-block">本应繁华的街道,现在空无一人</p> <p class="ql-block">常氏祠堂,据说是中国北方现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设施最完备、规格非常高的祠堂建筑群。门前的双斗旗杆,家族中只有四品以上的官衔才能享此殊荣 。常家四品以上的官员就达四十六位之多,五位从二品爵位,真的是家族显赫</p> <p class="ql-block">祠堂门前的两座石狮子,一头背着小狮子,另一头嘴里衔着狮子毛球,问小导游是什么含义?她翻了半天手中的小本本没找到,说回去问问老师😃</p> <p class="ql-block">祠堂对面的这座八字形照壁,制作于清光绪庚子年间,上面书写了240个不同形态的篆书“寿”字</p> <p class="ql-block">子孙槐</p><p class="ql-block">清光绪八年【一八八二】 十二世常恰从俄国带回蟠龙槐苗两株 植于祠堂中 .取槐荫子孙之意 此品种当时在国内极罕见 可惜现仅存一株</p> <p class="ql-block">杏园</p> <p class="ql-block">杏 坛</p><p class="ql-block">杏坛 相传孔夫子讲学论经于杏林之下,常氏先人为激励后辈努力学习儒家文化、感悟儒家思想,在杏园的槐荫树下建筑了杏坛。家族长者常常来此不懈地对晚辈们进行教诲,后来便有了“當威梦圣立大志”的故事。杏坛四周为四幅石质浮雕,分别记述孔子“周游列国”“论穆公霜”、“杏坛讲学”“学琴师襄”的典故。</p> <p class="ql-block">杏园影壁</p><p class="ql-block">杏园影壁建于清道光年间,八卦做影壁取道家思想“天人合一、师法自然”之理,正中八卦影壁与两侧四时花墙浑然一体,为不可多得的砖雕精品。</p> <p class="ql-block">这个影壁可是常家庄园的镇园之宝,上面有4只喜庆的狮子,其寓意为事事如意,四世同堂,旁边还刻有寿山石和太湖石,寓意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另外还刻有梅兰竹菊,琴棋书画 ,造型别致,雕工精美,寓意深远</p> <p class="ql-block">听小导游背书很有意思😃,讲的非常细,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导游的🌹🌹🌹</p> <p class="ql-block">这两棵枣树是常家庄园和乔家大院两大家族联姻的见证,这是乔家的女儿带来的嫁妆,现在还枝繁叶茂硕果累累</p> <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回廊亭榭,移步换景,令人流连</p> <p class="ql-block">观稼阁,常家庄园的最高建筑</p> <p class="ql-block">绣楼,常家小姐们居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个海南黄花梨做的桌子,造型精美别致,据说是庄园最值钱的家具。</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是常家的藏宝图,只是上面的文字和图案至今还没有人能破解😃</p> <p class="ql-block">丝绸和茶叶生意让常家走出了山西,走出了国门。在积累财富的同时,也注重子孙的教育,使常家具有商儒并重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跟着小导游一路走来,感受着常氏庄园的建筑建筑之美与儒商文化的深厚底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感谢小姑娘的辛苦付出,请她一起吃了个午饭</p> <p class="ql-block">饭后接着逛,接着讲😄</p><p class="ql-block">石云轩书院。诗书传家是常家的儒商特点 ,在这所常家的私立书院里,有从夏禹到清宣统共42个帝王和慈禧的手迹刻帖、历代书法大家的法帖及清朝诸多名人和常氏家族书法刻帖,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石芸轩法帖</p><p class="ql-block">魏碑破馆阁体匾额用榜书,嘉庆十四年山西太谷隐士杜大统书写,江南名匠程起耀刻石。大规模榜书在乾、嘉年间已属罕见,保留至今堪称稀世珍品。</p> <p class="ql-block">常家家训碑</p><p class="ql-block">“凡语必忠信、凡行必笃敬、饮食必慎节、字书必楷正、容貌必端庄、衣冠必肃整、居处必正静、做事必谋始、出言必顾行、常德必固持、然诺必重应、见善如己出、见恶如己病”</p> <p class="ql-block">从皇城相府,到王家大院,再到常家庄园,一次次地刷新我们的认知,。一代代晋商在积累家族财富的同时,也给社会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榆次老城</p><p class="ql-block">榆次老城是近年在老城的原址上修建起来的一个新古城,不过里面的城隍庙、县衙、文庙是存留下来的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从东大门进老城,不远就是城隍庙</p><p class="ql-block">榆次城隍庙始建于公元1362年,明清皆有修缮。匾额是郑板桥题的 </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里的这座玄鉴楼始建于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1999年被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评为全球最精美的100处古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玄”是深奥微妙,“鉴”指的是警示自身,告诫世人观照自己行为之意,给人以强烈的警戒之感,也正是典型的城隍文化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看门口挂的许愿红丝带就知道,这个财神庙香火最盛</p> <p class="ql-block">榆次县衙始建于宋代,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级衙署。中轴线从前到后六进六出,包括东西两侧共有二十六个院落,房屋四百余间。</p> <p class="ql-block">榆次文庙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金、元、明、清以及民国年间屡有修葺扩建</p> <p class="ql-block">凤鸣书院建于乾隆年间,是清代榆次最高学府</p> <p class="ql-block">这座四层楼高的六角型楼阁式宝塔,是书院的最高建筑藏书楼,现在已经开始倾斜了</p> <p class="ql-block">老城中间的这座新建的市楼也很漂亮,再过几百年也会成为后人乐道的“古迹”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