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6年秋,我与W君上千佛山。千佛山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它因佛得名,因佛而兴。在隋代,佛教在济南地区兴起,开皇年间,济南南部的历山凿刻有数千座佛像,因而改名千佛山。在佛教最为兴盛时期的唐代,在山上建有兴国禅寺,一时间,千佛山上香客如云,香烟缭绕。一千多年来,千佛山一直是佛门重地,香火不绝。虽经社会变迁,起起落落,至今仍是国家风景名胜区,是济南人民登高望远和游客向往之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完弥勒胜苑的巨大弥勒佛,我们穿过万佛洞。万佛洞造像于1992年,弥勒佛造像于1999年,都是现代产物。现代佛教造物,大多是借佛兴游,而佛教又借游造佛,相互辉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来到千佛崖。千佛崖上的石刻佛像,在造像形体上虽不及四大石刻高大,但以数量见长。在千佛山,是先有佛像后有寺庙,位于半山腰的兴国禅寺初建于唐代,明代重修。中国的石刻佛像,从西向东,由北向南移动,越往西凿刻越早,越往北越早,说明受佛教的影响越早。千佛山石刻佛像,比起敦煌莫高窟来,晚了200多年,但比乐山大佛早了100多年,比大足石刻早了300多年。这也符合中国佛教发展路径和时间。</p> <p class="ql-block">看着这千年雕刻佛像,W君感叹道:“佛教真厉害,什么原因让它千年不败?遍地造像?有那么多善男信女,顶礼膜拜?”我答道:“凡事皆有因。”我们一边走一边聊,跟着佛教的产生发展,跟着佛教进入中国后的风风雨雨,我们展开了千年追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佛教的产生,与古代印度的一个人有关,他叫乔达摩·悉达多。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释迦摩尼,因为他是释迦族人,以释迦为姓,摩尼是人们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印度已经进入了封建领主统治的农奴社会,在精神上,传统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种信仰的地位开始动摇,成为众矢之的。在物质上,人们觉得生活不好过,度日艰难,非常痛苦。乔达摩·悉达多一般被后世说成是长于深宫,享尽了人间荣华富贵,事实未必如此,他定是在精神上、物质上感到了痛苦,日子不好过,人间不值得留恋,所以悲观,他才出家。他出家时29岁,开始寻求办法结束这种痛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乔达摩·悉达多先入“沙门”,学习“四禅八定”。用“苦行”的办法折磨自己的肉体,企图摆脱现实的苦恼。然而,6年的苦修行并没有让他找到解脱痛苦的的办法。后来他逐渐认识到“苦行”也不能使人达到彻底解脱,便放弃“苦行”,跟随他的5个比丘,见他吃不起苦,不再修行,便离开他了。乔达摩·悉达多先到尼连禅河洗澡,上岸接受一位牧女献的乳粥,然后在菩提树下坐禅思考,经过七天七夜,终于开悟。6年“苦行”不达,而7天顿悟。他成道时35岁。于是,他找回原先跟随他的5位比丘弟子,“初转法轮”,创立了佛教教团,开始终生传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佛教在它创立之初对其他教派就有吸收有摒弃,原则坚决不让,理论有用就拿来改造,为我所用,理论不合就摒弃。佛教吸收了婆罗门教的“三火祭祀”,并把它改造成“供养三火”,即供养父母名根本火,供养妻儿眷属名居家火,供养出家人名福田火。这“供养三火”,可是佛教的物质基础和人性基础。有了它,就不愁生存的物质之需,就可以敬父母,爱妻儿。人性成为仁爱的出发点。它改造婆罗门教的轮回说,认为生死的根源是烦恼。吸收婆罗门教的的天、地、空三界思想,把它打造成“欲界、色界、无色界”宇宙论。用佛教的“空有说”来替代婆罗门教的“无有说”。但佛教坚决不承认婆罗门教的创造主梵天,从信仰的根本上否定婆罗门教。佛教一经创立就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吸收了众多信徒,迅速向古印度全境发展,并传出境外,成为世界性宗教。</p> <p class="ql-block">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学界一般认为是在西汉末年,哀帝元寿元年(公元2年)。这在《三国志·魏志·东夷传》注引《魏略》中有记载:“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使伊存口授《浮屠经》。”浮屠即佛陀,《浮屠经》是讲释迦摩尼生平传说的经。佛教传入中国的路径是沿着丝绸之路传到新疆地区,然后再沿着玉门、河西走廊传到内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佛教传入中国,开始只是在上层贵族之间传播,但经两汉时期辗转,就由北而南传播开来,逐渐生根。一方面,中国有需求。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宫廷内斗,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在思想上儒家困于“经学考据”,难以解释社会现象,平抑民情。统治者需要寻找新的理论维持他们的制度,而贫民百姓生活艰辛,心灵困顿,需要纾解情绪。另一方面佛教的无常及因果观,填补了他们的精神空虚,纾解了他们的情绪,启迪了他们的思想。所以,到了汉末三国时代,佛教逐渐由上层遍及民间,得到广泛传播。</p> <p class="ql-block">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进入了空前的发展时期。因对《般若经》“诸法性空”的基本思想产生不同的见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佛教学派——“六家七宗”,是玄学与佛教相结合的产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政局动荡,传统的儒学解体,名士们避世弃儒,趋附老庄,出现“玄学”,又叫“清谈”。各家对般若学说给予了与时代风气相结合的解释,以迎合玄学风行时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学通儒道的道安及弟子慧远。道安有系统地用玄学包装、融和佛学,使名士们以“般若性空”充实玄学,以增清谈之资。佛教从而在士大夫阶层迅速传播。而慧远以“沙门不敬王者”的理论,解决了僧众与当权者的礼仪关系,从而抬高佛学的地位。同时他还开启了游记文学,把佛学与文学拉近了,主张“禅茶一体”,使得佛学与生活结合在一起,赢得了更多的佛学信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时期的佛事活动,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译经,出现大量翻译佛教经书的活动。四大佛教翻译家之首的鸠摩罗什被后秦皇帝姚兴迎入长安,奉以国师礼遇,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有“三千弟子共翻经”之说,长达十余年,悉心译经和说法。译出经论35部,294卷。其中重要的有《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维摩经》等。这些译著内容信实,文字流畅,人们争相传颂,几乎家喻户晓,空前地普及了佛学知识。</p> <p class="ql-block">在《楞伽经》中,像“一阐提”这样的另类,是不能成佛的。何为“一阐提”?对佛教徒来说,“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在及未来世;不亲善友,不随诸佛所说教诫。如是之人,名一阐提。”成佛要具有“慧根”“善根”,成佛对象具有选择性,而且要经过漫长地修行,这种高门槛,极大的阻碍了佛教地普及。即使想遁入空门的人,也不知自己是否具有“慧根”、“善根”,能否修成正果,且要如此苦修行,也就只好望门而却了。慧远的学生竺道生根据《涅槃经》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阐提”也有佛性,自然也可成佛。竺道生不仅认为“一阐提”也能成佛,那些有“恶”的人,只要停止作恶,就能立成正果。以至于后世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说。这样,就把成佛的门槛彻底铲除了,无疑是为最底层民众进入佛门发放了免费门票,使佛教在普通民众中,尤其是在许多有“恶”的人中得到迅速传播。据记载,公元6世纪中期,北齐就有寺庙4万座,僧人400万,可见佛教发展规模大。</p> <p class="ql-block">隋唐时期佛教发展到了巅峰状态,其基本标志就是得到了国家的支持。优待僧人,奖励佛学研究,广建寺院,崇尚立塔,盛造佛像。国家组织翻译佛教经典,皇室出面修建一些重要寺庙。鼓励和支持了佛教的迅速发展。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玄奘,受到皇帝礼遇。甚至有的皇帝亲自灌顶皈依,召沙门进皇宫诵经祈福。不少文人学士也对佛教崇敬归向,与佛教结有因缘。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崇佛之风。</p> <p class="ql-block">然而,佛教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经历了“三武一宗法难”。即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的都曾有过“灭佛”。这主要是佛教在发展中与统治者发生了矛盾,对统治者的政权产生了影响。北周建德年间,僧尼达200万人,佛寺3万余所,寺院占有大量土地,且免赋徭役,危及国家生存。以至于北周武帝不得不“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几次“灭佛”,除有主要原因之外,同时,也有各帝王性格喜好之因。可是佛教在每次受到灭佛打击之后,通过内外调整,又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融进了中华民族文化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佛教在经过唐末、五代两次“法难”和战乱之后,再也难以回到隋唐以前了,没有了它的弘盛。可它一改传统形态,不仅走生活修行和宗派调和的路线,主动调整与统治者及儒、道的关系,还进行了彻底改造,融入中国文化且完全中国化了。从宋以后至明清,禅宗成为中国汉语系佛教的主流派。</p> <p class="ql-block">禅宗则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特殊教法,幸免于唐末、五代战乱,而法纲益振,形成“五家七宗”之势。禅宗不是隋唐以前的汉传佛教,但又根植于汉传佛教,它是根据国情改造后的中国化的佛教。有两部经典是禅宗的精髓。一是《六祖坛经》,它是佛教诸多经典中唯一一部中国人写的佛教经典。是记载禅宗六祖慧能传法的语录体著作,它一改汉传佛教经典生涩难懂的文字,以白话的形式传播禅宗思想。主张“见性成佛”“佛不分南北”。与《涅槃经》“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脉相承,也是对竺道生的直接继承。而在修行观上主张“顿悟”,为快速修成正果提供了理论依据。《六祖坛经》被认为是禅宗的经。二是《百丈清规》,被认为是禅宗的律。它摒弃了根据印度情况制定的不合中国国情的佛教管理规定,从中国风土人情、地理情况出发制定的一部新的管理制度,以作为僧众佛事活动和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p> <p class="ql-block">佛教为什么历久不衰,那就是佛教在传入中国后,不断地调整改造,以适应中国的国情,走出了一条中国化的道路。首先,它以“助王化于治道”来适应国家政权,处理好与统治者的关系;其次,不断适应中国本土产生的儒、道二教,认同儒、道二教的本土地位,吸收儒、道二教的精华,形成三教合一的思想;再次,适应中国多民族、多区域特点,多形式地改造佛教。大乘与小乘并行,汉传与藏传相济。</p> <p class="ql-block">斗转星移,现代社会已赋予千佛山更多更新的内涵。看着这三三两两的游客,我分不清他们是来拜佛还是来游山。不管他们是虔诚的佛教信徒,还是对佛教并无兴趣的游人,了解一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总是有益的。</p><p class="ql-block"> 2019年6月完稿</p><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10日重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