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单非老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世人皆追求神奇,圣贤却只教人平凡。平凡与神奇的关系,这是一道坎。跨得过去,才能谈得上登堂入室。</p><p class="ql-block">清代名医费伯雄在《医醇賸(shèng)义》中有句话,说破的便是这个关系,特有意味:</p><p class="ql-block">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p><p class="ql-block">平淡之极,乃为神奇。</p><p class="ql-block">《五灯会元》里,有段宋代青原惟信禅师的公案,禅师自道云:“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就是有名的参禅三境界说。</p><p class="ql-block">费伯雄之语的其中意味,曾见有位中医就以这参禅三境界说,说明学医的三重进境,可谓一种生动的剖示:</p><p class="ql-block">第一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初学中医,看一切都是简单直接 ,不过只是点对点。肝郁就是小柴胡,舌头胖大有齿痕就是脾虚湿盛,怕冷就是体寒……觉得其实很容易。</p><p class="ql-block">第二重,“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等到越学越多,便渐渐发现,经常是症状不按道理出牌,患者不按书上生病。譬如阳虚会怕冷,而阴血虚也会怕冷;热象的舌红苔黄腻,却又怕冷流清鼻涕;脉很弱,但整个人挺精神……怎么回事?又该怎么办?这正应了孙思邈那句名言:“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p><p class="ql-block">第三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进境至此的人,可以拿《伤寒论》中的桂枝汤治感冒,也可以拿来治百病。用最平常的药,最简单的方子,就可以治好最复杂的病。</p><p class="ql-block">费伯雄的话,意义并不仅限于医,因为它论的是“法”之“则”,是为法则。怎样一种法则呢?日本人汤本求真的《皇汉医学》中有个“医诫十则”,其中一则很有名,便是对此的绝佳诠释:</p><p class="ql-block">医有上工,有下工。</p><p class="ql-block">对病欲愈,执方欲加者,谓之下工。</p><p class="ql-block">临证察机,使药要和者,谓之上工。</p><p class="ql-block">夫察机要和者,似迂而反捷。</p><p class="ql-block">此贤者之所得,愚者之所失也。</p><p class="ql-block">下工的“对病欲愈,执方欲加”,就是眼中看到的是“病”,这种病那种病,即使是在同一个人身上。而真正的中医看到的都是“证”,证只是一种外在表现,它是虚的,而看成病则是实的。下工的开方,也是点对点的这个病用这个药,那个病用那个药,如此拼凑出一张满满当当的所谓大方子。这些说白了,就是“着相”,迷失于表面。学艺不精之外,论及根源则正是“欲愈”之心,欲求胜而自彰,亦即“我执”,反而障蔽虚灵感应。此一如佛法中我执与着相的正相关,虚乃灵、空乃妙的大原理,是为法则。</p><p class="ql-block">上工“临证察机,使药要和”,“使药要和”,这便是中医的整体观和系统观,把人体看做一整体,将生命视作一系统,所谓病只是这整体的运行发生偏轨 ,这系统的运作有所失和,而用药只是以药性之偏来纠正此运行之偏,而使之复归之于和。这也就揭示了,不着相的真谛,并非摒弃相,而是整体观照、系统观照于相。实相是不着相,同时亦不离相,乃有体大、相大、用大,是为法则。</p><p class="ql-block">还要动态观照于相,“临证察机”的意义就在这里,一如“无住生心”的意义。因为“机”只在动态中呈现,“知几”只在变化中达成。而所谓枢机,察机方能得其枢,进而契入大道至简,实现以简驭繁。中医高手的进境,以简单破解复杂的本事,也就是因为这所谓的简单,是因为看到了各种现象背后的机制原理,抓住了它们的根源。这些,亦如《易经》的“易”之三名:简易、变易、不易,是为法则。</p><p class="ql-block">“夫察机要和者,似迂而反捷。”“似迂”是因为慢,愚者不受,是因为看不到为什么慢——是整体、系统、根本之更大格局、更深层面上的运作和完成。一旦完成,则不仅会有脱胎换骨、涅槃重生的质变,而且极为稳固,这就叫“反捷”。而中医诊治是如此,世间事,天地间事,又哪个不是如此?是为法则。</p><p class="ql-block">“此贤者之所得,愚者之所失也。”自古及今,纷纷扰扰,无非就是演绎着这句话。似迂而反捷,似捷则反迂,一如那些“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前者是时间的朋友,基业长青;后者是空间的囚徒,大厦将倾。是为法则。</p><p class="ql-block">回到开始的主题,为什么世人皆求神奇,圣人只教人平凡——“见素抱朴”“素位而行”“平常心是道”“君子以思不出其位”等等,道理就在于神奇和平凡的区别:</p><p class="ql-block">本体从来是简单平淡的,一如构成万物之元素本就是简单平淡的。神奇的只是本体所建构的现象,一如元素所构成的这个绚烂的宇宙;以及作用,一如中医的以简驭繁、以一驭万。这还是体相用,体上迷恋神奇者,即是与相用混淆了。所以如果你的体还很神奇,那一定是见鬼了。</p><p class="ql-block">所以《易经》讲“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日用即神”,禅宗有“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的禅机真意。唯真空可纳万有,唯平凡可载尽神奇;大道不可捉摸,唯真空于神奇、归宿于平凡可近之。马祖道一大禅师言之凿凿:“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注意这个“直会”,意思就是直了领会、直截契入。</p><p class="ql-block">禅宗称为顿悟,其他皆属渐修,它顿就顿在一开始就能建立这个无上见地:智慧的深刻程度,即是对平凡的领悟程度。而后只是安住于平凡,以此逐渐解密平凡,即是无上正修。至于五眼六通、放光动地,则“但得本,莫愁末”,只看你工夫到没到。</p><p class="ql-block">此似迂反捷之通天大道,圆悟克勤禅师云:“唯久长人始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