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鄂伦春族,原始而神秘,就仿佛是从世外桃源走来的遥远先民……</p> <p class="ql-block">从哈尔滨通往漠河的列车途中,有一站叫“十八站”,曾经是往返老金沟金矿一带的驿站,如今是鄂伦春族定居的小镇。从这站下车,往012乡道向东一点就能看到一家鄂伦春族的民俗文化馆,馆里有一对老夫妻——郭宝林和戈晓华,他俩是该院的筹办人和接待人,也是鄂伦春族最后的猎户。</p><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30日,随西安黑马户外旅游俱乐部参加行程27天的内蒙东北边边游。8月9日到达十八站,我们即前往参观鄂仑春最后的猎人郭宝林和老伴戈晓华精心筹办的鄂仑春民俗文化展览。</p> <p class="ql-block">刘宝林的家庭展览馆内,展出最多也最吸引人们的是排列整齐挂满墙上的一幅幅照片。这些照片大多是其老伴戈晓华拍摄的,留下了老两口,更多是刘宝林各时期不同场景的狩猎、制作工具、生活、娱乐等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鄂伦春民族,祖祖辈辈以狩猎为生。今年近80岁的郭宝林12岁就开始学习打猎。到了16岁,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神枪手了。他说:“为了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传承,我从一个摸惯了扳机的猎手后来变成了拿起刀斧做桦皮船的工匠。”“做一条桦皮船,不用一颗铁钉、一段铁丝,一切取自樟松和桦皮。小块的桦皮可以做一些小容器。过去山林中的鄂伦春人家中的日常用具大都是用桦皮做的。在我小的时候,鄂伦春族人家几乎家家都会做这种桦皮船。但是现在,村里会做桦皮船的鄂伦春人已经很少。”</p> <p class="ql-block">桦皮船,是与萨满舞齐名的鄂伦春族文化的代表之一,曾经是鄂伦春民族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桦皮船很轻,一个人就能扛起来,船两头尖尖,滑起来非常快。1991年,中央电视台来此拍摄《最后山神》,随着记录片的播出,郭宝林和他的桦皮船走向了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鄂伦春”意为“山岭上的人”,或“有驯鹿的人”。鄂伦春族是我国北方古老民族之一,长期以狩猎生活为主,采集和捕鱼为辅。几乎所有的男子都是优秀的骑手和百发百中的射手,他们对各种野兽的习性和生话规律了如指掌,有丰富的狩猎经验。郭宝林老人说“老猎手都非常丰富的狩猎经验,能根据野兽踪迹,判断出它活动的方向,经验更丰富的能根据脚印判断出动物公母,公的脚印深,母的脚印浅,走路的方式也不一样。看动物行走的方向就知道它要去哪里,去干什么,跟着风寻过去,十有八九能猎到”。</p> <p class="ql-block">鄂仑春人最早生活在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西从贝加尔湖,东至库页岛的广阔地区,17世纪中叶,沙俄入侵,鄂伦春人中的一部分,从黑龙江以北陆续南迁到大小兴安岭,现分布在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南木、黑龙江省十八站,白依那、黑河、逊克、嘉阴等地。1953年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走出深山,定居到塔河县十八站、呼玛县白银纳、黑河市爱辉区、鄂伦春自治旗的阿里河镇等几个镇子。</p> <p class="ql-block">20世纪40年代,鄂仑春族还是带有原始公社残余的游猎民族,狩猎、渔捕、采摘的食物平均分配,老、弱、伤、残者还可多分。他们现在告别狩猎走出山林,过上定居生活后,成为了森林和野生动物的保护者。鄂伦春人心灵手巧,能够利用桦树皮制作出精美的手工艺品----衣、鞋、盒、篓、桶、箱等,轻巧耐用,并饰有美丽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鄂伦春人以前居住的主要有“斜仁柱”、土窖子、木刻楞房、桦皮棚、布棚、高脚仓库等。“斜仁柱”是鄂伦春族游猎时最主要的住房,呈圆锥形。骨架用带杈的主树干和20多根“斜仁”(支树干)搭成,上覆盖物是狍皮围子,需用60余张狍皮缝制,也有用桦树皮、芦苇帘和布料围上。“斜仁柱”正对门的铺位叫“玛路”,是供神的地方,只许男性客人和男主人坐卧。儿子、儿媳住左侧铺位,父母住右侧铺位。中间有火塘,上吊一铁锅,也有用三角架支锅的。“奥伦”是一种搭盖在森林中的高脚仓房,存放暂时不用的衣着、肉干、干菜、粮食等。</p> <p class="ql-block">千百年来,鄂伦春族一直在深山密林里游猎,被人称作马背上的民族,无论男女都精骑善射,一匹马,一杆枪,这就是勇敢的鄂伦春人,也被世人冠以“兴安岭上的猎神”。</p> <p class="ql-block">今天鄂伦春人已走出山林在村寨定居点居住,祖辈相传的狩猎方式被现代生活方式取代,但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狩猎精神依然流淌在鄂伦春人的血液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