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31日 星期三</p><p class="ql-block"> 走进传统村落—司莫拉佤族村</p><p class="ql-block"> 网约车来到司莫拉佤族村。该村位于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距腾冲市区13公里。 </p><p class="ql-block"> 司莫拉,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佤族聚居村落,一个民族文化保存完整的原生态古寨。</p><p class="ql-block"> 网约车只能送到景区观光车乘车处。进村寨必须乘坐景区观光车,票价每人20元。景区交通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大约十分钟后,转过一个山头,山坡上层层梯田、美丽的彩色稻田便抓住了我们的眼球。</p><p class="ql-block"> 下车第一时间来到观景台,这里视野开阔,蓝天白云,青山环绕,梯田连绵,田园风光,阡陌纵横,碧绿清新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司莫拉七彩稻田</p><p class="ql-block"> 七彩稻田,种出的是佤族青年的模样,田为画布,稻作颜料,质朴的农家图案,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卷。感受民族村寨的浓郁风情和大美风光。</p> <p class="ql-block"> 穿过停车场,司莫拉佤族村的寨门,木头柱子、红灯笼掩映在绿荫中。走过火山石铺就的缓坡就到了村寨里。</p><p class="ql-block"> 由于司莫拉佤族村处于两个寨子的中间,因此得名“中寨”。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了该地区的正式名称。</p> <p class="ql-block"> 木鼓屋</p><p class="ql-block"> “一声鼓响,风调雨顺;二声鼓响,国泰民安;三声鼓响,四海升平!”</p><p class="ql-block"> 2020年1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了解脱贫攻坚情况。在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按当地风俗,总书记敲响佤族祝福木鼓。</p><p class="ql-block"> 木鼓,佤语称为“克罗克”,是佤族用来凝聚人心、传递信号的一种工具。</p><p class="ql-block"> 木鼓分公鼓和母鼓,公鼓声明亮高亢,音色清脆。母鼓声低沉浑厚,厚重悠长。过去母鼓用于召集群众。公鼓主要供娱乐表演节目使用。</p><p class="ql-block"> 用两根木鼓槌敲响木鼓,不同的节奏有不同的含义。村民们通常一听声音就知道木鼓敲响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司莫拉佤族民俗文化陈列馆</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佤族较早选择了与汉族友邻而居,很早就结束了“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采用汉族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保留“供奉土主、祭拜树神、祭寨、牛丛会”等原始宗教和民俗。</p> <p class="ql-block"> 陈列馆里以图片、文字、实物,介绍佤族的民俗文化。其中禁忌这一项内容还是比较多的。</p> <p class="ql-block"> 这些高高低低的人形木桩,寓意着家庭之间、邻里之间和睦的生活,如今更是各民族团结友爱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司莫拉礼堂</p><p class="ql-block"> 司莫拉礼堂是佤族传统建筑,以木结构茅草顶为主,是司莫拉佤族村的文化标志之一。司莫拉礼堂的设计和建造体现了佤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礼堂门口雕刻着人形的木桩,称为寨心桩,一高一低,一男一女,分别代表“达瓜”(男性木雕)和“叶里”(女性木雕),象征着和睦的生活和坚贞的爱情。这种设计不仅展现了佤族对于家庭和谐与爱情的重视,也是佤族文化中对于祖先崇拜的一种体现。</p><p class="ql-block"> 礼堂里面的所有梁柱和桌椅都没有上漆,保持着本质的木色。历经岁月的沧桑,古朴之中愈发显得厚重。</p> <p class="ql-block"> 司莫拉礼堂的周边围绕着数十个小吃摊,售卖摊,大米粑粑、胭脂果酱、佤族小吃、小饰品······佤族土特产摇身一变,都成了“什么都好卖”的民族特色商品,深受游客青睐。</p> <p class="ql-block"> “什么都好卖”小卖部</p><p class="ql-block"> 从寨门沿路而上,在村口就能看到这个小卖部。67岁的店主赵家海做梦都没想到,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会来到他这个乡村小卖部。总书记亲切地询问他的小店什么商品好卖?赵家海憨厚的回答:“什么都好卖”。</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赵家海,依旧兢兢业业的经营着这个小店,店里销售的商品更齐全了,店面也增加了一些。赵家海说:“我这个小店什么都好卖,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来了后,寨子里游客多了,而且都会到店里来买点东西。我的生意越来越好了。”</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塞树</span> </p><p class="ql-block"> 佤族先人选择安居的地方,事先要种一棵树,若长势好,就认为找到了风水宝地,这棵树就成为村民世代崇拜、敬畏的塞树(神树)。这棵香果树,就是中寨的塞树,已有 550 多岁,树干长大后曾枯死3次,但树根不死,如今又枝繁叶茂。香果树果子加工成的香果油,被村民称为“白油”,“白油”可食用、药用、照明。在中寨人心目中,塞树有神灵护体,蕴藏着巨大的神奇力量,是能让他们受益的吉祥树,每个佤族节日祭祀时、每逢村民讨亲嫁女、外出返乡、种植养殖、牲畜走失、遇到天灾人祸时,都要到树下举奠茶酒和祭品,焚香叩拜,祈求愿景实现。</p> <p class="ql-block"> 村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干净整洁的道路和巷道都有巷长,由居住在这里的村民担任。</p> 炒饵块的大铜锅 <p class="ql-block"> 神树</p><p class="ql-block"> 树龄已有1600多年</p> <p class="ql-block"> 走进中寨,无处不在的牛头,就散发着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表现佤族人民生活场景的生动逼真的彩色壁画。</p> <p class="ql-block"> “司莫拉”为佤语“幸福的地方”之意。腾冲佤族,亦称“守土人”,是腾冲的土著居民之一。 </p><p class="ql-block"> 司莫拉有乡愁,有风光,有世外桃源的静谧与舒适 。司莫拉佤族村民族元素和氛围都很具民族特色 </p><p class="ql-block"> 司莫拉有人口74户278人,分为贡阿(赵)、贡恩(李)、阿芒(王)、恩酿(张<金>)、亚木(杨)、湿桑(陈)、司個(毛<孟>)七姓。村落自西南向东北方向成阶梯状分布。区域内山地、谷地、湿地、原始雨林、梯田、茶园、涌泉合理布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司莫拉佤族与时俱进的先进性,使当地的佤族文化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党和政府大力支持以及佤族村民们的积极配合下,正逐渐成为一个能留住传统、能记住乡愁、能科学合理发展的美丽而幸福的传统文化古村落。</p><p class="ql-block"> 司莫拉不是小众景点,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