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祖山——孔明山的历史追溯

石头。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耑,六曰慢撒,</span><b style="font-size:20px;">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b><span style="font-size:20px;">,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粮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为一个普洱茶研究者,每读檀萃《滇海虞衡志》里的这段话,胸中便荡漾起一股豪迈之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试问地球上哪里还能找出一座“周八百里”的大茶山呢?</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普洱茶界把孔明称作普洱茶祖,把到古六大茶山访茶称作“朝圣之旅”。到了海拔1788.2米的孔明山,就到了朝圣之旅的核心。孔明山这座普洱茶祖山,端坐于诸山中央,见证着普洱茶的兴衰演变。</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不断回遡普洱茶原产地这个基本问题,就是以历史逻辑为依据,对目前纷杂的市场现状有一个清晰判断。</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道光版《普洱府志》讲:“茶产普洱府边外六大茶山。”这个记载非常明确地指出了普洱茶的原产地,即古六大茶山。而且,古六大茶山是《普洱府志》唯一记录的普洱茶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现在一些作者站在狭窄的地方性视角叙述普洱茶,试图模糊古六大茶山乃普洱茶原产地这个基本事实,给不少茶客造成了茶品判断的困扰。</span><b style="font-size:20px;">历史上的普洱府从雍正七年成立,到1913年撤销,经历了184年时间,</b><span style="font-size:20px;">它与今天的普洱市完全是两个概念。历史上的普洱府如果没有古六大茶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讲它的成立就没有多大的意义。这里,我们可以对普洱府的成立背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元江府志》载:“顺治十八年改土设流后为元江府,领车里宣慰司。”从顺治十八年(1661年)到雍正七年(1729年)改土归流成立普洱府,中间相隔长达68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元江府成立之后,尽管车里宣慰司(即西双版纳)归属元江府,但朝廷真正对其实施管理,要等到68年之后。单就普洱来讲,雍正七年改土归流之前,“属元江,以通判治之”(见道光版《普洱府志》),普洱只是一个通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道光版《普洱府志》梁星源之叙讲:“车里为缅甸、南掌、暹罗之贡道,商旅通焉。威远、宁洱产盐,思茅产茶,民之衣食资焉”。这个描述阐明了成立普洱府的战略要害。乾隆版《云南通志》也讲:“</span><b style="font-size:20px;">衣食仰给茶山。</b><span style="font-size:20px;">”茶与盐在当时属于战略物资,将其控制也就削弱了傣王的势力,达到了改土归流的现实目的。古六大茶山被称作“茶山版纳”,由此可知它在当时战略意义上的重要性。同时,将澜沧江以北的六个版纳划岀来成立普洱府,使傣王的管属版图一分为二,使车里的行政中心地位大大萎缩。</span><b style="font-size:20px;">可以说从雍正七年普洱府成立开始,朝廷对滇西南极边地的实际管理,才从元江府往前推进到了车里地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反复强调古六大茶山是普洱茶原产地的问题,就是不要把滇西南少数民族利用茶的历史与普洱茶的历史混为一谈,这样会造成逻辑上的混乱,对普洱茶的认知形成干扰。</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普洱茶的命名是因为普洱山而不是因为普洱府,普洱山即古六大茶山。</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普洱茶”名称来源有各种说法,不少人认为是因为普洱府的成立而称之为“普洱茶”。包括史学家江应樑的《傣族史》,其中讲:“清雍正时改流,将十二版纳之六大茶山——攸乐、革登、倚邦、莽芝、蛮耑、慢撒,划属普洱府,因而西双版纳所产之茶,便都称之为普洱茶。”显然,这是错误的。</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早对此质疑的是詹英佩老师,她在《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一书中明确讲:“‘普茶’一词1620年谢肇淛写的《滇略》中已有之,而‘普洱茶’一词何时出现的呢,目前省内、外有少数茶书上称是普洱府成立之后才有普洱茶之说,此种说法有误,史料查证不够。”但她查到的最早记下“普洱茶”一词的是《元江府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实,关于“普洱茶”一词的来历,比《元江府志》更早的《使滇杂记》中就有明确记载。</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康熙二十七年(1688)徐炯《使滇杂记》载:“</span><b style="font-size:20px;">元江产普耳茶出普耳山,故名,</b><span style="font-size:20px;">性温,下气,消食。”一字一句说得很明白,普洱茶是因为普洱山而得名。其后,康熙三十年(1691年)的《云南通志》也明确记载:“普耳茶出普耳山,性温味香,异于他产。”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的《元江府志》载:“普洱茶出普洱山,性温味香,异于他产。”“普洱山”这个名称早于普洱府的成立,以上记载都是在普洱府成立之前,毫无疑问普洱茶的命名并非因为普洱府的成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么,普洱山究竟在何处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康熙版《云南通志》载:“莽支山,茶山,二山在城(元江府)西北普洱界,俱产普茶。” 在乾隆元年(1736)的《云南通志》首次提出“六茶山”之前,关于普洱山的记录还不规范。到了雍正七年(1729年)改土归流成立普洱府之后,古六大茶山才进一步明确下来。看似这个记录前后并不十分一致,但我们可以这样推断,既然普洱茶出普洱山,那么“俱产普茶”的“莽支山”和“茶山”都归属于普洱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元江府志》的记载又进了一步,明确讲到了“莽支山、格登山、悠乐山、迤邦山、蛮砖山、驾部山”,与“普洱茶出普洱山”对应起来,同时,《元江府志》的地图清晰地标明了“茶山”的位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了乾隆三十年(1765),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就把“普洱山”讲清楚了,他讲:“普洱山在车里军民宣慰司北,其上产茶,性温味香,名普洱茶。”综合历史记载,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普洱山是古六大茶山的总称。</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蒋文中编著的《云茶史志辑考》称:“普洱山并非西双版纳六大茶山。普洱山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中部的宁洱县。”这个结论显然是错误的。道光版《普洱府志》讲:“茶产普洱府边外六大茶山。”这个记载与《元江府志》讲的“普洱茶出普洱山”是互为印证的,是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如果说普洱茶是因为宁洱县的普洱山而得名,道光版甚至光绪版《普洱府志》为什么不讲呢,为什么只记载了古六大茶山呢?宁洱是雍正十三年才置县为郡治的。普洱茶即便从雍正七年(1729年)算起,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编修《普洱府志》,时间长达121年,难道作为知府的李𤋮龄不知道普洱山在宁洱县吗?这太不可思议了。</b><span style="font-size:20px;">显然,蒋文中的结论不值一驳,但令人担忧的是作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被称为“普洱茶文化研究首席专家”,他的结论可能会误导很多人,使本就不易辨识的普洱茶历史变得更加模糊不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普洱茶的叙述,如果不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仅仅是站在现在的普洱市甚至宁洱县的角度,以及勐海的角度、临沧的角度,或者其它的什么地方角度,等等,都是一种忘本逐木,都是违背历史逻辑的。</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同时,古六大茶山是一座“周八百里”的大茶山,历史上它是一个整体的“版纳”,而现在攸乐山属于景洪市,其它五山属于勐腊县,属于勐腊县的五山又被分割为象明、易武两乡镇。</span><b style="font-size:20px;">茶为“木中清贵之品”</b><span style="font-size:20px;">(《神农本草经疏》),</span><b style="font-size:20px;">是上苍对中国人的偏爱,给中国人的灵魂注入了一股清流。</b><span style="font-size:20px;">西双版纳又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古六山则是中心的核心,但目前这种行政分割实则是在人为地消耗着上天赋于的这股宏大深广的灵气。</span><b style="font-size:20px;">如果成立“古六大茶山传统普洱茶保护区”,将分割、分散的各种资源和力量合而为一,无疑,西双版纳将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康𤋮五十三年《元江府志》地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孔明山作为普洱茶祖山,是古六大茶山茶民的精神寄托,为中国茶文化呈现了独异的风景。</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前面铺排了不少文字,现在终于说到孔明山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编纂于乾隆元年(1736年)的《云南通志》首次提出了“六茶山”的概念。之前,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的《元江府志》即有:“莽支山、格登山、悠乐山、迤邦山、蛮砖山、驾部山”的记载。在雍正七年改土归流之后,“六茶山”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和规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下是乾隆版《云南通志》的记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祭风台</b><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城南六茶山之中,登其上可俯视诸山。相传武侯于此祭风,又呼为孔明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六茶山遗器</b><span style="font-size:20px;">,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铓于莽芝,埋铁砖于蛮耑,遗木梆于倚邦,埋马镫于革登,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名其山。又莽芝有茶王树,较五山茶树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祭锣洞</b><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莽芝山半石洞中有铜锣一,匡郭剥蚀,夷人每于春耕时取锣祭之,祭毕仍置故处。秋时再祭,则年谷丰稔,或不诚即岁欠。相传武侯所遗,迄今奉为神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六山有关孔明的传说记载首次出现在乾隆版《云南通志》中,同时全部用了“相传”一词。至于其后道光版《普洱府志》,只是沿用此说而已。很多人争论孔明究竟到没到过古六大茶山,在我看来并不重要。我要说的是乾隆版《云南通志》有关记载,完成了一次古六大茶山的全新叙述,并且将其叙述品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此,孔明被称为普洱茶祖,孔明山被称为普洱茶祖山,点亮了普洱茶的精神明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石头,普洱茶研究者,现居西双版纳,常行脚于山野之间。</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