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老何

晨星

<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17日,四中老同学何松如不幸病逝。噩耗传来,大家都深感震惊。本来“人生七十古来稀”,生死已是寻常事,但是老何身体之棒,那是有口皆碑啊。去年十一,我们还曾在一起欢聚,共庆同学六十载,没想到他走得这样急!算下来,我们这个1963年秋季入学的北京四中初一2班,已有八位同学先后弃我们而去,思之怎能不令人痛惜!</p> <p class="ql-block">  8月10日,十几位在京的同学共同举办追思会,悼念老何以及牛耕、马震平、李建国、王世京、张法印、陈明月、李贝露等逝世的同学。朱立言、梁泽溥、沈阳等,都是从外地赶回来参加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感而发,会上老朱朗诵了自已创作的长篇散文诗。诗中激情滿怀:</p><p class="ql-block"> 我拥抱今天,今天,就是我的童年,我的青春,我的节日庆典!我迎接明天,迎接明天瑰丽的清晨,惬意的黄昏,迎接明天挚爱的亲人,知心的伙伴!明天,毎一个明天,都孕育着诗和远方,都是我再生的湼槃!​</p> <p class="ql-block">  赵迎春用一曲肖邦的《离别曲》,为老同学送行。舒缓、优美的旋律,淡淡的忧伤,确实很配我们逝去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与老何、吕士倬一起到云南兵团的梁泽溥,深情回忆往事。听了老梁的介绍,大家才知道,当年他们一波三折,历尽艰辛,才争取到了这一受苦受累的资格。</p> <p class="ql-block">  这张模糊的老照片,是梁泽溥和何松如在云南兵团的合影。在四中上学时,两个青涩少年都是在北京市少年业余体校参训的运动苗子,没人发现有艺术细胞。孰料到兵团后,他俩弃武修文,在文艺宣传队中一个扮演杨子荣,一个扮演少剑波,从连里唱到营里,从营里唱到团里,一时风头无两。真应了那句话:“在四中是条虫,出去就是条龙”。</p> <p class="ql-block">  王启星从1963年四中入学讲起,一直谈到前两年与老何一起的长途自驾。六十年来,他对老何的评价是:大气、随和,乐观,豁达。老何的口头禅是“怎么都行”,上学时是好同学,退休后是好旅友。</p> <p class="ql-block">  何秾当年时有微恙,每当他病休在家,老何都会在放学后去他家,尽量帮助何秾不落课。回忆往事,何秾既感激,又感伤。</p> <p class="ql-block">  老何曾是我们的班长。几十年来,他对班里的集体活动,一直积极热心参加。上初一时,大家就叫他“老何”,一直叫了六十年。“不见去年人,泪湿襟衫袖”。每忆及此,沈志华、卢明、卞致瑞、王加强、王颐和、沈阳等老同学,都不禁神色黯然。</p> <p class="ql-block">  从左至右:梁泽溥夫人于予春、沈志华夫人李丹慧、朱立言夫人郭蕾。“夫唱妇随”,她们都是我们班各种活动的积极参加者。于予春还是老何、老梁云南兵团的战友。会上,她们也都先后发言,追忆老何的点点滴滴。</p> <p class="ql-block">  毛大威因家有急事,临时告假。但他发来了自创词曲、自已演奏的歌曲《星光》,供追思会播放,表达对逝者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  我们班的老大哥时作民,身体欠佳未能出席。他以一首七律悼念老何:</p><p class="ql-block"> 芳菲桃李弄春柔, 独泣嫣香暗淡收。</p><p class="ql-block"> 幽咽冰泉溶远塞,萧条疏影卧荒丘。</p><p class="ql-block"> 乾坤有序应难怨,晴雨无常亦着愁。</p><p class="ql-block"> 盛草闲花藏铁骨,期年斗雪绽神州。</p> <p class="ql-block">  参加追思会的部分同学及同学夫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  老何是个热爱生活的人,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2023年4-5月,老同学结伴自驾山西,在大同云冈石窟合影留念,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p> <p class="ql-block">  大同华严寺。</p> <p class="ql-block">  大同华严寺。</p> <p class="ql-block">  应县木塔。</p> <p class="ql-block">  代县雁门关。</p> <p class="ql-block">  五台佛光寺。</p> <p class="ql-block">  五台徐向前故居。</p> <p class="ql-block">  定襄薄一波故居。</p> <p class="ql-block">  太原晋祠。</p> <p class="ql-block">  运城盐湖。</p> <p class="ql-block">  运城盐湖。</p> <p class="ql-block">  昔阳大寨村。</p> <p class="ql-block">  2021年5-6月,新冠疫情稍缓,老同学等一起自驾西藏阿里。图为进藏前老何在川西巴塘县措普沟。</p> <p class="ql-block">  在波密米堆冰川下。</p> <p class="ql-block">  林芝巴松措。</p> <p class="ql-block">  希夏邦马峰下,佩枯措畔。老何在当时发的朋友圈中调侃:“虽无露宿,但有风餐”。</p> <p class="ql-block">  墨脱雅鲁藏布江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  阿里札达土林。</p> <p class="ql-block">  阿里日土班公湖。这之后连续翻越多个海拔5000米以上的大坂,穿过无人区,到达昆仑山下的南疆叶城县,结束了西藏之旅。</p> <p class="ql-block">  2020年北戴河。</p> <p class="ql-block">  北戴河。</p> <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同学六十年聚会。这是老何生前最后一次参加同学聚会。</p> <p class="ql-block">  同学六十年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  老何十分看重同学情谊。多年来,四中同学聚会,老何只要在京一定参加,被戏称为“常委”。</p> <p class="ql-block">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稿撰写 王启星</p><p class="ql-block"> 背景音乐 离别曲</p><p class="ql-block"> 作曲 [波]肖邦</p><p class="ql-block"> 小提琴演奏 赵迎春</p><p class="ql-block"> 音乐编辑 毛大威</p><p class="ql-block"> 编辑合成 王启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