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游2024--意大利罗马行

yanzh

<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9日随中青旅组织的高校退休教师欧洲参访团,开启了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奥地利、捷克、德国、法国及瑞士七国十四天旅程。</p><p class="ql-block"> 2024-5-9日,早上从武汉火车站坐高铁到南京。下午在南京市内游玩雨花台、夫子庙等景点。晚上住机场附近的临时旅店。 </p><p class="ql-block"> 2024-5-10日,星期五中午12点,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乘意大利Nero航空公司飞机,直飞意大利米兰。当地时间2024-5-10日晚上7点10分到达米兰。办完手续后,乘车前往米兰东南面的卡萨尔马焦雷的比非酒店休息(Hotel Bifi)。</p><p class="ql-block"> 2024-5-11日,早上9点半,乘车前往意大利罗马。下午4点左右到达罗马斗兽场。沿斗兽场、君士坦丁凯旋门、帝国大道、古罗马废墟、特莱维喷泉(许愿池)、西班牙广场游玩。晚餐在圣彼得大教堂附近一家中餐馆。晚餐后,乘车前往翁布里亚(Umbria),一个中世纪的山村小镇,在罗马与佛罗伦萨中间,距离这两座著名的城市都是150公里,大约晚上10点才到酒店。</p><p class="ql-block"> 2024-5-12日早上9点,乘车前往佛罗伦萨。</p> 卡萨尔马焦雷的比非酒店(Hotel Bifi) 翁布里亚(Umbria)的Albornoz Palace Hotel Spoleto酒店。 翁布里亚 翁布里亚(Umbria)的中世纪风格的建筑。 翁布里亚(Umbria)的中世纪风格的建筑。路边交通指示牌标明左手方向是佛罗伦萨,右手方向是罗马。 <p class="ql-block"><b>意大利简介</b>(Repubblica Italiana)</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意大利共和国,简称意大利,首都罗马,位于欧洲南部,包括亚平宁半岛及西西里、撒丁等岛屿。北与法国、瑞士、奥地利、斯洛文尼亚接壤,东、南、西三面分别临地中海的属海亚得里亚海、爱奥尼亚海和第勒尼安海。总面积301333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7200多千米。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全国划分为20个行政区,101个省,以及5个特别自治行政区。人口为5885万(2023年1月数据) ,主要是意大利人,讲意大利语,大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p> <p class="ql-block"><b>意大利简介</b></p><p class="ql-block"> 意大利是欧洲文明古国,意大利半岛史前就有人类活动迹象,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就已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公元前9世纪伊特鲁里亚人曾创造灿烂的文明。</p><p class="ql-block"><b><i> 罗马王政时代</i></b>(前753~前509年)</p><p class="ql-block"> 又称为罗马王国,伊特鲁里亚时期。是罗马从原始社会的公社制度向国家过渡时期。此时的古罗马还没有成为强大的帝国,只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镇,尚未建立共和国,是一个传统的君主制国家。 </p><p class="ql-block"><b><i> 罗马共和国时代</i></b><i> </i>(前509~前27年)</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510年,罗马人结束罗马王政时代并建立共和国,国家由元老院、执政官和部族会议三权分立。</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为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罗马共和国延伸到意大利南部,在公元前241年的第二次布匿战争后,将西西里纳入自己的版图。公元前202年,通过四次马其顿战争和第三次布匿战争,罗马击败了迦太基,将西班牙和希腊纳入版图。之后罗马人在叙利亚战争,控制了西亚部分地区。</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罗马共和时代基本完成疆域扩张,到公元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亚非、称霸地中海的庞大罗马帝国。</p><p class="ql-block"><b><i> 罗马帝国时代 </i></b>(前27~476年/1453年)</p><p class="ql-block">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西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476年;东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1453年),是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正是古罗马文明的一个重要阶段。前期君王采用元首制,自公元287年起采用君主制。</p><p class="ql-block"> 在凯撒的统治下,罗马征服了高卢和埃及。凯撒被刺身亡后,养子屋大维击败了对手马克·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于公元前27年建立了古罗马帝国,并被尊为奥古斯都·凯撒。</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公元1-2世纪是罗马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b> </p><p class="ql-block">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合法。 </p><p class="ql-block"> 到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410年,日耳曼的西哥特人在领袖阿拉里克率领下,进入意大利,围攻罗马城,在城内奴隶的配合下打开城门,此后在西罗马帝国境内建立西哥特王国和东哥特王国。476年,罗马雇佣兵领袖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最后一个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西罗马帝国遂告灭亡。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奴隶制度在西欧的崩溃。</p><p class="ql-block"> 而东罗马帝国则在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b><i> </i></b></p> <div><b style="">意大利简介</b></div><b><i> 中世纪时期</i></b><br> 公元962年至11世纪,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成为“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而南部则为拜占庭领土,直至11世纪诺曼人入侵意南部并建立两西西里王国。<br> 12~13世纪,在意大利的神圣罗马帝国统治瓦解,分裂成许多王国、公国、自治城市和小封建领地。随着经济实力增强,文化艺术空前繁荣。<br> 15世纪,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应运而生,16世纪,在欧洲广泛传播。<br> 15世纪末,法国和西班牙争夺亚平宁半岛斗争激化,导致了持续数十年的意大利战争。<br> 16世纪起,大部分领土先后被法、西、奥占领。 <p class="ql-block"><b>意大利简介</b></p><p class="ql-block"><b><i>近现代史</i></b></p><p class="ql-block"> 18世纪,意大利民族精神觉醒。</p><p class="ql-block"> 19世纪,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兴起。19世纪60年代,在爱国者朱塞佩·马志尼和朱塞佩·加里波第的努力下,意大利统一运动(意大利复兴运动)蓬勃开展。</p><p class="ql-block"> 1861年3月,意大利王国宣布成立,原撒丁王国国王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成为了意大利国王。</p><p class="ql-block"> 1870年,攻克罗马,完成意大利领土统一。此后,意大利同其他欧洲列强进行殖民扩张竞争,曾先后占领了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利比亚和爱琴群岛,并在中国天津取得一块商业租界。</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意大利获得了东北部特伦蒂诺、上阿迪杰、威尼斯·朱利亚和多德卡尼索斯等地区。</p><p class="ql-block"> 1922年10月31日,墨索里尼上台执政,意大利实行长达20余年的法西斯统治。</p><p class="ql-block"> 1938年,意大利在西班牙内战中帮助佛朗哥并与德国结成罗马—柏林轴心。</p><p class="ql-block"> 1939年~1945年,意大利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并沦为战败国。</p><p class="ql-block"> 1946年6月2日,意大利全民公投,废除君主立宪,同年7月12日,组成共和国第一届政府。</p><p class="ql-block"> 二战后,参加马歇尔计划、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并积极参加欧洲一体化进程,系欧盟创始国之一。</p><p class="ql-block"> 意大利是发达工业国家,是欧洲第四大、世界第八大经济体。机械设备、汽车制造、生物医药、航天航空等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小企业发达,被誉为“中小企业王国”,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丰富。2022年,意大利GDP为1.9万亿欧元。</p> <p class="ql-block">  罗马(英语:Rome;意大利语:Roma),已有2500余年历史,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罗马帝国的发祥地,因建城历史悠久而被称为“永恒之城”。公元2世纪,<b>罗马已成为世界之都。</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罗马是全世界天主教会的中心,有700多座教堂与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学,市内的梵蒂冈是天主教教皇和教廷的驻地。罗马与佛罗伦萨同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中心,现今仍保存有相当丰富的文艺复兴与巴洛克风貌。</p> <h1></h1><h3><b>景点---古罗马斗兽场</b>(意大利语:Colosseo、英语:Colosseum),原名弗拉维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 Flavium)</h3><div> 古罗马斗兽场,原名弗拉维圆形剧场,又译为罗马角斗场、科洛西姆竞技场,建于公元72至80年间,是古罗马帝国供给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div> 罗马斗兽场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市内台伯河东岸,为古罗马的象征。建于公元72-79年,强迫8万名犹太俘虏作劳役,用工8年完成。整个建筑占地2万平方米,周长527米,可容纳9万观众。它是罗马帝国征服耶路撒冷后,为纪念皇帝威斯巴西安的丰功伟绩而建的,甚至一直影响着现代大型体育场的建筑。<p> 1980年,古罗马斗兽场,古罗马广场遗迹作为罗马历史中心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斗兽场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p> <p class="ql-block"><b>景点---古罗马斗兽场</b></p><p class="ql-block"> 在观众席后,是拱形回廊,它环绕着角斗场四周。回廊立面总高度为48.5米,由上至下分为四层,下面三层每层由80个拱券组成,每两券之间立有壁柱;壁柱的柱式第一层是多立克式,健美粗犷、犹如孔武有力的男性;第二层是爱奥尼式,轻盈柔美,宛若沉静端秀的少女;第三层则是科林斯式,它结合前两者的特点,更为华丽细腻。这三层柱式结构既符合建筑力学的要求,又带给人极大的美学享受。到第四层则是由有长方形窗户的外墙和长方形半露的方柱构成,并建有梁托,露出墙外,外加偏倚的半柱式围墙作为装饰。在这一层的墙垣上,布置着一些坚固的杆子,是为扯帆布遮盖巨大的看台用的。</p> <h1></h1><h3><b>景点---古罗马斗兽场</b></h3><div><h3> 罗马角斗场的材料用大理石以及几种岩石建成,墙用砖块、混凝土和金属构架固定。部位不同,用料也不同,柱子墙身全部采用大理石垒砌,十分坚固。在历经2000年的风霜,人们所见到的角斗场尽管破败不堪,但残留建筑的宏伟壮观,仍让人们为往日的辉煌成就啧啧称奇。</h3></div> <p class="ql-block"><b>景点---古罗马斗兽场</b></p><p class="ql-block"> "斗兽场矗立,罗马便会存在。斗兽场倒塌,罗马就会灭亡。"(基督教《颂书》) 古罗马的建筑艺术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建筑艺术。但是,与古希腊艺术"通过崇拜神来肯定自我"不同,古罗马艺术更倾向于崇拜现实的、世俗的人。因此,其艺术风格上充满了人的意识与人的尺度。正是在这种"人性"的左右下,古罗马建筑借助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在崇高的造型里融入了艺术的功能性,成就了它"永恒之都"的称号。</p><p class="ql-block"> 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高超的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而拱券结构得以推广,是因为使用了强度高、施工方便、价格便宜的火山灰混凝土。它将艺术性和科学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当之无愧地成为"永恒之都"的不朽标志。</p><p class="ql-block"> "永恒之都"的辉煌终成为一段历史,大角斗场也逃不出化作废墟的命运。"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爱伦坡)</p><p class="ql-block"> 罗马人对希腊雕塑、绘画和建筑充满了狂热。作为君权至上的大帝国,罗马城需要的是强悍的气魄,并且披上艺术与美的外衣,才能显现其气吞万里、雄霸天下的威严,斗兽场便代表了这种外显的炫耀与张扬。</p><p class="ql-block"> 在"比希腊更人性"的外衣下,看见的不是充满人性关怀的社会,而是一个以赤裸裸的肉欲和感官刺激为乐趣的文化,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罗曼蒂克”---罗马人生活方式。看台上,那些衣冠楚楚的贵族将军们喝着美酒,搂着美人,享受着人与人、人与兽血肉横飞地撕咬。 </p> <p class="ql-block"><b>景点---古罗马斗兽场</b></p><p class="ql-block"> 公元80年斗兽场工程竣工之时,举行了为期100天的庆祝典礼。古罗马统治者组织、驱使5000头猛兽与3000名奴隶、战俘、罪犯上场“表演”、殴斗,这种人与兽、人与人的血腥大厮杀居然持续了100天,直到这5000头猛兽和3000条人命自相残杀、同归于尽。</p><p class="ql-block"> 何等嗜血的庆祝仪式?</p> <h3></h3><h3><b>景点---君士坦丁凯旋门</b></h3><p> 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315年,是为了纪念君士坦丁大帝击败马克森提皇帝统一罗马帝国而建的。凯旋门上方的浮雕板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的生平业绩,如安东尼、哈德连等,下面则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战斗场景。所以君士坦丁凯旋门虽然是罗马三座凯旋门中建造最晚的一座,但仍然可以看出早期罗马艺术的影子,而且保存比较完好。</p><p> 这是一座三个拱门的凯旋门,高21米,面阔25.7米,进深7.4米。它位于古罗马角斗场西侧,其上的雕塑精美绝伦、恢宏大气,千年逝去,已是残迹斑斑,却仍在风雨中,与古罗马角斗场共同见证罗马的辉煌。 </p> <h1></h1><h3><b>景点---君士坦丁凯旋门</b></h3><h3> 古罗马时代共有21座凯旋门,现今罗马城中仅存3座,君士坦丁凯旋门就是其中的一个。</h3><h3> 这座拱门上面的绝大多数装饰品其实都是取自于以前的皇帝们所建造的各种建筑物,这也表明罗马的经济文化艺术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所以说,处在拱门上端(顶阁)两侧的那8座矩形浮雕(rectangularrellefs)原先是一座纪念马库斯奥里列阿斯(161—180)的建筑物上的装饰,只是这位皇帝的头像被重新雕刻成了君士坦丁的样子(还有3座浮雕和它们属于同一系列,现存卡匹托尔博物馆。它们清楚地显示着马库斯·奥里列阿斯皇帝的样子)。</h3> <h1></h1><h3><b>景点---君士坦丁凯旋门</b></h3><h3> 凯旋门的里里外外充满了各种浮雕,表面上看去,巨大的凯旋门和丰富的浮雕虽然气派很大,但缺乏整体观念。原因是凯旋门的各个部分并非作为一个统一体而创作的,甚至其中的大部分构件是从过去的一些纪念性建筑,如图拉真广场建筑上的横饰带、哈德良广场上一系列盾形浮雕以及马克·奥尔略皇帝纪念碑上的八块镶板,拆除过来的。它上面所保存的罗马帝国各个重要时期的雕刻,是一部生动的罗马雕刻史。 </h3> <h3><b>景点---君士坦丁凯旋门</b></h3><h3> 据说当年,拿破仑·波拿巴来到罗马,见到了这座凯旋门,大为赞赏,而这座凯旋门也成为法国巴黎凯旋门的蓝本。</h3> <b>景点---君士坦丁凯旋门</b> <h3><p><b>景点---提图斯凯旋门</b></p><p> 提图斯凯旋门是帝国前期提图斯皇帝去世后他的弟弟,继位的图密善为纪念前王而建立 ,始建于81年。这座凯旋门主面的台基与女儿墙都较高,给人以稳定、庄严威武雄壮之感。建筑物用混凝土浇筑,大理石贴面,檐壁上雕刻着凯旋时向神灵献祭的行列。</p><p> 凯旋门是罗马帝王为纪念各种重大事件而创造出的纪念性建筑物 ,通常横跨在一条道路上单独建立。罗马共和时期的凯旋门建立不多,到了帝国时期,几乎每一次重大战役的胜利都要建立凯旋门。提图斯凯旋门就是罗马城中保留下来的最典型的三座凯旋门之一(另外两座是塞维鲁凯旋门和君士坦丁凯旋门)。</p></h3> 2008年12月12日拍摄。 <p class="ql-block"><b>景点---罗马帝国大道</b></p><p class="ql-block"> 罗马帝国大道是罗马市中心的一条直线道路,从威尼斯广场向东南到罗马斗兽场所在的斗兽场广场,并止于古罗马斗兽场,长约2公里。这条路原名凯旋大道,修建于墨索里尼执政时期。大道沿途有威尼斯广场、图拉真广场、奥古斯都广场、涅尔瓦广场和斗兽场广场。帝国大道东边的特拉亚诺市场,是古罗马城的商业中心。 </p><p class="ql-block"> 在宽广的帝国大道两旁,集中了大部分罗马帝国古都的遗迹,包括元老院、神殿、贞女祠和一些有名皇帝的宗庙,如凯撒庙等;还有纪念古罗马历代皇帝丰功伟绩的凯旋门;还有大量的断垣残壁和废墟。这些都原模原样的保留着,成为游客追溯罗马历史的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在罗马帝国时期,皇帝们进行的众多城市建设项目中,帝国广场突出地表现了皇帝进行城市建设的真实意图。皇帝用自己的建筑行动使整个广场群成为一个水平放置的巨大纪念碑,用精美的雕塑和富丽堂皇的建筑物,展现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富甲天下的尊贵。并在上面用文字记载着自己的丰功伟绩,好让后人永世铭记,流芳千古。</p> <h3><b>景点---罗马帝国大道</b></h3> <p class="ql-block"><b>景点---罗马帝国大道</b></p><p class="ql-block"> 帝国大道旁巨大的伞状松树。罗马的松树学名罗马石松,外形看起来像是一朵蘑菇。光秃秃的树干径直向天上伸展,到梢头的时候开枝散叶,形似一把巨大的雨伞。罗马市区内的松树大多集中在帕拉丁山和斗兽场一带,它们静静地伫立在山上与行道旁,静静地凝视罗马两千五百年。</p> <h3><b>景点---罗马帝国大道</b></h3> <p class="ql-block"><b>景点---古罗马废墟</b></p><p class="ql-block"> 古罗马广场(Roman Forum)是古罗马时代的城市中心,其中还残留了些许的古罗马时期的重要建筑的废墟。古罗马政治、宗教、商业、娱乐等建筑的聚集地又可以被称为“古罗马废墟”。</p><p class="ql-block"> 这片古罗马废墟犹如大露天博物馆不仅吸引着全世界慕名而来的游客一探究竟,还吸引着众多考古工作者和历史学家前来探寻古罗马当时的生活百态,很具有考古价值。这片废墟其实最早是被破砖乱瓦覆盖,到十九世纪才被重见天日,让人联想到昔日的繁荣富裕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元老院是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之一。凯撒大帝, 这位古罗马被神化的最具雄才伟略、远见卓识的无冕之王,就被刺死在元老院的台阶上。 </p> 元老院及凯撒大帝雕像。 元老院及凯撒大帝雕像。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图拉真胜利纪念柱和两所巨大的图书馆。</p><p class="ql-block"> 罗马城旧广场的北面,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 2世纪初陆续建造了凯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韦帕香广场、乃尔维广场和图拉真广场。它们各自按设计一次建成,平面为长方形,四周柱廊的一端建造神庙。凯撒广场有钱庄和演讲台,奥古斯都广场有演讲堂。这些广场都是为纪念个人功绩而建造的。</p><p class="ql-block"> 上述5个广场后来都遭到彻底破坏。1924年开始发掘,到1933年修建道路又把广场遗址的大部分覆盖掉,至今只有图拉真广场的一根纪功柱保存完整。</p> <h3>  图拉真广场 (Foro di Traiano)是意大利罗马市中心的古迹,位于威尼斯广场旁边。图拉真广场建于公元107年,是为了纪念图拉真大帝远征罗马尼亚获胜。按时序,它是罗马最后一个帝国议事广场,由大马士革的阿波罗多罗斯(Apollodorus of Damascus)所兴建。</h3> <h3>  从图拉真广场再往东,就是建于公元100年至110年间的图拉真市场。据说图拉真市场是世界上最早的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和超市。据说,已发掘的已有150余家商铺,可见如此巨大的遗址规模,展示了古罗马曾经的辉煌。</h3> <h3>图拉真市场。</h3> <p class="ql-block"><b>景点---威尼斯广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威尼斯广场左侧这幢墙上有着威尼斯保护神飞狮的粉红色建筑是威尼斯宫,这是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哥特式建筑,在威尼斯共和国繁荣时期,这里曾经是威尼斯大使馆所在地,因此这个广场就有了这个名称。</p><p class="ql-block"> 墨索里尼曾经从二楼的插着国旗的阳台向广场上挤满的人群发表了著名的<b><i>“阳台演说”</i></b>。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汇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景点---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b>Monument of Victor Emanuel II)</p><p class="ql-block"> 罗马集中了意大利独立统一运动的大部分纪念物,威尼斯广场正面的这个白色大理石建造的新古典主义建筑,是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这座纪念碑被意大利人称为“祖国祭坛”,为了庆祝1870年意大利统一而建造的纪念堂,耗时25年才建成。</p><p class="ql-block"> 祖国祭坛中央骑马的人物铜像就是完成了意大利统一大业的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p> <p class="ql-block"><b>景点---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b></p><p class="ql-block"> 建筑物顶上有两座巨大的青铜雕像,右边的代表“爱国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b>景点---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b></p><p class="ql-block"> 建筑物顶上有两座巨大的青铜雕像,左边代表的是“劳动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b>景点---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b></p><p class="ql-block"> 台阶下面祭坛左右下方有两组喷泉寓意深刻:右边的象征第勒尼安海,左边的象征亚得里亚海。</p><p class="ql-block"> 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的背后有一个绝佳的观景平台。观景平台被帕拉丁山(古罗马的皇家宫殿所在)、古罗马广场(古罗马时代最重要的广场、元老院等政治机构和神庙等宗教场所的所在地)、威尼斯大厦(原先是威尼斯共和国的大使官邸,威尼斯广场由此得名)所环绕,古罗马斗兽场、提图斯凯旋门等景观亦尽收眼底,而观景平台脚下恰巧又是古罗马七座山丘中的卡匹托尔山(Capitolinus Hill),可以说,罗马近三千年的历史全都近在眼前。<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如果说斗兽场是古罗马的象征,这座纪念堂就是意大利的标志。</b> </p>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广场是罗马市中心最漂亮的广场,广场周围有多条马路呈放射状向四处延伸,其中包括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大街和帝国广场大道等,成为人们去到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和古罗马广场、古罗马斗兽场的起点,也是罗马市中心的中心。</p> 罗马城街道 罗马城狭窄的街巷、整洁坚固的石板路、高大的石材建筑、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千年来就是如此,可见当时的罗马是何等的先进。 <p class="ql-block"><b>景点---特雷维喷泉(Fontana di Trevi)(许愿池)</b></p><p class="ql-block"> 特雷维喷泉,位于意大利罗马的三条街交叉口,因为喷泉前面有三条道路向外延伸,而特雷维喷泉的“特雷维Trevi”就是三岔路的意思,也正是喷泉名字的由来。许愿池喷泉是罗马最后一件巴洛克式建筑艺术杰作,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巴洛克喷泉,是罗马境内最大的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喷泉,也因此成为罗马的象征之一。</p> <b>景点---特雷维喷泉(Fontana di Trevi)(许愿池)</b><div> 许愿池总高约25.9 米(85英尺) ,高19.8米( 65英尺)宽,是全球最大的巴洛克式喷泉。池中有一个巨大的海神波塞冬雕像,驾驮着马车,四周环绕着西方神话中的诸神。<br></div> <b>景点---特雷维喷泉(Fontana di Trevi)(许愿池)</b><div> 背景建筑是一座海神波塞冬宫,背景墙顶部装饰教皇徽章,上面教皇的三重冠象征天堂、人间、地狱,两把天堂的钥匙,中间立着的是海神波塞冬,旁边守护着的则是两位水神。<br> 教皇冠下面站着四位少女,是群雕《四季女神》,分别代表四季。左边第一位手持水果代表生机盎然的“春季”,第二位女神手拿麦穗代表金黄的“夏季”,第三位女神手举葡萄酒代表丰收的“秋季”,最后一位女神提溜着枯萎的树枝代表凋零的“冬季”。四季女神下面2幅浮雕,左边是少女指出地上喷涌出泉水的位置,所以这个喷泉也称“少女喷泉”。<br></div> <b>景点---特雷维喷泉(Fontana di Trevi)(许愿池)</b><div>  喷泉建筑完全采左右对称,中间圆拱门下硕大贝壳之上立有一尊被两匹骏马拉着奔驰的雄壮海神波塞冬(希腊语:Ποσειδῶν、英语:Poseidon)塑像,他驾驭着马车并指挥着儿子特里同(特里同上半人形,下半鱼形)控制烈马,左边的狂放不羁右边的温顺安详,分别象征汹涌与平静。海神像是1762 年由雕刻家伯拉奇(Pie- tro Bracci)设计。在海神的左右两边各立有两尊水神,海神左边的女神脚下水罐倾倒,水在流淌寓意富裕。右边的女神右手提着水碗,一条蛇正在畅饮寓意健康。喷泉主体部位的大理石海神雕像栩栩如生,细微处如海马们拉着的硕大的贝壳也处理得相当精美。<br></div> <b>景点---特雷维喷泉(Fontana di Trevi)(许愿池)</b> <p class="ql-block"><b>景点---特雷维喷泉(Fontana di Trevi)(许愿池)</b></p><p class="ql-block">  早在公元前19年,喷泉就是古罗马人将贞女泉引进罗马城水道的终点。特莱维喷泉原先位在三条道路的交汇处,也是罗马高架渠水道处女水道桥(Acqua Vergine)的终点,这些水道是古罗马时代负责运送饮用水的管线。随着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展开,罗马人的建筑风格得到复兴,因此开始在水道的终点建造壮丽的喷泉。1730年教皇克莱门特十二世(Pope Clement XII )举办了喷泉竞赛,尼科洛·萨尔维巧妙地用借景手法将背后的宫殿借来,使得海神波塞冬和特里同充满生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修建工作正式开始于1732年,共花了三十年于1762年完成。</p> <p class="ql-block"><b>景点---特雷维喷泉(Fontana di Trevi)(许愿池)</b></p><p class="ql-block"> 罗马人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背对喷泉向池中投上一枚硬币就可以许三个愿望,但其中的一个必是“再回罗马”(Fa ritorno a Roma)。 许愿池也是爱情的象征,传说当情侣一起向池中投入硬币,爱情就会永恒。</p><p class="ql-block"> 电影《罗马假日》中安妮公主经过许愿池的场景让许愿池名声大躁。</p> <b>景点---特雷维喷泉(Fontana di Trevi)(许愿池)</b> <h3><b>景点---特雷维喷泉(Fontana di Trevi)(许愿池)</b></h3> <b>景点---特雷维喷泉(Fontana di Trevi)(许愿池)</b> <b>景点---特雷维喷泉(Fontana di Trevi)(许愿池)</b><div> 从许愿池右手边一条小巷子往南走不远,就是圣母纯洁纪念柱。</div> 巷子的尽头就是圣母纯洁纪念柱。 <p class="ql-block"><b>景点---西班牙广场(Piazza di Spagna)</b></p><p class="ql-block"> 西班牙广场位于意大利罗马圣三一教堂(Trinita dei Monta)所在的山丘下,建筑师为德.桑蒂斯和斯佩基,其以登上教堂的西班牙阶梯而闻名。 西班牙广场上的咖啡馆是济慈、拜伦、雪莱等文人最爱去的场所;特别是位于Condotti大街上的Cafe Greco,此为罗马最古老的咖啡馆。Cafe Greco不但为英国诗人聚集之处,各地的艺术家也常在此一展长才,如意大利雕刻家卡诺瓦(Canova)、丹麦雕刻家杜巴森,作家易卜生、果戈理,音乐家萧邦、白辽士、比才、李斯特,此外意大利人所崇拜的大文豪歌德,其名作《塔里夫斯的公主》就是在此完成的。由于附近艺术家云集,通往波波洛广场的Babuino 街也被誉为罗马艺术家气息最浓厚的街道,该街上有许多从事第八艺术的电影演员都在此购屋居住。</p> <p class="ql-block"><b>景点---西班牙广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母怀胎纪念柱(圣母始胎无染原罪纪念柱)矗立于密格那内利广场上,西班牙大使馆的对面, 是一个罗马式圆柱。因玛利亚处女时受圣灵感应而怀孕,生下耶稣,故这圣母纯洁之柱也称为圣灵感孕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母怀胎纪念柱由基座、主体圆柱和柱顶圣母塑像组成。基座部分包括大理石底座与群雕部分,四尊圣人雕像分别为犹太第二任国王大卫、犹太人先知以赛亚、以西结和摩西;主体圆柱是1777年在战场地区发现的古罗马云母大理石精雕细琢而成的圆柱,高11.81米;柱顶圣母青铜像高4米,重9 吨,整个柱体总高达二十七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母怀胎纪念柱于1857年12月8日落成,由两西西里王国费南德二世资助建成,旨在纪念教皇庇护九世于1854年宣讲圣母怀胎教义的活动。建造这一圆柱共用了200多名消防员充当工匠。 因此, 直到现在每年12月8日都保留了由消防队员为圣母敬献花篮的传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年12月8日梵蒂冈教皇按照惯例都要来到这里举行圣母始胎无染原罪瞻礼,向圣母无染原罪像献花致敬,在圣母像脚下祈祷,然后向聚集在广场上的信友们发表讲话。</p> <p class="ql-block">景点---西班牙广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母纯洁之柱在西班牙广场的南部角落。</p> <b>景点---西班牙广场</b> <p class="ql-block"><b>景点---西班牙广场</b></p><p class="ql-block">西班牙驻罗马教廷(主要负责宗教事务,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间使馆)大使馆,正对圣母怀胎纪念柱。正是因为有这个大使馆,这里才称“西班牙广场”。</p> <p class="ql-block"><b>景点---西班牙广场</b></p><p class="ql-block"> 山上圣三一教堂是1495年查理八世VIII命法国人建造。有三处跳舞场的西班牙台阶上建有古代埃及的方尖塔,方尖塔的后面的圣三一教堂,俯瞰整个广场。被称为“意大利人设计、法国人出资、英国人游览、如今被美国人占领”的西班牙台阶,实际上是1725年得到法国大使的援助后修建的,又因为西班牙使馆在这里,所以取名西班牙台阶,阶梯共有137阶。</p> <p class="ql-block"><b>景点---西班牙广场</b></p><p class="ql-block"> 广场中央巴洛克式的建筑巨匠贝尔尼尼所设计的喷水池。破船喷泉是教宗巴贝尼尼乌巴诺八世在1598年台伯河洪水后下令建造,由意大利雕塑家彼得·贝尔尼尼(Pietro Bernini)和济安·贝尔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父子最终在1627年将其完成。据说1598年台伯河泛滥造成水灾,当年大水退后,广场中央留下一顺流漂来的木船,艺术家便以此为灵感创作了这个喷泉。</p> <b>景点---西班牙广场</b> <b>景点---西班牙广场</b><div> 破船喷泉以其卓越的创意及精湛的艺术设计,赢得全世界游客的喜爱,使之成为罗马最有特色的喷泉之一。<br></div> <h3><p></p><p><b>景点---西班牙广场</b></p><p><b> </b>西班牙广场附近繁华的商业街。中间4条街汇集了世界主要奢侈品的商家。旁边也有很便宜的商品,如价格低廉的皮带、皮具等等。在西班牙广场,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p></h3> 路的尽头就是圣三一教堂。 <h3><i>通往圣彼得大教堂的协和大道,路的尽头就是大教堂。</i></h3><b>景点---圣彼得大教堂</b><div> 梵蒂冈城国(The Vatican City State),简称梵蒂冈,首都梵蒂冈城,梵蒂冈位于意大利罗马城西北角的高地上,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国土面积0.44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截止到2023年10月,常住人口764人,意大利人为主。<br> 756年,教皇斯提芬二世获得法兰克国王丕平所赠罗马城及周围区域,拥有宗教和世俗管理权。此后,在意大利中部建立教皇国。1870年被意大利王国吞并。1929年2月,墨索里尼同教皇庇护十一世签订《拉特兰条约》,教皇正式承认教皇国灭亡,另建梵蒂冈城国,意大利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主权属于教皇。<br> 梵蒂冈拥有自己的银行、邮局、电信等公共服务机构,但其自然资源匮乏,没有工农业生产,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旅游业、发行邮票和钱币、不动产出租、宗教银行盈利以及教徒捐款等。2018年财政赤字达7000万欧元。<br></div> <div><u>圣彼得大教堂这次没有进去,下面照片都是2008年12月12日参观时拍摄。</u></div><div><b>景点---圣彼得大教堂</b><br></div>通往圣彼得广场的协和大道。 <b>景点---圣彼得大教堂</b><div><b><br></b></div> <b>景点---圣彼得大教堂</b><div>通往圣彼得广场的协和大道。<b><br></b></div> <b>景点---圣彼得大教堂</b><div>通往圣彼得广场的协和大道。<b><br></b></div> <p class="ql-block"><b>景点---圣彼得大教堂</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left;">圣彼得(圣伯多禄)广场(Piazza San Pietro)这个集中各个时代的精华的广场,可容纳50万人,位于梵蒂冈的最东面,因广场正面的圣彼得大教堂而出名,是罗马教廷举行大型宗教活动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场的建设工程用了十一年的时间(1656~1667年),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尔尼尼亲自监督工程的建设,是贝尔尼尼一生中最伟大的建筑艺术品。拥有两个四排共284根德斯金式圆柱和88根方石柱组成的半圆长廊,上有140位圣人雕像,仿佛圣伯多禄大教堂伸出的两个巨大手臂。</p> <b>景点---圣彼得大教堂</b><div><b> </b>广场中央是一根公元40年从埃及运来的巨大的尖石碑(高25.5米,重320吨)。这座石碑原是罗马皇帝卡利古拉为装饰皇宫旁边的圆形广场,远从埃及运来。</div> <b>景点---圣彼得大教堂 </b><div> 广场周围有4列共284根德斯金式的圆柱,圆柱上面是圣人像。</div> 广场上左右有两个喷泉,巴黎协和广场上两个喷泉就是以这两个喷泉为蓝本设计建造的。 <b>景点---圣彼得大教堂</b> <p class="ql-block"><b>景点---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 Church)又称圣伯多禄大教堂</b></p><p class="ql-block"> 圣彼得大教堂,又称圣伯多禄大教堂、梵蒂冈大殿。由伯拉孟特、米开朗基罗等建筑师不断设计并完善,是位于梵蒂冈的一座天主教宗教圣殿,建于1506年至1626年,为天主教会重要的象征之一。</p><p class="ql-block"> 作为最杰出的文艺复兴建筑,其占地23,000平方米,可容纳超过六万人,教堂中央是直径42米的穹窿,顶高约138米, 前方则为圣伯多禄广场与协和大道。虽然并不是所有天主教堂的“母堂”,亦不是罗马主教(教宗)的主教座堂,圣伯多禄大教堂仍被视为是天主教会最神圣的地点。</p><p class="ql-block">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多位建筑师与艺术家多纳托·伯拉孟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和小安东尼奥·达·桑加罗等都曾参与圣伯多禄大教堂的设计。圣伯多禄广场的设计人是贝尔尼尼。堂内保存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艺术家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的壁画与雕刻。</p><p class="ql-block"> 根据天主教会圣传,圣伯多禄大教堂是宗徒之长圣伯多禄的安葬地点,历任教宗也大都安葬于此。</p><p class="ql-block"> 圣伯多禄大教堂由于其礼仪作用,是著名的天主教朝圣地点之一。教宗每年会在此举行多个仪式,包括圣殿内外的人数,每次约有一万五千人到八万人参与。圣伯多禄大教堂与基督教历史上许多事件都有很强的关联,早期基督教、教宗国、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等等。</p> <b>景点---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 Church)又称圣伯多禄大教堂</b><div> 圆顶廊檐上有十一个雕像,耶稣基督的雕像位于中间,廊檐两侧各有一座钟,右边的是格林威治时间,左边的是罗马时间。<b><br></b><div><b><br></b></div></div> <b>景点---圣彼得大教堂 </b><div> 圣彼得大教堂门前左边树立着圣彼得高大的雕像,他神情自若、面带微笑, 右手握着两把耶稣送给他的通向天堂的金钥匙,左手拿着一卷耶稣给他的圣旨。圣彼得是耶稣的12个门徒中的第一个,耶稣回天国前把金钥匙交给了他,圣彼得成为了天主教的教宗,他来到罗马传教,后来,罗马的皇帝为了嫁祸天主教,放火烧了罗马城,然后归罪于天主教,并处死了圣彼得。圣彼得大教堂就是为纪念圣彼得而修建的。</div> <b>景点---圣彼得大教堂</b><div> 教堂门前的右边竖立着另一座高大精美的雕像,据说那是耶稣的另一重要使徒:保罗。从一个祸害基督教的人转变为基督教最重要的使徒,保罗是基督教除耶稣基督之外最重要的传道者。<b><br></b></div> 从教堂的右手边排队进入教堂。 从教堂的右手边排队进入教堂。 <b>景点---圣彼得大教堂</b> <p class="ql-block"><b>景点---圣彼得大教堂</b></p><p class="ql-block"> 圣彼得大教堂是梵蒂冈的灵魂之地,是世界上顶级的教堂,没有之一。它不仅是全世界天主教的精神殿堂,更是全世界最顶级的艺术圣殿!通过中门进入能容纳5万人的教堂内部,呈现在眼前的就是金碧辉煌、精美绝伦的浩瀚的艺术史诗。屋顶和四壁都饰有以《圣经》为题材的绘画、雕塑,几乎都是当时世界上顶级的名家作品。在这里,无数的艺术珍宝悬挂高梁,或嵌入墙壁,每一件都是时间的佳酿,值得我们用最缓慢的脚步,最细腻的感官去细细品味。</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圣彼得大教堂后,再去其他的教堂,不免会有一种简陋的感觉。</p> 教堂中央著名大拱形屋顶是米开朗基罗的杰作,双重构造,外暗内明。对于这个大圆顶,曾有过百年的波折,最先是布拉曼特于1506年设计,1514年他去世后拉斐尔接替了他。六年后,拉斐尔也去世了,教会对教堂顶部借鉴哥德式的设计,强调黑暗与光明的对比,采用了玫瑰花窗,于是出于对教堂入口处的光线对比效应的考虑,圆顶被取消。后来米开朗基罗在71岁高龄时接替了这项工作,以“对天主、对圣母、对圣伯多禄的爱”的名义,恢复了圆顶。 米开朗琪罗设计的罗马式圆顶。<div>  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古典主义形式,主要特征是罗马式的圆顶穹窿和希腊式的石柱式及平的过梁相结合,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座教堂。</div><div> 教堂内部金碧辉煌,光线幽暗,神秘莫测,用大理石砌筑而成,里面的所有装饰都是用不同颜色大理石拼接成图,工程十分浩大。</div><div> <u><i>我们这次在图中这条路的左手边一家中餐馆吃中餐和晚餐。</i></u></div> <p class="ql-block">  进入圣伯多禄大教堂,你一定会被各种艺术珍品迷住了眼,但两位艺术大师的杰作是一定要仔细欣赏的。一位是被称为“巴洛克艺术之父”的天才雕塑家贝尔尼尼(那不勒斯人)。另一位当然就是米开朗基罗。</p><p class="ql-block">  殿堂的中央,贝尔尼尼的最伟大的杰作---青铜华盖被置于米开朗基罗最伟大的杰作---宏伟的穹顶之下,闪烁着金色耀眼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贝尔尼尼的雕制的青铜华盖,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撑,足有5层楼房高那么高。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著99盏长明灯,<b>而下方则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b>,只有教皇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面对东升的旭日,当著朝圣者举行弥撒。</p><p class="ql-block">  <b>这里也是这座教堂的中心、核心,最重要的看点。</b></p> <p class="ql-block">  圣伯多禄(圣彼得)宝座,也是贝尔尼尼设计的一件镀金的青铜宝座。宝座上方是於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传说这把木椅是圣伯多禄的真正御座,後经考证为加洛林国王泰查二世所赠送。</p><p class="ql-block">  <b>这里也是这座教堂最重要的看点之一。</b></p> <p class="ql-block">  殿堂尽头是贝尔尼尼的不朽杰作---圣伯多禄宝座,命名为“圣座的光辉”(La Gloria della Cattedra),是贝尔尼尼1658-66年的杰作。</p> 教堂光线不好,不允许使用闪光灯。我是将相机放在这个围栏上拍摄的。 <p class="ql-block">  在大殿的右侧,母爱小堂中的《哀悼基督》是米开朗基罗的著名雕塑作品,创作于1498年。这件作品是米开朗基罗在23岁时完成的,雕像中的圣母形象典雅而沉静,她年轻而美丽,默默地俯视着躺在她双膝上的死去的基督。传说,主持教堂建设的教宗尤利乌斯二世问米开朗琪罗,为什么圣母看起来比受难的儿子还年轻,米开朗琪罗回答说:依我看,圣母是永不老的,因为她的贞洁无瑕使她永葆青春。</p><p class="ql-block">  米开朗基罗通过精湛的雕刻技巧和细致入微的打磨,赋予了石头以生命力,使作品显得光彩夺目。《哀悼基督》是米开朗基罗唯一一件签名作品,其名字就在圣母身上横跨胸前的饰带上。</p><p class="ql-block">  <b>这里也是这座教堂最重要的看点之一。 </b></p> 网上图片。<div>  1971年,雕像曾遭到一个自称是耶稣的奥地利疯子的破坏,伤及圣母的左臂及面部。经过三年的修复后,为了保护雕像,就在雕像上面罩上了防弹玻璃。这样,游客们就只能隔着栏杆和玻璃观赏了。<br><br></div> <p class="ql-block"><b>教皇亚历山大七世纪念碑</b></p><p class="ql-block"> 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内,左侧殿的纪念碑和祭坛,是贝尔尼尼80岁时设计的最后的作品,被称为圣彼得大教堂雕像史上最重要的杰作之一。教宗跪下祈祷,周围环绕着四座女性雕像,分别代表着教宗最喜欢的美德:仁慈、谨慎、正义和真理。纪念碑顶上是教皇亚历山大七世的盾徽。</p><p class="ql-block"> <b>是游览圣彼得大教堂必看的精品。</b></p> <p class="ql-block">画面正中的就是<b>《教皇庇护八世纪念碑》</b></p><p class="ql-block"> 这座纪念碑不简单,中间下跪的是教皇庇护(Pope Pius VIII) 八世,其头上是基督的雕像以及圣彼得和圣保罗的雕像位于教皇两侧,寓意着谨慎和正义。1808年法国人统治意大利期间,教皇庇护八世因拒绝拿破仑宣誓而被监禁。</p><p class="ql-block"> 纪念碑下方小门通往圣器收藏室和财政部金库博物馆,许多捐赠给教会的贵重物品都保存在这里。里面还有埋葬在圣彼得大教堂所有教宗的名单。</p><p class="ql-block"> 由19世纪的艺术家Pietro Tenerani雕塑,<b>是游览圣彼得大教堂必看的精品。</b></p> <p class="ql-block"><b>圣维洛妮卡像</b></p><p class="ql-block"> <b>圣彼得大教堂的神圣之处还在于它存有关于耶稣本人的三宗圣物。</b>第一件圣物:弗朗西斯科·莫奇(F. mocchi)的《圣维洛妮卡》(S. Veronica)(1646年),以其激动之姿与神迹方巾,定义了巴洛克的动感艺术。</p><p class="ql-block"> 雕像表现的是维洛尼卡举着带有耶稣脸部影像的布奔走。维洛尼卡是耶路撒冷城中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当她看到耶稣背着沉重的十字架艰难地走向他的殉难地各各他山时,流露出怜悯的神情,并递给耶稣一块布让他擦去脸上的血汗,耶稣接受了,擦完后把布还给了维洛尼卡,这样耶稣脸部的形象就神奇地留在了这布上。据传这块布曾在1380年显过一次灵,出现了耶稣的头像,它给后人留下他的形象。据说此面纱至今保存在石像上的小房内,每年圣周五向游客展示一次。</p><p class="ql-block"> 这尊雕塑也称为圣彼得大教堂内的具有传奇色彩的三件作品之一!位于教堂大穹顶四根支柱之一的左前一根上。</p> <p class="ql-block"><b>圣海伦娜像</b></p><p class="ql-block"> <b>圣彼得大教堂的神圣之处还在于它存有关于耶稣本人的三宗圣物。第二件圣物</b>:安德里亚·鲍尔济(A. Bolgi)创作的《圣海伦娜》(S. Elena)(1639年),展现君士坦丁之母的尊贵与坚定。</p><p class="ql-block"> 雕像表现的是海伦娜是君士坦提乌斯的妻子、君士坦丁一世的母亲。她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大帝给了母亲海伦娜很大的权力和钱财,委托她去耶路撒冷寻找耶稣的圣物。海伦娜到了基督受难地的一座神庙进行挖掘,找到了三个十字架,此时随行的一个女人得了重病,海伦娜就让她这触摸这十字架,当摸到第三个十字架时当时病就好了。海伦娜知道这就是耶稣殉难时被钉的十字架,随后把它带回了罗马藏于雕像上方的壁龛中。</p><p class="ql-block"> 这尊雕塑也称为圣彼得大教堂内的具有传奇色彩的三件作品之一!位于教堂大穹顶四根支柱之一的右前一根上。 </p> <p class="ql-block"><b>《圣朗基努斯》</b></p><p class="ql-block"><b> 圣彼得大教堂的神圣之处还在于它存有关于耶稣本人的三宗圣物。第三件圣物:</b>是贝尔尼尼1639年雕刻的《圣朗基努斯》,相传当耶稣被钉上十字架后,罗马士兵朗基努斯用长矛刺穿其心脏,血液从伤口中喷溅出来,溅在朗基努斯将近失明的双眼上,他的眼睛竟然瞬间就恢复了视力,由此他感受到了神的力量,后来受洗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因其德品高尚而被封圣,朗基努斯用的矛也被称为圣矛,它因沾有耶稣的血液而被认为谁拥有此矛便可战无不胜。这只矛作为圣物收藏在圣彼得教堂内。</p><p class="ql-block"> 这尊雕塑也称为圣彼得大教堂内的具有传奇色彩的三件作品之一!位于教堂大穹顶四根支柱之一的右后一根上。</p> <p class="ql-block">  刚走进大门处的两个小天使捧圣水缸的雕塑,从形象上看小天使只有一岁的样子,然而雕像的实际高度有2.5米,是贝尔尼尼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教堂的雕像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威严、绝望和痛苦的感受,这正是小天使受人喜爱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圣彼得大教堂里的圣彼得(圣伯多禄)铜制雕像。</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世纪在耶稣被钉在十字架后,它被记录在圣经《使徒行传—他的十二门徒之一》,西满被称为圣伯多禄,来自加利利的一个渔夫,在耶稣的信徒中占据领导地位,对基督教堂的成立影响重大。圣伯多禄的名字在拉丁语中是"peturs",在希腊语中是"petros"的意思,源于在希腊中"petors"是“磐石”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座中的圣彼得古铜像 (La Statua Bronzea di San Pietro in Trono)。关于此像的铸造时间,说法不一。有考证认为是13世纪阿诺福(Arnolf di Cambio, 1240-1302)所铸。正襟危坐的圣彼得高举右手,表示“祝福”,左手握着两把象征神权的钥匙。信徒经过此处时,常在此默祷片刻,然后轻吻或者用手摸一下像的右足;久而久之,铜五趾已被磨得一片光明。每年6月29圣彼得纪念日时,铜象要穿上华丽的祭服,再罩上精致的华盖;华盖顶上是教皇比奥九世的肖像,因为他在位时间最长(31年多),因而名重教会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这尊雕像位于教堂大穹顶下方右边靠近正中的青铜华盖。</p> <p class="ql-block">  教堂内的圣彼得(圣伯多禄)的铜制雕像。</p><p class="ql-block">  摸圣彼得铜像的右脚,据说可以得到神的保佑、永保平安,带来好运。教堂有很多信众排队等候轻吻或者摸一下圣彼得铜像的右脚,可以看到这个脚快要被人手摸平了。</p><p class="ql-block"> 因为这种行为已经危害到铜像的安全了,大概是2015年后,已经用护绳围起来了,不让摸了。所以,图中这种排队祈福的场景再也不会有了。</p> 左手副殿正在多祷告。 <p class="ql-block">  梵蒂冈的国防力量分为皇家卫队以及梵蒂冈宪兵。皇家卫队人数约为110人,负责保护教皇、显要人物及所有属于教皇的建筑。 梵蒂冈宪兵人数约为130人,负责梵蒂冈城的社会秩序、边境管制、交通管制、刑事调查及一般警务工作。</p><p class="ql-block">  大教堂左边的大门有皇家卫队守卫。卫士们个个高大魁梧,他们身穿红黄蓝三色条纹的古代骑士服装,手握长戟,威风凛凛,他们都是瑞士人。据说在16世纪初教皇克莱芒七世受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进攻,为了保卫教皇,100多个瑞士卫兵战死在教堂外,当时的教皇非常感动,于是决定世世代代雇佣瑞士卫兵保卫教堂。</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观后感</p><p class="ql-block"> 一是圣彼得大教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其在璀璨的基督文明中的神圣地位令人敬仰。它位于世界天主教教皇所在地梵蒂冈城国,不仅是世界基督文明的精神殿堂,更是天主教的朝圣中心。</p><p class="ql-block"> 二是圣彼得大教堂作为宗教艺术上的圣殿,其在传播基督文明方面的卓越成就令人震撼。西方杰出的建筑师、画家、雕塑家等艺术天才及其不朽作品都与教会的支持帮助密切相关,同时,通过像圣彼得大教堂这样的辉煌艺术圣殿,可以极大地促进基督文明的传播推广。这种相互成就,导致了罗马、巴黎等西方基督教社会对艺术的极度狂热,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p><p class="ql-block"> 三是圣彼得大教堂作为基督文明的博物馆,其有着太多的奥秘需要人们感悟欣赏探究。圣彼得大教堂的历史、宗教、建筑、绘画、雕塑、装饰等等,无不浸透着天才设计者的睿智、创新及深意,无论是信奉者,还是艺术迷都需要用心去领悟、去欣赏、去研究。</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值得反复观摩的圣地!</p> <h3><p><b>景点---米兰大教堂</b>(Duomo di Milano)</p><p> 米兰大教堂,坐落于意大利米兰市中心的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 其性质为天主教堂,名列世界五大教堂。</p><p> 米兰大教堂于1386年开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最高的哥特式塔尖上的La Madonnina(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由Giuseppe Perego建造,是米兰市的象征。整个教堂1965年完工,历时五个世纪。拿破仑曾于1805年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p><p> <u>2024-5-22下午从瑞士卢塞恩到米兰,因高速公路堵车,晚上8点才到达米兰。在一家中餐馆吃过晚餐后,晚上9点去米兰大教堂,天色很晚了。到达米兰大教堂广场,因为没有带三脚架,只能把相机放在广场中央的意大利王国第一个国王维多利奥·埃玛努埃尔二世的骑马铜像台基上拍照片。</u></p></h3> <h3><p><b>景点---米兰大教堂</b>(Duomo di Milano)</p><p> 米兰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有“米兰的象征”之美称。历经六个世纪才完工,德国、法国、 意大利等国建筑师先后参与主教堂设计,汇集了多种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十二到十五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在欧洲正流行,所以奠定了这座建筑的哥特式风格基调,在内部装饰上,由于十七、十八世纪巴洛克风格在欧洲的兴起,因此也融入了巴洛克风格。因此,它的建筑风格包含了哥特式、新古典式、新哥特式(又称巴洛克式),米兰大教堂虽经多人之手,但始终保持了“装饰性哥特式”的风格。</p><p> 教堂的建筑风格十分独特,上半部分是哥特式的尖塔,下半部分是典型的巴洛克式(Baroque)风格,从上而下满饰雕塑,极尽繁复精美,是文艺复兴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br> 米兰大教堂在装饰及设计方面,显得相当细腻,极富艺术色彩,整个教堂本身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艺术品。<br> 雕刻和尖塔是哥特式建筑的特点之一,米兰大教堂可以说是把这个特点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外部的扶壁、塔、墙面都是垂直向上的垂直划分,全部局部和细节顶部为尖顶,整个外形充满着向天空的升腾感,这些都是哥特式建筑的典型外部特征。教堂内外墙等处均点缀着圣人、圣女雕像,共有6000多座,仅教堂外就有3159尊之多。教堂顶耸立着135个尖塔,每个尖塔上都有精致的人物雕刻。</p><p> 米兰大教堂整个外观极尽华美,主教堂用白色大理石砌成,是欧洲最大的大理石建筑,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称之为“大理石的诗”。 </p></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