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接上篇)</p> <p class="ql-block">7.8日,上午阴转小雨,下午雾转晴</p><p class="ql-block"> 按照日程安排,今天有一次乘冲锋艇巡游,一次登陆和极地跳水(自愿参加)三项活动。</p> <p class="ql-block">昨晚的极地鸟类知识培训</p> <p class="ql-block"> 特别说说北极燕鸥的迁徙壮举,它每年在南北极之间迁徙的距离38000多公里,它的寿命大约有25年左右,一生的迁徙飞行达到一百多万公里。下图画出它的飞行轨迹并计算了它一生飞行的路程。</p> <p class="ql-block"> 探险队提前向游客介绍7.8日我们将探访的冰川:七月十四冰川。(这么一个奇怪的冰川名字,在很多很多年以前的七月十四日,法国派遣的一支科考队伍在此发现了这座冰川,故称之为“七月十四冰川”。)</p> <p class="ql-block">8/7将要登陆的岛。看图片这个岛屿好美!</p> <p class="ql-block"> 早晨,拉开窗帘,只见七月十四冰川就在船头前方。冰川前还停留有科考船</p> <p class="ql-block"> 上午9点,按行程安排,在冷雨中登上冲锋艇驶向菲奥尔藤德和七月十四冰川。</p> <p class="ql-block">几天来,难得看见这满山绿茵茵的苔原植物。</p> <p class="ql-block">所以,山坡上又有几只驯鹿</p> <p class="ql-block">云遮雾罩,梦幻仙境,轻雾环绕,刚柔相融。</p> <p class="ql-block">拍到了岩石上的海鹦鹉</p> <p class="ql-block">相机拍摄</p> <p class="ql-block">此三幅图片来自船方影像资料</p> <p class="ql-block"> 冰原巡航,去探望在几百万年前就在此定居的“原住民”。</p> <p class="ql-block"> 夏季,因冰川塌裂导致海面上有大量的浮冰,被风和海水“打磨”后的冰块不但蓝得晶莹剔透,一个个犹如精雕细凿、形态各异的景观石。人喜欢,鸟也喜欢!</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可是一块百万年冰块🧊哦!</p> <p class="ql-block"> 雨越下越大,海面上全是冰,凛冽的冰风吹得人透彻冰凉!冲锋艇及时返航把我们送回母船。</p> <p class="ql-block">中午,船方举行极地跳水活动,有三十多位乘客报名参加(张先生很想参加,但鉴于他那几天恰恰血压不稳定,被我强行否决了)。这是第一、第二位勇者。</p> <p class="ql-block"> 下午,海面及周边的岛子被浓雾笼罩,探险队通知:因有雾,能见度低,不能及时发现北极熊,登陆活动再次被取消!(这是探险队与乘客之间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结:来到北极熊之乡,游客们肯定想看到很多的北极熊,但一旦发现北极熊,登陆活动就会取消。如果有雾,不能及时发现北极熊,怕北极熊伤害到人,登陆活动也得取消。这真是让我们对北极熊又爱又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行程修改为在船巡游“丽丽胡克冰川”。天晴了!蓝天白云,风平浪静的海水如湖水般碧绿,蓝色的浮冰静静地飘在海面上;山间云卷云舒,峰顶偶尔露峥嵘,山峰的皱褶被阳光投影在雪白的冰川上,真不愿打破这份安静和安宁!</p> <p class="ql-block"> 一只、两只鸟儿孤独或结伴划过海面,无声却又灵动。</p> <p class="ql-block">整理鸟容😄</p> <p class="ql-block">邮轮驶向丽丽胡克冰川</p> <p class="ql-block"> 巨大的冰川深入到海洋深处,连绵起伏的一座座黑色的山峰在白云的掩映下是那么的安静和迷幻,置身于这冰、海、天、云一色的世界中,恍惚进入了平行世界的另一个异度空间!(据船上的专家说,因为全球气温变暖,这些冰川可能在20年后会消失!如果真是这样,人类的厄运不可避免!)</p> <p class="ql-block">此图来自船方的航拍图资料(游客不允许航拍)</p> <p class="ql-block"> 丽丽胡克冰川比上午的七月十四日冰川壮观很多,在船的不同位置都可拍到冰川不同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热闹的船甲板</p> <p class="ql-block"> 听见轰隆的冰塌声时,只拍到掉落的冰推出几十米远的冰浪</p> <p class="ql-block">这次听到冰裂声后还找准了冰塌位置</p> <p class="ql-block">冰川知识培训让我们对冰川有了一点点了解。教授还讲到,白色的冰属老冰,蓝色的冰是年轻的冰,年轻的冰挤掉老冰从冰川上滚落发生冰塌。</p><p class="ql-block"> 还有,那些冰里裹挟了泥土的冰塌到海里后,泥土里的微生物为为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大量的食物,形成良性的食物链。</p> <p class="ql-block">冰盖>5万平方公里的冰川体</p><p class="ql-block">冰帽< 5万平方公里的冰川体</p> <p class="ql-block"> 地球上仅有两个冰盖:南极和格陵兰岛(那岂不北极只能算冰帽啦🥹)</p> <p class="ql-block">明天。我们终于又要登陆了(第二次登陆),这次去的地方很特殊:新奥勒松。因岛上大多是各国的极地科考站,包括我国的黄河站,故在岛上的活动有严格的限制规定!连走道都有规定不能随意。在距新奥勒松二十公里外就要关闭所有的电子设备。</p> <p class="ql-block"> 晚上的电影之夜,观看世界上第一个到达南极点、西北航道和北极点(到北极点是与意大利和美国探险家共同到达)的挪威探险家阿蒙森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7.9日,阴、小雨,北纬78 °55 '</p><p class="ql-block">昨晚已关闭所有的电子设备信号。清晨,还在船上就看见远方的岸上耸立巨大的卫星天线📡,庄严的科学气息扑面而来。更增加了我对新奥勒松岛的好奇心。</p> <p class="ql-block"> 船停泊在斯匹茨卑尔根西北海岸线最大的峡湾——国王湾。下船了,前方就是新奥勒松村。新奥勒松是世界最北端人类永久居住地,有本地居民30人。来自世界各国的研究机构都在此设立了极地科考站,我国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领队的带领下,我们先直奔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奥勒松的科考基地:黄河站。大家排着队在祖国的科考站门前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挪威探险家阿蒙森的雕塑像。当年,奥普生与意大利、美国探险家一起出征北极点时就是从新奥勒松出发的。</p> <p class="ql-block">此处的铁塔是当年阿蒙森和意大利、美国探险家乘座的空气飞艇(下图)的固定架。</p> <p class="ql-block">此图来自度娘</p> <p class="ql-block"> 此图中红色圆圈的的一截朽木,也是当年固定飞艇拴绳子的木桩。方框子里是现在飞机航标灯(但我们没看到机场,有人说有直升飞机升降)。</p> <p class="ql-block">这个牌子警示表示:在立牌子这个地方以外的区域有北极熊活动,没有携带枪支的人不允许超过此警戒线。</p> <p class="ql-block">既将开展工作的科考队员们(他们带着枪出行)</p> <p class="ql-block">新奥勒松村的社区活动中心</p> <p class="ql-block">新奥勒松博物馆。博物馆主要展示了该地区的煤矿工业历史,煤矿工及家人们的生活状况。</p> <p class="ql-block">岛上唯一的商店</p> <p class="ql-block"> 北极苔原,雪山,深入海洋的雄伟冰川使国王湾这里景色十分秀美!</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驯鹿</p> <p class="ql-block">绝对不允许踩踏极地苔原</p> <p class="ql-block">两个加拿大鹅家庭</p> <p class="ql-block">伸入海洋的冰川</p> <p class="ql-block">新奥勒松很早以前曾是煤矿,上图中的旧木房是过去煤矿工人的住房;下图是运输煤炭的小火车。</p> <p class="ql-block">回船了</p> <p class="ql-block"> 离开新奥勒松,途经摩纳哥冰川(这个以地中海小国名字命名的大冰川,源于20世纪80年代,因摩纳哥王子埃尔伯特二世来此探险旅行而命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肌理如翠的浮冰</p> <p class="ql-block">匍匐在浮冰上的海豹</p> <p class="ql-block">全体乘客在甲板合影。两个绿色箭头所指是我和张先生😀</p> <p class="ql-block"> 下午,船方召开了全体游客离船说明会,详细安排了第二天离船,在朗伊尔城活动,登机等具体事项。</p> <p class="ql-block"> 船方发给我们的北极探险证书,有船长和探险队长的签名。</p> <p class="ql-block">旅行社赠送给我们的纪念卡片</p> <p class="ql-block">船名:海洋信天翁</p><p class="ql-block">国际海事组织:编号9880661</p><p class="ql-block">邮轮吨位:8181</p><p class="ql-block">邮轮功率:5600千瓦</p><p class="ql-block">注册港口:莫代拉</p><p class="ql-block">还有黄河站的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下午18点左右,海上风浪增大,船速也比前几天快很多,吃了晕船药,贴了晕车贴也无济于事,晕船晕得难受,躺在床上不敢动。连船长的告别会也未能参加(听先生讲,告别会上因晕船倒了不少的人)。</p> <p class="ql-block"> 我们和上海的旅友周老师、乐老师和他们的女儿提前预定了9日晚餐在8层小餐厅吃烤肉。可是,因为晕船我只坐了几分钟就赶紧回房间了。这小小的一动,让我晕船症状加重。</p> <p class="ql-block">探险队全体队员</p> <p class="ql-block">7.10,阴转晴,北纬78 °</p><p class="ql-block">上午8:10分,按照昨天的分组,我们37个人于第二批离船。大巴车把我们送到斯瓦尔巴群岛的首府朗伊尔城78 °广场,随后便是让大家自由活动到下午14点集中。</p> <p class="ql-block"> 朗伊尔城,又称朗伊尔宾,位于斯瓦尔巴群岛的最大岛——斯匹次卑根岛,是斯瓦尔巴群岛的首府,地处北纬78 °,距北极点1300公里,是地球上距离北极最近的城市,被列入世界纪录。因极地气候,没有夏天,冬天漫长,十一月末至次年二月中为极夜,四月中至八月中为极昼,但因有北大西洋暖流的滋养,春天还是比较温暖。朗伊尔城有居民1800多人(包括斯瓦尔巴大学的师生)。</p><p class="ql-block"> 朗伊尔有60%的土地被冰川覆盖。所以,朗伊尔有两个特殊的法律规定,判定死亡违法,除非猝死。高龄老人,病入膏肓的病人必须离开朗伊尔去挪威其他地方养老或其它医院治疗,不得在朗伊尔死亡。另外,孕妇在临产前一个月也必须离开朗伊尔,到岛外去生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斯瓦尔巴大学和朗伊尔博物馆。我们和周、乐两位老师及他们的女儿参观了博物馆(博物馆门票105克朗,相当于人民币约105元)。博物馆以极地动物、极地气候特点、生活在极地居民的狩猎历史,采煤历史等内容。</p> <p class="ql-block"> 斯瓦尔巴大学校舍。斯瓦尔巴大学是地球上最北端的一所大学,其核心是研究极地科学,设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在校学生不超过400人。</p> <p class="ql-block">斯瓦尔巴大学学生公寓</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保护极地动物的非政府组织的展览厅</p> <p class="ql-block">朗伊尔到北京5920公里</p> <p class="ql-block">朗伊尔城是个袖珍城市,但城里城外都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 朗伊尔城曾经是一个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城市,故街头有一座煤炭工人的雕像来铭记历史。</p> <p class="ql-block"> 城外,依山而建的彩色房子炫目多彩,让这座冰雪之城显得生机勃勃!</p> <p class="ql-block">城外的草地上有很多加拿大鹅家庭</p> <p class="ql-block">毛绒绒的白毛羊胡子花</p> <p class="ql-block">冬季,雪橇应该是居民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p> <p class="ql-block">雪橇的交通标志</p> <p class="ql-block">没见过这些特殊的交通标志,也没弄明白它们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这头“北极熊”长得很奇怪🤣</p> <p class="ql-block">午餐,我们和周老师一家三口放弃了旅行社安排的午餐,找了家泰国餐厅,点的泰餐还很好吃。</p> <p class="ql-block"> 这座外观看似普通的建筑以及它深入山体中150米的内部空间是保存全球农作物种子的贮藏库。也被形象地称为“世界末日种子库”,“末日粮仓”。种子库可存储种子22.5亿颗,旨在保护农作物的多样性,是确保全球粮食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全世界只有12位科学家可进入其中。斯瓦尔巴种子库建于朗伊尔城山坡上冻土地带的岩石中,既不会受到气温变化的影响,又可应对小行星撞击地球、核战争等灾难;种子库位置高于海平面130米左右,即便格陵兰冰盖融化,或者南极洲的冰层完全消融,海平面上升61米,它也会安然无恙;斯瓦尔巴岛地处北极圈内,终年严寒,干燥低温的环境非常适合种子的保存;斯瓦尔巴人烟稀少,远离人类活动中心,有效避免了人为破坏和污染。这天时地利的有利条件有效的保证了人类未雨绸缪的生存计划!</p> <p class="ql-block">种子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 在种子库的警戒线外,仰望这座贮藏了人类希望的建筑,是我们此次旅行最大的收获之一!</p> <p class="ql-block">本幅照片的小插曲:美篇做到这里时,翻遍了相册没有我在种子库这里的留影,让张先生翻他的相册也没有(可我是给他拍了的,他为啥没给我拍呢!)在这么重要的地方我却没能留下纪念,真的是失望!沮丧!遗憾!不甘心的我,微信上海旅友乐老师,请她看看当时帮我拍了吗?结果,她家先生周老师帮我拍了这张照片,让我转悲为喜,太高兴了😊在此,也谢谢热心的周、乐二位老师🌹🌹🌹</p> <p class="ql-block">朗伊尔机场。7.10日下午14:15分,在朗伊尔78 °广场集合后,大巴车把我们送到机场,我们将乘机返回挪威首都奥斯陆。到此,我们北极三岛游程完成了第二岛的行程。今晚,我们又将第三次进入奥斯陆。船上一百多人的行程五花八门,我们这一团由18增加至37人(包含领队1人)。</p> <p class="ql-block">斯瓦尔巴群岛航线图(船方提供)</p> <p class="ql-block">再见,信天翁极地探险邮轮(两幅图片来自船方影像资料)</p> <p class="ql-block">再见,斯瓦尔巴群岛</p> <p class="ql-block"> 8天7晚的斯瓦尔巴群岛探险游结束了(其实也算不上什么探险,有危险的都被有效的屏敝了🤭)。几天时间里,我们一次次被那些䇄立在此的百万年冰川所震撼,一次次靠近它们感受到远古的气息,时时刻刻感谢地球为我们人类留下这宝贵的自然遗产。当我们惊喜地看着那些在天空自由翱翔、在大海随波逐浪的鸟儿,在山坡上、冰雪中笨拙行走却又努力觅食的北极熊,在海岸边“躺平”却在海里健泳的海象、海豹,在海里翻腾疾奔的鲸鱼时,也深深为大自然的和谐所打动。当看见那些在极寒环境下顽强生存的极地夏花和苔原植物,它们不仅为斯瓦尔巴的冰雪世界添彩,也让我们看到自然界所有生命的坚韧与美丽。</p><p class="ql-block"> 斯瓦尔巴群岛之行将给我留下永久的美好记忆!</p><p class="ql-block"> 人类必须爱护我们唯一生存的地球!!</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 2024.8.11于江苏常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