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西北~银川贺兰山岩画

绿波依旧

<p class="ql-block">景区入口</p> <p class="ql-block">贺兰山岩画,位于银川市贺兰山东麓,被誉为“石上史诗”,充满神秘与传说。</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还有一段路要走</p> <p class="ql-block">途中看到很多岩羊,在贺兰山麓悠闲地漫步、觅食。岩羊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常年生活在高山岩壁之中,被称为动物界的“攀岩高手”。</p> <p class="ql-block">太阳神广场</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是“银川世界岩画馆”,馆内陈列着中国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岩画,在无文字无书的年代,先人以山为书,以石为笔,岩画是他们写给世人的诗篇。</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陈列着很多山上的岩画,因原始而散发出一种神秘感,先人用岩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简单而朴素,我们这些越来越“复杂”的人,能看懂吗?</p> <p class="ql-block">“太阳神”是贺兰山岩画最有代表性的一幅,也是岩画中的精品。在远古时代,人们认为太阳高居天体之上,主宰万物,畜牧的丰收、水草的丰茂,都归功于苍天的恩赐,太阳就是古代游牧民族心目中的神。</p> <p class="ql-block">出了博物馆继续往前走。</p> <p class="ql-block">一路的装饰,仿佛回到若干年前。</p> <p class="ql-block">贺兰山下,人类不断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如走马灯一般,在这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浓郁的文化底蕴,贺兰山岩画扑朔迷离,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谜,谜底在哪里?人们在寻找。</p> <p class="ql-block">贺兰山岩画大规模地被发现、纪录,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产生年代不详,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3万年前后的旧石器时代,宁夏银川平原就有先民活动生息,贺兰山岩画,就是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诞生的文化瑰宝。失语的岁月,只有石头会说话。</p> <p class="ql-block">贺兰山口是岩画最密集的地方,从低处的岩石到高高的悬崖,各种图案,比比皆是。走进这贺兰口,就走进了迷人的贺兰山岩石艺术世界。</p> <p class="ql-block">在这条长约500多米的山谷两侧,有数不清的人面、动物、奇特符号,贺兰山岩画记录了远古人类3000~10000年前放牧、狩猎、祭祀、征战、娱舞、交媾等生产生活场景,成为研究远古人类文化史、原始艺术史的文化宝库。</p> <p class="ql-block">为让游客能看清楚,大部分岩画都标有红色圆点。</p> <p class="ql-block">很多岩画的含义无法猜测,只能凭空想象。</p> <p class="ql-block">贺兰口水关,是古代一处防洪设施。</p> <p class="ql-block">光秃秃的山石泛着铁色,那些画也许有深刻的意义,记录了重要的事件,也许是先人描绘出他们的信仰、要求、欲望、欢乐、痛苦,这是一部躺着的天书,被后人延伸到了无数的想象中。</p> <p class="ql-block">抬眼望去,山石嶙峋,给人一种苍凉浩瀚之感,一幅幅的岩画是北方游牧民族在这片土地上最浪漫、最诗意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太阳神岩画就在前方半山腰位置</p> <p class="ql-block">太阳神是先民最崇拜的神,游客也争相观览,太阳神附近的铁链上系着很多祈福许愿的红牌牌。</p> <p class="ql-block">这才是太阳神原版,一幅宽54厘米、长50厘米的人面,所处位置是这些岩画中最高的,也明显比其他人面像更大。据学者归纳,太阳神的重环双眼是为了表示地位崇高,只有神灵、大巫师和部落酋长等才能具有,而放射状的线条代表光芒,用以表现太阳的特征,给人以威严震撼之感。</p> <p class="ql-block">这是太阳神岩画的发现者李祥石先生与岩画合影。</p> <p class="ql-block">贺兰口,岩画万花筒,在这里我们窥见古代游牧人的社会生活,完成了一次与先人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在贺兰山岩画出口处有一座“韩美林艺术馆”,当代艺术家韩美林先生曾七入贺兰山,他说:“21年前,我第一次来到贺兰山,面对那么多古岩画,突然感觉,我走了半辈子,直到50多岁才找到艺术的家。”“这是贺兰山岩画送给我的机缘和礼物,是上苍的恩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