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游河南(8)洛阳龙门石窟(2024-5-26)

王志敏

洛阳市 <p class="ql-block">  上午游览完王屋山后,下午从<b>济源市</b>出发前往<b>洛阳</b>龙门石窟。</p><p class="ql-block"> <b>洛阳市</b>,简称“<b>洛</b>”,别称<b>洛邑</b>、<b>洛京</b>,河南省地级市,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p> <p class="ql-block">  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尧、舜、禹等居住于此。</p> 龙门石窟 <p class="ql-block">  位于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东西两岸山崖上,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b>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冈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b>,其规模和现存价值均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为<b>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b>。</p> <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之后历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的长达400余年的营造,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有2300余座窟龛、11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这些窟龛造像多分布在西山石窟,东山石窟主要是唐武周时期的造像。</p><p class="ql-block"> 西山崖壁上有北魏和隋唐时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个。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烧洞、慈香窑、路洞等;隋唐时期的代表洞窟:大卢舍那像龛、潜溪寺、宾阳南洞、宾阳北洞(以上两洞的洞窟及窟顶装饰完成于北魏,佛像完成于隋和初唐)、敬善寺、摩崖三佛龛、万佛洞、惠简洞、净土堂、龙花寺、极南洞等。</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游览路线是<b>西进东出</b>,即从游客中心换乘景区观光车,至西北入口处进入西山石窟景区,然后出西南门、过伊阙桥,再穿过东山石窟景区,最后乘坐景区观光车至香山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  大石门检票口。</p> 世界文化遗产石。 龙门大桥 <p class="ql-block">  位于景区入口处,这座连接伊河东西两山的大桥,是沟通洛阳至豫西南各地交通的一座大型桥梁,全长303.8米,两岸引道长1309米,桥面车道净宽10米,两侧人行道宽各1.5米。</p> <p class="ql-block">  在引桥的双拱桥洞上,有陈毅手书的“<b>龙门</b>”两个字。</p><p class="ql-block"> 1961年10月8日,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陪同尼泊尔国王来到洛阳。当他们参观完龙门石窟后,工作人员希望周总理能为兴建中的龙门大桥题字。两位领导人谦虚地互相推让,这时,专列的开车时间快到了,周恩来歉意地说:“要不这样吧,现在不写了。回京后,我们商量一下,写好后给你们寄来,行吗?”次年春,题词果然寄来了,是陈毅元帅的手迹,宣纸上写着斗大的“<b>龙门</b>”二字和“<b>陈毅题</b>”的落款。题字被镌石四方,分别镶嵌在龙门大桥东西两端的南北两侧,龙门桥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双拱桥洞的北侧,还有龙门石窟介绍与导览图石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龙门石窟介绍</b></p><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窟龛造像约占总造像的百分之三十,代表洞窟有宾阳中洞、古阳洞、莲花洞等,其中古阳洞开凿最早、造像内容最丰富,著名的“龙门二十品”,该洞占有十九品 。唐代窟龛造像约占魏总造像的百分之六十,代表洞窟有奉先寺、潜溪寺、万佛洞等,尤以奉先寺为代表的大卢舍那像龛群像, 雕刻精湛、气势磅礴,是盛唐雕刻艺术的代表,人类美术史上的杰作。</p><p class="ql-block"> 另外,龙门石窟造像题记之多,为中国诸石窟之冠,它们既是研究历史的佐证,又是不同时代、不同书体的真迹,从中精选出的“龙门二十品”和唐代书法家褚遂良书丹的“伊阙佛龛之碑” 是魏碑体和唐楷法艺术的代表作品。</p> <p class="ql-block"> 双拱桥洞的背面。</p> <p class="ql-block">  回望龙门大桥。</p> 石窟西北入口 <p class="ql-block">  即西山石窟北入口。</p><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1961年被评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p> 禹王池 <p class="ql-block">  位于龙门石窟西山,长8.80米,宽6米。池中立一巨石,称<b>石砭</b>,或<b>石笋</b>、<b>剑石</b>,为太湖石质,相传为大禹开凿龙门时所用的工具。</p><p class="ql-block"> 夏禹治水曾有“<b>凿伊阙</b>,<b>通龙门</b>”之举。相传,那时洪水泛滥,龙门山以南是一片汪洋,百姓穷困不堪,溺死者甚多。为解决洪水给人带来的灾难,大禹率人治理洪水,疏通河流,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伊阙也就是那时开凿的。</p><p class="ql-block"> 如今禹王池山泉或形成瀑布,或从蛤蟆嘴喷若飞溅。为龙门山泉的一大景观,游人至此多留影纪胜。</p> 龙门山北段石窟 潜溪寺 <p class="ql-block">  北端的第一个大窟。传说,原来窟内可以听到溪流的声音,故名“<b>潜溪寺</b>”。</p><p class="ql-block"> 开凿于唐高宗初年,主室窟呈马蹄形,窟高9.27米,深6.72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穹窿窟顶藻井为一朵浅刻大莲花。</span><b> </b></p> <p class="ql-block">  窟内造像为<b>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b>。主佛与两位菩萨共称为<b>西方三圣</b>,是佛教净土宗信仰的对象。</p><p class="ql-block"> <b>主佛阿弥陀佛</b>,面颐丰满,神情睿智,胸部隆起,著褒衣博带袈裟,手施无畏印,坦胸盘膝,结跏趺坐于叠涩须弥方座上,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p><p class="ql-block"> 主佛左侧为<b>大弟子迦叶</b>,右侧为<b>小弟子阿难</b>。二弟子的<b>观世音菩萨</b>与<b>大势至菩萨</b>,表情文静,身体比例适当,衣褶线条流畅。洞内门两旁的各一<b>护法天王</b>,高颧大目,身披铠甲,足踏夜叉,威武有力。</p> 陈抟十字卷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此碑为五代北宋时期著名隐士陈抟手书墨宝的摹刻,</span>位于潜溪寺之南,<span style="font-size:18px;">碑高68厘米,横长200厘米,上书</span>“<b>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b>”<span style="font-size:18px;">十字卷碑,意即要像开天辟地奔赴天边的神马,要像老子一样与众不同成为人中之龙。</span></p><p class="ql-block"> 陈抟是中国道教史上著名的传奇人物,<span style="font-size:18px;">先后在武当山、华山栖息隐逸数十年,周世宗、宋太宗待之甚厚,赐号“希夷先生”。</span>其书法<span style="font-size:18px;">潇洒豪放,</span>寓刚劲于柔刃之中,功力深厚,独具一格。 </p><p class="ql-block"> 据碑刻左下题刻可知,此联原为陈抟华山隐居期间书写并留存华山,北宋真宗年间被盗后几经辗转,清代同治年间洛阳陈肇镛得其手摹卷,请龙门僧智水将其刻于石碑并镶嵌龙门崖壁。</p> 宾阳洞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名</span><b style="font-size:18px;">灵岩寺</b><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宾阳中洞、宾阳北洞、宾阳南洞三个洞窟组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b style="font-size:18px;">宾阳</b><span style="font-size:18px;">”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span>工程始于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完工于正光四年(公元523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北魏宣武帝为孝文帝、文昭皇后主持开凿的皇家第一窟,用以铭记孝文帝迁都洛阳和进行汉化改革的历史功绩,</span>后因为宫廷内乱而未全部完工,只完成了居中的宾阳中洞,宾阳南洞、宾阳北洞一直到隋唐时期才相继完成。</p> 宾阳中洞 <p class="ql-block">  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窟内三壁分别造像一铺,正壁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南北两壁为均一佛二菩萨,分别表示过去、现在、未来“<b>三世佛</b>”。</p><p class="ql-block"> 宾阳中洞的整个设计意匠,是中国六世纪初叶佛教石窟寺庙堂样式的重要代表;宾阳中洞创立的“<b>秀骨清像</b>”、“<b>褒衣博带</b>”的造像艺术特征,成为北魏皇家石窟造像艺术“<b>中原风格</b>”的典范之作,引领了当时中原北方地区的开窟风潮与造像样式。</p> <p class="ql-block">  洞中前壁南北两侧,自上而下有四层精美的浮雕:</p><p class="ql-block"> <b>第一层</b>,是以《维摩诘经》故事为题材的浮雕,叫做“<b>维摩变</b>”;</p><p class="ql-block"> 第二层,是两则<b>佛本生</b>故事;</p><p class="ql-block"> 第三层,为著名的<b>帝后礼佛图</b>;</p><p class="ql-block"> 第四层,为“<b>十神王</b>”浮雕像。 </p><p class="ql-block"> 令人痛惜的是于20世纪30年代被盗凿,皇帝礼佛图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皇后礼佛图现藏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窟顶雕刻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中央莲花外绕八身伎乐天和两身供养天。洞窟地面则雕刻莲花宝池状,中为纵向礼拜道,两侧各雕圆形莲花,外饰水涡、禽鸟和戏水童子等。洞外门口两侧雕出金刚力士、甬道两侧刻大梵天、帝释天等护法形象。</p> 宾阳北洞 <p class="ql-block">  始凿于北魏时期,唐朝初年(公元641年-650年)完成。</p><p class="ql-block"> 正壁主尊为阿弥陀佛,双手高举胸前,右手掌心向上,拇指、无名指与小指屈起,其他二指伸直,左手掌心向下,屈无名指及小指,伸直其他指,这其实是一种<span style="font-size:18px;">极少见的</span>颇能传达强烈意志的佛教手印。 </p><p class="ql-block"> 由于这尊佛像因拇指风化,而食指、中指间隙过大,颇似现在大家习惯摆出的剪刀手类似,故而被网友戏称为“<b>剪刀手佛</b>”。</p> 宾阳南洞 <p class="ql-block">  系北魏宣武帝为文昭皇太后发愿开凿。北魏时期仅完成洞窟的外立面、内部空间结构及窟顶莲花藻井雕刻。洞内正壁一铺五尊大像,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魏王李泰,在北魏废弃的基础上又续凿而成,为其生母长孙皇后做功德而建,完工于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十一月。</p> <p class="ql-block">  窟内正壁<b>主尊阿弥陀佛</b>,高8.60米,结跏跌坐于长方形束腰须弥座上,面相、躯体及服饰已摆脱北魏“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视觉特征,面相饱满,肩胸宽厚,体态丰腴,衣纹刻划也由直平阶梯式变为圆刀刀法,上承北魏刚健雄伟,下启唐代生动活泼的风格,体现了唐朝以胖为美的风格。</p> 伊阙佛龛之碑 <p class="ql-block">  位于宾阳南洞窟门外北侧,因碑首刻有篆书“<b>伊阙佛龛之碑”</b>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该碑体与碑首之上的仿木构屋檐为北魏旧物。碑文由唐太宗时的中书舍人岑文本撰文,描述了长孙皇后的“懿德”,赞颂了李泰的“纯孝”。由谏议大夫、初唐大书法家褚遂良书丹,刻于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p><p class="ql-block"> 该碑高288厘米、宽190厘米,为目前国内所见褚遂良唐楷书法之最大碑者,是初唐楷书之精品,也是中国石窟寺中现存最大的摩崖碑刻。</p> <p class="ql-block">  <b>褚遂良</b>(596年-658年或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唐朝政治家,是唐太宗诏命辅佐高宗李治的顾命大臣。</p><p class="ql-block"> 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法家”。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伊阙佛龛之碑》、《雁塔圣教序》等。</p> 摩崖三佛龛 <p class="ql-block">  凿于武周时期,是龙门石窟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这一窟因临山摩崖造像,且题材为三佛,故而称为“<b>摩崖三佛龛</b>”。</p> <p class="ql-block">  该佛龛展示的是中国石窟所罕见的<b>以弥勒为主尊的三佛题材</b>。 </p><p class="ql-block"> 窟龛内共有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其中,居中的主尊弥勒佛“未来佛”,是作为现在佛释迦牟尼的接班人而出现的,左、右二尊为结迦坐佛。</p> 北段其他窟龛 锣鼓泉与珍珠泉 <p class="ql-block">  位于西山石窟北段与中段之间的锣鼓泉和珍珠泉共用一个泉池。</p><p class="ql-block"> “<b>锣鼓泉</b>”石刻旁,有一股泉水,从<span style="font-size:18px;">距水面高约半米的</span>泉眼中汩汩流出,注入池中。</p><p class="ql-block"> “<b>珍珠泉</b>”有两个泉眼,其中一个位置较高,宛若山上流下的小溪,水势较急,从灰色的石灰岩上顺势而下,给西山带来灵动之美。</p> 洛阳牡丹石 <p class="ql-block">  又名<b>牡丹玉</b>,墨绿色的石体上因嵌有天然形成的以白色、青色为主的牡丹花形图素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这种天然形成的奇石,产于河南省洛阳市寇店镇五龙村,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国际石材界公认其为世界奇石,储量稀少,富有观赏性和收藏价值,被列为世界珍稀品种。</p> 梅花玉 <p class="ql-block">  我国特有的历史名玉,同样产于河南洛阳,因其天然的花纹,酷似梅花而得名。它富含铁、锌、钠、镁、钾、钙等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p> 龙门山中段石窟 双窟 <p class="ql-block">  又名“<b>双洞</b>”,因南北并列的两座石窟共用一个窟沿覆盖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由双窑北洞的造像主尊为佛释迦牟尼,南洞主尊为未来佛--弥勒佛可知,双窑的营造旨在将释迦与弥勒信仰相提并论,进而为武则天称帝制造舆论以及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p> 北洞 <p class="ql-block">  又称“<b>八仙洞</b>”,开凿于唐高宗龙朔、乾封年间(公元661-668年),正是武则天辅佐朝政时期。正壁造像一佛二弟子,本尊为释迦牟尼。南壁和北壁一样雕凿一佛二菩萨一天王。</p> 南洞 <p class="ql-block">  因洞内两壁密列许多二寸小佛于小方格内,所以又称“<b>千佛洞</b>”。正壁五尊造像,本尊弥勒佛,可惜头部和右手没了,南北两壁各雕千佛,</p> 万佛洞 <p class="ql-block">  是专为唐高宗、武则天做“功德”而开凿的功德窟。窟高5.7米,宽5.8米,深6.7米,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p> 主尊阿弥陀佛 <p class="ql-block">  正壁<b>主尊阿弥陀佛</b>,通高约4米,头饰波状发髻,面相丰满圆润,两肩宽厚,结跏趺坐于八角形双层须弥莲花座上,神情安祥肃穆,施“无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唯我独尊。</p><p class="ql-block"> 在莲花宝座的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刚力士,那奋力向上的雄姿与主佛的沉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更加衬托出主佛的安详。</p><p class="ql-block"> 在主佛背后的52朵莲花上,各坐一尊菩萨或供养人,或坐或侧,或手持莲花,神情各异,代表着菩萨从开始修行到最后成佛的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p> 万佛洞 <p class="ql-block">  因主佛背光上部、南北两壁上雕刻有15000多尊高约4厘米的小佛,把整个万佛洞装点成西方佛国中佛祖弘扬佛法,众生虔诚聆听的场面,并因此得名万佛洞。</p> 题记、藻井 <p class="ql-block">  方形平顶莲花藻井周围有一圈题记:“<b>大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佛龛</b>。”</p><p class="ql-block"> 洞口过道北侧上有“<b>沙门智运,奉天皇太后太子诸王敬造一万五千尊像一龛</b>”的题记。</p><p class="ql-block"> 永隆为高宗李治的年号,天皇指唐高宗,太后指武则天,大监为宫中的女官,沙门智运和内道场智运禅师,指比丘尼智运的号。它说明了该洞窟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因该洞为智运奉旨修造,所以又叫“<b>智运洞</b>”。</p><p class="ql-block"> 藻井外侧手捧供果、凌空飘舞的飞天,与窟内南北两壁壁基下部、手持箜篌、法锣、羯(jie)鼓的各六位伎乐人上下呼应,营造出了一种西天极乐世界里歌舞升平、万人成佛的场景。</p> 观世音菩萨像 <p class="ql-block">  洞口南侧的观世音菩萨像,高85厘米,面额残缺不全,身躯微成“S”形,赤足立于圆形仰莲座上,左手提净瓶垂于体侧,右手执尘尾搭于肩上,姿态优美自然,是龙门中最美的观音像。</p><p class="ql-block"> 据说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于1957年来龙门石窟参观时,仔细看了这尊观音像后触发灵感,并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京剧艺术表演之中。</p> 惠简洞 <p class="ql-block">  是西京(长安)法海寺僧惠简法师,于唐咸亨四年(公元673年)为唐高宗、武则天等皇室成员所修的功德窟。 </p> <p class="ql-block">  惠简同时也是大卢舍那像龛的“检校僧”,承担着开凿大卢舍那像龛的任务。正因如此,惠简洞内高3.10米、结跏趺坐的主尊弥勒佛造像神态、弟子阿难的形象、菩萨的丰满身躯与优美姿态,与奉先寺内的卢舍那大佛、阿难及菩萨的风格如出一辙、十分相似,所以惠简洞就被人们俗称为“<b>小奉先寺</b>”、“<b>小卢舍那大像龛</b>”。</p> 老龙洞与莲花洞 <p class="ql-block">  照片右下的洞窟是老龙洞,左上的洞窟是莲花洞 。(网络图片)</p> 老龙洞 <p class="ql-block">  因北邻老龙窝而得名。它<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就着自然溶洞,自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营造,至玄宗开元年间结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该洞因不是由专人出钱开凿,且是多人开凿,故窟内造像无一定规划,布局较零乱,全窟密布小龛54处,其中较大的有12、32、33、50号龛,俱有永徽元年的造像题记,都是以祈福、求功德为主,并无突出主题,所以附带了浓郁的生活气息。</span></p> 莲花洞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开凿于北魏正始至</span>孝昌年间所建(公元504年-527年),因穹顶雕刻着一朵<span style="font-size:18px;">直径3米多的</span>巨大莲花而得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洞高、宽均为6米多,进深近10米。</span>洞内正壁造<b>一佛二弟子二菩萨</b>。<span style="font-size:18px;">5米多高的主尊释迦牟尼,以游说像的立姿呈现,在龙门石窟仅此莲花洞一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两侧弟子迦叶和阿南为浅浮雕。</span><b style="font-size:18px;">左侧弟子迦叶</b><span style="font-size:18px;">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1],似一西域苦行僧,可惜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span><b style="font-size:18px;">右侧弟子阿难</b><span style="font-size:18px;">左手持莲蕾,右手置胸前,持重憨厚。紧靠二弟子还雕有二菩萨侍立,其中右胁持菩萨的头像现收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据说南壁上方雕刻着一尊高仅2厘米的小佛,是龙门石窟中最小的造像,可惜距离太远看不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i style="font-size:18px;">注1:</i><b><i>锡杖</i></b><i>,又名“</i><b><i>声杖</i></b><i>”、“</i><b><i>鸣杖</i></b><i>”,杖高齐眉,头有环,原是僧人化缘求斋的用具,求食时振环有声,以代叩门,又可防犬,以后逐渐演变成佛教的一种法器。</i></p> 伊阙 <p class="ql-block">  莲花洞洞口北壁刻有“<b>伊阙</b>”两个大字,系明代河南巡案赵炎所题。</p> 郭公路、方公路 <p class="ql-block"><b>  </b>这堵石壁上有三块石刻,分别刻着“郭公路,雍正五年,铭德记之”、“方公路,乾隆<span style="font-size:18px;">十三年</span>,铭德记之”与“龙门”。</p><p class="ql-block"> 初看,它们与石窟有些不和谐,令人费解。原来因为石窟东面是伊河,当时跪拜的人无路可走。清朝郭先生和方先生便出资用石头,在窟壁之下分别修了路。那时管有才学的先生为“公”,于是郭姓和方姓先生被称为便郭公和方公。人们为了感谢郭公和方公修路的义徳,在龙门石窟“龙门”石刻旁的崖壁上,刻上两条竖写的“郭公路”和“方公路”。</p> 奉先寺 <p class="ql-block">  这座依据《华严经》雕凿的摩崖式佛龛,开凿于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位时期的咸享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则天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功毕。是龙门唐代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石窟。</p> <p class="ql-block">  位于西山石窟核心段,处于99级台阶的高台上,由寺内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可知为“<b>大卢舍那像龛</b>”,因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寺内共有九躯大像,石窟正中主佛为<b>卢舍那坐像</b>,为<b>释迦牟尼的报身佛</b>,是龙门石窟最大佛像。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p> <p class="ql-block">  卢舍那佛像两边,是饱经沧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叶,温顺聪慧的小弟子阿难;二菩萨盛装艳服、雍荣华贵,表情矜持、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而力士像更加动人,只见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壮,栩栩如生。他们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p> <p class="ql-block">  <b>卢舍那坐像</b>,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堂,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p> 龙门山南段石窟 <p class="ql-block">  在前往药方洞的栈道上,远眺前方的<b>伊阙桥</b>(漫水桥)与对岸的东山石窟与<b>礼佛台</b>。</p> 药方洞 <p class="ql-block">  始凿于北魏晚期,成于北齐,唐有续刻。因洞窟甬道两侧壁及窟门外金刚力士台座表面所刻大面积石刻药方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石刻药方,共有140个药方,主治病症70多种,是我国唐代初年医学、药物学的珍贵遗存,其中有95方在公元10世纪被一位日本学者收录在《医心方》中,足见它的价值和影响。由于这些石刻药方独特的价值,周恩来总理于1973年视察龙门石窟时做出了“要保护好、研究好”药方洞的重要指示。</p> <p class="ql-block">  窟顶刻有三重莲花及四身伎乐天,洞中正壁造像五尊,都是北齐造像的特征,身躯硬直少曲线,脖子短粗,身体硕壮,菩萨头冠两旁的带子很长,下垂到胳膊上部。</p> 古阳洞 <p class="ql-block">  是利用天然溶洞开凿而成的,是整个龙门开凿最早(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前后)、雕刻内容最丰富、书法艺术最高的一个洞窟。</p><p class="ql-block"> 洞中北壁刻有楷体“<b>古阳洞</b>”三字,到了清末光绪年间,道教徒将主像释迦牟尼涂改成太上老君的形象,讹传老子曾在这儿练丹,所以古阳洞又叫“<b>老君洞</b>”。</p> <p class="ql-block">  洞窟高11.20米、宽6.90米、进深13.70米。窟内整铺造像是北魏孝文帝为祖先追福而开凿,其造像艺术具有典型的皇家风范。</p><p class="ql-block"> 正壁雕一坐佛二立菩萨三尊大像。主佛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于高台之上,通高8.90米,头顶作高肉髻,面相清瘦秀美,著“褒衣博带”式袈裟,通肩披覆,双手叠压施禅定印。侍立在主佛左侧的是手提宝瓶的观音菩萨,右边的是拿摩尼宝珠的大势至菩萨,他们表情文静,仪态从容。</p> 龙门二十品 <p class="ql-block">  是指从北魏时期精选出不同的二十块造像题记,记载着佛龛的雕凿时间、人物、目的等。</p><p class="ql-block"> 二十品的特点是字型端正大方、气势刚健质朴,结体、用笔在汉隶和唐楷之间,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魏碑体的珍品。其中十九品就在古阳洞,另一品在慈香窑中。</p> <p class="ql-block">  因时间关系,余下的西山石窟就一晃而过了。</p> 龙门撷华 <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西南门(即西山石窟的南门)外的“龙门撷华”壁墙。</p> <p class="ql-block">▼ 图1:<b>龙门撷华</b></p><p class="ql-block"> 图2:<b style="font-size:18px;">龙门石窟景区——香山寺</b></p><p class="ql-block"> “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香山寺位于龙门东山(香山),文献记载始建于北魏。唐垂拱三年(687年),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日照)葬于此。天授元年(690年),梁王武三思奏请建佛寺,武则天敕命“香山寺”。武则天曾驾幸观游,御香山石楼,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诗坛佳话。唐大和六年(832年),河南尹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白居易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前林下。白居易去世时,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宋以后毁。清康熙年间择址重修,乾隆帝曾巡幸香山,御诗“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1936年蒋介石和宋美龄在此祝寿,寺内建有蒋宋别墅。香山寺自创立以来,法音绵延,香火炽盛。文人墨客,赋诗酬唱。登香山寺,眺西山石窟,观伊阀风光,尽享人文与自然的和谐之美。</p><p class="ql-block"> 图3:<b>龙门石窟景区——白园</b></p><p class="ql-block"> 白园位于龙门石窟景区东山琵琶峰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墓园,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这里是世人凭吊大诗人的最佳去处。白居易墓于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年居住洛阳18年,喜酒善诗,在龙门修葺香山寺,开八节滩,对龙门山水十分眷恋,去世后遵嘱葬于此。</p><p class="ql-block"> 白园内主要景点有青谷区、乐天堂、诗廊、墓体区、书法廊、道诗书屋等10余处。青谷区位于两山之间,有白池、听伊亭、石板桥、松竹和白莲。这里瀑布飞泻,池水荡漾,竹林清,白莲飘香,使人心旷神怡;乐天堂,是诗人作诗会友之处,室内有潇洒自然的汉白玉雕像,静坐山石之上,给人以深思明世之感。诗廊,由国内名家书写,行、草、篆、隶齐全,既可以欣赏白居易的名作,又可以领略书法艺术之美。</p><p class="ql-block"> 图4:<b style="font-size:18px;">龙门石窟景区——东山石窟</b></p><p class="ql-block"> 东山石窟,位于龙门石窟东山(香山)南段山崖上,主要包括擂鼓台区、万佛沟区、看经寺区三大区域,南北总长约500米。这里环境幽丽,别有一番意境,更是隔河观赏卢舍那大佛的绝佳去处。</p><p class="ql-block"> 东山石窟,开凿于唐武周时期及以后。主要有擂鼓台三洞、千手千眼观音像龛、高平郡王洞、卢征龛、看经寺、二莲花洞等洞窟。</p><p class="ql-block"> 其中,擂鼓台区有中国唐代最早的密教造像。2008年开展的窟前考古发掘,发现了石作踏道、包石台基、唐宋路面等,出土文物1900件,反映了当时该区域人为活动的频繁和寺院的繁盛。</p><p class="ql-block"> 看经寺,为东山最大的洞窟,窟内壁面刻有29尊罗汉像,与真人等身高,罗汉群像雕刻细腻、栩栩如生、生动传神、形神兼备。这是我国现存最精美的一组唐代石刻罗汉群像,具有很强的写实主义风格。</p> <p class="ql-block">▼ 图1:<b>龙门二十品</b></p><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 齐、<span style="font-size:18px;">隋、唐、北宋诸朝,大规模断续开凿400余年,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90)块,造像十万余尊。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刻碑记事,是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之 </span>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龙门石窟自古就有“伊阙古碑林”之称,龙门二十品就是龙门石窟众多魏碑题记</span>的代表之作,古阳洞有十九品,慈香窑有一品。它所表现的书法艺术,是在汉代隶书和晋代隶书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字体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既有隶书古朴刚健的风格,又有楷书端庄大方的神韵,是魏碑书体的代表,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图2:<b style="font-size:18px;">始平公造像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全称为《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题记》,位于古阳洞北壁上层近窟门处,北魏太和年间刻。碑文额文皆阳刻,为龙门唯一阳刻的题记。清代胡鼻山称此碑『方笔雄健,允为北碑第一』,康有为称其为『气象挥霍,体栽凝重』,此题记被推为魏碑方笔刚健风格的代表。</span></p><p class="ql-block"> <b>孙秋生造像记</b></p><p class="ql-block"> 全称为《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题记》,位于古阳洞南壁上层,北魏景明三年(502年)刊刻,为孝文帝迁都洛阳之时洛阳地方官吏二百人共同发愿,祈福“国祚永隆,三宝弥显”。撰文孟广达,书丹萧显庆。为龙门二十品中仅有的两块留有撰书者的造像题记之一。清代杨守敬评此碑“以劲健胜”。</p><p class="ql-block"> 图3:<b style="font-size:18px;">魏灵藏造像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位于古阳洞北壁上层。公元5世纪末刊刻,无年月。有碑额,正中刻“释迦牟尼”,左、右刻“魏炅藏”、“薛发绍”。碑文书体与杨大眼造像记接近。北魏造像记使用别体字者以此碑尤多。惜此碑与上世纪三十年代被不法分子毁去下半部。</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杨大眼造像记</b></p><p class="ql-block"> 位于古阳洞北壁上层。为追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高级将领、勇冠三军的杨大眼发愿开凿像龛并刊刻题记,无年月,约景明元年至正始三年间。书体方笔峻峭,追求趺宕,笔锋刀痕融合较好。康有为称该碑“骨力峻拔”,并形象生动地评价《杨大服》若少年偏将、气雄力健。</p> <p class="ql-block">▼ 图1:<b>夜游龙门</b></p><p class="ql-block"> 图2:<b>龙门石窟景区一—夜游龙门</b></p><p class="ql-block"> 白天的龙门,山清水秀,星龛奕奕,入夜后的龙门,静谧悠然,玄妙空灵。夜游龙门可以让您感受李白“望极九霄通,赏幽万壑通”的深邃眼界,也能体会白居易“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的快意豁达。在灯光的烘托下,洞窟造像显得尤为庄严神圣,当您置身这氛围之中,更能品味石刻艺术的魅力、感悟中国历史文化的厚重。</p><p class="ql-block"> “夜游龙门”是依托龙门文物遗产资源、秀丽自然山水以及静谧悠然的夜景等优势资源而构成,个性化定制推出“诗乐雅韵·伊水禅意游”、“寻悟梵境·石窟品鉴游”、“静心悠赏·伊阀胜迹游”三大特色主题线路。精心策划的路线、专业的讲解,让夜游龙门更具魅力。</p><p class="ql-block"> 图3:<b>龙门古街</b></p><p class="ql-block"> 图4:<b>龙门石窟景区一一龙门古街</b></p><p class="ql-block"> “龙门古街”文旅项目总用地面积830余亩,总建筑面积15.8万平米,商业面积10.3万平米,唐韵古街风貌与整个石窟景区相融共生,互为映衬,相得益彰。古街的业态布局、文化展示、文旅交流、文化创意、旅游服务、艺术活化、城市书屋、互动体验、5G覆盖、数宇科技、智能管理等项目,规划有序清晰有致。“文化+旅游+商业”的发展模式,突出了龙门石窟文化内涵和石窟艺术,把餐饮、住宿、演艺、度假、休闲、娱乐、购物等特色服务配套深度融于文化,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元素创新结合,使得龙门古街成为活化龙门历史文化的展示平台,也是外地游客和市民的会客厅和后花园。</p> 伊河 <p class="ql-block">  出了西山<span style="font-size:18px;">石窟景区,由伊阙桥跨越伊河(即伊阙峡谷),去河对岸的东山石窟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 这里东(香山)、西(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水历其间而北流,远望好比一座巨大的门阙,<span style="font-size:18px;">春秋战国时称之为</span>“伊阙”。到了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远远望见了洛阳南面的伊阙,就对他的侍从们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一位大臣献媚地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就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都城,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的习惯的称为“<b>龙门</b>”了。</p><p class="ql-block">▼ 图1:伊阙桥,从以前的景区游览图上可知,它曾被称为“<b>漫水桥</b>”。</p><p class="ql-block"> 图2:站在伊阙桥上北望伊阙,左视龙门山与西山石窟,右瞧香山与东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园。</p><p class="ql-block"> 图3:站在桥上向南看伊河风光。</p> <p class="ql-block">  在东山礼佛台处,遥望对岸西山石窟奉先寺。</p> <p class="ql-block">  前往东山北出口途中,路边的唐代高僧善导与玄奘雕像。</p> <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游就此结束了。记得2021年7月15日新疆游返程,途经洛阳时也曾游览过这里。遗憾的是,那次没能有时间与河南的大学同学见上一面。而这次抓住同行旅友们去“真不同”吃洛阳水席的良机,终于约上了这位老同学相聚一番。</p> 洛阳水席 <p class="ql-block">  在老同学的安排下,我们来到了“<b>真不同</b>”附近的“<b>管记水席老店</b>”(仙果市街店)。</p> <p class="ql-block">  据说,这家隐匿于洛阳十字街夜市深巷之中的水席店,以其百年传承的豫菜美味,在各大平台上独占鳌头。这家老店,用实惠的价格,诠释着“<b>酒香不怕巷子深</b>”的真理。管记水席老店,虽店面不大,环境一般,却因其正宗的味道和实惠的价格,吸引了无数食客前来品尝。 </p> <p class="ql-block">  水席起源于洛阳,始于唐代,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p><p class="ql-block"> “<b>洛阳水席</b>”全席共设24道菜,这正应了武则天从永隆元年总揽朝政,到神龙元年病逝洛阳上阳宫的二十四年。上菜顺序极为考究,是前八品(冷盘)作为下酒菜,每碟是荤素双拼,一共16样。酒过三巡,再上热菜:四镇桌与八大件,即4大件热菜,每上一道大件跟上两道中件,美其名曰“带子上朝”;最后是四扫尾,即4道压桌菜,其中有一道鸡蛋汤,又称“送客汤”,以示全席已经上满。</p> <p class="ql-block">  特殊时期的三年同窗,情谊弥足珍贵,岂是短短一个多小时的相聚所能替代,我们要让其像洛阳水席一样源远流长,经久不衰!</p> 丽景门 <p class="ql-block">  餐后,老同学陪我们去丽景门与旅友们汇合。</p><p class="ql-block"> 丽景门,是金明洛阳城西门,始建于金兴定元年(1217年),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西关,在隋唐应天门遗址东北。</p> <p class="ql-block">  整个丽景门由城门楼、瓮城、箭楼、城墙和丽景桥(古时为吊桥),护城河等部分组成,其城垣高厚,月城宏阔,重门叠关,上干浮云,气势磅礴。成为洛阳古城历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标志之一,并且被评为洛阳八景之一,有“<b>不到丽景门,枉来洛阳城</b>”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暂别了洛阳!</p><p class="ql-block"> 嘴上不说谢谢,心里还是得感谢你们夫妇俩大老远赶过来,相聚美好一刻。 </p><p class="ql-block"> 不说来日方长,只求我们大家多多寻觅机会再叙夕阳无限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