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经典--易县清宫传统刺绣

梁向东

<h1> 易县清宫传统刺绣,河北省传统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br> 历史渊源<br> 清宫传统刺绣又叫宫绣,始见于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的古易州,广为流传于辽代,兴盛于明清,晚清时达到巅峰,迄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是中国刺绣发展史上的杰出代表。<br> 制作过程<br> 清宫传统刺绣的制作过程包括设计、制图、上绷、配线、刺绣、成品等。它属手工刺绣,一般采用工笔为蓝本,绣线为无拈劈绒,以缠针、接针、铺针等主要针法,根据物体的阴阳面,用变换色块及在绣花色块上黼绣其他针法来表现物象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十几种针法必须达到平、光、齐、韵、和、顺、细、密,讲究慢工细活。清宫传统刺绣绒面薄而均匀,花纹光亮平贴,配色自然鲜艳,所绣物象为花果、草虫、庭院小景、戏曲人物等,写实而生动,多用于宫廷装饰和服饰。<br> 艺术特征<br> 雍容大气材质华贵;图必有意,纹必吉祥;针法考究,严谨规范;题材寓意,身份有别。<br> 传承保护<br> 清宫传统绣刺绣用料讲究、技术精湛、格调风雅,极具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工艺价值,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