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艺术(二)邮票欣赏

若谷

<p class="ql-block"><b>明清民居</b></p><p class="ql-block"><b> 明清的地方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相的发展,其民居也形了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从大的方面,这些民居可以分为北方风格、南方风格和少数民族风格三大类。</b></p><p class="ql-block"><b> 南北方民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北方因天气寒冷,建筑多砌砖墙,外观较封闭;南方气候温湿,因此建筑多开敞。北方民居因用砖多,故砖雕装饰较为发达,南方则以木雕见长。在建筑风格上,北方民居多偏于沉稳凝重似男性,南方民居多偏于秀丽轻盈似女性。北方民居的代表性实例有北京四合院、平遥好炒鱼院为北主要组织模式。南刀居的代表性实例木雕精美出名的徽州民居,与自然地形巧妙结合的湖南民居“吊脚楼”、代表江浙一带水乡情调的苏州民居、强调家族聚居和安全防卫的福建客家土楼等。南方民居院落组织的一般模式是多进深的天井院,不同地区则又有不同的装饰特征建筑细节。少数民族民居有其自己的特点,新疆维吾尔族平项民居,云南傣族的干栏竹楼等。</b></p> <p class="ql-block"><b>  四合院是河北、山东、东北等北方地区民居共有的平面布局。其中以北京四合院的布局最为严整,建筑质量最高,装饰、装修也最为华丽讲究。</b></p> <p class="ql-block">北京民居</p><p class="ql-block"> 北京四合院的标准模式是一组三进院落。第一进院落平面狭长,沿街处开住宅大门。因风水的讲究,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如果住宅位于路南,则门开在西北角)。</p><p class="ql-block"> 进入大门后迎面是影壁,影壁上多以砖雕为装饰。绕过影壁,可见一排倒座房。它背向街道,面朝住宅内部,一般用作客房、杂用房等。倒座房对面,四合院中的轴线上设有精致的垂花门。进入垂花门后就是四合院的主院落。主院落中坐北朝南的是正房,正房前两侧为东西厢房,正房旁左右两侧还有较矮小的东西耳房。四合院中有严格的尊卑秩序:正房是院落中最高大的建筑,供长辈起居;厢房相对低矮,供晚辈居住。正房后布置一排后罩房,即第三进院落,后罩房一般用作厨房、厕所、贮藏、佣人房等。但北京城中的四合院也并非全是以上标准格局、如内城和外城的四合院形式就有分别。有些权贵之家的院落层数更多,而一般穷人的住宅则只有一进狭小的院落。</p><p class="ql-block"> 四合院内正房和厢房围合的院落宽敞,日照充足,其间将正房、厢房的前廊和垂花门联系起来的游廊,增加院落空间的层次,丰富了其中的光影变化。</p> <p class="ql-block">北京民居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安徽民居</p><p class="ql-block"> 安徽南部徽州地区的歙县、绩溪等地,至今仍保存有许多明清住宅。明</p><p class="ql-block">清时期,徽州人善于经商,"徽商"享誉全国。经济富裕的同时,徽州民风又非</p><p class="ql-block">常重视文化,因此有"东南邹鲁"之称。发达的经济和文化是徽州建筑形成自</p><p class="ql-block">身特色的基础。徽州民居的格局和江浙一带的民居基本相同:由分为正房、</p><p class="ql-block">厢房的两层楼房和高大的墙垣围合成院落;院落空间狭窄似井,称为"天井"。</p><p class="ql-block">徽州民居的楼房结构灵活,除山墙上的柱子上下贯通外,其他柱子上下常不</p><p class="ql-block">对应,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划分室内空间。</p> <p class="ql-block">安徽民居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b>  徽州民居最大的特色,是建筑上装饰以精美的木雕。同时,其砖雕和石雕艺术亦很出色。 雕刻装饰常用于建筑的梁、柱、檐口、栏杆、门窗、入口照壁等处。雕刻刀法娴熟流畅,丰满、华丽而不烦琐。色彩上,徽州民居崇尚淡雅,木构件常用本色表现,不外加彩绘。</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湖</span></p><p class="ql-block"> 南湖,平静的湖面倒映着苍劲的宏村古建筑群。南湖位于宏村正南方,占地两万公顷,始建于明万历丁未年(1607年),是宏村人自己动手兴建的水利工程。它是沿着水圳的旧渠道往南,将村南的秋田数百亩及93处洞窟沼泉挖掘数丈深,周围四旁砌石立岸,历三年之久建成南湖。整个南湖呈大弓形,弓弦处铺石板营楼舍,建有南湖书院、一府六苑及古民居;弓背部建两层湖堤,上层宽数丈铺石板镶卵石,下层植物栽柳;自引水圳水入湖,有出水道穿湖堤下的暗水道田园,自入西溪。南湖建成,不仅解决了宏村吃水用水问题,且增添了秀色美景。湖面如镜,可欣赏远近群山倩影。湖畔柳树垂荫,湖中游舫轻荡,既植莲荷,又建月桥,风景优美。</p><p class="ql-block">宏村民居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古建筑群</b></p><p class="ql-block"><b> 古建筑群,一群房屋团团相抱,却又高低不等参差错落。保存完好的徽派明清民居是西递村的灵魂。该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两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人眼花缭乱,如置迷宫。西递的古民居群体,布局规整,建筑典雅,鳞次栉比。村中不仅有当年徽商富贾胡贯三为迎接时任军机大臣的亲家曹振庸而建造的“走马楼”,亦有在主要街道重金建造的接官厅“边吉堂”和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的“瑞玉庭”,还有“抛绣球择佳婿”的“大夫第”,胡氏祭祀列祖的宗祠“敬爱堂”以及清代知名收藏家胡积堂的那幢有着300多年历史的私宅“履福堂”等,都是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另外,村中各家各户的富丽宅院,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壁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且“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建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堪为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b></p><p class="ql-block">西递民居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b>  徽州民居不仅装饰雕刻精彩,其村落的整体布局也颇具特色。在建筑布局上,南方民居比北方更讲究风水。根据风水理论,徽州民居多选择在临山面水处建村落,地势似"穴"状环抱内敛,以存住"气"。在强调注重自然环境的同时,徽州民居还特别要表现人文内涵和树立传统的道德标准。</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牌楼</span></p><p class="ql-block"> 牌楼呈淡绿色,在淡淡的晨光中,一座古牌楼空旷地矗立着。耸立于西递“走马楼”旁的胡文光刺史牌楼,是该村的标志性建筑。它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牌楼高12米,宽9.55米,为三间、四柱、五楼式结构,通体使用黔黑色大理石砌筑。牌楼底座有四只高2.55米的石狮,体态呈俯冲姿势,造型生动,威猛传神,为国内罕见。牌楼一楼月梁,刻有精美古朴的浮雕,正中额坊刻成“五狮戏绣球”,两侧额坊分别雕有凤凰、麒麟、仙鹤、梅花鹿等;梁柱间,用石雕斗拱承托,两侧镶嵌有石雕花窗。二楼横梁西向,刻有“胶州刺史”,横梁东向,刻有“荆藩首相”。三楼轴线上刻有“荣恩”二字,两旁衬着花盘浮雕,显示牌楼的建造,是皇帝的宠幸与恩施。</p><p class="ql-block">西递牌楼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b>江南建筑</b></p><p class="ql-block"><b> 江南很多小城镇都遍布水网,河两边作驳岸,以桥相连。有时将建筑的下层打空,形成廊道,方便雨天通行,同时也丰富了河和建筑之间的空间层次,提供了一个展示水乡生活的舞台。当河道直接替代街道的功能时,住家建筑便紧贴岸边,朝河开后门,门外走几步台阶就下到水边,洗衣服、洗菜、买东西等日常琐事都离不开门外流淌的河。水乡民居多色彩单一,白墙黑瓦,建筑木构件多赭色、黑色或本色,不饰鲜艳的彩绘。其风格平易清淡,一如水乡中的乌篷船,一如水乡连绵的细雨,一如水乡恬淡的生活。著名诗人戴望舒的名篇《雨巷》,其写作背景就是江南水乡的老街巷。走在这样的小巷里,心里会油然而生一抹怀旧的伤感。</b></p> <p class="ql-block">江苏民居</p><p class="ql-block"> 江苏民居指的是苏州一带的民居。</p><p class="ql-block"> 苏州城内,河渠交错,水港纵横,密如蛛网。据有关史料记载,宋时河道总长度达82公里。河道与街道平行,商号店铺,密集两岸。尤其是那些分支港汊,河面一般都不宽,居民住宅临水而筑,形成一条条美丽如画的水巷。每隔一段,河上即有小桥飞跨,游人伫立任何一个桥头眺望,但见河水清清,小桥隐隐,屋宇鳞次;在家家的后门,有石埠头直通水边;少妇洗涤,姑娘浣纱,壮汉担水,欢声笑语,轻软悦耳。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把苏州与他的故乡威尼斯相提并论,称苏州为“东方威尼斯”。</p><p class="ql-block"> 苏州民居的其特点是选址多前门临街,后门依河;总体布局为封闭式院落组合,小者三进,大者七至九进,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轿厅、大厅、上房,左右两侧轴线设花厅、书房、花园之类,;外观粉墙黛瓦,朴实无华,内部装修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宅园结合,环境雅洁,再配以楹联匾额等,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江苏民居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浙江民居</p><p class="ql-block"> 浙江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流派。多利用水文地形而建,既适应复杂的自然地形,节约耕地,又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根据气候特点和生产、生活的需要,普遍采用合院、敞厅、天井、通廊等形式,使内外空间既有联系又有分隔,构成开敞通透的布局。在形体上合理运用材料、结构以及一些艺术加工手法,给人一种朴素自然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浙江民居与其地区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聚族而居,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浙江民居采用瓦片垒成屋顶。以砖搭建房身。傍水而居。</p> <p class="ql-block">浙江民居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山西民居</p><p class="ql-block"> 清代,山西以"晋商"闻名全国,其经济实力富可敌国。这些巨商大贾的宅第,因此也就华丽非常。晋中地区是晋商宅院集中的地区,主要有乔家、曹家、渠家、王家等大院。其中乔家大院因是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拍摄场景而闻名海内外。它是清末民初金融商业资本家乔致庸的一座宅院,始建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大院占地8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房屋313间,平面呈双"喜"字形。全院由一条平直的雨道中分,六所大院分别排列在雨路两侧,里面又套有19所小院。可谓院院相连,宅深似海。</p><p class="ql-block"> 乔家大院内的建筑规模宏大,斗拱飞檐,镂空砖雕、木雕等装饰华丽,被誉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一般来说,晋中民居的院落纵深狭长,不似北京四合院的院落宽敞。北方民居多用砖,晋中民居尤为突出:大院四周围以高达10余米的砖墙,建筑外观类似城堡,给人以封闭的感觉。这也许多少体现出家业庞大的晋商们追求安全感的心理。</p> <p class="ql-block">山西民居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陕北民居</p><p class="ql-block"> 陕西箍窑洞,又称箍窑,是陕西黄土高原地区民居,以窑洞居多。在一座座山坡前,剖崖凿洞,安上门窗,就成了一孔孔冬暖夏凉的窑,成为陕北人生生不息、悲喜共溶的家。</p><p class="ql-block"> 石窑洞的修建通常以三孔窑洞或五孔窑洞为一组修建的较多,四孔、六孔较少,意在回避四六不成材的俗语。窑洞一般深 8-12 米,宽高为 3 米左右。</p><p class="ql-block"> 陕北窑洞的窗户比较讲究,窗户分天窗、斜窗、炕窗、门窗四大部分,都有剪纸装饰。它们根据窗户的格局, 把窗花布置得美观而又得体。窗花贴在窗外,从外看颜色鲜艳,内观则明快舒坦,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光、色、调相融合的形式美。窗格疏朗,阳光可以自由地透进来。</p> <p class="ql-block">陕北民居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福建民居</p><p class="ql-block"> 所谓"客家",是指明清时期因避乱而南迁至福建、广东一带的汉族移民。客家在新居住地通常会遇到种种困难和危险,因此他们往往聚族而居,且用夯土建造极为坚固、类似堡垒的土楼以自卫。福建龙岩、永定、南靖、华安一带分布着大量土楼,如永定著名的土楼振成楼、福裕楼、奎聚楼、如升楼等。土楼以夯土为承重墙,墙厚可达1米以上,下宽上窄,最高可达5层。为使夯土坚固,夯筑时常在土中掺杂石灰、沙石,因此土楼极为坚固,可历经二三百年不坏。</p><p class="ql-block"> 土楼的平面形状主要分为圆形、方形、方圆结合三种,以圆形土楼最具特色。圆形土楼平面直径最大可达70余米,内外共三圈,内低外高以保证通风采光良好。土楼每开间自下而上为一个单元,从一层到顶层都为一家所有。一般土楼的底层为厨房、畜圈、杂用,二层储粮,三四层为住房。土楼的院落中心是家族的祠堂,作为祭祖、婚丧、议论家族大事的场所,为土楼中装修最华丽的空间。</p><p class="ql-block"> 土楼防卫性极强,一二层对外不开窗,三四层仅开小窗。与对外的封闭相反,土楼对内极为开放,每层都有将各家连在一起的圆廊。一个土楼中往往生活着几十家、上百家人。这些人生活在现代人所不能忍受的缺乏个人私密性的环境中,但是他们却以自己的文化和人生态度获得了生活的愉快。</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民俗成为一种旅游资源,土楼也由默默无闻变得名满天下。但如何避免因旅游开发而带来的人为破坏,如何在土楼居民的观念、生活模式发生巨大改变的同时使土楼这种珍贵的历史人文景观得以完整地保存,都成为摆在政府、学者和大众面前的一个难题。</p> <p class="ql-block">福建民居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吊脚楼</b></p><p class="ql-block"><b> "吊脚楼"是指那些建在江河、山地等地形陡峭之处的民居,它们常会部分悬挑出建筑基址,悬挑部分由立于其下方的木柱支撑,因江河岸边和山坡上常为乱石,高低不平,因此所立木柱也长短不一,使建筑显得轻盈飘逸。当沿江河或缘山﹣线的村镇建有许多座如此构造的住宅时,长短不一的吊脚柱就形成了强烈的变化跳动和具有形式美感的构图。湖南西部凤凰地区因沿江建有许多吊脚楼而成为画家写生的圣地。吊脚楼的身姿还常出现在湖南、四川、贵州等多山多江河的地区。</b></p> <p class="ql-block">四川民居</p><p class="ql-block"> 四川民居多依地形、就势而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采用石、砖、木、竹等 多种材运用多种设计手法。其结构多为穿斗式木构架,悬山式屋顶前坡短、后坡长,多外廊,深出檐,造型空透轻盈,色彩清明素雅。</p><p class="ql-block"> 四川民居由于受地形、气候、材料、文化和经济的影响,在融汇南北的基础上自成一体,独具鲜明的地方特色。</p><p class="ql-block"> 1、注重环境,巧妙利用自然地形,做到人、环境、艺术的有机结合。</p><p class="ql-block"> 2、平面布局灵活,空间变化有序。四川民居有明显的中轴线而又不受中轴线的束缚,体现着一种自由灵活的平面布局,打破了那种对称谨严的格局。利用曲轴、副轴,使建筑随地形蜿蜒多变,曲折迭进,宜左宜右,忽上忽下,充满自然情趣。空间大、中、小结合,层次丰富,有小中见大的效果。在封闭的院落中设敞厅、望楼,取得开敞而外实内虚的效果。室内外空间交融,善于利用室外空间,将建筑空间结合环境自由延伸,使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相映增辉。</p> <p class="ql-block">四川民居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贵州民居</p><p class="ql-block"> 贵州民居以布依族民居为代表,布依族民居多为干栏式楼房或半边楼式的石板房。贵州的镇宁、安顺等布依族地区盛产优质石料,当地布依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颇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p><p class="ql-block"> 石板房以石条或石块砌墙,墙可垒至5至6米高;以石板盖顶,风雨不透。总之,除檩条、椽子是木料外,其余全是石料,甚至家用的桌、凳、灶、钵都是石头凿的。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防潮防火,只是采光较差。</p><p class="ql-block"> 贵州的石板房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集中的地区:一个是贵阳市周围的郊县;另一个是安顺地区的几个县。从造型上看,贵阳附近的石板房为悬山式,而安顺地区的石板房为硬山式。安顺地区的滑石哨寨和花溪附近的镇山石头寨更以其保存比较完好的建筑及聚落形态,成为石板房中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在贵州的花溪、镇宁、安顺一带,山上到处都是水成岩,岩层外露、硬度适中、节理分层。既有1.5至5厘米厚的片石,也有50到60厘米厚的片石,也有50到60厘米厚的块石。较薄的片石又称“合硼石”,可进行不同规格尺寸的切割,更多用于屋面。合硼石岩层每层厚度极薄,薄厚不一的石头使得布依族的建筑从屋面、墙体到房基都是石头建成,就连寨子里的小路甚至山上梯田的围合全部采用山上的石头。</p> <p class="ql-block">贵州民居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b>干栏式建筑</b></p><p class="ql-block"><b> 众多的民族和多样的气候决定了云南成为一个民居类型丰富多彩的地区。其中,傣族、景颇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的住宅以干栏式建筑为主。它们多以竹、木为建筑材料,因气候潮湿和预防虫蛇侵害而将底层架空,上层住人。底层架空部分多养牲畜。景颇族竹楼的特点是屋脊长,屋檐短。壮族住宅"麻栏"则是木构干栏式建筑。傣族式干栏建筑的特点是常在竹楼上加出一片挑台,当地称为"展",为家庭活动、休憩等场所。轻盈灵秀的傣族竹楼,映衬着傣家少女婀娜多姿的体态,建筑与人组成了和谐完美的画卷。</b></p> <p class="ql-block">云南民居</p><p class="ql-block"> 云南民居以傣族民居为代表 。在滨水而居的河谷坝区,因受炎热、潮湿、多雨、竹木繁茂等生态环境的影响,傣族的居民建筑以“干栏”(俗称竹楼)为主。上下两层,以木、竹做桩、楼板、墙壁,房顶覆以茅草、瓦块,上层栖人,下养家畜、堆放农具什物。整座建筑空间间架高大,且以竹或木做墙壁和楼板,利于保持居室干燥凉爽。</p><p class="ql-block"> 竹楼周围的宽阔庭院里都要种植瓜果林木或开挖小鱼塘,既可蔽阳遮荫,又是一道不设防的天然绿色“围墙”,外围随意搭上的竹篱,不为防人,只起到阻止牲畜闯入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云南民居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广西民居</p><p class="ql-block"> 壮族村落多选在地势较高,背靠青山,面临河溪的地方,以向阳为佳,坐西向东,或坐北朝南。</p><p class="ql-block"> 壮族的木楼,俗称“干栏”,也有称“麻栏”、“高栏”的。以粗长的圆木为立柱,下垫长约一米的石柱,以防立柱腐朽。立柱上凿榫连以纵横木条,中层铺垫木板;屋顶作悬山式,过去多以瓦、草或树皮覆盖,现多用瓦,左右及后墙壁以小木条为骨,以稻草拌泥糊其上。房屋分为上层、下层和阁楼3部分。上层有3开间、5开间或7开间,下层用作牛栏、猪圈、鸡舍、厕所和贮藏宝。同时,在上层往往另建有望楼、挑楼、抱厦、偏沙等。挑楼是利用出挑来争取空间,扩大使用面积。抱厦作望楼的扩大部分,突出于干栏的前部。偏沙相当于半个开间,多设在一年之中风来得最多的方向,以增强干栏的侧向抗风力,一般作次要卧房或辅助房间。此外,在火塘间的近处室外的向阳面,还设有晒排,供洗涤晾晒等用。整座干栏除正门外,上层侧后都开有便门,可通屋后山地。</p> <p class="ql-block">广西民居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藏民居</span></p><p class="ql-block"> 西藏民居外形似城堡碉楼,因此俗称"碉房"。碉房一般为石木混合结构,用石块或土坯砌筑承重外墙,内部以木构支撑楼板和屋顶,一般2~3层,大型碉房可以做到4~5层,层高较低矮。碉房内部开天井以利于采光通风。西藏民居的外观较具特色,外墙下宽上窄,成梯形。墙面上亦开成排的小梯形窗,南向正中常开大梯形窗。其屋顶常插有经幡,窗口、入口、屋檐等处亦挂彩色布幔。柔软鲜艳的布幔和坚硬灰冷的石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轻风吹来,经幡、布幔在风中舞动,原本形似碉楼、沉稳凝重的建筑顿时充满动感。</p> <p class="ql-block">西藏民居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山东民居</p><p class="ql-block"> 山东民居中,以胶东沿海民居的特征最为明显。胶东半岛位于山东的东部,属于沿海丘陵地区,这里的村落历史都不太久,多为明朝以后从内地移民或屯兵设防而形成的村落,村落布局也大都保持了内地原有村落的形式,但民居建筑却充分了的难过地的自然材料,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民居多依山面海而建,因而院落大多都依坡就势。自前向后,步步登高,虽然庭院狭小,但几乎每家每户都能保持良好的通风与采光,这里的民居院落多为三合院的形式,即正房多为三间,两侧为厢房,对围墙门楼,房屋的建筑材料就取之院落后面的大山和大海的恩赐。</p><p class="ql-block"> 当地的海边出产一种柔韧细长的还草,保温隔热经久耐腐,过去用他造成的屋顶冬暖夏凉、浑厚朴实,别有渔村的风味,这些海草房的墙体由当地出产的暗红色的花岗石砌成,墙体厚实,整个民居给人粗犷、朴实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山东民居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江西民居</p><p class="ql-block"> 江西有着非常丰富的民居建筑文化遗产,其建筑形式、构造都有其自身的地方特色。江西各地的民居,尽管因地区差异而有着鲜明的不同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构筑方法,但是,江西各地民居总的构成都是天井式的法则。因此,天井式民居乃是江西民居的共性和特征。</p><p class="ql-block"> 江西天井是被一栋建筑内四面(或者三面)不同房间所包围,这些房间的屋顶是连接在一起的。从高空俯瞰,它恰似向天敞开的一个井口,“天井”这个名称是再形象不过了。江西民居的天井,俗称“四水归一”,“肥水不流外人田”,还具有聚水的作用,江西天井式民居厅堂多为“五柱式”进深,是和堂面尺寸比例有关。每柱间增一童柱就成为九檩构架。一般设四层穿枋,保证每根柱子都有两个以上连接点,以增强构架整体刚度。</p><p class="ql-block"> 江西一些地方把天井俗称为“明堂”,可见它确实被当为室内空间而存在。这些典型的两进院、三进院、都以天井为中心,内向封闭、左右对称、堂堂正正、很有规则,不仅解决封闭内向建筑对采光、通风、排水的需要,而且起到过渡空间,这种安居适用功能与伦理教化功能是合拍的,既满足了“礼”教的要求,也解决了大家庭的团聚和各个小家庭相对独立的私密性与相安相助的亲密联系, 院落重重,庭院深深,满院绿荫,一庭芳香、生气盎然, 周边密门的院落,使人们从中获得“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的高度宁静、安全住居的宅内生态环境。</p><p class="ql-block"> 江西天井式民居的外部形象最重要的是“马头墙”。这种阶梯式山墙面既与两坡屋面相协调,并且可以生化出千姿百态,大大丰富了建筑的轮廓线,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这种阶梯式山墙又称“屏风墙”,在江西俗称为“马头墙”。由于那些民居外墙面的坚实和单调,唯一可以发生变化就是山墙头的艺术处理。山墙因防火功能的要求而必须高出房架,使之在火灾时能有效隔断火路,防止火势蔓延,山墙的作用实际上是一道外部封火墙。但是,经过艺术化处理后,却成为江西民居的一个很有鲜明个性的外观特征。</p><p class="ql-block"> 江西民居外立面重点艺术处理和装饰都放在主入口的大门。传统住宅的大门是内外空间分割的最外部标志,即气口所在。中国传统的南北东西四大方位以四种灵性动物来象征表示,分别是:孔雀、蛇龟、青龙、白虎。其方位口诀为:“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一般的房屋开门有四个选择,即:南门(朱雀门)、北门(玄武门)、左门(青龙门)、右门(白虎门)。</p> <p class="ql-block">江西民居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内蒙民居</p><p class="ql-block"> 即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即蒙古人所称的“格尔斯”。辽阔的草原是蒙古民族纵马征战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最适合于游牧民族的居住的就是蒙古包。蒙古包的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制作简便、易拆装,抵御风寒,便于游牧。这种居所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是能够拆移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典型民居。</p><p class="ql-block"> 蒙古包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这些古代的名称逐渐被蒙古包所代替。蒙古包整体呈圆形凸顶,顶上和四周由一层至两层厚毡覆盖。普通的蒙古包,顶高3.3-5.0米,围墙高1.7米左右,蒙古包大门朝南或东南。内有四大结构,分别为:哈那(即蒙古包围墙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p> <p class="ql-block">内蒙民居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宁夏民居</p><p class="ql-block"> 宁夏传统民居多坐北朝南,墙体较厚,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屋顶坡度较小。</p> <p class="ql-block">宁夏民居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青海民居</p><p class="ql-block"> 青海民居主要以庄窠为代表,庄窠为方形或长方形,围以板筑黄土墙或土坯砌筑的庄墙。围墙上开有一扇大门,大门由松木或柳木板拼装钉成。有四合院、三合院和两面建房等几种形式,院中设有花坛,种植果树,花卉,附设有车棚、草料棚、畜棚、果园、菜园等,形成一个多功能的组合体。</p><p class="ql-block"> 庄窠以平房居多,极少平楼结合的房屋。房屋为木构架承重,平顶屋面,上施草泥用小磁碾压光,顶坡度平缓。下雨时屋顶不易被雨水冲刷,下雪时便于上房扫雪,以免屋顶漏水。屋顶也可作为庭院的补充,上面可晾晒粮食、干菜,架设木梯可上下屋顶。</p><p class="ql-block"> 庄窠的居室一般三间为一组,一明两暗,即堂屋居中,两边是卧室。堂屋内沿庄墙对称布置家具。卧室的火炕顺窗或顺山墙布置。居室的大小、进深与梁架的用材有关,六柱或八柱成的开间为基本开间。前廊是房屋与庭院间的过渡,每座庄窠都尽量设廊,廊檐部位是庄窠重点装饰的部位。</p><p class="ql-block"> 整座庄窠的外观是质朴的,大门偏于一侧,门楼的式样很多,有的入门砖砌雕饰,造型精美。每座庄窠都尽量装饰大门。廊檐雕饰最为丰富,窗格式样也很多。木雕是庄窠装饰的主要手段。</p> <p class="ql-block">青海民居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东北民居</p><p class="ql-block"> 东北民居样式就是坐北面南的土坯房,以独立的三间房最为多见,而两间房或五间房都是三间房的变种。坐北面南的房子叫正房,面向东面或西面的房子叫厢房,东西厢房采光都不如正房好,所以人们都不愿意住厢房。从阳光照射的角度而言,人们把坐东面西的房子叫西厢房,坐西面东的厢房叫东厢房。东厢房要比西厢房好一些。有钱人家自然是不会少娶老婆的,东北人也不例外,第一个娶来的是原配,大老婆,住的地方自然就是正房了,所以原配又会根据其住的地方被称为正房。二老婆三老婆等等自然要住厢房了,厢房又叫偏房,所以其他小老婆们也被称为厢房。</p><p class="ql-block"> 东北民居的窗户通常是扁宽型的,木头做的,比较小。窗棂是用小木条做成井字格然后糊上窗户纸。东北民居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没有厕所,厕所都盖在室外,非常简陋。东北民居不带厕所这一缺陷也被皇上带到了北京,所以北京所有的四合院包括皇宫都没有厕所。</p> <p class="ql-block">东北民居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湖南民居</p><p class="ql-block"> 湖南民居多由前后两个一明一暗的3间房组成。灵活运用吊脚楼穿斗、马头山墙等手法,形成多变的形体,种植花木。房屋的空间高大通敝,便于通风驱湿、房顶覆青瓦,墙体刷白粉,其山墙多做成“马头墙”,高出屋面,随屋顶的斜坡而呈阶梯状。</p><p class="ql-block"> 湖南民居具有造型均衡简洁,色调素净明雅的特点。典型的单位布局大门临街,进入大门是过堂,过堂两侧为两耳房,为仆人住房。第一进堂屋是全家活动中心,两侧是正房,为主人的卧室。第二进堂屋设有祭奉祖先的供设,两边正房是晚辈卧室。厢房放家庭生活用物。退堂屋放置杂物。厕所设在后院隐蔽处。湖南民居多为木造和石造,适应环境,给人留下质朴纯洁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湖南民居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上海民居</p><p class="ql-block"> 上海民居既石库门,石库门是一种融汇了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民居特点的新型建筑,是具中国特色的居民住宅。</p><p class="ql-block"> 上海的旧弄堂一般是石库门建筑,它起源于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当时的战乱迫使江浙一带的富商、地主、官绅纷纷举家拥入租界寻求庇护,外国的房产商乘机大量修建住宅。19世纪五六十年代,围合仍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征,但不再讲究雕刻,而是追求简约,多进改为单进,中西合璧的石库门住宅应运而生。这种建筑大量的吸收了江南地区民居的式样,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这种建筑因此得名“石库门”。</p><p class="ql-block"> 石库门建筑的门楣部分是最为精彩的部分。这里装饰最为丰富。在早期石库门中,门楣常模仿江南传统建筑中的仪门做成中国传统砖雕青瓦压顶门头式样。后期受到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常用三角形、半圆形、弧形成长方形的花饰,类似西方建筑门、窗上部的山花楣饰。石库门建筑由其“门”而得名。石库门也逐步成了上海传统弄堂住宅的代名词和一种标志。</p> <p class="ql-block">上海民居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台湾民居</p><p class="ql-block"> 传统的台湾民居建筑源于中国大陆各个地方的建筑风格,经过改良与融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传统福建式建筑。福建人对台湾的移民带来了建筑技术和文化传统,因此台湾的许多古老宅邸都融合了福建式建筑的元素。福建式建筑注重平面布局的对称和对景的布置,通常以四合院为基本形式,将庭院融入建筑,形成一个和谐的空间。同时,福建式建筑也在形式和结构上做出了一些改良,采用了更轻盈的木结构和更为灵活的造型,以适应台湾的地理环境。</p><p class="ql-block"> 台湾的传统民居中以闽南传统民居风格为主要特色。大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对称的布局。闽南民居都有明确的中轴线,以厅堂为中心组织空间,左右对称,主次分明。(二)民居外部材料多以红砖、白石构筑,内部材料多用木质构架。(三)长于雕刻。无论是石雕、砖雕还是木雕,都能在民宅的各处部位见到。(四)丰富生动的屋顶轮廊。闽南民居的屋顶呈现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轮廊,屋脊成燕尾式的飞翘,交错叠映,最能体现闽南民居鲜明独特的民居风格。</p> <p class="ql-block">台湾民居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台湾民居 台湾</p> <p class="ql-block">新疆民居</p><p class="ql-block"> 在新疆一些干旱少雨,冬夏温差很大的地区,流行土坯砌成的平顶民居。这种民居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夏可隔热,冬可保暖。住宅中多贯穿有天井、内院,以加强通风,同时还建有地下室。通过这些方法,新疆的土坯平顶民居在较严酷的自然条件中创造出了相对舒适的人居环境,体现了建筑是人类在大自然中栖身之所的本质属性。新疆民居的建筑细部和装饰图案同时受汉地和中西亚的影响,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开平碉楼</p><p class="ql-block"> 开平碉楼与村落,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境内,是广府民居之一。开平碉楼仍完好保存有1833座,造型各异,很少有样式重复的。</p><p class="ql-block"> 开平碉楼与村落源于明朝后期,鼎盛于20世纪初,20世纪20~30年代,开平碉楼,达到高峰,鼎盛时期有3000多座。</p><p class="ql-block"> 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设计者或工匠按照主人自己的意愿选取不同的外国建筑式样和建筑要素糅合在一起,自成一体,这些不同风格流派的建筑元素在碉楼中和谐共处。</p><p class="ql-block">开平碉楼小型张 香港</p> <p class="ql-block">开平碉楼小型张 澳门</p> <p class="ql-block">明清古城(镇)</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p><p class="ql-block"> 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8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平遥城墙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相传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为了军事防御的需要,在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改筑为今日所见到的砖石城墙,明清两代500余年间,先后有26次修缮补建,所以至今保持着明清两代的城墙风貌。</p> <p class="ql-block">古城鸟瞰 邮资片</p> <p class="ql-block">迎熏门</p> <p class="ql-block">南大街</p> <p class="ql-block">民居 邮资片</p> <p class="ql-block">日昇昌旧址</p> <p class="ql-block">文庙大成殿 邮资片</p> <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p><p class="ql-block"> 凤凰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历经300年风雨沧桑,古貌犹存。西安东门和北门古城楼尚在。城内石板街道,江边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天王庙、大成殿、万寿宫、沈从文故居等建筑,无不具古城夜色、古城风情。</p> <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小型张 澳门</p> <p class="ql-block">北门</p> <p class="ql-block">虹桥</p> <p class="ql-block">古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皇史緀正殿—石室(明朝)</span></p><p class="ql-block"> 皇史緀正殿—石室是一座单檐歇山顶建筑。屋顶上覆盖着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四周是厚实坚固的墙壁,下面是围着汉白玉栏杆的石阶和基座。整个建筑显得富丽庄严、坚实稳固,展现了昔日皇家档案馆的风采。</p><p class="ql-block"> 皇史緀亦叫表章库,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43)七月,隆庆二年(1568)、清嘉庆十二年(1807)均加修葺。皇史緀是研究我国古代"石室金匮"的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 皇史緀主殿坐北向南,建在2米高的石基上,四周有螭首排水孔。面阔九间,黄琉璃瓦庑殿顶,其梁枋、斗拱、窗门等为石制仿木,整座大殿无一丝木料,均为石制,是名副其实的"石室"。正面5个券门,门分两层,外层为实踏大门,内层为朱红*5扇门。殿内无梁柱、顶部拱券式,故又称"无梁殿"。墙身灰砖磨缝,厚达5米,东西墙上有对开大窗户。殿内东西长42米,南北进深10米。地面铺设一座1.2米高的汉白玉须弥座,雕刻着海水、游龙精美图案。须弥座的大小几乎与大殿相同。座上陈放着152个鎏金铜皮樟木柜,高1.31米,宽1.34米,厚0.71米。铜皮上雕有龙云花纹,此即"金匮"。匮亦作柜,内贮明代"实录"、"室训",清代"五牒"、"圣训"等。</p> <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清朝)</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南麓的阅马场北端,馆区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前身为清宣统二年(1910年)建成的“湖北谘议局”,馆名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先生题写。有一栋坐北朝南的二层西式楼房。大楼平面呈“山”字形,前方及两翼是门厅和办公室,后方正中为会堂,其门廊突出,门窗精巧。上层顶端正中有一座圭形教堂式的望楼,颇具西方古典建筑的风格,视野开阔,大气壮观。因旧址的主体为红墙红瓦的建筑,武汉人便称其为红楼。</p><p class="ql-block"> 武昌红楼,一座精致典雅的历史建筑,一处辛亥革命历史胜迹。它见证了中国封建帝制的终结,它开启了中国民主共和的闸门。</p><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双龙桥(清朝)</p><p class="ql-block"> 双龙桥位于云南省建水县西5公里,横跨沪江、塌冲两河交汇处。因两河犹如双龙蜿蜒衔接,故名。桥北端3孔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6年),道光十九年(1839年)续建14孔相连,故俗称17孔桥。桥身用巨石砌成,全长148.26米,宽3米。由于该桥修建时间不同,因此桥洞的大小和跨径也不一样,其中最大一孔的净跨径为6.5米,有3孔的净跨径为5.8米,其余13米净跨径为4.63米。桥上建有3座飞檐式阁楼,两端阁楼略小,中间一座大而壮观。三层檐的方形主阁,边长16米,高20余米,上两层复以歇山式屋顶,飞檐交错,雕梁画栋,巍峨壮观。底层为桥身通道,有梯可登楼观望,素有“滇南大观楼”之称。桥两端各有桥亭一座(北亭已毁),高13米,为八角形二层楼,与阁楼相互辉映,为我国古代石拱桥之佳作。该桥曾多次维修,现桥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重修后的模样。</p><p class="ql-block">双龙桥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双龙桥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中国名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鹤楼</span></p><p class="ql-block">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海拔高度61.7米的蛇山顶,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72根圆柱拔地而起,雄浑稳健;60个翘角凌空舒展,似黄鹤腾飞。楼的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黄鹤楼色彩绚丽,雄伟壮观。</p><p class="ql-block"> <b>《黄鹤楼》</b></p><p class="ql-block"><b> 唐·崔颢</b></p><p class="ql-block"><b>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b></p><p class="ql-block"><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b></p><p class="ql-block"><b>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b></p><p class="ql-block"><b>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b></p><p class="ql-block"><b> </b>“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千古佳作朗朗上口,连诗仙李白都佩服不已,加上有着仙人乘鹤西去的传说,更是成就了黄鹤楼的地位。</p><p class="ql-block">黄鹤楼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岳阳楼</span></p><p class="ql-block">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沿袭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时的形制与格局。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其独特的盔顶结构,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设计技能。</p><p class="ql-block"> <b>《登岳阳楼》</b></p><p class="ql-block"><b> 唐·杜甫</b></p><p class="ql-block"><b>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b></p><p class="ql-block"><b>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b></p><p class="ql-block"><b>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b></p><p class="ql-block"><b>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b></p><p class="ql-block"><b> </b>因岳阳楼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p><p class="ql-block">岳阳楼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岳阳楼 小型张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滕王阁</span></p><p class="ql-block"> 素有“西江第一楼”之誉的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江南洪州都督时所修,现存建筑为1985年重建景观。依城临江,瑰伟绝特,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雄文《滕王阁序》而得以誉满天下。文以阁名,阁以文传,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历经29次兴废之后,她依然保留着古朴的风格,弥漫着一股人文气息。</p><p class="ql-block"> <b>《滕王阁序》</b></p><p class="ql-block"><b> 唐·王勃(节选)</b></p><p class="ql-block"><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p><p class="ql-block"><b>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b></p><p class="ql-block"><b>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b></p> <p class="ql-block">滕王阁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鹳雀楼</p><p class="ql-block">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城郊黄河岸畔,始建于北周时期,大约在公元 557-571 年,是由北周大冢宰宇文护建造。在金元光元年(1222年)遭大火焚毁,1997年12月,鹳雀楼重建。整座建筑共分九层,其中台基部分三层。主楼游览层共六层,其中,明三层暗三层,除抱厦、廊柱、回廊外,楼内还设有两部楼梯间和两部载人电梯上下相通。一、二层中间有天井,四、六层每层设一回廊,六层设一舞台。</p><p class="ql-block">  登鹳雀楼俯瞰,风景秀丽,气势雄伟,唐宋之际,文人雅士常为之作诗。</p><p class="ql-block"> <b>《登鹳雀楼》</b></p><p class="ql-block"><b> 唐·王之涣</b></p><p class="ql-block"><b>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b></p><p class="ql-block"><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p> <p class="ql-block">鹳雀楼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蓬莱阁</span></p><p class="ql-block"> 蓬莱阁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城北一公里处的丹崖山巅。坐北面南,系双层木结构建筑,阁上四周环以明廊,可供游人登临远眺,是观赏“海市蜃楼”奇异景观的最佳处所。</p><p class="ql-block">  位于蓬莱阁下的仙人桥,结构精美,造型奇特,传说为“八仙”过海的地方。阁下面临大海,建筑凌空,海雾四季飘绕,素有“仙境”之称。</p><p class="ql-block"> <b>《蓬莱阁》</b></p><p class="ql-block"><b> 宋·喻良能</b></p><p class="ql-block"><b>绝知蓬岛异尘寰,弱水相望万里间。</b></p><p class="ql-block"><b>争似卧龙云际阁,不劳跨海即鳌山。</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钟楼(明朝)</span></p><p class="ql-block"> 钟鼓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于今广济街口,与鼓楼相对,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整体迁移于今址。钟楼整体以砖木结构为主,从下至上依次有基座、楼体及宝顶三部分组成。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是我国现能看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钟楼。</p><p class="ql-block">  屋檐四角飞翘,如鸟展翅,由各种中国古典动物走兽图案组层的兽吻在琉璃瓦屋面的衬托下,给人以古朴、典雅、层次分明之美感。高处的宝顶在阳光下熠熠闪光,使这座古建筑更散发出金碧辉煌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北匾:声闻于天(相传为咸宁学士李允宽所书)</p><p class="ql-block">  南匾:文武盛地(相传为陕西巡抚张楷模仿乾隆“御笔”所书)</p> <p class="ql-block">钟楼 极限片</p> <p class="ql-block">大观楼(清朝)</p><p class="ql-block"> 大观楼位于云南昆明市近华浦南面,是三重檐琉璃戗角木结构建筑。因其面临滇池,远望西山,尽揽湖光山色而得名。孙髯翁惊世骇俗的180字长联问世,使大观楼跻身“中国名楼”。</p><p class="ql-block"> 大观楼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原为二层建构。道光八年(1828年),云南按察使翟觐光主持重修大观楼,将原来的二层增建为三层。咸丰七年(1857年),大观楼及其它楼台亭谢均毁于兵燹。同治三年(1864年),云南提督马如龙主持重建大观楼,历时两年。现存大观楼即为同治三年重建。清光绪二年(1876年)近华浦大水,两廊皆圮,楼亦倾斜,光绪九年(1883年),总督岑毓英重修。全楼结构稳重精巧,和谐美观,体量适中,庄重秀丽。既与我国主流传统建筑文化一脉相承,同时,其昆明"五墨"彩绘及挑檐模枋头木雕均为象头或花卉图形等,又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文化色彩。乾隆年间昆明寒士孙冉翁所撰180字长联状景怀古,情景交融,文采飞扬,对后来全国各地长联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现悬挂于一楼南门两侧长联长5米,阔0.65米,作覆瓦状,系赵藩工楷书丹,总督岑毓英立,原为木板,兰底金字。</p><p class="ql-block"><b>“天下第一长联”</b></p><p class="ql-block"><b>孙髯翁</b></p><p class="ql-block"><b>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b></p><p class="ql-block"><b>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蜓,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b></p><p class="ql-block"><b>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b></p><p class="ql-block"><b>  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b></p><p class="ql-block">大观楼 邮资片</p> <p class="ql-block"><b>传统建筑构件</b></p><p class="ql-block"><b> 中国古典建筑是建立在一套完备的木框架结构的技术体系之上的,一直十分注重结构逻辑的真实性的表达与传递。从椽、檩、梁、柱到基础的结构力学传承,关系非常清楚。不仅如此,有些看似装饰物的构件,也有其结构方面的原始需求。如雀替,似乎是为了解决立面构图问题而发展的,但是本身也是出于一种构造上的需要演化而来的。又如室内装修的“彻上露明造”。为了避免屋顶构架的木材朽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们处在一个干燥通风的环境之中。因此,很多时候不在室内另作天花,而是让构造完全暴露出来,对各个构件作适当的装饰处理,就形成了“彻上露明造”。</b></p><p class="ql-block"><b> 在中国古典建筑中,纯粹装饰的构件是很少的。构件一般是在充分反映用途和构造的情况下,加以有节制的装饰完成的。适用则可,绝不无谓添加。其二是以人体尺度为出发点,不求高大永恒。</b></p><p class="ql-block"><b> 中国古典建筑体系一直坚持着有节制的人本主义建造原则。无论什么类型的建筑,都很少建像西方教堂那样超尺度的东西。中国建筑的庞大,是通过小尺度单位的“院”不断有规律地衍生而产生的。不论建筑群多么庞大,人在其中活动,所感受到的永远是与人相亲和的尺度。这种设计取向,正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实用理性思想居于统治地位的特点,迥异于西方在神学迷狂之下所追求的超尺度。</b></p> <p class="ql-block">燕尾</p><p class="ql-block"> 屋顶正脊,也称中脊,正脊两端线脚向外延伸并分叉,即燕尾脊、燕仔尾。庙宇、祠堂及大厝中多使用燕尾脊。</p><p class="ql-block"> 燕尾出于《诗经·小雅》中的篇章《斯干》,原文仅是周王修筑宫室完成时的祝颂歌辞。至于“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简称“鸟革翚飞”,则是形容屋脊造型有如鸟儿翱翔的翅膀,及其色彩的斑斓。这不单单是燕尾飞檐的出处,同时也表示著“燕尾飞檐”的建筑装饰仅限用于帝王宫室。若民间随意使用,便是属违反礼制,属于僭越身分地位的行为。</p> <p class="ql-block">马背</p><p class="ql-block"> “马背脊”,就是屋顶的正脊做成水平线,两端与“垂脊”衔接之处,做成弯曲的屋脊,像是马背,所以叫做“马背脊”。山墙面的“马背脊”是线条弯曲柔和的曲线,常给人一种张力圆融饱满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马背脊不只是建筑装饰的表现,各种不同的曲线,还含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1. 单一的大圆弧属于“金”形制</p><p class="ql-block">2.直、窄、高的弧线属于“木”形制;</p><p class="ql-block">3.有三个或以上的弧形曲线属于“水”形制;</p><p class="ql-block">4.像火焰四射,尖锐曲线的属于“火”形制;</p><p class="ql-block">5.弧线的上端削成一直线的属于“土”形制。</p> <p class="ql-block">辟邪物</p><p class="ql-block"> 对传统建筑而言,其实屋顶也是有风水讲究的,也属于家居风水的一部分,适合在上面放一些镇宅物品。这些物品被称为辟邪物。</p><p class="ql-block"> 根据风水学,屋顶放鬼瓦、关公、石狮子、葫芦和红盆等镇宅物品效果最好。</p><p class="ql-block"> 清代官式建筑中,房屋的垂脊或戗脊上会设置一排小兽,称为“走兽”。兽越多,建筑的等级越高。全中国走兽最多的建筑,就是故宫太和殿。它的每条垂脊上有10个走兽,第一个“仙人”和最后一个“垂兽”不算,其他兽是这样排列的: 一龙二凤三狮子,四海马五天马六狎鱼七狻猊,八獬豸九斗牛十行什。每种小兽都有其各自的寓意,例如獬豸是辨忠奸之兽,狻猊代表尊贵、威严,其他小兽还有吉祥、光明、公正、祈雨、防灾等寓意。</p><p class="ql-block"> 在清代官式建筑中,只有琉璃瓦屋面上才能将琉璃仙人脊件安置在前后两端,并且仙官后面安装的小兽数量只能是三、五、七、九一类的单数。但地方建筑,则自有习惯,多不遵守官制,走兽造型亦较生动。</p><p class="ql-block"> 仙人走兽是我国古代大型建筑屋脊上的雕塑装饰物。流行于全国各地。通常置于戗脊端部或角脊上。最早见于汉代明器。历代使用上并无定则,至清代始成定制。规定翼角处"仙人"之后的"走兽"皆用单数,数量可多达11个,视建筑等级之高低增减。排列次序亦有规定。</p> <p class="ql-block">筒瓦</p><p class="ql-block"> 筒瓦是用于大型庙宇、宫殿、民宅的窄瓦片,制作时为筒装,成坯为半,经烧制成瓦,一般以粘土为材料。器表饰较粗的绳纹,器内除素面外还有麻点纹、斜方格纹等纹饰。</p><p class="ql-block"> 筒瓦呈半筒形,前端有凹凸的瓦舌。个别的筒瓦有瓦钉孔。器表饰较粗的绳纹。器内除素面外,往往有麻点纹、斜方格纹、菱形纹等纹饰。器体长度一般40多厘米,长的可达50厘米以上,直径为11厘米左右。一般为手制或模制,两侧有切割痕迹,舌部经陶轮旋转。整器不够规整,显得较粗糙。但火候高,相当坚硬。筒瓦为阳瓦,覆盖屋顶时,舌端朝上,相互叠扣。它与板瓦、瓦当相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雀替</p><p class="ql-block"> 雀替原是放在柱子上端用来与柱子共同承受上部压力的物件,他的具体位置在梁与柱或枋与柱的交接处,它除了具有一定的承重作用外,还可以减少梁,枋的跨距或是增加梁头的抗剪能力。</p><p class="ql-block"> 雀替宋代称“角替”,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p><p class="ql-block"> 在漫长的中华建筑史中,雀替是一种成熟较晚的构件和制式。虽然,它的雏形可见诸于北魏,但是到了宋代,还未正式成为一种重要的构件。这个时候它还只是柱上交托阑额的一根拱形横木,所起的装饰作用很小,并不受人注意 。到了清代之后。雀替十分成熟地发展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构件,大大地丰富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形式。清代时的雀替,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肚”部的曲线越来越缩减,“肚”的面积渐渐变小,而头部相应的越来越大,并且头部给人感觉是突然间下垂,形象上的改变非常明显。</p><p class="ql-block"> 在中华建筑中,所有雀替都油漆或雕刻得很华丽。给人印象很深,大有无雀替不成中华建筑之感。</p> <p class="ql-block">传统建筑 实寄首日封</p> <p class="ql-block">斗拱</p><p class="ql-block"> 斗拱,又称枓栱、斗科、欂栌、铺作等,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p><p class="ql-block"> 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斗拱的实例最早见于战国时期中山国出土的四龙四凤铜方案。</p><p class="ql-block"> 斗拱,是中国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 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分。其功用在于承受上部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一般来说,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置。</p> <p class="ql-block">步通</p><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骨架。一般在柱间上部用梁和矮柱重迭装成,用以支撑屋顶檩条。平行于进深方向。梁也叫做“柁”,宋则称之为“栿”,是古建筑的主要木作构件,多指按开间方向连贯两柱间的横木,是房屋中承受重量的水平大木。</p><p class="ql-block"> 在南方地区,人们常把明栿(即“直梁”)稍加弯曲,加工成月芽形,故称之为月梁。</p> <p class="ql-block">叠斗构架</p><p class="ql-block"> 叠梁式构架又称抬梁式构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普遍的木构架形式,是在柱子上放梁、梁上放短柱、短柱上放短梁,层层叠落直至屋脊,各个梁头上再架檩条以承托屋椽,即用前后檐柱承托四椽栿、栿上再立二童柱承托平梁的做法。其架构复杂,要求加工细致,但结实牢固,经久耐用,且内部使用空间大,能产生宏伟的气势又能做出美观的造型。</p> <p class="ql-block">壁瓦</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像是建筑的冠冕,优美多变的造型,华丽飘逸的屋面曲线,淡艳相宜的色彩和生动有趣的脊饰。</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建筑屋面,用各式各样的瓦片,通过不同的排列方式,不仅完美的实现了遮蔽风雨的实用功能,更衍生出自成体系的屋瓦艺术。 </p><p class="ql-block"> 到了春秋时期的遗址,较多发现板古建瓦、筒瓦、瓦当,表面多刻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可知屋面也开始覆瓦。在周代已经出现了筒瓦屋面,那是的筒瓦尺寸较大,且瓦当多为半圆形,秦汉时期大量出现圆形瓦当。宋代以后筒瓦尺寸逐渐变小,明清以后尺寸更小。</p><p class="ql-block"> 五代时期就出现了小青瓦屋面,宋代以后小青瓦屋面更是成为南方广大地区的一种常见做法。北方则仍以筒瓦屋面为主,至元明以后,华北地区的普通民居逐渐改用了小青瓦屋面。</p><p class="ql-block"> 琉璃瓦用于屋面至迟始于北魏,唐宋时期的琉璃瓦以绿色为主,宫殿建筑除用琉璃瓦外还使用一种黑陶瓦,宋《营造法式》成青掍瓦改为黑色琉璃瓦。琉璃瓦一直是封建等级的象征,黄琉璃为皇家独有,亲王、郡王可以用绿琉璃,其他任何人是不能使用琉璃的。</p><p class="ql-block"> 除了瓦屋顶之外,中国历史上还曾创造出其他多种屋面材料做法。但是,以工艺技术而言,瓦面屋顶取得的成就最高。瓦面屋顶又有筒瓦、板瓦、琉璃瓦等多种形式。</p> <p class="ql-block">門扇</p><p class="ql-block"> 远古时代,门的原始功能只为蔽风雨、防猛兽,人们以石、以树枝为门,实木门不加点缀,完全天然本色,伴随工艺改善和材质的丰富,门之品种日趋繁复,其艺术内涵也因此博大精深,逐步达到以色眩目,以型表心,以质竞富,以艺显神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门的灵魂是文化,是它所承载和延伸的一切社会生活。门给了人无限的思维空间,在人类生活中所形成的独树一帜的文化魅力。双扇为门,单扇为户,甲骨文字画下两个象形符号。从《诗经》的“衡门栖迟”,到《晋书》的“抗志柴门” ,把门演绎的淋漓尽致。门,既是房屋的外檐装修,又是独立的建筑,是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p><p class="ql-block"> “门”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文字,甲骨文中的“门”字,有门框、门楣,还有一对门扇。从“门”字的出现和构造已能看出,门的形态和功能已经相当完备。人类在创造并享用门的同时,也创造了包括文字在内的一切文明和厚重多彩的门文化。门的历史应追溯到至少在一万年以前。“有巢氏”被奉为人类建筑的始祖,自然也就是“门祖”了。</p> <p class="ql-block">磚雕</p><p class="ql-block"> 砖雕,是指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制作工艺与核心点是在于用金砖等级的成品青砖进行表面深度雕刻,这是我国几百年来传统意义上真正的砖雕,传统砖雕精致细腻、气韵生动、极富书卷气等特点。</p> <p class="ql-block">龍柱</p><p class="ql-block"> 龙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重要的建筑装饰元素,代表着尊贵、权威和祥瑞,常用于皇宫、寺庙和重要建筑物的装饰,能彰显主人的尊贵和贤贵,并带来好运和福气。</p><p class="ql-block"> 石柱子在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石雕蟠龙柱(盘龙柱)被广泛用于宫庙、祠堂、楼阁、民居等各种建筑。石雕龙柱具有一些特点:</p><p class="ql-block">1. 文化与象征:在中国文化中,龙是权力、尊贵和神圣的象征。因此,龙柱常被用于重要的建筑,以显示其尊贵和神圣性。</p><p class="ql-block">2. 动态与表情:龙的造型应富有动态,显示其飞翔、穿云破雾的姿态。龙的表情也很重要,通常是威武而不凶猛,表示庄严而不恐吓。</p><p class="ql-block">3. 细节处理:龙的鳞片、爪子、胡须、眼睛等细节部分需要精心雕刻,以增强其立体感和真实感。</p><p class="ql-block">4. 位置与方向:龙柱的位置通常位于重要的建筑入口或主殿前,龙的头部应朝向主要的方向或中心,以示尊重。</p><p class="ql-block">5. 材料选择:使用的石材应当是坚硬、耐磨、容易雕刻的,如花岗岩、大理石等。</p><p class="ql-block">6. 与建筑的和谐:龙柱的设计、大小和风格应与整体建筑风格协调,形成统一和谐的视觉效果。</p><p class="ql-block">7. 光影效果:根据日照和其他光源,合理设计龙的造型,使其在特定的时刻产生有趣的光影效果。</p><p class="ql-block">8. 与其他元素的协调:龙柱与寺庙或祠堂的其他元素,如檐、门、窗、栏杆等,都应该形成和谐的整体效果。</p> <p class="ql-block">柱珠</p><p class="ql-block"> 柱础又称之为「柱仔珠」、「石珠」、「柱珠」等。,柱础是中国建筑构件一种,俗称磉盘,或柱础石,它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古代中国人民为使落地屋柱不使潮湿腐烂,在柱脚上添上一块石墩,就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绝对的防潮作用;同时,又加强柱基的承压力。因此,对础石的使用均十分重视。</p> <p class="ql-block">御路</p><p class="ql-block"> 御路又称螭陛,原为中国宫殿建筑形制,是位于宫殿中轴线上台基与地坪以及两侧阶梯间的坡道;在封建时代只有皇帝才能使用,但皇帝进出宫殿多以乘舆代步,轿夫行走于台阶,于是多将御路雕刻成祥云腾龙图案,以示皇帝为真命天子之意。御路后来亦为中国寺庙(和孔庙)所沿用。</p> <p class="ql-block">櫃檯腳</p><p class="ql-block"> 牆身底部的收頭,一般多雕刻螭虎圖形,此處在最外側轉角處,雕城雙鯉魚式樣,意指「鯉魚躍龍門」,十分生動。</p> <p class="ql-block">排水口</p><p class="ql-block"> 古建筑的排水系统,充分显示了古人的智慧,中国古建筑在排水时,坚持“以排为主,以防为辅,多道设防,刚柔并济”的理念。就连这些雕刻的“龙头”,也有排水功能。一到雨天这些龙嘴中就会喷流如注!</p><p class="ql-block"> 故宫有古老和完善的排水系统,你会发现每个龙口都有一个又细又长的洞,大雨时,大量的水会流入龙头后面的进水孔,因为这个小洞小而里面大,又细又长,所以他有巨大的压力,把龙嘴孔里的雨水压出来,然后出现“九龙吐水”。故宫博物院的设计师巧妙地将“九龙吐水”融入故宫的排水系统,这不仅是祥瑞符合皇室身份,也是雨中的一道壮丽景象,他优雅地把狂暴的暴风雨变成了地球上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吊筒</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古建筑中,垂花,又称吊桶,上段为斗形,中段为圆筒形,下段雕成莲花、花篮或绣球等形式。</p> <p class="ql-block">太师壁</p><p class="ql-block"> 太师壁是指明堂后檐金柱间的壁面装饰,多见于南方园林厅堂之中。壁前放置条几案等家具及各种陈设。太师壁从地面开始,高至屋梁,左右两侧留有空间供人通行。壁面有多种样式,有的以睢刻为主,有的是由隔扇组合而成,有的用棂条楹窗形式,有的则是在板壁上刻字挂画。</p> <p class="ql-block">懸鱼</p><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民居中歇山和悬山式建筑屋顶的山面上 博风板中央,一般以悬鱼作为装饰。悬鱼多以木板制成,以遮挡隙缝,加强博风板的强度。这些构件与装饰在宋代《营造法式》中就已经有详细的做法规定。北方地区的悬鱼也有用灰泥塑做成的。木质悬鱼悬挂在悬山山尖的正中处,通常离山墙有一定距离,木板背后有一铁条与山墙相固定:一方面,悬鱼与山墙显示出悬山出檐挑出的深度,另一方面,悬鱼图形纹饰和其后铁条投影映射在山墙上的“影像”时刻处于光影变化之中,犹如一尊动态的浮雕,效果奇特而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木雕</p><p class="ql-block"> 古人将窗户或者门称作“轩”,我们经常可以在古诗词中意会到:在古朴的木雕门窗下,妻子临窗而坐,对镜梳妆,这样的画面总是给人一种寂静平和的感觉。中国美醉了的木雕门窗,总能给人带来诗和远方!</p><p class="ql-block"> 木雕工匠们,常常以刀为笔,以木为纸,无论是山水情怀还是花鸟虫鸣,都可以在门窗中画一处风景,寓两三拂绿,精心的打造着诗画般的生活。考虑到门窗的功能时,既要求实用性,还注重美观性,所以在门窗之上,也就有了许多的形形色色的雕花,这些雕花大多是寓意吉祥的纹饰,或者是有情景的图画。</p><p class="ql-block"> 木雕门窗,有着千百种姿态呈现于我们的眼前,每一扇窗,每一扇门,都是一幅画,一段人文故事。中国这些美醉的了木雕门窗,让我们的生活又回到了诗画中。</p> <p class="ql-block">抱鼓石(石雕)</p><p class="ql-block"> 此抱鼓石造型美观、装饰性强,鼓心为葵花,寓意一举夺魁。鼓下衬袱锦,寓意前程似锦。</p><p class="ql-block"> 抱鼓石是中国传统民居的门第符号,一般位于传统四合院大门底部宅门的入口,形似圆鼓,属于门枕石的一种。因为它有一个犹如抱鼓的形态承托于石座之上,故此得名。</p><p class="ql-block"> 抱鼓石是中国宅门"非贵即富"的门第符号,是最能标志屋主等级差别和身份地位的装饰艺术小品。</p><p class="ql-block"> 宅门是中国墙文化的产物。一个宅门符号能够表述用文字无法企及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礼制文化的集中体现,还是切实存在的封建等级制度的外在标志。中国人所谓的"门第"、"门户"、"门派"的概念也是由此演绎而出的。而宅门之中最能彰显屋主等级差别和身份地位的装饰艺术小品就是抱鼓石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