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西藏自驾之旅8:川西印象(上)

马茵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八段:317+318川藏南北线+京昆高速公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昌都~德格~甘孜~炉霍~道孚~八美~康定~泸定~石棉~西昌~昆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一条自西向东跨越大横断山区,有着绝美的自然风光,纯朴的藏羌彝俗,独特的藏式民居的路线。复杂多样的自然带催生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和文化。由于川西高原山高路远,交通不便,长期受外界的影响小,因而保存了较好的自然原貌和保留着厚重的人文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带着藏北高原的心情,来到藏东;而离开藏东的时候,我却再也收拾不了心情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离开岗托,也就离开了藏东,离开了西藏。从岗托跨过金沙江大桥,我们进入了地处川西高原,康巴藏区的四川德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康巴地区自古就是民族迁徙的走廊和文化交流的枢纽,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历朝政府都有“治藏必先安康”的遗训。延续1300多年历史,执掌政教大权的德格土司家族,曾经富甲一方,有着极大的势力范围。其中,在藏族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第12代德格土司,创建了让其千古垂名的文化建树~德格印经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德格是康巴文化的中心,也是藏文化信仰的精神高地之一,而最有名的则是坐落于更庆镇的德格印经院。有别于藏地的其他印经院,德格印经院摒弃门第之见,对佛教各派经典一视同仁。印经院现在依然按照古老的方法印刷经文,有世界上最全的《甘珠尔》和《丹珠尔》的经版。《甘珠尔》也叫大藏经,在佛教中的地位,比肩基督教的《圣经》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或许是因为文化积淀厚重,更庆镇的崩空式民居,皆依山而建,重重叠叠给人一种扶摇直上的感觉。从精美别致的窗户棂可以看出这里富裕的生活,只求温饱的家庭,不会把自家的窗户装饰得像雕刻家的艺术作品一样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早上11:00时到了印经院售票处,却被售票员告知已经准备下班午休了,让我们下午14:00时再来。这意味着我们要等待3个小时后,才能进入印经院参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坐到路边的石阶上,看着眼前围绕印经院转经的人依然络绎不绝,只是土司的影子已经像尘埃一样落定了。除了土司,我知道的德格名人还有女作家唯色。她给自己的父亲写了一首诗,名字就叫德格。当然,德格藏族女歌手降央卓玛,也是我最喜欢的歌手之一,她的歌声清澈醇厚,自带磁性的声线总是能穿透人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更庆寺是萨迦派寺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建,据说不及原来更庆寺的十分之一。遥想当年的宏大寺庙及其下辖的印经院,可以依稀看到德格在藏文化中的崇高地位。更庆寺和印经院之间原来是德格土司官寨,后来旧址上建起了学校。有人庆幸土司可能听到读书声了,但是从来就没人替古人担忧,更没人问一声土司是否想家。如今官寨随着历史的车轮而灰飞烟灭,早已荡然无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的旅行,有时候难免虎头蛇尾,德格就是佐证。没等到下午14:00,我们就草草结束了德格之行,向着有川藏第一险的雀儿山驶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德格到甘孜,要翻越横断山脉沙鲁里山北段的雀儿山。雀儿山是甘孜州著名的高山,如一道高大的巨墙挡在317国道上,曾经令很多司机望而生畏。雀儿山主峰海拔6168米,公路垭口海拔5050米,是317国道进入西藏的川藏第一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雀儿山隧道从山腰穿过,天险已变通途。曾经需要盘山而上几个小时翻越的雀儿山垭口,只用10分钟就能穿过。必须要为我们祖国建设的强大实力点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马尼干戈是雀儿山脚下的一个镇,它的名字甚至不像是中国地名,有西部牛仔城之称。传说中川藏北线的匪徒屡剿不绝,无奈之下政府干脆用武警替下道班的工人,拿锹修路,扛枪剿匪,两样都不耽误,如此这般匪情始得消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马尼干戈沿着317国道前行到甘孜,公路在横断山脉北部平坦的山原上环绕。经过雅砻江河谷,江上有索桥,桥索上挂满经幡。云朵和雪山,草原与森林,远处是质朴的藏居,炊烟婀娜升起,这样的田园风光,看多久我都不会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鲜水河是雅砻江的支流,河谷地带水草丰美,牛羊成群,是川西高原藏区农牧业相对发达区域。两岸青山绿水间,有传统的“崩空式”藏民居,石砌的碉楼依山而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石砌的碉楼,显然不是建于生产目的,因为碉楼上的孔眼是用来瞭望和射击的,而宽敞的内部空间可以用来储存粮食和安置妇孺。其实碉楼根本算不上坚固的军事设施,更像是防野善的掩体。可在冷兵器时代,碉楼几乎决定了战争的胜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炉霍至道孚一路上,最令我难忘的是分布在山谷间,一幢幢独具特色的藏式民居建筑。在道孚这座小城,抬头就能看到远处的雪山。湍急的鲜水河穿城而过,沿河两岸林立着高楼和崭新的藏式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吃饭的餐馆在县城的一条小巷深处,是一个占地面积约几百平米,颇有匠心的藏式小院。院内有三幢楼房,房屋前后种植有花草树木。餐厅在其中一幢的二楼,屋内实木的地板擦的蹭亮,暖黄色的灯光,柔和又温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板是位健谈的中年大叔,初次见面就侃侃而谈:“过去的道孚县,只是一个以单纯牧业经济为主的藏区小城。由于发展相对滞后,常住人口少,整个县城显得冷冷清清。到了晚上,街道上连个人影都难看到。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旅游为主的经济转型,大伙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改善。县城新建了不少住宅,定居的人也增长了不少。现在,只要到了傍晚,当地的藏族群众就聚在县城中心广场跳锅庄,非常热闹。自己以前一直都在外地创业,后来也返乡做起了餐饮,生意蒸蒸日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夜色渐浓,回酒店的路上,我看到鲜水河畔依然霓虹闪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丹巴出美女,有人干脆把丹巴叫做美人谷。在旅途中,真假难辨的传说层出不穷,我们也常常一笑了之。她们的家园和汉族地区长期融合,潜移默化,由此产生了一个专属名词,叫嘉绒。嘉代表汉族居住的地区,绒就是种田,嘉绒就是靠近汉族地区的农业区。农耕意味着定居,象征逐水草而居的放牧生涯已成往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雅拉雪山脚下的塔公草原一路盘上冰雪覆盖的折多山垭口。远远望去,雄伟连绵的贡嘎雪山群,挺立在如黛的群山间。由于修建川藏铁路及高速公路隧道,318国道车流如织,拥堵异常严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沿着318国道,从折多山口而下,我看到起伏的山峦下弯弯的小溪流过,一排排白杨树后面是藏式民居,这里就是新都桥,它有一个口口相传的美丽名字,叫“摄影师的天堂”。对于久居内地的人来说,这是完全陌生的风景。这样的风景,在很多人眼里就是天堂。新都桥离康定不远,它就像是康定的郊区。如果能够深入藏地继续旅行的话,很多人也许能改掉轻率定义天堂的幼稚毛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藏地旅行,我先知道甘孜州,后才知道甘孜县。甘孜州的州府不在甘孜县,而是在康定。康定旧称打箭炉,1939年成为新设立的西康省省会。1950年被中央政府命名为西康省藏族自治区,康定成为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地。但是五年后,西康省被撤销,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四川省。金沙江以东并入四川,以西并入西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好听的歌总是带有一定的欺骗性。记得我们第一次到新疆达坂城,站在风中举目张望,根本就没有看到“那里的姑娘辫子长呀,两只眼睛真漂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听着康定情歌,来到蜀山之王贡嘎雪山脚下的小城康定。城外一座其貌不扬的土丘,就是跑马山。看着平庸的跑马山头,让我对溜溜康定城的美好期待不免大失所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曾经看过的老照片里,康定县城夹在山缝中间,折多河由南向北穿成而过。县城里黛瓦木楼连缀,青石闾巷纵横。现在,河两岸矗立着兼具藏汉风格的崭新楼房。已经很少有人会去缅怀那些沉淀在老照片里的老房子了。时光流转,这些远离尘嚣的高原小城,最终还是无法独善其身,永远的退出了历史舞台,只剩下冰壶秋月般的传说让后人无限神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康定,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正在离开藏地,离开那些让我魂牵梦萦的高山大水,内心就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不可避免地对旅行产生了疲劳感。尽管旅途依然遥远,但巅峰已过,一切归复平静。接下来,我们按照设计好的路线,一路向东再转南行,跋山涉水,看似中规中矩,却没有了率性而为的随意和惊喜。我头靠椅背,望着车窗外,那些陪伴了我许久的风景在我的眼里慢慢变得平庸。在我的心底,波澜不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离开康定,沿着大渡河一路盘旋而下,穿过绿意葱葱的河谷,来到泸定。站在泸定铁索桥上,脚下咆哮着冲向远方的大渡河,让我更加看清了它的模样。藏族作家阿来曾一针见血指出,大渡河极具破坏力。每年汛期河水猛涨,汹涌的波涛持续不断,总是令人生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喜欢西昌的酒店。房间设计注重细节,宽敞明亮又视野开阔。坐到桌前写随笔,抬眼间就能看到窗外的城市风貌,和不远处的邛海,这种喜欢与享受毫无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西昌,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州府,也是西南边陲的重镇。有着最美古城之称的建昌古城,为近年复建的仿明清建筑群,对此我们并没有太多兴致。反而是沿着大通门进入古城时,看到古城墙体中长出的几棵参天古树,一下就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攀墙而生的黄葛树根系,已经深深地盘粘在城墙里,树冠郁郁葱葱。树妥妥地立足于城墙内的土壤中,与古城墙共存。这样的景象,应该是西昌给我留下最深刻的记忆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离开西昌,一路往南,气温也越来越高,到攀枝花市境内,车外温度已飚升至38度。跨过金沙江大桥不久,京昆高速云南界的路牌跃入眼帘。距离终点昆明越来越近,我们的西藏自驾之旅也即将结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后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西藏自驾之旅的21天,先生一人驱车行驶了8000多公里。我们走过千山,越过万水,克服高反,挑战海拔,星夜赶路,风雨兼程。简单快乐而心无旁鹜的行走在路上,任车轮和双脚把我们带到天涯,带到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天上人间的西藏大地。藏族人民的坚韧宽厚,朴素的信仰和慈悲,都让我深受震憾和感动。我想没有任何一个旅行目的地可以跟西藏一样,成为很多人的精神家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一直把行走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多苦多累都觉得是一种磨炼,是精神世界的幸福。而习惯了在路上,就不会停下脚步。不断前行既为了丰富自己的内心,也为了满足对世界的好奇。我知道自己的生活状态不会因为一次西藏之行而改变,但我唯一确信的是,藏地之旅教会了我最质朴的生活态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8月10日</span></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5qkpk0k" target="_blank">2024年西藏自驾之旅7:重返藏东(下)</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