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农历七月初七,称为七夕节,也叫“乞巧节”“女儿节”,来源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p> <p class="ql-block"> 这一天,主要是少女们祭拜织女,乞求智巧。在山西旧志记载中,除各种乞巧以外,还有拜魁星、晒衣书、挂田幡、放河灯等活动。这些都与爱情无关。甚至有些地方采用了“鼓震度巧”的极端方式,使少女们满怀期待的乞巧活动,最终成为一场噩梦。</p><p class="ql-block"> 祭拜织女</p> <p class="ql-block"> 七夕节最基本的习俗,是祭拜织女,祭毕才开始各种乞巧活动。</p><p class="ql-block"> 祭拜在庭院进行,面对月亮,摆设几案,并陈设瓜果,焚香燃烛。有的还要摆设醑酺(康熙《阳城县志》、乾隆《高平县志》)、酒果(康熙《黎城县志》、光绪《祁县志》)、花果(雍正《定襄县志》),因为供献丰盛,在吉州(今吉县)和武乡、河津、临汾等县也称为“瓜果筵”。</p><p class="ql-block"> 祭拜用的瓜果有讲究。有的雕成奇花异鸟,有的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这种瓜果,称为“花瓜”。</p><p class="ql-block"> 有的地方还要扎妆草人。民国《虞乡县新志》《万泉县志》《临晋县志》记载:在今永济、万荣、临猗等地,大姑娘小媳妇在街头巷口用草扎装男女青年像,称为牛郎织女相会,并为草像穿上新衣,奉献花瓜,称为 “献巧娘”。</p><p class="ql-block"> 在《泽州府志》《沁州志》及高平、阳城、沁水、乡宁、武乡、河津、稷山等县志中,把祭拜对象称为“天孙”。如:乾隆、民国《乡宁县志》载:“幼女祀天孙,乞巧。”同治《稷山县志》载:“设瓜果筵,祀天孙。”天孙的称呼,来源于《史记·天官书》,指织女,因为织女是天帝之孙。</p><p class="ql-block"> 少女们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而后,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p><p class="ql-block"> 穿针乞巧</p> <p class="ql-block"> 穿针乞巧又称“金针度人”。乞巧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在山西,穿针最为基本,也流传最久,流行最广。明确记载为穿针乞巧的,有北部的广灵县,中部的汾阳、徐沟(今属清徐)、灵石,东部的昔阳、盂县、平定,南部和东南部的黎城、陵川、洪洞、万泉(今属万荣)、荣河(今属万荣)、临晋(今属临猗)等县。</p><p class="ql-block"> 在七月初七的夜晚,少女们在月下借着月光,以丝线穿孔针,先穿过者便是“得巧”,落后者则算“输巧”。所用的针不是普通的针,各式各样,统称为“玄针”。有的使用七孔针,光绪《平定州志》、民国《昔阳县志》载:“妇女结彩线,穿七孔针。”七孔针最早出现于汉代,比普通的针要多好几个针孔,增加了穿针的难度。</p><p class="ql-block"> 穿针乞巧往往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在雁北地区,少女还将自己的绣活儿陈于堂屋内,供女性亲友品评,以博得一个“巧”字。直到清末,在交城县还有少女们赛针线、姑嫂比绣花的习俗。</p><p class="ql-block"> 漂针乞巧</p> <p class="ql-block"> 漂针乞巧又称浮针乞巧。其方法比较简单,先在容器中放入水,在露天光照下放一个时辰,等水面生成一层薄薄的水膜,然后轻轻地把针或细草放于水面上,再看容器底部针影的图案纹样,以定验是否乞得智巧。</p><p class="ql-block"> 针影不同,含义不同。投影像织布梭或鞋样是最好的结果,说明织女愿意赐巧给这位丢针人;如果像个棒槌则会引来同伴们的嘲笑,因为这意味着丢针人没有得到织女的垂青,接下来一年里双手会很笨。</p><p class="ql-block"> 乾隆《襄垣县志》、道光《赵城县志》、同治《稷山县志》、光绪《河津县志》载:“漂针乞巧。” 光绪《垣曲县志》载:“漂绣针,乞巧。”雍正《猗氏县志》载:“妇女……举望黄姑浮针,乞巧。针影奇者,为得巧。”</p><p class="ql-block"> 在曲沃、高平、阳城等县,漂针又演变为漂草,投于水碗中的,不再是绣花针,而是星星草、丝丝草、香节、藤萝丝。同治《阳城县志》载:“浮藤萝丝于水,名曰乞巧。”</p><p class="ql-block"> 豆芽乞巧</p> <p class="ql-block"> 豆芽乞巧也叫种生乞巧。豆芽乞巧是在七夕初一或稍早时候,把绿豆浸泡在陶瓷盆中,到七夕时取出,看谁泡的出芽、长势最好,谁就乞得“巧”。有些地方不用绿豆,而用麦、稻、谷。如果是处女种生乞巧,必须用瓦器。民国《重修和顺县志》载:“处女用瓦器生五谷芽。”</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豆芽乞巧在晋南、晋东南地区比较普遍。康熙《阳城县志》载:“用盆水浮豌豆芽,观其所示之象,定女性工拙,曰乞巧。”光绪《翼城县志》载:“先期以豆浸器内,使生芽六七寸许,谓之巧针。……至晚,播巧针尖,置盆水上,视之大小,以为得巧之多寡。” 民国《虞乡县新志》载:“前十数日,贮绿豆于杯,每日数次灌溉,其豆芽可长二尺许,谓之巧芽,夸多斗靡,藉以乞巧。”</p><p class="ql-block"> 此外,豆芽乞巧还见于康熙《夏县志》、雍正《沁源县志》、乾隆《临晋县志》、光绪《吉州全志》等。</p><p class="ql-block"> 在实际生活中,豆芽乞巧有时候独立使用,有时候也作为漂针乞巧的一个步骤。</p><p class="ql-block"> 蛛网乞巧</p> <p class="ql-block"> 见于晋南地区。当夜,在庭院中摆上瓜果,少女们向织女乞巧,第二天如果有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就是乞得了巧。</p><p class="ql-block"> 光绪《屯留县志》则记载了小男孩用蜘蛛结网来乞文:“童子置喜蛛于中庭,乞文。”</p><p class="ql-block"> 鼓震度巧</p><p class="ql-block"> 鼓震度巧似乎不是去乞巧,也不是在常规状态下来试巧,而是先让少女进入一种昏沉迷梦的状态,再测试其智巧。</p><p class="ql-block"> 民国《荣河县志》载:“童男女于此夕锣鼓齐鸣,对月穿针。”这是一种在强烈的干扰下,使其能完成穿针引线的技艺,其意是度过人为难关而乞得巧。</p><p class="ql-block"> 光绪《翼城县志》载:“亦有以童男女最幼者蒙絮被下,旁以铎鼓震,使昏能作写字、拈针状,谓之缠花驾。”将最年幼的童男童女蒙在棉被下,用鼓乐震蒙,看是否还能继续写字、捉针。</p><p class="ql-block"> 乾隆、民国《临晋县志》载:“其尤不经者,布裹幼女头,令小儿鸣金鼓震之,强使穿针整线,度巧。或致惊闷死。”用布比用棉被裹头在伤害程度上更进一步,以致有“惊闷死”之后果。</p><p class="ql-block"> 同样是在晋南地区,平陆县的做法到了“一念通天”的境界。光绪《平陆县续志》载:“女子游针乞巧,供织女,陈瓜果,金鼓喧阗,震女子令迷,能闭目针刺,醒后询之,以为见织女云。拙者责之。父母不全者勿与。”</p><p class="ql-block"> 为了向织女展示最虔诚的态度,却采用了伤害孩子身体的方法,荒诞不经。</p><p class="ql-block"> 拜祭魁星</p> <p class="ql-block"> 七月初七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是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又称魁首,民间认为主管考运,所以每到这天,读书人都来祭拜。光绪《补修徐沟县志》载:“祀魁星,士绅诣魁光楼,献祭。”</p><p class="ql-block"> 小男孩因为承担着将来科举考试光耀门楣的责任,自然在魁星生日这天也不能闲着。光绪《屯留县志》载:“闺人设瓜果乞巧,童子置喜蛛于中庭乞文。”道光《赵城县志》载:“童子浸谷于盆,使生萌,命曰蘖母,及旬取,为水角裹笔头于内,啮之。视颖之向背,以别慧钝。女子则易以针,从所有事也。”同样是孩子,男女有别。</p><p class="ql-block"> 曝衣与晒书</p> <p class="ql-block"> 俗语讲:“七月七,晒棉衣。”曝衣、晒书的习俗,都起源于汉代。发展到喜好夸奇斗富的魏晋时期,曝衣、晒书就变成了夸耀。富贵人家借七夕晒衣炫耀财富,文人学士借晒书显示学问。当时,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瞧不起这种作风。某年,他的邻居晒衣时,晒出来的都是绫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地用竹竿挑起一件又破又旧的衣服。有人问他,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这是最有名的晒衣故事。</p><p class="ql-block"> 其实,曝衣、晒书的确是好事,能杀菌防虫,这才是主要原因。</p><p class="ql-block"> 山西旧志中,明确记载曝衣、晒书的,有康熙《宁乡县志》、康熙《汾阳县志》、光绪《平定州志》、光绪《补修徐沟县志》等。</p><p class="ql-block"> 其他风俗</p><p class="ql-block"> 染指甲</p> <p class="ql-block"> 乞巧之夜,晋南地区还有妇女儿童染红指甲的习惯。用凤仙花苗(俗称指甲草)加入少许明矾,在石臼中捣成糊状,再用麻叶包扎在脚、手指甲上,一夜之后指甲即可变红。讲究的是夜里不能“出虚恭”(放屁),不然,指甲染不红。有意思的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此俗才渐淡。</p><p class="ql-block"> 挂田幡</p><p class="ql-block"> 旧时,农夫在庄稼茂盛处悬挂五色纸旗,以庆祝秋成,称为“挂田幡”。康熙、光绪《文水县志》载:“田地挂纸。” </p><p class="ql-block"> 乾隆《广灵县志》载:“折柳枝挂楮钱,插田中以报田祖。”祭祀之意。</p><p class="ql-block"> 康熙《临县志》、雍正《石楼县志》载:“农家挂田幡,辟虫。”防虫害。</p><p class="ql-block"> 光绪《平遥县志》载:“于田禾上挂花红纸条,以避冰雹。”居然是防雹。</p><p class="ql-block"> 放河灯</p> <p class="ql-block"> 七夕节是鹊桥会的节日,人们怕牛郎看不清夜暗的鹊桥,便在人间河流放灯,让牛郎认路快步与织女相会。宋代以后不少文人诗文中有此记载。光绪《盂县志》载:“居民以油灯横列河岸,或置灯瓢中,浮游水上,数十步不灭,谓之放河灯。”</p><p class="ql-block"> 光绪《平遥县志》记载:“夜放河灯,以济鬼。”这种说法,殊不可解。</p><p class="ql-block"> 余绪</p> <p class="ql-block"> 七夕节起源于汉代,唐宋大盛,明末清初渐趋式微。到光绪年间,《榆社县志》载:“榆俗行之者少。”《汾西县志》载:“士大夫闺中或有行者。”这表明在山西过七夕节已不普遍。虽然直到民国时期,在少数县还并未绝迹,如《平顺县志》载:“妇女设瓜果拜织女乞巧,但不多有。”但在大多数县,正像民国《重修安泽县志》所记载的,已经是“不乞巧,亦不祀神”。更有甚者,永宁州(今吕梁市离石区)早在康熙年间,就已经“今不行”了。</p><p class="ql-block"> 不管怎样,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真挚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忠贞不渝的爱的承诺。随着时间的演变,到21世纪时,七夕节又破茧化蝶,开始成为中国的情人节。</p><p class="ql-block"> 2006年5月,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牛郎织女传说”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孕育了“牛郎织女传说”的山西和顺县,则于2006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2009年又被山西省文化厅命名为“山西省首批民族传统节日(七夕节)示范保护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