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太原行之二</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看的常家庄园</p><p class="ql-block"> 王玉柱!</p><p class="ql-block"> 我们去的第二个景点便是常家庄园。多年前,我到山西看的第一个大院便是乔家大院,可能是受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影响,至今对影片内容己记忆不深,但对取景地——乔家大院,却留下深深印记。所以第一次旅游到山西,便是奔着乔家大院去的。去看了以后,确实感到震撼!殊不知比乔家大院更令人震撼的大院,山西还有几处。这次战友太原聚会就安排了看常家庄园,是我十分期待的。只是由于时间关系,只看了半天,还是稍感遗憾!</p> <p class="ql-block"> 常家庄园位于山西晋中市、榆次区、东阳镇车辋村。车辋村是由四个自然村组成的,四村之间曾建有一座寺庙,寺亩与各自然村各距半华里,形成车幅状,因此该村得名车辋村。</p><p class="ql-block"> 常家庄园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传统民居建筑群。这个庄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弘治(公元1500)年间,常家先祖由太谷惠安迁入晋中车辋村,先祖以养羊为业,到了清康乾时期,其七世祖开始经商。之后有了一定资本后,常家看到商机,开始到福建武夷山种茶、贩茶,渐成气候。其业务曾到达欧州,开创了万里茶路。其生意也渐渐发达,並成为晋中望族。有了资本的常家开始在老家建房。到清末民初,常家庄园顶峰时,常家曾建成南北、东西两条大街,使原来的四个自然村联成一体,常家庄园当时占地60万平方米、拥有4000多间房、50多座楼房。其建筑面积占车辋村的一半以上。显示出常家在清代及民国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所以当年曾有“乔家一个院,常家两条街”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常家庄园不仅以宽宏的规模和精美的建筑著称,还因其深厚的文化㡳蕴和历史价值闻名于世。它不仅是研究晋商的重要历史遗址,也是了解中国北方传统建筑风格和文化的窗口。常家的经商理念和教育理念至今也不过时。值得研究和借鉴。</p><p class="ql-block"> 进入常家庄园,要经过一座高大的门楼,门楼高大气派,彰显出常家的不一般。门楼里面便是常家占据两条街中的一条,为东西走向的街道。街道上所有的宅院都在街的北面一字排开。站在石板路上,我被这一眼望不到尽頭的常家庄园所震撼!它比我之前看过的乔家大院不知大了多少!</p><p class="ql-block"> 这样规模的庄园,要想细看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走马观花的看了几处景点,就己经令我震撼至极!</p> <p class="ql-block">常家祠堂</p> <p class="ql-block">从街上看常家祠堂,门前的两根高大的旗杆挑起常氏族近200年的荣耀。</p> <p class="ql-block">常家迁往车辋村的始祖。常家因牧羊起家,所以其始祖塑像中,手拿羊鞭,肩扛牧羊铲。</p> <p class="ql-block">祠堂里的戏台</p> <p class="ql-block">祠堂前的石狮子。</p> <p class="ql-block">祠堂里的影壁墙上刻有家训。</p> <p class="ql-block"> 据说常家祠堂是不可不看的,而且进来不久,便看到那有特殊标记的常家祠堂。那便是祠堂前高高竖立的两根旗杆。要知道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只有家族中有取得四品以上功名的人,才有资格竖立这样的旗杆。而常家一竖就是两根,可见其家族之荣耀。据说常家有46位做过四品以上的官,其中还有5位被授从二品爵位。因此常家有理由在门前竖立起这两根旗杆。这一左一右两根旗杆,挑起了常氏家族近200年的荣耀!</p><p class="ql-block"> 祠堂是常家祭祀祖先的地方,常家鼎盛时,曾建有两个祠堂,一个叫南祠堂,一个叫北祠堂。但南祠堂由于战争和历史的原因没能保存下来,据说现在还有遗迹可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北祠堂。北祠堂位于北常厚街东端北侧,始建于清光绪五年(1875)年,院寬25米,进深160米,为三门四进院落。北祠堂布局精美,建筑精巧,舒适大度,气势雄伟。</p><p class="ql-block"> 尤其正厅两侧的六间廊房,更是精美绝倫,其上雕有“桃李芬芳”和“琴棋书画”的彩绘。无不烘托出常氏家族特有的气派和威严。使整个祠堂既有祠堂的幽静肃穆,又有园林式的雅致玲珑。</p><p class="ql-block"> 走进祠堂正厅,位居正中的是常家迁入车辋村的始祖常仲林的塑像,塑像再现了常家先祖以养羊起家的情形。塑像中常仲林手持羊鞭,肩扛牧羊铲,神情威严。塑像上方挂有一匾,上书“报本”。其意是告诫子孙后代,要引水思源,不能忘本。对比当下不少人或地方喜欢攀龙附凤,到处寻找有名有权的“名人”,拉大旗,作虎皮。我觉得常氏家族的做法更值得提倡。</p><p class="ql-block"> 我到过福建、浙江等不少有祠堂的地方,但象常氏祠堂这样园林式的祠堂还不多见。难怪被人们誉为“中国民居第一祠堂”。我觉得並不过誉。</p> <p class="ql-block">石芸轩书院正门</p> <p class="ql-block">镶嵌在大门西旁的“学海”两字。</p> <p class="ql-block">石芸轩主院前院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石芸轩法帖》部分内容。</p> <p class="ql-block"> 常家庄园,景点太多,时间关系,不可能都看。于是我选择看“石云轩”书院。</p><p class="ql-block"> 书院位于常后街中段,是一处园林式建筑。书院其实是常家的学堂。书院主院分前后两院,前院是常家子弟学习的学堂,为围廊式建筑,后院为藏书楼。主院东西两侧还有两个院,但院院相联抅成整个书院。</p><p class="ql-block"> 石芸轩书院因传世精品《石芸轩法帖》得名。《石芸轩法帖》是山西太谷人杜大统先生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所写的榜书,当时杜大统先生己是九十高龄的老人,但仍能写出如此精气神俱佳的书法作品,令人赞叹!《石芸轩法帖》是一组书法作品,其中有杜先生仿王羲之草书和仿颜真卿、柳公权揩书的三件《兰亭序》外,就是杜先生瀚畅隽秀、大气磅礴、自成一体的榜书作品,这组杜先生手书的法帖,展现了书法名人在文学与书法上的全面成就。这之后,这组法帖又由由江南刻石名匠程起耀镌刻而成。刻石33组、127块,基本上是一石一字,材质为汉白玉。俩位名人的合力之作,成就了《石芸轩法帖》在历史和文化上的地位。这组石刻《石芸轩法帖》被常家后人常立芳在清光绪年间,从阳邑村重金购得,遂将所购之物全部篏筑于常家书院正院的廊房内。並把书院更名为《石芸轩》,足見主人对此法帖的喜爱和珍重。</p><p class="ql-block"> 在飘逸着儒家文化气息的石芸轩书院的大门外两侧围墙上,分别镶嵌着“学、海”两个大字。据说“学海”两字为王羲之手迹,两字笔势大气、遒劲隽秀,确有功力。“学海无涯苦作舟”,常氏将“学海”两字刻于书院大门两旁,其意不言自明。</p><p class="ql-block"> 石芸轩书院,佈置精巧,错落有致。院中苍松翠柏、国槐、竹林与院中的亭台楼阁交相辉映,更有不少奇石点缀其间。院子中心还建有水清如许的方形池塘,池塘上还有石桥相伴,似有小桥流水人家之蕴意。总之,儒商风骨随处可見。</p><p class="ql-block"> 常家以农为本,以商起家,到九世祖常世万、常万达时,常家己跻身晋商望族之列。但致富的常家不忘儒商本色,始终坚守“学而优则仕”的祖训,于是在致富后就首先办了学堂。据展点介诏,自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常家兴起,到1911年清朝覆灭的140余年,常家子弟考取秀才、举人、进士等功名的有146人之多,真的验证了“学而优则仕”的古训。</p> <p class="ql-block">静园牌匾</p> <p class="ql-block">静园大门</p> <p class="ql-block">静园美景</p> <p class="ql-block"> 石芸轩书院的后边就连着静园,己融为一体。但静园可是常氏庄园的主体园林,占地约120亩。其中包括一个主园和四个小花园,四个小花园分别取名狮园、杏园、可园、遐园。主人为花园取名静园,看来是主人喜静,在熙熙攘攘的商业竞争中,回到家里当然要静。</p><p class="ql-block"> 静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历经嘉庆,直到光绪年间才完成。常家主人走南闯北,見多识广。所以在修建自己花园时,就融入了南北园林的特色,使得整个园林既有北方园林的雄浑大气,又有南方园林的秀雅娇美。园林风格以野趣为主,鸟呜蛙叫,小溪水塘,朵朵睡莲盛开水中。园中亭台楼阁、水榭、回廊、山水微景精致空灵,超凡脱俗,美不胜收。能看出常家主人高雅的艺术品味。</p><p class="ql-block"> 四个小园各有特色,比如杏园中确实种植了很多杏树。足见主人对杏树的热爱,当然杏树不仅其有经济价值,更是因为其附予了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和美学价值。古人称杏木为东方岁星(土星)之精。相传孔子曾在杏坛讲学“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庄子.漁父》”后来便有了“杏林得意,进士及弟”和杏苑留题,古来盛典的典故。从而附予杏林更多儒家文化的含义。常家主人是儒商,当然也希望常家子孙能“杏林得意”。</p><p class="ql-block"> 湖的对岸还有一处常家庄园中的最高建筑——观稼阁。是静园中最后修建的楼阁,据说修建于光绪年间,至今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高29米,登上观稼阁据说可以俯瞰整个常氏庄园。</p><p class="ql-block"> 静园作为私人花园,可谓己到极至,没听说哪里还有如此之大的私家花园。如今花园犹在,不知常家后人身在何方?但静园散发出的文化气息、艺术气息,仍是人们休闲、修身、养性的好去处。遗憾地是我们都是匆匆游客,限于时间,不能一一细品。但来了一趟,仍觉得收获满满,值得一游。</p><p class="ql-block"> 从常氏庄园我想到, 晋商的创业者中,早己消失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之中。但他们代代相传,耗尽甚至几代人毕生心血所建的一座座美轮美奂的深宅大院,却在晋商兴衰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