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次爬鸡足山,就图那灵秀的群山、满目的葱茏、庄严的法相、以及从金顶寺俯瞰群山时的苍茫与辽阔。开车到石钟寺附近的停车场,先去瞻仰祝圣寺,此处正在局部大修,但丝毫不影响其旺盛的香火。从祝圣寺到索道站依然要坐旅游巴士,今年巴士已经升级换代,比之前的车要宽敞些,座位也换成了人造革面料,车内也整洁许多。索道站生意不错,如今绝大部分的游客都选择坐索道登顶,毕竟没有多少人能在炎炎夏日里坚持攀爬数小时,体力与毅力是问题,时间也不允许。今天天气晴好,在睹观台能与洱海遥遥相望,也能看到千里之外巍然耸立的玉龙雪山,如再租一架望远镜来看,则目之所及无不纤毫毕现,登高望远,才知道蝇营狗苟、尔虞我诈、机关算尽、瞻前顾后、得陇望川、顾此失彼……均是渺小且可笑的。</p><p class="ql-block"> 爬山途中,在金鼎寺脚稍稍逗留,留意到十多年年前曾经吃饭和住宿的云鹤饭店,招牌尚在,老板早已换人。当年,我们两家人经过数小时的攀爬,在天黑前抵达金顶寺,饥肠辘辘之时走进云鹤饭店,老板炒了几样家常菜,给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米饭,填饱肚子之后,给了两间客房,虽然设备简陋,但也是收拾得干净整洁。因海拔高,湿气重,棉被里都能挤出水来,只有整夜开着电热毯,才能驱走彻骨的寒意。虽然只是一栋两层高的小楼房,在鸡足山屹立了几十年云鹤饭店,在我心中不啻于一座丰碑。</p><p class="ql-block"> 金顶寺内有一块字迹局部模糊的石碑,名为《鸡足山起建金顶殿宇常住碑记》,立于明崇祯十四年,即1641年,三年之后,明王朝便轰然倒塌。仔细辨认了一下,记录的是金顶寺一众庙宇的历史渊源,碑文最末记录了其时金顶寺的住持法名:来秀,及其两弟子:自云、自罗,查阅与金顶寺相关的文章,都不曾有来秀法师的记录,徐霞客曾于1639年重游鸡足山,在鸡足山逗留了一个多月,可能与来秀法师不曾会晤,否则其游记中应有相关记述,《鸡足山志》里提到了自云法师,那已经是清顺治年间,自云法师主持修缮金顶寺房舍的事迹。在运输能力极其有限的明、清时期,完全依靠人力和畜力,将建筑材料搬运到3280米的金顶,其中艰辛可想,如没有高僧的宣扬,信众的支持,官府的拨付,名士的慷慨,以及一代代大理人的持续付出,无法完成这样的壮举。鸡足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雕刻她的,却是无数双默默的手。</p><p class="ql-block"> 饥肠辘辘下山,找地方吃饭,去年在牛沙公路上吃过一顿海稍鱼,感觉老板挺仗义,于是就留了联系方式,今年一问,饭店挪窝子了,但仍在牛沙公路旁,开车去很方便,就电话预约了几斤海稍鱼,又弄了几个素菜,饱饱吃了一餐。海稍鱼煮法与大理的酸辣鱼差不多,辣子、花椒放不少,配菜也有土豆和豆腐,唯一的不同之处是海稍鱼的蘸水要现炒,把热汤往蘸水上一浇,有“欻”的一声响,听着很是销魂,蘸水中有炸到金黄酥脆的大蒜粒,非常提味,能让鱼肉香味提升几个层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