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县太极湖村,2024.6.28.

林老大

<p class="ql-block">  这次出来说是到绩溪来避暑,其实每天都在太阳底下跑着,连续玩了几个古村落,今天是最后一个村,叫绩溪县伏岭镇的湖村,看村委的牌子写着的是湖村,可村委边上的售票处上写着的又是太极湖村,看了村委的简介知道官名叫湖村,而村边上那条河叫缘浮河,因呈反S型从村边流过,将村庄和田地分成阴阳鱼儿状,故又称“太极湖村”。村里原来以胡姓为主,后来章姓迁入并逐渐成为村中主姓。</p> <p class="ql-block">  太极湖村售票处写着票价每人60元,估计是长久不买票了,房子显得那么陈旧。</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车直接开到村口一座长廊边,下了车就看见那长廊,二进的长廊匾额上写着“日月亭”,看建筑材料感觉年代不长。我们在这拍照、休息一会就继续往里面走。</p> <p class="ql-block">  穿过“日月亭”,沿着中间铺着石板,二边铺着鹅卵石的小路往里走,路不长,游人不多,村民很少,整条路显得宁静质朴。主干道都有游览指示牌,估计是早几年旅游兴旺时设立的。路左边有几幢还住着人的老房子,更多的是在原老房子地基上建起的新房子,还有几处荒废了的古建筑遗址。路的右边是一条比较宽的溪,因为现在是夏季,溪中河水不多,一座独木桥横跨在小溪上,一娟细流静静的由东向西流淌着。</p> <p class="ql-block">  一条小巷出现在小路的左边,有一墙门横跨在小巷上,墙门顶上有一对龙凤雕刻的翘角,墙门上写着“中华门楼第一巷”,门楼的雕刻堪称徽州之最,雕刻技艺成就了这条古巷,并流传三百余年。</p> <p class="ql-block">  进了小巷,巷两边全都是徽派古建筑房子,我感觉一瞬间穿越到明清时代了。每幢建筑门楼的上方都有精美的砖雕,每组专雕都有各自的历史故事,有的是叙述三顾茅庐的故事、有的是叙述孔融让梨、有的叙述岳母刺字等历史故事。雕刻栩栩如生。这也是太极湖村的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  村中有条古街,街不宽也就三五米左右,看指示牌知道街名——吟泉街,建于明代,街边有一条小溪,和街一样三百余米长,整条街清一色青石板铺垫,街上架设两座石桥,称大小石桥,桥下一股清流慢慢流淌。我一直在想,徽州古村落里为何都有一条小溪?翻了手机找到了答案:徽州人视水为财气,有了流动的水,村落也就有了灵气。</p> <p class="ql-block">  村里有徽派建筑百余幢,有民居、店铺、药铺、油坊等古朴雅致、鳞次栉比。</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到村子的中部,发现一座高大威严的祠堂,叫章氏祠堂,祠堂为三进,中厅很大,抬头仰视犹如宽敞宏大的殿堂,硕大的柱础,还有一人难抱的立柱,加上空旷静谧的空间,使人感到自身的渺小,同时也使精神受到震撼。正中的板壁上高挂着祖宗的容像、慈祥而冷峻,烔炯注视着每位后来者。正上方横匾上书“盛世珍从”四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  平常,该祠堂没有大的活动的话都是关门的。今天,刚好有文物普查队在,村里来了文保员陪同。文保员也很客气地向我们介绍了村里的历史及祠堂的情况,祠堂里放着一对纸做的人型模具,文保员和我们说,这叫“秋午台阁”,是一项省级非遗传承项目,据传为清朝时在外径商的徽商化巨资从浙江引进的,二百余年的发展已变成湖村的一大活动项目。 </p><p class="ql-block"> 村里有一项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观音会,从清嘉庆年始,每逢农历闰年的二月二十九至三月二日都要举行盛大的拜观音活动,其中一项活动就是“秋千抬阁”。</p> <p class="ql-block">  祠堂边上连着一小屋,其气势稍微小于正厅,叫特祭祠,不知何用。</p> <p class="ql-block">  走出祠堂看到对面照壁上绘着一幅瑞兽图,它龙头牛尾、马蹄鹿身、脚踏珠宝、眼盯日月,人称“麒麟”,左下位立一石碑,上面刻有二字“禁贪”,难知其意。可能是时代久远,好多区块都已褪色,现在看到的这是部分图案。</p> <p class="ql-block">  在村文保员的指点,我们知道村里还有一颗古树,且树下有一古墓,一般外人很少知道的。我们好奇,就一路打听,走了几个弄堂,在一小巷尽头找到。</p> <p class="ql-block">  小巷尽头有一单门牌楼,上面写着三个大字 “龙隐亭”,穿过牌楼就看见那千年古树,古树立于一块高地上,高地不高,估计三五米样子。</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上高地围着古树绕了一圈。看指示牌写着介绍:这是一颗槠树,树高15.7米,冠幅18--20米,胸围4.6米。我们仔细观察,树曾经被火烧过,树干上还有黑漆漆的火烧痕迹。尽管火烧烤过,可整棵树却还是很旺盛,支繁叶茂,十分强壮。那么,树下的古墓是咋回事呢?</p><p class="ql-block"> 在树边上有一老农坐在自家门前纳凉,我走过去问了该古墓的历史,他说这棵树下葬着的是他们的胡氏先祖,他是46代孙,胡总书记是48代孙。</p> <p class="ql-block">  回家后在百度上找到这个古墓的故事:相传,龙川胡氏二十五世祖宋朝枢密使胡元龙,精通堪舆学,一次路过此地,站在槠树下歇息,无意间远眺七姑山,像一尊睡佛,再看此树亭亭玉立,枝繁叶茂,于对面七姑山瑶瑶相对,断定此地是“大富大贵之地也”,于是决定选此地为他自己百年栖身之地,并叮嘱子孙遵此行事。后来,胡家人就在此结庐守墓,逐渐而形成树落。此时此刻,我领会了小巷尽头牌楼上三个字“龙隐亭”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  千年古树,它树干粗壮,枝叶繁茂,四人合抱方能将其围拢。树皮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每一道裂纹都仿佛在低语着过往的故事。古树历经风雨沧桑,见证了岁月的流转。</p> <p class="ql-block">  太极湖村不仅古建筑众多,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文革产物也不少,路边墙上,祠堂内都还保存着一些语录、口号等标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