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大爸张凌云的革命岁月(十九)

延河农夫

<p class="ql-block">追忆大爸张凌云的革命岁月(十九)</p><p class="ql-block"> 张忠义</p><p class="ql-block"> 1970年春节刚过,大爸一家就被下放,回到了永坪高家屯乡散岔行政村。</p><p class="ql-block"> 前一年,大爸大女儿明芳姐初中毕业后,就响应伟大领袖“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主动申请来到了散岔邻村贺家崖大队插队落户。</p><p class="ql-block"> 由于大爸一家是春季下放的,没有口粮,上级组织很人性化,就把商品粮供应延续到6月底,待夏收后就停止供应,由生产队按照“出勤出劳挣工分”情况,进行合理分配。</p><p class="ql-block"> 大爸回来后,老祖屋已经坍塌,破烂不堪。后在众乡亲的帮助下,在土窑洞门口用木棍加固,搭了个雨蓬,清理了窑内灰尘和院落杂草,就入住了。</p><p class="ql-block"> 散岔大队是由散岔、菜子沟、刘家庄和齐家崖四个小村子组成,有80多户300余人。地势开阔平坦,有一条小河流过,水草丰美,适宜农耕、养殖。</p><p class="ql-block"> 只是该区域远离交通要道,比较偏僻闭塞。村民们无论向西、向北、向东南方向赶集都要步行20多公里。向西翻山过花岩沟可去延安蟠龙古镇、向北经白于山区可去子长瓦窑堡、向东径寒沙石行政村折南可去永坪镇。</p><p class="ql-block"> 当时这条沟内,还没有通电,大家都还点着煤油灯。比起永坪镇生活条件要差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大爸回村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周边村民的好奇,大家争先恐后地前来探望,目睹“皮祆先生”的风彩。</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二十年代,老张家遭土匪抢劫后,大爸中断了学业,就穿着太爷爷留下的一件皮祆,来到贺家崖学校教书。由于大爸经常穿着这件皮祆,白天当衣穿,晚上当被盖,就被广大师生和群众亲切的称为“皮祆先生”。时至今日,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是这样称呼。</p><p class="ql-block"> “皮袄先生”闹革命、打土匪的事迹在家乡一带流传甚广,家乡的百姓经常是相互传颂,成为了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 可当群众得知大爸是因“犯错”而被遣返回家时,觉得很失望,不是他们想像中的大英雄。特别是听说大爸还带了一个有钱人家的大小姐,让义愤填膺的红卫兵小将们失望透顶,老革命怎能迎娶有钱人家的大小姐呢?他们在愤怒之余,觉得应该帮助老同志提高认识,增强革命的鉴别力,与资产阶级划清界限,重新回到革命的队伍里来。</p><p class="ql-block"> 于是,红卫兵小将们准备联合广大群众,举行批斗会,帮助大爸提高思想认识水平。</p><p class="ql-block"> 这时,一件突入其来的事情,改变了大家的看法。</p><p class="ql-block"> 原由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前庄来娃的媳妇突然提前孕产,让大家猝不及防,往永坪卫生院拉,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会有生命危险。</p><p class="ql-block"> 来娃是“老嘴”书记的侄孙子,书记立即派人叫来了丰柏胜片区赤脚医生贺来顺。</p><p class="ql-block"> 贺来顺听话实诚,被推荐当了这一道川几个村片区的赤脚医生,到全县医疗班培训了两个月,只会医治简.单的包扎、感昌、拉肚子。对于接生小孩是一窍不通。</p><p class="ql-block"> 来顺来到孕妇前,看到大汗淋漓,疼痛难受的孕妇,也是老虎吃天无法下手,根本不知道该怎办?</p><p class="ql-block"> 慌乱的嘈杂声惊动了大爸一家,大爸和大妈也赶紧来到来娃家。当得知情况后,大爸急切地对来娃说道:“你婶学过护理,慬医道,就让她接生吧。”</p><p class="ql-block"> 这时,有一个年轻人愤恨地说道:“这怎么能行?我们贫下中农怎么能让一个资产阶级臭小姐接生呢?”</p><p class="ql-block"> 大爸好言相劝道:“咱们这里离医院太远,如果不及时处理,恐怕娘俩会有生命危险。”</p><p class="ql-block"> 只见那个年轻人还在叫嚣,说什么也不让大妈接生。狂野的喊道:“就是死,也不沾地富反坏右的光。”</p><p class="ql-block"> 这时,大爸愤怒的大声吼道:“你是谁家的小杂种?有人生,没人管的东西。”说着,一把掌打在了他的脸上。让这个不知天厚的小伙子,瞠目结舌,呆呆地站在了那里。</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大爸对“老嘴”书记说道:“阿叔,你赶紧让我婆姨给接生吧,否则,就来不及了。”</p><p class="ql-block"> “老嘴”书记望着大爸眉宇间透出的强硬目光,欣然的点了点头,同意大妈接生。</p><p class="ql-block"> 经过大约两个多小时的辛苦劳作,大妈终于将孩子顺利接生,母子平安,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称赞。</p><p class="ql-block"> “老嘴”书记也向大妈投去感谢的目光!</p><p class="ql-block"> “老嘴”书记是我们本家,比我大两辈。此人五大三粗,体形彪悍,能说会道,在那一带赫赫有名。</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去永坪赶集,在食堂吃饭时,点了二两酸汤饺子,当服务员把饺子端上来后,他说:“让我喝一口你们的汤,尝尝甜咸。”</p><p class="ql-block"> 喝完后,他问服务员说:“你们一两饺子几个?”</p><p class="ql-block"> 服务员答道:“一两6个,二两12个。”</p><p class="ql-block"> 他接着说道:“那不对呀,我碗里怎么只有十个。”</p><p class="ql-block"> 服务员清点了一下案板上剩余的饺子,然后说道:“不可能呀,我就是给你捞了12个。不会是你吃了吧。”</p><p class="ql-block"> 他怒斥道:“大伙都看见了,我只是喝了一口汤,怎么就会喝进去两个饺子。”</p><p class="ql-block"> 食堂里吃饭的人也都纷纷做证,说他只是喝了一口汤,怎么会喝进去两个饺子。</p><p class="ql-block"> 服务员无奈,只好又给他捞了两个饺子。</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他讹了人家两个饺子,也因此获得了一个“老嘴”的称号,在永坪川里是无人不晓,无人不知。渐渐地,他的真名却被人们忘记了。</p><p class="ql-block"> 这件事,放在今天,给谁说,谁都不相信,可确实是发生在困难年代一个真实的趣事。</p><p class="ql-block"> 大妈会看病、会接生小孩的事情很快在家乡周围的村子里传播开来,也颠覆了好多人的认知,看来资本家的大小姐也有好人。</p><p class="ql-block"> 可是,大爸怒吼那个年轻人的愤怒眼神和狂煽耳光的麻利动作让“老嘴”书记隐隐感到不安,是乎在威胁着他的权威。</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就有抵毁和伤害。</p><p class="ql-block"> “老嘴”书记虽说是大爸本家的叔父,但他却把大爸当成了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于是,在工作安排上进行了故事刁难。让大爸遭受了不少罪。</p><p class="ql-block"> 大爸从小读书,不会干农活。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安保、文秘工作,对农业农活可以说是一窍不通。</p><p class="ql-block"> 当真正回到农村后,才意识到生活的艰辛与艰苦。特别是大爸在岷县剿匪时,路遇崇山峻岭,跃马过涧时,被摔下马背,左胳膊粉碎性骨折。为了追击残匪,他让队友把自己绑在马上,继续追敌。也因此错过了救治时间,导致骨胳错位、畸形,唠下残疾。可大爸死要面子,对谁也不说,装作没事似的,加上在工作中一直当领导,也不干什么重体力活,致使好多人不知他左胳膊残疾。</p><p class="ql-block"> 大爸在生产队干活的时候,由于左胳膊使不上力,就等于是一只手在干活,往往是异常吃力,汗流夹背,看得让人心疼不己。况目,好多需要双手干得农活,他干不了,常常遭到“老嘴”书记的的报怨,说他干活偷懒耍滑。</p><p class="ql-block"> 村里的一些老人实在看不下去了,纷纷指责“老嘴”,说他没人性。在这种情况下,大爸被安排成了村里的饲养员,给大队部放牛。可“老嘴”书记说:“这个活轻松,不算全劳力,只能和妇女们一样,算多半个劳力,挣六到七个工分。”</p><p class="ql-block"> 当时,男人属全劳力,一天挣十个工分。年底按挣工分多少?进行分粮分红(钱),以体现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p><p class="ql-block"> “老嘴”书记让大爸挣得和妇女一样的工分,某种意义上也带有歧视、嘲讽、污辱的成份。</p><p class="ql-block"> 常言道:虎落平阳遭犬欺,落架的凤凰不如鸡。大爸一家下放时,除大女儿插队外,还带三个小孩,一家5口人,只有大爸一个人挣工分,而且挣得还比较少。到年底分红时,除分不到一分钱,还要向挣工分多的人家出粮钱,以体现公平原则。一算帐,竟然要出上百元的粮钱,一下子把大爸吓傻了,家里总供才攒下不到20元钱,到哪去找哪80元钱呢?</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家乡的亲戚朋友都特别穷,家里的存钱也就三块两块的,上哪去借那么多呢?大妈想把她的一些金银手饰典当出去,换点钱,弥补窟窿。可在哪个年月里,一则小地方没有典当行,没人要;二则如果被人发现了,没收不算,还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p><p class="ql-block">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大爸只得向岷县的部属张彪求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张彪是大爸多年的警卫员,大爸去甘肃时,将张彪一起带到了岷县。岷县检察院成立时,张彪从公安局分配到了检察院。随后,在岷县娶妻生子,留在了岷县检察院工作。此时,张彪己担任副检察长。</p><p class="ql-block"> 张彪接到大爸的来信后,是痛哭万分,想不到老首长竟然混到如此地步,二话没说,就汇来了80元现金。并一再嘱咐,老首长有困难,一定要来信告知。随后,张彪每年都会给大爸寄个三、二十元,接济大爸。</p><p class="ql-block"> 这件事让大爸万分感激,直之老年,说起此事,大爸也是泪眼涟涟。</p><p class="ql-block"> 不知是那位哲人说过:生活坏到一定程度就会慢慢的好起来,因为它无法再坏了。当黑夜亲吻大地,黎明也就会悄悄来临。</p><p class="ql-block"> 苦难的生话,磨练和考验着大妈这个资产阶级大小姐,让她变得坚强,变得成熟。</p><p class="ql-block"> 大妈的医术也越来越精湛,名气也越来越大,十里八乡的村民们常常邀请大妈看病。赤脚医生顺民更是十分敬重大妈,时不时得前来请教学习,凡遇上一些疑难杂症,总是邀请大妈帮助解决。</p><p class="ql-block"> 大妈最擅长的是治疗老人的大骨节病和小孩的接生。</p><p class="ql-block"> 大骨节病,症状是关节粗大,疼痛,肌肉萎缩,手指不能弯曲,也称柳拐子病,在当时陕北一带流行甚广,是一种地方性疾病。</p><p class="ql-block"> 大妈娘家是中药世家,小时候经常帮助父母在药房里抓药配方,耳濡目染的掌握了很多偏方。</p><p class="ql-block"> 与大爸回到家乡后,针对村里一些老人患病情况,她经常上山挖一些野生药材。诸如甘草、柴胡、金银花、黄蒿牙、蒺藜草和地麻爪根、土龙骨等。拿回家后,经过凉洒、熬制,配成一些草药。大骨节病和一些外伤,经过涂抹后,能起到舒愋疼痛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小山村,随着大妈名气的上升,求医看病的村民络绎不绝,大妈总是尽其所能,细心观察整治,遇到一些大的疾病,建议到医院去就治,千万不能耽搁了。对一般性的头脑发热肚子痛的疾病,往往用点大妈熬制的中草药就好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乡亲们都没有钱,看完病后,就随便拿点小米、蔬菜或几颗鸡蛋,作为答谢。大妈也是不讲价钱,给也行,不给也行。</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在乡亲们的眼中,大妈不在是资本家的臭小姐,而成了救苦救难的活菩萨。</p><p class="ql-block"> 由于当时村民们不讲究卫生,河沟里经常排放污水,经常放牧,牲畜粪便流入河中,而大家吃得又是同一条河水,人畜患病的机率很高。</p><p class="ql-block"> 为了提高村民们的防病意识,她建议大爸在河道旁边挖一口深井,与河水分离,河水经过地层过滤后,就变得干净卫生了。</p><p class="ql-block"> 起初,大家不亦为然,笑话大爸一家爱干净、假真经,时时处处都和老百姓不一心,享受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后来,大家喝了大爸挖得水后,感觉甘甜爽口,没有任何异味,这才明白了大爸、大妈的良苦用心。</p><p class="ql-block"> 渐渐的,大爸和大妈成了村里的贴心人,威信也是越来越高,每遇刮大风、下雨、下雪,人们出不了工的时候,大家总会不约而同的来到大爸家。喝茶聊天侃大山,瞎说议论吹牛皮,给寂静的山村带来欢声笑语。有时候也会让年长的老人讲故朝(事),唱曲子,开玩笑,大家无所顾忌,借此消除劳动带来的疲倦,红火热闹一翻。</p><p class="ql-block"> 这时,年长辈高的德顺爷爷就调侃大爸道:“皮祆先生挣得工分和妇女一样多,怀里还经常拿着个妇女纳鞋用的锥子,真像个妇人,干脆你下辈子转个女人算了。”逗得大家哄堂大笑。</p><p class="ql-block"> 大爸白了德顺爷爷一眼,生气的说道:“你这个老家伙,瞎开个球呢?这把锥子跟了我几十年,是我的命根子。”</p><p class="ql-block"> 说完后,大爸把锥子用棉布包好,慢慢的将锥子放在了抽屉里。众人听大爸一说,觉得十分好奇,就逼着大爸讲明原由。</p><p class="ql-block"> 于是,大爸讲起了这把锥子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1937年5月,大爸被任命为延安县保安科科员兼保安大队副队长。经常要去国统区执行调查、侦查或暗杀任务,要路过国民党好多检查站,带刀带枪显然是不行的,不带武器防身又不安全。这时,大爸路过一个铁匠铺,看到师傅正在打造一把锥子。大爸想:锥子、剪子等器物都是女人家用得东西,如果带在身上,不易被人怀疑。即使被发现,就说给老婆买的。检查人员肯定会认为你是一个顾家没出息男人,便于伪装迷惑敌人。</p><p class="ql-block"> 于是,大爸就对铁匠师傅说道:“这把锥子我要了,只是请你再把它加长点,多放点钢打硬点,我多给你点钱。”</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这把15厘米长的锥子成为了大爸随身携带的防身武器,伴随了大爸数十年。</p><p class="ql-block"> 大爸深情的讲道:有一次,我在榆林三边刺探匪情,当土匪抓到我时,搜出这把锥子。土匪嘲笑我,一个大男人竟然带了个女人用的东西,丢死人了。殊不知,就是这把锥子,结果了追捕我的一名土匪,完成了侦探任务。</p><p class="ql-block"> 大爸接着又讲道:1946年10月,我在南泥湾垦区担任保安科长,为了装备保安大队,我拉了一马车南泥湾生产的珍贵药材,到渭南换取枪支弹药,临出检查站,遭到两名检查人员搜查。我灵机一动,忙拉住两名盘查人员,递烟送钱,乘其不备,用椎子刺死刺伤了两名国民党搜查人员,然后,快马加鞭,飞奔而去。</p><p class="ql-block"> 大爸平淡的讲述,听得大伙目瞪口呆,纷纷站起身来,从抽屉里拿出椎子,争先恐后的抚摸起来……</p><p class="ql-block"> 十里八乡的村民们,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大爸事迹后,对大爸是肃然起敬。好多村民遇上难事,都愿意到大爸这里来倾诉,大爸无心中成了社员们的主心骨。</p><p class="ql-block"> 这让“老嘴”书记是愈加不安,时不时得找茬为难大爸。大爸曾多次对“老嘴”说道:“好阿叔了,我都六十多岁的人了,比你大十多岁,而且身体残疾,马上就要入土了。你老放心,我不和你挣。”</p><p class="ql-block"> 可“老嘴”书记却是半信半疑,认为大爸始终是他的眼中刺、绊脚石。</p><p class="ql-block"> 1975年,永明哥初中毕业,那时正是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搞推荐上高中。“老嘴”书记断然绝然的说道:“张凌云一家回村后,劳力少,人口多,经常是出粮钱,沾了不少贫下中农的光。现在儿子大了,应该回村劳动,不能再上学了,以此回报广大人民群众。”</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15虚岁的永明哥回到了生产队,成为了一名年轻的社会主义新农民。</p><p class="ql-block"> 永明哥回村后,大爸总是告戒孩子:“你还年龄小,要尽可能的多读书。”并利用闲余时间,不停地教永明学算盘。</p><p class="ql-block"> 大爸的珠算功底十分扎实,能双手打算盘,做到准确无误,是出了名的“铁算子”,而且还经常利用算盘做一些打仗游戏,自娱自乐。</p><p class="ql-block"> 久而久之,永明哥也学会了珠算知识,打得一手好算盘。</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个新年来临,大爸早早的买了两刀红纸,折叠后用刀子裁成大小宽窄不等的条幅,书写对联。有院门口的、有门上的、有窗子上的。然后,大爸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年景好坏,家庭状况等,书写不同内容的对联,表达大家的心声、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红红火火过新年。</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大量书写歌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祖国形势一派大好及老百姓战天斗地为主要内容的对联,抒发人民群众积极向上、欢乐喜悦的心情。具体有:“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得是毛泽东思想”;“斗私批修割尾巴,战天斗地多打粮”;“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颗红心永向党,幸福生活万年长”等等,横批大多是“人定胜天”、“大干快上”、“斗私批修”、“愚公移山”等</p><p class="ql-block"> 写着写着,大爸看到大妈一直在不停地忙碌,一会推碾磨面,一会又是学做陕北年茶饭。一个从小有丫嬛伺候,衣来伸手,饭来要口的资本家大小姐,变成了纯粹的陕北农妇。一时间,大爸是感慨万分,触景生情,挥笔写了一幅思慕良久的对联,“淤泥藏陷紫金盆,蒿蓬隐匿灵芝草”。大爸把自己比如淤泥,有幸陷入了大妈这个“紫金盆”,大妈更象是百草中的“灵芝草”,深深表达了对大妈的亏歉、感激之情。</p><p class="ql-block"> 大爸更是看到成仁堂弟多病多难,家徒四壁的困难场景,奋然写下了“但愿天下皆太平,无灾无病无痛苦”;“人人都能吃饱饭,有吃有喝有欢乐”。看得主家和路人都是热泪盈眶,一致认为:此对联表达了他们的心声。</p><p class="ql-block"> 然而,刚过完年,“老嘴”书记就和会计把大爸义写春联的事反映给了人民公社,说大爸写对联是为了收买人心,恶毒攻击和污蔑社会主义,凭什么说社会主义不太平,有灾难。还有什么“紫金盆”、“灵芝草”,分明是想回到万恶的旧社会,享受资本家金衣玉食的腐朽生活。</p><p class="ql-block"> 公社领导不敢怠慢,赶忙招集公社里的“文化人”进行讨论。当大家仔细看了之后,都觉得没有什么,只是格调不高,什么祈盼“天下太平”、“有吃有喝”,与火热的社会主义新生活还有距离。应该批评教育,要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实现解放全人类。只是大爸门口贴的“淤泥藏陷紫金盆,蒿蓬隐匿灵芝草”这幅,大家商讨了半天,看不出是什么意思?</p><p class="ql-block"> 这时,大爸昔日的一名学生,激动的说道:“这还不明白,皮祆先生把自己比作‘淤泥’,回到了家乡这个‘金盆’里了,‘灵芝草’说明咱们大山里有宝贝,是歌颂家乡的一幅好对联。”</p><p class="ql-block"> 经此一解释,公社领导也如释重放,随即做出处理意见:要求大队召开批斗会,教育张凌云要树立远大的社会主义理想抱负,跟上社会主义的前进步伐!</p> <p class="ql-block">  “老嘴”书记的检举,虽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也获得了一次批斗大爸的指示精神。</p><p class="ql-block"> 本来“老嘴”书记平时就想着批斗大爸,可大爸村里威望高,全村人都姓张,是一老家子。如果弄不好,会招来民怨的。</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有了公社的“上方宝剑”,让“老嘴”书记信心满满,况且,大正月也没什么事,正是批斗的好时机。</p><p class="ql-block"> 随后,“老嘴”书记利用大喇叭,通知社员们赶紧到大队部召开紧急会议。</p><p class="ql-block"> 当社员们赶来时,才知是批判皮祆先生写对联,抹黑社会主义的反革命事件。一时间,大家都不说话,让“老嘴”书记很无奈。</p><p class="ql-block"> 于是,“老嘴”书记带有启发性的讲道:“社员群众们,接到公社指示,现在召开批判张凌云写对联抹黑社会主义的大会。张凌云回村后,不好好劳动改造,经常蛊惑人心,与党支部做对,请大家批判他的错误,帮助他重新回到人民群众的怀里。”</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会场仍然是一片寂静,大家都低着头,默不作声。</p><p class="ql-block"> 为了打开僵局,“老嘴”书记又说道:“你们不要被张凌云的盈头小利收买了,他说的‘皆太平’,难道我们不太平吗?他说的‘有吃有穿’,难道我们没吃没穿吗?这分明是抹黑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家一定要提高认识,同他做坚决的斗争。”</p><p class="ql-block"> 这时,会计愤怒的说道:“老支书说得对,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穷人翻身得解放,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家是年年有余粮,顿顿吃细粮……”</p><p class="ql-block"> 话声没落,就引来了社员们的纷纷议论,嘈杂声一片。这时,成仁堂叔站起身来,颤颤微微的对着会计说道:“凌云大哥写得没有错,写出了我的心声,我家真是一贫如洗,大正月都快揭不开锅了。你家有余粮,借给我一点,好吗?”</p><p class="ql-block"> 大伙一涌而上,纷纷质问会计:“我们一样挣工分,我们家过年蒸得馍都是两面的,不是纯细粮的。也快揭不开锅了,凭什么你家有余粮,顿顿吃细粮?该不会是你侵吞大队的公粮了。”</p><p class="ql-block"> 让“老嘴”书记没想到的是,大爸的批斗会变成了对会计的声讨会。</p><p class="ql-block"> 善于随风掌舵的“老嘴”书记害怕群众对会计的怒火,很快烧到自己头上,连忙说道:“我也是遵照公社的命令,召开批判会的,既然大家说没什么问题,那就算了吧,现在散会。”</p><p class="ql-block"> 大家积攒多年的怨气象火山爆发一样全部倾泄出来,都不愿离去,指责会计假公济私,在分粮的过程中总是偏三向四,不能一碗水端平。</p><p class="ql-block"> 原来是在夏、秋打麦场上分粮时,往往是用斗(计量工具)来分,就是把粮食装进斗后,用簸箕往平抹,如果用力的话,就可以多抹点;如果轻轻的抹漫点,就可以少抹点,里外能差个三、四斤。而这个抹斗人正是会计。</p><p class="ql-block"> 会计是我远房叔叔的女婿,因叔叔没有生下儿子,就把这个年轻人招为上门女婿,做为儿子,也要姓张,为其传宗接代。</p><p class="ql-block"> 在群众纷纷声讨的情况下,“老嘴”书记很无奈,只好静静地听着大伙的发言。大伙一致提出:要求更换会计。</p><p class="ql-block"> “老嘴”书记说道:“换了容易,可谁当呢?我们没有合适的人选呀”</p><p class="ql-block"> 这时,人群中喊出:“皮祆先生是有名的铁算子,人又公道,一心为大家,就让皮祆先生当吧。”</p><p class="ql-block"> 大爸连忙摆手说道:“这不行,我年龄大了,身体差,当不了了。我看还是再给会计一次机会,改了就好。”</p><p class="ql-block"> 只见大伙们得理不让人,都气愤的说道:“我们受够了,一定要换。”</p><p class="ql-block"> 突然,有人提议,大爸的儿子永明刚初中毕业,人年轻,有文化,会算盘,深得皮祆先生真传,是个好后生。</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永明哥稀里糊涂的当上了大队的会计。</p><p class="ql-block"> 随着批林批孔的不断深入,国际形势骤然紧张,反帝防修责任重大。在散岔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也开始了备战备荒为人民,苦练杀敌本领,保家为国。</p><p class="ql-block"> 秋收刚过,玉米杆还未砍完,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民兵训练工作。</p><p class="ql-block"> 在训练的过程中,由于教官稀缺,一个教官要负责几个村子的训练,导致训练效果极差。民兵们从站姿、拼刺、射击课目都很不规范。对一些枪支、弹药管理也很不规范,到处堆放,危险性极大。</p><p class="ql-block"> 看到这种情形,大爸心急如焚,害怕出事,就主动承担起了教官职责。</p><p class="ql-block"> 起初,大伙还不认可,有的甚至还冷嘲热讽。当大爸拿枪拼刺时,一着致命的麻利动作惊呆了众人。特别是单臂空中打长枪都在八、九环,爬下或支架端枪射击,都是十环,百发百中,令大家口服心服。</p><p class="ql-block"> 大爸参加革命后,十几年都是使用短枪,随手一枪,便能击中要害,军事技术本领十分过硬。</p><p class="ql-block"> 为了提高训练质量,大爸从队形、出操、练拳、刺杀、瞄准、射击抓起,一丝不苟,完全是正规的军事化训练。</p><p class="ql-block"> 经过大爸一个多月的指导训练,队上民兵的基本素养得到大幅度提高,在全公社比武中获得了第一名。</p><p class="ql-block"> 某天夜晚,社员们在大队部闲聊时,相互抽烟,把窑内的柴禾点着了,引起了大火,大家纷纷站起身来往外跑。这时,站在院子内的永明哥一听说窑内着火了,反而拼命的跑到窑内,迅速抱起一个木箱子,在烈火中飞跑出来,跑到硷畔上,把木箱扔到坡洼下。瞬间,一声巨响,划破了黑色的天空。</p><p class="ql-block"> 原来是民兵训练时的一箱炸药。</p><p class="ql-block"> 永明哥不顾个人安危,关健时刻,挺身而出,阻止了一场灾难的发生。</p><p class="ql-block"> 随后,永坪公社对永明哥进行了隆重的表彰,被授予“敢于奉献的好青年”。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都夸大爸一家是“老子英雄,儿好汉”!</p> <p class="ql-block">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大爸一家回乡务农已八年多了。</p><p class="ql-block"> 大爸一家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大女儿明芳姐被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甘肃某中学当老师。小女儿玉芳也随姐姐去了甘肃读书,离开了家乡。</p><p class="ql-block"> 家里只剩下四口人,两个劳力,家庭也由出粮钱变成了分粮钱,日子好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只是大爸越来越不爱说话,每天都阴着脸,陷入沉思,让人看得辛酸落泪……</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新春刚过,天气就变得十分暖和,不知怎么搞的,清明节还未到,山桃花就开满了整个山梁。</p><p class="ql-block"> 原来是春天提前来了!</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10日</p><p class="ql-block"> 忠义写于城合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