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题(67) 古代剧场拉杂谈(4)

网居

<p class="ql-block">  我国古戏台形制的演化,大致经历过了三个阶段,就是露台、戏亭、戏楼(戏台、乐楼)阶段。并由四面围观慢慢转向了三面观戏,一面观演变。这里我们所说的古代露台,即露天之台,上面是毫无遮盖的。早时的露台,一般都是在大殿前用砖石建造成的一方形台子,并和殿基齐高、紧密地相连。发展到后期,露台和殿堂才逐步地独立开来,并与殿堂遥遥相对且设立于庭院的中央。</p> <p class="ql-block">  汉代的露台,常用于祭神,是一种信仰活动的场所场所,用以招徕天神,它是民间传统的信仰建筑。唐代时,露台大量用于歌舞表演、民间乐器演奏之隶。南北朝左右时段,随着祭祀活动的加强、戏剧艺术的发展、观众范围的扩大,更为了遮风避雨和回音效果,露台开始加上固定的棚室屋顶,使之变为有顶盖的活动场所,这使得露台演变成了半室内“戏亭”,表演的台子也被加高到一定高度,以便于观众观看。因为神庙剧场演出主要作用是娱神,所以戏台建筑的方位通常有固定的位置,且较为讲究,使这样一种祀神活动演绎成比较神圣的事件。</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传统建筑观念中,坐北朝南为尊位,所以正殿一般坐北面南,戏台则是座南面北。一般而言,神庙剧场最普通的布局是,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戏台、献殿、正殿、后殿(或寝宫),正殿左右有侧殿(或朵殿),院两侧建配殿与厢房,山门左右或院内东西角或建钟、鼓楼。四周以围墙与建筑物后山墙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形似四合院。使剧场形成了明确的规矩。</p> <p class="ql-block">  从勾栏瓦舍到戏楼会馆,中国古代戏台被定格在历史的风景线上,见证着中国戏曲历史的发展轨迹和悠久的文化。留存至今的山西古戏台,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样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华丽的承载者,它们犹如散落在四面八方的镜片,折射着中国传统戏曲的风貌,也诉说着梨园乐舞春秋的盛景,更传达着人们有声有色的喜怒哀乐。每逢年节,当锣鼓敲起,台上台下都演绎着我们耳熟能详的悲喜人生,让人感慨万千,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山西古戏台多存在于庙宇之中,其遗构也是我国浩如烟海历史文献的有效补充。据《中国戏曲文物志》粗略统计,全国现存可查古戏台约有2万余座,仅山西最新的统计数字就有3719座。在山西,有一个并不夸张的说法:有多少村庄就有多少戏台。无论是晋北的高原,晋南的盆地,还是沁河两岸、汾水河畔乃至太行、吕梁、中条山的山坳里,只要有村落,就会有不同时期、不同形制的古戏台遗址、遗物、遗建筑。</p> <p class="ql-block">  山西古戏台主要遗存于庙宇中,因此庙宇剧场是山西、更是中国古代剧场中绵延不绝、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正如梁思成、林徽因等描述的那样,“山西中部南部我们所见的庙宇多附属戏楼”。</p> <p class="ql-block">  我国现存最早的戏台是金代戏台,它位于山西省高平市王报村二郎庙中。戏台位于山门的西侧,进门背身就能看到平面方形的单檐歇山顶的舞台,台基右下方石板刻有铭文:“时大定二十三年岁次癸卯秋”(即公元1183年),这就证实了这座我国最早戏台的“年龄”。戏台与戏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三晋大地很早就出现了戏曲萌芽。早在北宋时期,由山西泽州说唱艺人孔三传创设的诸宫调,可谓居功至伟,成为勾栏瓦肆中极具竞争性的新秀,惊艳了当代中国戏曲,在其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现留存的戏台遗构,亦见证着多种戏曲形态的历史发展轨迹。宋金时期是中国戏曲形成期,山西舞台的建设随剧场的出现开始“登堂入室”。金元时期戏曲演出场所得到了质的飞跃,由原来的露台、撂地为场变成了耸立四柱、加设顶盖的正式舞楼,包含戏曲元素的傩祭、蜡祭、社火以及各种大戏、小戏,在这些场所中演绎,逐步遍及了太行山两侧城乡的各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  宋金时期戏剧登上戏台是我国戏剧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当时戏剧不仅存在于重要的商业都市,而且普及到村镇和山庄,成为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历史文献对此虽有所记述,但活动地域和演出状况等都不够形象确切。保存至今的历史文物和后来考古发现对此作了有力补充与说明,也大大弥补了历史文献此方面的不足。</p> <p class="ql-block">  戏曲发展与古戏台建设相伴相生、互为见证。元杂剧以海纳百川的气派使得日常市井生活的艺术形式得到空前普及,促使元曲与后来被视为“雅”“正”的诗词文赋共同登上中国文学殿堂,带来了中国戏曲演出史上的第一个全盛的黄金时期。</p> <p class="ql-block">  元杂剧四大家的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除马之外,关、白、郑以及其他杂剧作家,如石君宝、李寿卿、刘唐卿、乔吉、孔文卿、狄君厚等都是山西籍文人。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更是乡土情怀异常浓郁。建在蒲州旧城东边峨嵋塬上的普救寺庙中,与崔莺莺、张生相关的历史遗存随处可见,“让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理想家喻户晓。自此以后,戏曲在山西从没有中断发展,于是,山西孕育出被称为梆子正腔的蒲梆子、中路梆子、上党梆子和北路梆子。</p> <p class="ql-block">  在元代,山西发展成为了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山西保留的全国现存所有的元代戏台得以确证。元代戏台建筑大体为地面设方形台基,其上四角立柱,上搭屋顶一般为单檐歇山顶,个别为十字歇山顶。戏台面阔、进深一间,面积多在40至50平方米,最大84.35平方米,最小20平方米。临汾市魏村牛王庙元代戏台、翼城县武池乔泽庙元代戏台、泽州县冶底村东岳庙元代戏台、芮城县永乐宫龙虎殿元代戏台、永济市董村二郎庙元代戏台、石楼县张家河圣母庙元代戏台等10座戏台及3处遗址就是元代戏台的全部家底,它们异于宋金戏台三面观的形制,成为戏曲逐渐从城市勾栏瓦舍走向乡野的主要标志。</p> <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明清山西还陆续出现各种地方民间小剧种。明朝中叶,弋阳腔的传入开始丰富山西的戏曲剧种。清代以降,花部兴起,山西的戏曲活动更为繁盛。民国时期,山西戏曲秉承清代的演剧传统,四大梆子被当地分别贯之“大戏”,演出如火如荼,如花似锦,一片繁荣,兴旺发达之象。</p>     部份图片源于网络、侵删</h3></br><h3>  (谢谢您的阅读、关注、转发)</h3></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