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部之旅(下)

都挺好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踏在这片仍保持着震撼人心的原始状态的土地并在上面行走时,让所有的景观,所有的怦然心动,都来丰盈我们的内心,真实我们的生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DAY 5</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7月15日。昨夜雨,清晨,木板步道,周边都是热泉,气息摇曳多姿。见一摄影师伏地,寻找光线的质感、色泽和角度,打湿了脚踝的雾气,硫磺柔滑浓郁的味道,野牛留在地上的大脚印,一切都真实且虚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摄影师见我们走来,主动、热情地为我们拍照,一脸真诚的光,频频夸赞beautiful,我也似乎感觉自己在晨光雾气中,在泉声鸣唱中,真的beautiful了,看来多大的岁数都喜欢被人夸赞啊,甭管是否与事实相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伸手触摸泉水,烫呢。几个游客从身边经过,其中一人拿着测温枪,惊呼“八九十度啊!”,我们就跟在他们的后面,连测多个都是这个温度。栈道下,一条河流,各路泉水汇聚于此,伸手摸摸,也有五六十度,但水里居然有小小鱼,有活物跳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驱车去看大棱镜温泉,望向车窗外,深觉,每当我们进一步贴近这大自然,都能感觉到自己与一种永恒和力量相通:与层叠的岩石相通,与粗粝的松树皮相通,与树林里的不知名的鸟儿相通,与水波的叹息和涟漪相通,与满坡的三齿蒿相通,与啃食青草的野牛麋鹿相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步行于沙石小路,拾级登高,累得气喘吁吁,只为俯视黄石热泉中最大最美的代表之一—大棱镜温泉,那棱镜般的多彩,真的难以言表。中间深蓝色的水清澈而热烈,是从地表下面的热源中涌出的,水在地表冷却后,有一些沉下来,有些流到四面八方的浅溪中。热泉四周和熔结台地上的水冷却下来后,细菌和藻类开始滋长,产生出彩虹般灿烂的颜色。手机拍照难以表达出这种神韵,把这份神奇和惊艳留存脑海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午,烈日下,猛犸热泉,向人们炫耀着妩媚和健硕并存的独特的容姿。热泉出口处的热水来自地下,温度高达摄氏七十三度,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它冷却下来后,形成充满动感的、快速变化的石灰石,创造了独有的美丽的台地,带着冰柱形状岩石的台地,不久就被掩埋在了新的石灰石之下。各种绚丽的色彩来自蓝绿藻,蓝绿藻寄生在流过岩石的地热水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广袤的世界面前,我们人显得如此单薄,但又是如此韧性,岁月衰老了我们,我们也看老了世界,岁月消磨了我们,我们也不曾饶过岁月。笑着,走出家门,走进不同时空的怀抱,让骄阳晒晒,让大雨淋淋,让冷风吹吹,让沙石蹭蹭,生命真实了,我们也就重生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黄昏,游人渐少,我们却兴致不减,每一个景点都亲近一下。最值得记忆的是站在石崖边,看黄石河在坚硬和充满阻力的深棕色的流纹岩上快速流淌。下瀑布的入口正是流纹岩基层岩石的最高点,还没有被地热活动产生的化学物质所改变,下落几百英尺的黄石河,击打岩石,创造出持续的水雾,水雾又在风的作用下,飘飘袅袅,经久不散,河水深情地注入到了黄石的大峡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所站的位置,路面略倾斜,崖边只是大石头挡着,没有铁索等设施,真怕出溜下去。朝下看流水,目眩头晕,半夜醒来,还心有余悸。黄石公园极大地保持自然的原生状态,以保护这片特殊的土地,让这世界的财富,成为传给后代的最好的遗产。</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DAY 6</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7月16日,清晨,专程近观大棱镜温泉,神龙见首不见尾,味其精神,体其神韵,虽不能如昨日站在山上俯瞰全貌,但酣畅依旧。再见大棱镜,凝视着,心想,下次相约不知何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诺里斯间歇泉盆地,位于黄石西边,这里有黄石公园里最热、最不稳定的一系列间歇泉,是历史最久、最活跃的地热区。昨天经过此地,见车水马龙,根本不能靠近,今天我们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放眼望去,云雾缭绕,人影绰绰。一眼看不到头的栈道给游人提供声音、颜色、气味多重感官体验,走一个来回需两三个小时。听身边人告诫:千万不能离开栈道,热泉地温高达177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地的间歇泉颜色丰富,有清澈见底的蓝绿色,有柔和深沉的橙黄色,有神秘飘忽的蓝白色,加之由菌类形成的多彩河道让人浮想联翩,恍如隔世。时间的长河中,新的喷泉不断产生,旧的温泉也烟消云散,如一切生命的历程,彼长此消,起伏不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珍珠间歇泉、窗台间歇泉、瓷盆温泉、胶体池,让人目接不暇。一个名叫蒸汽船的间歇泉,喷向三四百英尺的高空,烟柱遮住了太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午十二点去罗斯福区骑马,这要求骑手听得懂英语指挥。牛仔大叔考我英语,摇头晃脑说了一大篇,并用手势阻止儿子提示我,一脸期待地看着我,等着我回答,我懵懂不知。牛仔大叔摊开双手,耸着肩膀笑道:“你看,这是个问题。”无奈,无缘黄石骑马了,眼巴巴看着马队扬尘而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驯马师是清一色的妹子,西部崇尚牛仔文化,这些妹子据说十三岁不到就策马扬鞭,驰骋荒野了,头戴牛仔帽,健硕高大,在马背上那叫一个飒。阳光下,马队行走在黄石的旷野中,牛仔妹一路讲解本土文化,并说:黄石国家公园两百万英尺的面积,只开发了不到2%,能来到黄石的人很少,能策马于黄石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我们都是极其幸运的人。骑士们顿时更来神了,拽着马缰绳,随马步行的节奏,扭动着身体。虽然第二天浑身酸痛,如被人打了一顿,但回味悠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返程盐湖城,穿越大提顿国家公园。漫山遍野的三齿蒿,当地人把它做成香柱。远山一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走走停停,观赏拍照,这种随性自在是过往梦寐以求、求之不得的,好好拥有这种松弛感,慢慢地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把美景存于脑,融于心,以便回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车窗外,世界上最大的麋鹿保护区呈现眼前,每年鹿们都会摇落头上的角,再生长出新的角,这阵势想想都壮观,都激动不已,只可惜不能亲历而一饱眼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出了大提顿,进入一个名叫杰克逊的小城,由鹿角建造的拱门格外亮眼。鹿在中国文化里本就有幽静祥瑞之意,来到这样一个小城,心情好敞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店铺里卖皮草、野牛头、狼蹄子、鹿角等。一顶牛仔帽几百刀,一张野牛皮近千刀,看看就很开眼,这里到处充满着西部风情,而这情调以前只在美国西部大片里见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几个年轻人在游人最多的十字路口,划地为剧场,演起了街头剧,围观的人不时掌声大作,我们也看得津津有味。年轻真好,一切都有可能,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我的青葱岁月怎么就没有张扬过,没有放任过,没有多姿多彩过,怎么就拽也拽不住了。吃个哈根达斯冷静冷静,不要追忆童年、青年,谁让你经历文革十年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路南行。茫茫草地,牛群遍野;河流湍急,激荡有声;夕阳晚霞,远山起伏。途中路过一个集市,专卖野牛头、鹿角等物,购得一个大鹿角。晚十点多入住盐湖城万豪酒店。</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DAY 7</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7月17日,上午去犹他州政府议会大楼一览,其整个建筑规模和形制可与华盛顿的国会山庄媲美,拜占庭式的建筑风格,优雅壮观,富丽堂皇。前门正维修,一个白人大姐主动迎上来为我们拍照,一脸笑意,比盐湖城的干热天气都热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格外喜欢石的建筑,粗糙与细腻、高贵与拙朴、自然天成与精雕细刻的融合。石,一如我们对人的完美想象,我们很多时候也如石一般,冰冷的外表却是由火和重压淬炼而来,独特的纹理和色彩,才是内在真实的呈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离开议会大楼,来到了市中心。盐湖城是1847年耶稣基督的叛逆者摩门教徒在杨百翰的率领下来到大盐湖旁的山谷拓荒所建,是摩门教总部所在地,难怪酒店客房备有基督教、摩门教两本圣经。摩门圣殿正在维修,无法靠近,远望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见一巍峨的天主教堂,登堂入室,不觉就屏气凝神,不敢高声造次。宗教这一文化,可以不理解,可以不信仰,但不可以不尊重,不可以不包容。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所谓存在即合理。我们没有走进宗教,但宗教就在我们身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犹他州三大印象,荒漠、摩门、大盐湖。如今就大盐湖还没看,走吧!开车一个半小时,荡着呼呼的尘土,来到大盐湖边。盐湖城真不是浪得虚名,大盐湖是世界上含盐度最大的内陆湖之一,附拾满握,尝一尝,咸!忽然明白,为什么城外有那么多工厂,原来都是加工盐的,返回市中心时,就是尾随在一个运盐车的后面,晃晃悠悠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天没闲着,累了,该犒劳一下了,中国城吃火锅,地道!服务员是山东济南的一个小姑娘,来美国八年了,因我祖籍是山东潍坊,这让我顿感亲切。饭后赶往机场,回夏村喽!</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每个人都向往远方,远方的经历刷新了我们的认知,阔大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教会了我们思考,给予我们一个机会审视和衡量我们在这个世界的位置,也给予我们必要的耐心等待生活中不期而遇的美丽和预料中的神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4.8.20</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