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初一.19 胡孟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衍太太”是鲁迅散文《琐记》中的人物,在他的另一篇散文《父亲的病》中也有出场。</p><p class="ql-block"> 在《琐记》一文里,衍太太与那个被鲁迅先生和小伙伴们叫做“肚子疼”的沈四太太是不一样,她不会阻止孩子们在冬天里吃冰块,甚至会劝人家多吃一块;她不会阻止孩子们打旋子,她还会热心的帮着“计数”,直到看见打旋子的孩子晕倒在地,这里的“打旋子”应该就是原地打转的游戏吧;此外,孩子们淘气摔倒受伤的时候,衍太太还会帮着擦药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因此,在童年的鲁迅先生和他的小伙伴们眼里,衍太太简直是个大好人,是个很好的玩伴。</p><p class="ql-block">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鲁迅似乎发现了什么不对。她竟然让鲁迅看“不健康的书籍”。先生是这样写的“我还很小,偶然走进她家去,她正在和她的男人看书。我走近去,她便将书塞在我的眼前道,‘你看,你知道这是什么?’我看那书上画着房屋,有两个人光着身子仿佛在打架,但又不很像。正迟疑间,他们便大笑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她竟然还怂恿鲁迅去偷母亲首饰。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并出主意说“到大厨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鲁迅没按衍太太说的做,但是后来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衍太太当面教孩子偷东西,背后散布流言,她的表现令少年的鲁迅内心愤慨,联想到鼓励他们吃冰、鼓励他们打旋子,逐渐明白了衍太太是什么人了。</p><p class="ql-block"> 在《父亲的病》一文里,鲁迅先生的父亲已经承受了三四年肺痨病的折磨,临终前,衍太太进来了,先生说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其实,衍太太所精通的“礼节”,不过是“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对这一段,我反复看了几遍,才明白衍太太是想让先生的父亲“到了那边有钱花”。另一个所谓的礼节,主要是让先生大声地叫唤他的父亲,似乎这样就可以将病人弥留之际的病人留住。其实这在先生觉得,与其让父亲清醒地忍受痛苦,不如让他在昏迷中早点解脱,将他唤醒,却是加重了父亲的疼痛。可是,随着一阵阵大声的“父亲”,父亲本来平静的脸“忽然紧张”了,“仿佛有一些苦痛”,似乎是t哀求般低低地说“不要嚷。……不……。”先生一直叫“父亲”,直到他咽了气。日后每每忆及此事,鲁迅先生觉得那是他对父亲“最大的错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两篇文章中,通过对围绕衍太太发生的一些事情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口是心非、两面三刀、搬弄是非、封建愚昧、假仁假义的“衍太太”形象。朝花可以夕拾,鲁迅拾起的“衍太太”正是他童年回中抹不去的阴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