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外乡人来昆明暂居近一年,外出坐地铁都要跑到霖雨桥站乘2号线地铁,往返不知多少次,感觉对霖雨桥是熟悉的,过去一直以为霖雨桥是北市区扩建后新命名的地名。今到甘美医院看牙病,诊断完,看时间还早,隧沿盘龙江景观小道南下闲逛一下,无意中发现距离新霖雨桥几百米外有一座石桥,看到桥头有文物保护的石碑,细看霖雨桥记碑文得知,这座貌似普普通通的石桥,原来是盘龙江上的第一座石桥,属于文物保护。原来老霖雨桥来路非同小可,大意了。</p><p class="ql-block">对于居住在霖雨桥附近的昆明人来说,用心者可能会注意到这座古石桥的非同一般,没有留意者,哪怕从桥上来来往往千百次,也不会想到这是一座有故事的桥</p> <p class="ql-block">霖雨桥的桥胎始建于明代,关于它名字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清朝太子少保、云南总督岑毓英由京城来云南上任途中,偶遇道士何光丹,二人相谈甚欢并结为朋友。道士离别时许下承诺,日后岑毓英若遇难事,可到黑龙潭与其相会,他定会相助。岑毓英上任后,云南连续三年干旱无雨,百姓苦不堪言。各地官员和百姓纷纷烧香求雨,但仍滴雨未下。岑毓英想起道士的承诺,便选良辰吉日,号令全城斋戒三日、禁屠三日,亲自到黑龙潭去请何道士祈雨。</p><p class="ql-block"> 岑毓英到达黑龙潭后,得知何光舟道士是云南龙王,住在黑龙潭。总督即刻到正殿上香,躬身祈告,在龙潭前,龙王用金身与岑毓英相会。岑毓英打轿回府时,一路大雨随轿同行,然而轿后电闪雷鸣,轿前却烈日高照。瓢泼大雨淋得轿后者喘不过气,轿前者却被晒得大汗淋漓,于是抬前面的轿夫想赶快抬回去休息,后面的轿夫则要求停下来避雨,两个轿夫一路吵嚷不休,轿内的总督非常无奈。当走到一座大石桥中间时,只见石桥一面被雨水洗得一尘不染,另一面被太阳晒得石头发烫,总督对桥外大声说了句:“谢谢龙王,免送免送!”此时大雨忽停。</p><p class="ql-block"> 在岑毓英上香后,昆明连降大雨,旱情解除,从此连年风调雨顺,百姓丰衣足食,而那座大石桥因干旱逢大雨而得名霖雨桥。后来霖雨路也因毗邻霖雨桥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霖雨桥曾被洪水冲损,郡人熊兆武等筹款重修。嘉庆四十年(公元1799年),云南巡抚初彭龄又进行了重修,并曾碑刻记录此事,不过碑刻现已遗失。明清年间,霖雨桥是嵩明、寻甸二州州官、百姓往返昆明的必经之桥。</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霖雨桥,虽不允许车辆行走,但依旧承载着两岸居民、行人往来的便利功能。其周围高楼林立,盘龙江边的春之城临江公园也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良好的生态还吸引了许多白鹭在此栖息</p> <p class="ql-block">盘龙江边的垂钓者。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以静修身,静待花开</p> <p class="ql-block">盘龙江边的景观路是附近居民休闲散步的好栈道,不用担心机动车,可以随心所欲闲庭漫步,政府也是投入不少资金,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美丽的沿江公园,点赞👍</p> <p class="ql-block">岁月的痕迹。这座老桥是否也在“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完事岁月长”</p> <p class="ql-block">桥头一端安装了栏杆,桥面禁止机动车行驶,另一端桥头没有安装栏杆,结果桥面却变成了这些私家电动车的停车场,被栏杆封堵桥头端成了一些大爷大妈跳交谊舞的地方,但愿这座古桥早日获得静谧</p> <p class="ql-block">盘龙江边上的花园广场,是大妈大爹跳舞的地方,这些人跳的好像是左脚舞。在昆明的不少住宅小区公共广场,每天都有人在跳左脚舞,看来,彝族文化在昆明也是根深蒂固的,毕竟,民国时期的云南王龙云是彝族,卢汉也是彝族,两王作为封疆大吏,彝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自然的</p> <p class="ql-block">云南楚雄彝族原生态左脚舞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舞蹈,被誉为彝族文化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左脚舞起源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牟定县,具有近千年的历史。据道光《定远县志·风俗》记载,左脚舞在当地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康熙41年(1702年)。</p><p class="ql-block">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左脚舞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以娱人、交往、健身为目的,以歌、舞、乐活动为内容的传统舞种,反映了彝族人民对自然、生活和文化的原始崇拜。</p><p class="ql-block">左脚舞在牟定县被称为“咕遮”,古名“堕左脚”,以其独特的舞蹈形式和热情奔放的风格深受群众喜爱。</p><p class="ql-block">艺术特点:</p><p class="ql-block">左脚舞集歌、舞、乐三位一体,舞蹈动作热情奔放,曲调明快,歌词通俗易懂,具有鲜明的民族调式色彩和彝族音乐个性。</p><p class="ql-block">左脚舞的舞步和唱法相对固定,形成了独特的歌舞乐跳法和唱法。</p><p class="ql-block">传承保护:</p><p class="ql-block">彝族左脚舞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编号为Ⅲ-73。</p><p class="ql-block">牟定县作为左脚舞的故乡,每年都会举办“三月会”等活动,以促进左脚舞的传承和发展。</p><p class="ql-block">现状与发展:</p><p class="ql-block">左脚舞在楚雄州的大街小巷、城乡山野广泛流传,成为当地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左脚舞不仅在彝族聚集区流行,也传遍了云南各地,成为云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彝族文化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看出云南楚雄彝族原生态左脚舞不仅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彝族历史、文化和社会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这个岔河口可能有鱼,有几个人在此垂钓,也许,这些人钓一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凡事没有完美,喜欢就是最好</p> <p class="ql-block">和霖雨桥遥相呼应的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是由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法国的甘美医院合作建设的。 其建立旨在整合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先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在建设过程中,引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理念,拥有现代化的医疗设施和专业的医疗团队,成为当地医疗领域的重要力量。</p> <p class="ql-block">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914年,其前身是1914年朱德任云南警察厅长时开设的警察医院,后因对市民开放,医院更名为“宏济医院”。1922年改称“市立医院”,1955年更名为“昆明市人民医院”。1958 年医院由靖国新村迁至巡津街,与法国人开办的“甘美医院”合并至今。1963年正式改名为“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p><p class="ql-block"> 历经近百年的建设发展,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共有2个院区,院本部占地面积38亩(青年路504号)、甘美医院占地面积120亩(北京路1228号),总业务用房22万余平方米。设有临床业务科室35个、医技科室16个和1个云南省最大的社区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星耀医院。</p><p class="ql-block"> 编制床位2100张,职工33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91人,博士25人、硕士286人,博士和硕士生导师3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市级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员18人,省市级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人,云岭学者1人,云岭名医2人,春城人才奖2人,拥有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1个,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1个,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个专业)、国家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基地(4个专业)。</p><p class="ql-block"> 在学科建设方面,有二个国家级器官移植中心(肝移植中心、肾移植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三个专业(器官移植、肝胆胰外科、妇科);十个省级重点学科(器官移植、神经外科、骨科、心内科、老年病科、麻醉科、普外科、临床护理、检验科、呼吸内科)等。</p><p class="ql-block"> 医院还与国内外医学院校、医疗集团建立了一系列合作关系,以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在医疗设备方面,配备有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1.5T 核磁共振、128排螺旋 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等大型先进设备。多年来,医院荣获了全国“百佳医院”、昆明地区“十佳医院”、省级文明单位、医德医风先进单位等众多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远方是基督教教堂,你,想到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昆明作为一座边疆古城,特别是作为抗战大后方,其实还有很多真实的故事,只是为人不知或者逐渐被淡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