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2019年1月,与哥嫂去山东蓬莱、威海、淄博、潍坊游玩,曾专程前往青州,参观青州博物馆。当时网上介绍说青州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多达40000件,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收藏文物最多、门类最全的一座县级博物馆,在山东乃至全国享有盛誉。青州博物馆镇馆之宝“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数量之大、雕工之精、贴金彩绘保存之好为中国文物考古所罕见。青州的石佛造像与众不同,无论是面部结构以及身上的袈裟都非常精美,最令人动容的是那醉人的微笑,不是一尊,是几十尊,冲着你绽放出莲花般的微笑,似乎在说:我佛慈悲。</b></p> <p class="ql-block"><b>1.</b>佛教自东汉正式传入中国以后迅速被中国人所接受。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战乱和天灾,佛教成为当时国人的心灵寄托,以莫高、云冈、龙门和麦积山为代表,大量的石窟造像开始出现。在当时,南朝崇佛的皇帝,比如梁武帝萧衍大肆建造寺庙、绘制佛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而北朝的帝王,比如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则是不惜重金开凿石窟造像。北魏灭亡以后,继承其一部分版图的北齐在沿袭崇佛的传统上更进一步,使得北齐佛教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上独树一帜。</p> <p class="ql-block"><b>2.</b>据正史上记载,北齐王朝在短短的不足三十年的国祚中,人口不足两千万,但是出家的僧尼人口就达到三百万左右,皇室把大量的财富布施给寺庙,国家府库被彻底掏空,军队战力大幅度下降。</p> <p class="ql-block"><b>3.</b>由于帝王信佛,北齐出现了一大批善于佛教绘制和造像雕刻的大师,尤其以来自中亚的曹仲达最为有名,北齐的曹仲达和后来唐代“画圣”吴道子齐名,号称“曹衣出水,吴带当风”。</p> <p class="ql-block"><b>4.</b>北齐的佛像具有浓郁的曹氏风格,面部圆润柔和,有别于北魏的瘦骨清相,身体修长衣服质感强烈,犹如刚从水中出来紧贴身体一般,故称“湿身佛像”。面部表情意境深远,当年佛祖拈花、迦叶微笑,就是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禅意”之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