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洞岩景区距漳州市中心仅8公里,被誉为“闽南第一洞天”“丹霞第一洞天”“闽南第一碑林”的风景文化名山。主峰海拔280米,有大小洞穴40余处,历代各体书法题刻200余处,是一处融合了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宗教文化的景点。因山上有一石洞,天将降雨,云雾从洞中飞出,雨霁天晴,云雾又飘回洞里,故名云洞岩。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云洞岩前的绿地景观 ▲隋开皇年间(581-600),有叫潜翁的高人修道于此,养鹤为伴,山中时有鹤鸣,故云洞岩又称鹤鸣山 ▲云洞岩上有一大片形态各异的巨石群,山上有老君坐像,面目慈祥,惟妙惟肖 ▲拉近看看,老君的左膝上镌有“搔首”二个大字,为清代乾隆年间所刻 ▲山前的翔鹤湖,景色秀逸 ▲这位资深导游姓黄,已有72岁了,以前常陪在福建疗养的高级干部登山讲解,瞧,他正在绘声绘色地给我们介绍云洞岩概况 ▲翔鹤湖上的怪石和倒影 ▲过了翔鹤湖,沿着上山的台阶,第一个景点就是迎鹤门 ▲过了迎鹤门就是鹤丘亭 ▲鹤丘是明代大儒蔡烈之墓 ▲明代嘉靖年间理学家蔡烈隐居于云洞岩讲学,四方名贤慕名来访,络绎不绝,学者称他为“鹤峰先生”,蔡烈逝世后葬于此 ▲墓前十余米处是鹤丘亭,亭中有鹤丘铭碑 ▲背面是林达撰文的鹤丘铭碑刻:“鹤峰千仞,龙江数曲,中有一丘,其人如玉”,极力称赞蔡烈的人品 ▲拾阶而上去鹤室 ▲途中的摩崖石刻:极乐世界 ▲有点累,黄导边休息边给我们讲解有关鹤室的典故 ▲鹤室既是高人潜翁的养鹤处,也是蔡烈隐居处,室内有篆字石碑:蔡鹤峰先生神位 ▲石上镌“万石庄”。万石庄由众多异状奇态的花岗岩石重叠而成,洞穴颇多,其深广莫测 ▲行走间看到许多摩崖石刻 ▲此石镌刻了北宋理学家邵雍的名言:面前路径须常令宽,路径窄,则无着身处,况能使人行也 ▲卧石餐霞 ▲岩石上草书“霞窝”,出自蔡烈好友明代弘治状元、翰林学士丰熙,是说此处晚霞透过树叶,斑斑点点照射在幽谷之中,色彩斑斓,绮丽华美 ▲霞窝里有个很独特的景观“三月峡”,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用巨石堆砌而成的岩洞,左右相通,洞顶有很小的豁开 ▲洞底聚集有一滩清澈的泉水,每逢中秋月夜,天上一轮圆月映入水中,水中之月又照映在石壁上,遂成三月纷辉奇观,故而得名“三月峡” ▲巨石上镌刻“月峡” ▲这里是摩崖石刻扎堆之处,篆隶草行楷各体书法融于一山,堪称云洞岩文化瑰宝 ▲此处胜景别有一番情趣 ▲巨石的花纹似瀑布倾泻而下 ▲右侧大石似青蛙,模样憨态可掬 ▲大石顶端有石桥相连,中间石刻啸凌 ▲山上都是大块的岩石,爬山时要在岩石缝中穿行 ▲千人洞前的石刻:有容乃大 ▲来往千载,吞吐大荒 ▲千人洞是云洞岩最大的洞穴,深达数十米,洞里左盘右旋,深幽宽畅,是古时军事防御坚固堡垒 ▲洞内道路由一块块岩石平铺而成,有时平坦,有时陡峭成直角,也有利用岩石凹坑成石阶的 ▲需要四肢并用才能攀爬上去 ▲明代弘治状元、翰林学士丰熙题刻鹤峰游记中“有洞可容千人”,故得名千人洞 ▲千人洞中的石刻:广寒 ▲点出了千人洞是夏日避暑佳境 ▲千人洞中仰首可见崖顶裂开一线,像是利斧劈开一样,这就是“一线天” ▲迎面陡峭的石壁上刻着有一线天三个字 ▲峭壁间的道路虽狹但尚能容一人通过 ▲更狹处只能侧身艰难通过 ▲走出一线天的石阶 ▲走出一线天便豁然开朗 ▲朱熹曾任漳州知府,朱文公祠原建于明代,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重建于原址 ▲青翠欲滴的树木,怪石嶙峋的深谷,幽深的岩洞,文化瑰宝的摩崖石刻,让我们远离了尘嚣,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