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橛述 敷脐疗法是从患者脐部给药的洽疗方法。它是以中医经 络学说和脏腑学说为理论基础,根据不同病症的需要,选用 适当的药物,利用脐中穴与全身经络相通, 与脏腑相连,药 物能够通过脐中穴作用,以统通经络,加强气血运行,调整 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作用。效脐疗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 瑰宝,其内容丰富,方法众多,受到历代医学家所推崇。清 代外治大师吴师机称费外治法日:“神奇变幻,上可以发泄造 化五行之與蕴,下亦扶危救急层⻅登而不穷,且治在外则无 禁制,无室碍,无⻋掣,无沾沸。世有博通之医,当于此⻅ 其才。”</p><p class="ql-block">敷脐疗法的历史悠久,源远流⻓,早在2000 多年前的 《黄帝内径》中就记载了有关脐疗的论述;晋代《肘后方》唐 代《千金要方》、宋代《太平圣惠方》、明代 《本草纲目》清 代 《串 雅 内. 外 编 》 等 医 药 著 作 中 都 有 敷 脐 疗 法 的 记 载 , 特 别 是 晚 清 时 期 的 《理 论 骈 文 》 对 敷 脐 疗 法 的 记 载 内 容 更 加 丰 富,更进一步的完善,因而广为应用,流传至今。 经⻓期的医疗实践证明,敷脐疗法具有简便易学,药价 低廉,用量小,经济方便,疗效可靠等特点,深受人⺠群众 的喜施乐用。因此值得进一步挖掘、整理、提高完善,使其 更加广泛的应用,让敷脐疗法这颗祖国医学 上的明珠发出更 加璀灿的光辉。</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 二 、簡史</p><p class="ql-block">敷脐疔法源于古代,流传至今,它是在古代药熨、贴敷 筝外治法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而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外洽方</p><p class="ql-block">法 。早在上古时期,由手生产落后,生活艰难,疾病流行,古</p><p class="ql-block">人在同自然作斗争中,用砭石刺血治病;用树叶、兽皮、泥</p><p class="ql-block">灰、唾液等裹敷创伤;用树枝 、千草燃烧取暖,使周身发汗</p><p class="ql-block">而洽疗感受⻛寒外邪而致的病症。经⻓时间的反复实践总结,</p><p class="ql-block">产生了原始的外治法,即中医外治法的萌芽。 春秋战国时期的帛方《五十二病方》是 1973 年在⻢王堆</p><p class="ql-block">出土的现存最早的方书,书中共有283 方,其中外治法达一 半以上,如洗浴、浸溃、薰蒸、热敷、热贴、砭刺、角灸、按</p><p class="ql-block">摩、刀圭等。《五十 二病方》中,以敦法用的次数最多,书中 2 8 3 方 中 , 记 有敷 法 的 方 子有 7 0 方 , 约 占 全 书的 1 / 4 , 为 敷</p><p class="ql-block">脐 疗 法 奠 定 了 一定 基 础 。</p><p class="ql-block">泰汉时期,中医著名经典著作 《黄帝内经》中,记载了</p><p class="ql-block">许多关于敷脐疗法的理论,阐述了脐与十 二经脉、五脏六腑 相关学说的论述。如 《灵枢.营卫》曰 “足厥阴肝脉⋯...其</p><p class="ql-block">别 支循 脊 入 骶 属 督 脉 , 上过 毛中 上行 入 脐 中 “ ;《内 经 》中 对 脐的生理、病理、诊断 、治疗和预后都做 了较详尽的论述。为 脐疗法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p><p class="ql-block">晋代,著名的医学家、道家所著的 《肘后备急方》中记 载 “ 灸 脐 上十 四壮 , 名 太 仓 , 可 洽 卒 得 霍 乱 腹 痛 ” ; “ 区 盐 纳 脐 , 灸 百 壮 , 治 霍 乱 卒 死 ” ; “ 灸 脐 的 方 法 , 用 薄 纸 置 济 上, 从 上 捺 下 去 , 使 陷 脐 中 , 放 一 点 盐 , 然 后 灸 之⋯ ⋯ 灸 脐 是 很 有 效的” 。至此,自晋代以来药物的敷脐疗法已普遍的应用 于临</p><p class="ql-block">床,并逐渐地发展起来。 唐代,著名的药王、医学家孙思邈在 《千金要方》和</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 《千金翼方》中专列脐疗一 节,如 《千金要方》中有:“治虚 寒 腹 痛 , 上 吐 、 下 污 , 以 吴 茱 萸 纳 脐 , 帛 布 封 之 。” 《 于 金 翼 方》中以 “ 治霍乱吐污,筋脉挛急⋯ ...,此病朝发夕死,以 急 救 暖 脐 散 填 脐 。” 的 记 载 。 孙 思 題 的 精 辟 ⻅ 解 及 众 多 的 敷 脐 方药,对后进医家运用敷脐疗法防病、治病起到推动作用,产 生 了积极 深远的影响。 宋代,由官方向⺠间征集万余首实效验方,编辑出版的 医学巨典 《太平圣惠方》和 《圣济总菜》中,有许多药物敷 脐的方剂,如 《太平圣惠方》中:“治卒中,不知人,四肢厥 逆,附子研末置脐上,再灸之,可活人。” 还有《圣济总录》 中记有:“洽膀胱积滞,⻛毒气肿,小便不通,取葱津一蛤蜊 壳许,入賦粉调如泥,封脐内,以赛肚系宝,热手熨,须典 即通。” 可⻅宋代药物敷脐疗法防病、治病己被广泛的应用。 明代,药物的敷脐疗法的使用更加普過,方剂日益丰富。 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在其传世之作 《本草纲目》中有较多的 敷脐疔法的方剂。如:“治大腹水肿,以赤根捣烂,人元寸贴 脐心,以帛東之,得小便利,则肿消。” 明代的另一们名医龚 廷贤在 《寿世保元》中,用麝香、樟脑、莴苣子与莴苣叶捣 为膏敷脐,治疗因惊恐所致的缩阳症。此外在《医宗必读》中 记载用独活、栀子、青盐捣未填脐并固封洽疗小便不通。《景 岳全书》《古今医统》等书籍中均有敷脐疗法的内容。使敷 脐疗法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应用更加普遍。 清代,敖脐疗法己被广泛的应用,方剂日益丰富,⺠间 医学家赵学敏在其撰写的 《串雅内编》和 《串雅外编》两书 中均记载了不少⺠间药物敷脐疗法的验方。如:“治水肿病, 小便不通,以甘遂未涂脐上,甘草稍煎汤液服之。” 清朝出版 的 《 医 宗 金 鉴 》 中 日 : “ 阴 阳 熨 脐 葱 白 麻 , 冷 热 互 熨 水 自 行 。”</p><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 至晚清中医对敷脐疗法的认识、研究、应用有了重大的进展, 得到 了极大的发扬和推广,并有 了外治法专著,如吴师机的 《理论骈文》、陆晋笙的《鲟溪外治方选》、邻存淦的 《外治寿 世方》等。特别是《理论舜文》 一书,总结了我国清代以前, 流传⺠间为群众广泛使用的外治经验,对数脐疗法的作用机 理进行探讨,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 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中焦之病,以药物粗末炒香布 包 敷 脐 上 为 第 一 捷 法 。” 该 书 用 敷 脐 疗 法 治 病 的 方 药 达 3 0 0 处 之多,而且在药物的选择,賦形基质、用法用量,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以及辦证施治方面都从理论上做 了系统阐述,使數 脉疗法形成独特的体系,使其走向成熟,为后世医学家开展 敷脐疗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近代,数脐疗法更加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无论在 理论上及临床应用上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被广泛的 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种病症,特别是近几十 年在沿用古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和方 法,研究证明效脐疗法的科学性,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资 料表明,敷脐疗法有提高免疫力、抗衰老、抗过敏,调节植 物神经功能、兴奋大脑,改善微循环等方面的作用。 由此可⻅,敖脐疗法是我国医学史中的一枝奇葩,它的 历史渊源流⻓,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随着医学 科学的不断发展,药物敷脐疗法这枝奇葩定会更加灿烂,绚 丽多彩,将得到进一步的挖掘、整理、研究、提高、推广和 普及,为人⺠的健康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p>